光绪中华 第三二九章倾斜的天平

作者 : 妖熊

第三二九章倾斜的天平

将艾伦比将军派往中东,着实是英军这一轮重新塑造包围圈的战略调整中,最成功的一环,而在1913年9月2日于酷暑之中顺利拿下加沙地区,并迫使土耳其两个师不得不撤出圣城耶路撒冷之后,他获得了英军最杰出战术指挥家的荣誉。整个中东乃至英国本土,都有相当多的人在谈论着他的丰功伟绩。在这些评论家眼中看来,随着中东的阶段性胜利的取得,整个重塑包围圈的行动将逐渐为胜利的习惯所带领,并最终迈向胜利,他们期待的下一个突破点,就是意大利保卫战了。

英军在意大利北部与他们的意大利盟军并肩对抗士气正在达到巅峰的奥匈帝**团,在海面上,由于地中海舰队实力的削弱,奥匈帝国的海军已经露出了寻求冲出亚德里亚海的苗头,他们的两艘联合力量级无畏舰和两艘君主级无畏舰从技术上来说,并不比意大利人的船要来的差,而水兵们的斗志更是要远远的超过对方,只是碍于过去有英国人帮忙,奥匈帝国的战列舰们从来就没有闻到过亚德里亚海之外的地中海的气息,但是如今,同盟国最高层急需要他们对战争做出更大的贡献。

奥地利人的战列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的主炮都是三联装居多的,三个三联装,两个二连装的配置使得他们的主炮数量要比目前流行的十二门左右的配置要来的更多出一门,而他们高达二十公里的最大射程,也十分有利于在地中海这种有着良好视线的海面上作战。这让皇家海军司令,多才多艺的,在音乐领域有着杰出造诣的冯.豪斯男爵逐渐开始改变他的想法,原本他是迫于英国地中海舰队和意大利人的压力,希图利用亚德里亚海海湾的地理优势,为帝国保存一支存在舰队以等待时机,而现在看来他要的时机已经来了。他的两位副手,霍尔蒂.米克洛什和马克西米利安.涅各万之前都因为这个原因而对他们的上司有所不满,而现在,改善领导层不和的机会也来临了。

奥地利的贵族们似乎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另一位海军重要将领,卡塔罗潜艇基地司令冯.特拉普骑士也是天生的艺术家(我这一代很多人都看过的《音乐之声》,便是根据他的家庭为原型改编的。),不仅仅在于音乐,在战场上他也是战术艺术的高手,他已经率领他的潜艇部队执行了七次出击任务,并且成功的击沉了法国巡洋舰和意大利潜艇,在对协约国舰只的总战绩榜上,他一共击沉了近五万吨吨位的船只,这种战绩即便是在德国,也不会排的太过靠后。

所以,在陆军承受着英意联军的防守压力的时候,海军部队也接到了维也纳的最高指示,卡尔皇储命令奥地利军队必须确保南欧战线的安全,海军必须在过去糟糕的历史战绩的基础上,做出能让人看的到的进步。

这其实是与德国近期针对性的战略调整是步调一致的,德国正在谋求在近期再次打一场决定性的海战,以保持海军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士气,并为预期中不会太久的陆上战争结束后陆军部队直接威胁英国本土做好准备,在目前阶段下,英法海军的联合作战,使得德国海军并不能在北海海域占据决定性的优势,尽管双方的军事工业都在努力的让更多的钢铁变成海上的移动堡垒,但德国海军并没有取得令他们满意的优势。而一直在打主意的英军自沉在荷兰外海的战列舰打捞工作,又由于距离英国过分的近而不能够获得成功,英国人死死的盯着那里,而德国人也还没有做好立即与急于复仇的英国人主力对决的准备,所以,这件事情就一直拖着。现在,由于目前陆上战争又进入新的阶段的缘故,海军也经历了一阵相对平稳的时期,所以,舍尔上将已经开始谋划着要利用这个打捞沉船的诱饵,去试试看运气。

这个计划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奥地利兄弟的海军,他们如果能够冲出亚德里亚海,对法国南部海岸线造成威胁,并在摆平了意大利之后,陆军形成对法国南部的攻势的话,公海舰队的判断是英法联军中的法国海军有可能会分走部分主力前往地中海配合英军地中海舰队执行对奥匈帝国的作战任务,到那个时候,再启动捞船诱饵的话,要么英法联合舰队实力不足被己方击败,要么就眼睁睁的看着己方再捞出几条沉船来补充战力,而无论怎样这笔买卖对于公海舰队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相对于听话的奥地利人来说,远方的中国人配合度就不是那么高了,随着与德国有姻亲关系的皇次子的逐渐失宠,德国人很担心中国的配合力度不再像过去对付俄国人那样的热情,所以,即便中国同意派出军事代表团前往阿拉伯,他们仍然派遣了一个军的兵力前往土耳其联合对抗艾伦比将军率领的英埃军队。

所幸的是他们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太久,柏林很快就收到了利好的消息,白崇禧将军已经在利雅得说服了沙特国王,并且与德土联军在失去加沙后,首次通过无线电台取得了联络。而印度战争计划的谈判也在柏林和北京之间通过电报形成了正式会谈的局面。中国的皇帝陛下也在私人信件中向德皇承诺对不太听话的皇次子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惩罚措施。

中东的夏天极度的炎热,沙漠也呈现出一种近乎白色的模样,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袍子,这里水源才是决定一切战斗力的根本,德国人在附近有两个简易机场等等信息在这一个多月的观察中,全部记录进了白崇禧的脑袋,他脑中的战争地图也逐渐的完善了起来,英埃军队目前占据了外约旦和加沙,耶路撒冷地区,北方的德土联军已经更换了最高指挥官,在加利波利战役中率领土耳其军队顽强抵抗住了英意军队登陆的桑德斯将军取代了无能的前任,这个人长于防守的特性,也被纳入了白崇禧的建议之中。

到了8月底的时候,一个初步的判断已经逐渐形成,并按照程序发回了北京总参谋部,再辗转到柏林。白崇禧的作战计划报告很长,首先是现有敌情的分析,目前英埃军队的优势固然有他们作战能力的因素,但是这也与他们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一些阿拉伯部族的支持,特别是劳伦斯利用他阿拉伯化了的形象争取来的两万多名阿拉伯部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英国的远征军往往并不如阿拉伯人能打。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能够得到沙特国王的支持,派出人员配合瓦解这一部分阿拉伯军的话,英埃军队本身将失去屏障的保护,并有可能转而成为阿拉伯人的敌人,在这里,沙特国王是否能够铁下心来跟英国人撕破脸皮至关重要。

而在地理上,白崇禧从这一阶段亲自到阿拉伯部族中的走访和听取阿拉伯人的情报介绍后,了解到英军事实上的淡水补给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加沙南方数十公里处,从土耳其人手上夺下来的交叉站,另一个就是约旦河。实际上对加沙,耶路撒冷战役有关键作用的,也正是交叉站水源。要让土耳其军队停止败退的关键,不在于他们作战如何勇敢,防守如何顽强,关键在于抽掉英军的后腿。也就是打击水源区,分化约旦根据地。

第三个就是力量对比方面,双方地面上的部队都差不多,随着德军一个军的兵力投入后,德土联军甚至还要更强些,问题在于英国在这里掌握了制空权,在沙漠地形上,任何大规模的行军在飞机的视野看来都是一览无遗,所以,信息权的对比是不对称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德军必须增加在这里的空军投入。

如果在空中能够形成均势甚至胜势的话,德土联军才有可能实现战略的反攻并确保战略计划的完成,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投入大量的飞机。德军的飞机目前都在欧洲战场上与英法空军对抗,指望他们分兵,这显然是本末倒置了。所以,白崇禧从军事的角度建议由中国派出空军部队进驻阿拉伯。当然,这也有利于将来战略意图的实现,因为与本计划无关,也就略略提过了。

更重要的,是要从英国人手里争取阿拉伯人的支持,而这个内容让德国人来做是不现实的,他们正站在土耳其人一边,土耳其一样是阿拉伯人的世仇。所以,白崇禧建议由中方派遣更为德高望重的人选到利雅得去说服沙特国王,他本人也开始执行了这一计划,在共同的宗教信仰的帮助下,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劳伦斯能做到的,他一样能做到。

德国人自然是对他的计划表示了赞同,但他们也提出了这一计划的最关键之处,也就是沙特国王的态度对这一计划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建议中国皇室中最好能够派遣一个人选,前往利雅得去执行说服任务。相应的,他们也将做出一定的军事辅助,他们的太平洋舰队可以提前发起对非洲东海岸的袭击。

他们当然没有提起空军的事情,显然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中国了。对于空军的进驻中东,这与我的长期战略并无冲突,而且与目前扩建空军的计划形成了合拍,于是在一番斟酌之后,我同意了这项计划,命令皇家航空队现有的四个中队转由第三方面军管辖,首先进驻西疆。待与沙特国王洽商过租用军事基地的事宜后,再直接介入英土的巴勒斯坦战争。

不过我也实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宗室子弟去执行说服沙特国王的任务,宗室里面信佛的一抓一大把,信道的也有不少,只是要找出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宗室亲贵来,可比登天还要难。这项计划暂时仍然由白崇禧负责,董承恩辅助。

却没想到一直为我充当着北京城内的探子角色的载沣,也许是无心,也许是不知从何处得知我这个难处,总之不管怎样,突然有一天我就收到了他成了伊斯兰教信徒的消息,北京城里倒是有不少清真寺,之前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个以前还在国内镇压回民的王爷,如今尽然成了阿訇们的信徒。

与他谈过两次之后,约莫也知道了原因,他是直接旁观了前一阶段佛道两门的不安分的举动的,加之早年在西安与伊斯兰教有所接触,陕甘那边回民出身的将领也不少,他的解释是现在想了想还是先知安拉,于是就成了一个毛拉。我隐隐也觉得他这个敏感时间里突然搞这么一出,甚有讨好我的意思,只是查无实据,也不知道他是哪里得知的消息源,想了想他早年主持军改,军队系统里面有一两个念旧的也是有可能的。于是也不深究,现抓了就用吧,想来他也是认为这样做还有可能让他恢复一些爵位和权柄,这几年的苦日子想来他是过怕了。于是给他加了一个大毛拉的封号,并给了他一个思郡王衔,派他去了中东。

他办事能力是有的,只要有我的支持,他不是个昏庸无能的混吃等死王爷,与他对谈了几次,感觉他倒也不是对伊斯兰教一无所知纯粹来投我的痒处的,所以对他能否完成任务我倒也不是太担心,总之现在也只是给沙特一个台阶下罢了。以他的国力和位置,以及他得国的过程中受的恩惠,中国目前强势的地位,相信他不给我面子的可能性很小。

沙特现在陷入的是一种两难的境地,从他的角度来说,巴勒斯坦战争就是一场两个欺负过自己的流氓正在争夺继续欺负自己的权力的战争,谁都不帮让他们打个两败俱伤才是合乎他利益的结果,所以难度在于说服他直接出兵参加战争上头,至于让他在台面底下搞点小动作,只要幅度不是太大,不会在以后遭致报复,他不会拒绝的,白崇禧在阿拉伯受到的礼遇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他派到北京来的使节也问过一两次关于中华帝国宗藩体系的问题,也让我觉得他有可能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保护国,在北京是如此,我相信在华盛顿也会有他的人在找门路,情报也证实了这一点。

塔夫月兑总统在访华期间只字未提阿拉伯的问题,这也显示了美国也了解阿拉伯人的这种心态,不想在言辞中让中国人有所误会,阿拉伯现在从经济,市场等方面来说,都是毫无用处的一个地方,至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那当然是显然的,只是在中国垂涎欲滴,英国正在试图争取,德国还不想放弃的当口,美国人脑子坏了才想来趟这趟浑水。

所以,在载沣临行前,我也跟他说起过这方面的想法,总之是要他见机行事,把握一个大方向就好了,言辞中当然也不免有些许温慰之意,他当然晓得好歹,明白我这是给机会给他,好好办事是不消说的。

这个9月份事情还是很多,梁启超弄的选举方案我改了两稿仍是不满意,选举人制度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方面有很多东西我也只是一个探索者,哪里就能够弄出十全十美的东西来?更何况梁启超这些人?虽然有英国等国的现成样子摆在那里,但这时候英国的制度与后世的制度还是有不少差别的,维多利亚女王死了还没多久,她在世的时候,首相跟后世的撒切尔布莱尔之辈比起来,比我之前用的张之洞等人也差不了多少。直到爱德华七世因为一直不为维多利亚所喜,被排除在政治决策层之外的缘故,相权才逐渐扩大起来,跟着的现在的乔治五世和后面的爱德华八世也就是著名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都是不怎么热心搞政治的主,这才造就了后世成为典范的英国君宪制度。而中国呢,一切还要经过这七八年的训政之后再说了。想起1921大限将至,我心中最近对这方面的事务也开始越发的关心起来了,时日无多,强国之后如何能让优势永固,国家不陷入内讧,这都是我在这七八年里要彻底解决的问题。

幸而我还有一两届选举可以作为试验,也幸而我还有一个同样对政治不是那么热心的技术性人才的皇子,溥夏纯粹更像一个技术官僚,而不像一个传统概念上习惯于宫闱斗争的皇子,虽然他也启用了几个他的留美同学进入了政府部门并起点都不低,譬如他在美国认识的,比他年长近二十岁的孔祥熙进入商务部后起点就是实业司副主事,并且还兼任着户部银行司证券局局长的职务,他的同校同级同学宋子文也在户部谋了一个不错的缺,但我和一众大臣们都看的出来,他没有搞党搞派的野心,他的出发点很明显是在做事情。

这也让我很欣慰,在前面两个皇子都给我带来不同程度的失望后,终于有这么个孩子能让我感觉到不闹心了。储嗣人选的问题基本上也就定了下来,这一定,对溥英的不满也随之就淡了不少,琢磨着让他再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好好冷静冷静,就把他弄回来做个富贵王爷算了,我也不指望他能帮我忙了。

按说生理四十几岁的年纪,但由于我在前世还有人生经历的缘故,感觉上我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幸而脑袋还不糊涂,看着这个国家愈发的兴旺,也是更加欢喜,尽管偶尔还会雷霆大怒,但比起年轻时来说,不知要好了多少。

年纪大了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越发的留恋身边的年轻女子,叶氏正嫔也在这个月晋位为妃,她算是个智慧型的人,加上多年训练养成的伺候人的习惯,让我每次与她接触都能很欢畅,由于已经预备立宪,我也特别开恩让后宫的妃子们能够对政务和国际局势偶尔说上两句,说来奇怪,每次总是她的看法最契合我的心意。

让我满意的还不止这么多,她也知道我眼下基本已经定了以溥夏为储嗣,并且有意为他找一个太子妃的事情,一次在欢愉后提起,她居然知道建议我给溥夏找一个没有抬过旗的汉人家女子为妃,问起她缘故时,居然也说的头头是道,这更让我好奇,她似乎能够了解我这几十年来的一贯政策的根本——就是要这个国家长治久安。而满汉的融合,不仅仅是废除满汉通婚禁令,提倡中华民族这么简单,皇家血脉的融合,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就这么互相聊了几次,偶尔也与溥夏说过几次,溥夏为人颇有些西化,很坦率的告诉我说,那是他辗转拜托正妃向我求情的。

求情?我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他是已经有了意中人了,而且是一个普通汉人女子,不消说应当是在美国认识的。而正妃想必是觉得我可能会不允许皇位继承人迎娶一个普通汉人女子,这才有了拐弯抹角探口风的举动了。

哈哈大笑之余,问溥夏道:“你阿玛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两位公主今年也要嫁了,都不是你想的那样子嘛。你要不一起吧?告诉朕,是哪家的姑娘?”

“儿子不敢隐瞒,多些皇阿玛成全,是……户部宋员外郎的姐姐,闺名叫做美龄的。皇阿玛若是赐婚的话,儿臣……”接下来的话我已经听不下去了,心中忍不住的想笑,太荒诞了,难道这位当真就是横竖做国母的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光绪中华最新章节 | 光绪中华全文阅读 | 光绪中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