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侯 第十九章 乐有七音

作者 : 谅言

“太守果真察举小儿为平阳县令?”荀益当真吃惊不小。

“如此大事,小侄岂敢儿戏?”李缘知道荀益只是吃惊,也不深究,“叔父若是不信,文太守的手书,该是可信吧。”

李缘打开漆盒,从中抽出一张锦书,在荀益和荀立面前展开。锦书上边,鲜红的太守大印,赫然在目。

有汉一代,郡设太守,国设国相,太守可自行任命郡下属官,既然有太守大印,自然是假不了的。

“哈哈,贤侄一路劳顿,请,快请,堂内请。”荀益顿时大喜,略有些佝偻的腰身,陡然间也是挺拔起来。

一面请李缘坐下,一面命人准备宴席,要款待李缘。李缘正有心要和荀家结交,自然不会推辞。

“小侄这一回前来,还有两件事情,乃是卫太傅嘱咐,是关于昭儿的。”李缘既和荀益认了辈分,称呼起荀昭来也是亲热。

“既是卫太傅嘱咐,贤侄直说便是。”有了荀立的事情打底,又知道荀昭在介山筵上大出风头,荀益这一回倒并没有表现出太吃惊。

“卫太傅知道荀理贤弟要去平阳任职,便要小侄代问叔父,昭儿日后学业如何?”李缘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这……”荀益适才只顾着高兴,一时间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想周全,被李缘一点,顿时就醒了过来。

荀益心知,这一次荀立能够在介山筵上取得头名,只怕未必是荀立一人的功劳。况且适才听李缘话里的意思,卫太傅对于自己这个孙儿,也是极为在心,否则断不可能为荀昭的学业担忧。

荀塾里的大师,这么些年来一直是由荀立所担。眼下荀立要去平阳做县令,那么必然要重择人选。荀益自觉年事已高,只怕是担负不起,若要其他人,只怕还真未必教得了荀昭。

再若是荀昭也跟着荀立去平阳,荀立做了县令,自然忙碌,未必能抽出空来专心指教。

不过,既然卫太傅命李缘来问,想来兴许也是有了对策,荀益沉吟片刻,只把目光转去看着李缘,看他如何说。

“卫太傅的意思,若是昭儿也跟着荀理贤弟前去平阳,不如就在卫塾就学如何?”李缘见荀益看着自己,也不再卖关子,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如此甚好。”荀益又是大喜。平阳卫家,乃是河东大族,卫塾的学问,并不比荀塾差。卫塾的大师,乃是荀昭在介山筵上所见过的卫祜的兄长卫佑,卫佑才学不下卫祜,只是一向淡泊名利,气度极是高雅,荀昭跟随这样的老师学习,也是一件幸事。

而荀昭能够为卫太傅所爱,又蒙亲自收入卫塾学习,只要按照荀昭平日里的表现,不生懈怠,日后前途自然也是不可估量。

“不知卫太傅所说的第二件事,却又如何?”荀益又了却一件心事,脸上红光更盛。

“这第二件事,却是太傅和太守,都对当日昭儿在介山所奏之《游子曲》,极为赞赏,想问家主要一份曲谱,带回研习。”李缘只当荀昭所奏,也该是荀家所传,所以直接向荀益问道。

“《游子曲》?”荀益顿时愕然,“我荀家虽然也藏有几份乐谱,却并未有这《游子曲》”

“哦。”李缘也是愕然,可看着荀益的神色,又不像搪塞。两人一起转过眼来,直直的看着端坐在一边的荀昭。

“咳……咳……”荀昭见两人都看着自己,顿时也是知道情况不妙。

那位卫太傅既然对自己如此器重,荀昭自然不会那么小气,连份曲谱都舍不得拿了出来,可问题是……荀昭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份曲谱给写出来。

如今的音律,只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可荀昭的曲子里,却是有七音,要多上两个。

就算荀昭随便找两个字,把“4”和“7”两个音添上去,那卫太傅也看不懂是不。

可看如今的情形,这份曲谱不写也是不行了,否则别人只当是自个藏私,落了下乘不说,还会得罪卫绾和文教。

荀昭思量片刻,心里已是有了对策,才缓缓站起了身,唤过晋福,耳语了几句。

“既然太傅大人和太守大人喜爱,荀昭也不敢藏私。”见晋福出去了,荀昭才回过身来,对着荀益和李缘略一行礼,“只是这首《游子曲》,并非用普通的音律可以奏出,荀昭写不出曲谱,只能把此曲教于叔父,再请叔父帮荀昭带与两位大人。”

说话间,晋福已是拿了长?过来,荀昭也不多说,横?便奏。

一阵清扬的乐声,随着荀昭手指的抖动,像是高山流水一般喷薄而出,又似雾笼云罩,把整个前堂绕在其中。

如诗如赋,如泣如诉,荀益心头一颤,几幅画卷一般的情景,陡然在眼前现出。

近十辆大车,徐徐的行走在黄土古道之上,扬起的烟尘,遮住了眼前的天空。

回头遥望兰陵,已是渐成黑影,而遥远的河东,却路漫漫不知所在。

兰陵,河东到底何处才该是故乡。荀益的眼前,渐渐的湿润起来。

清音陡然升高,仿佛游子击釜高歌,游子悲故乡。

一曲奏罢,堂堂众人低头不语,久久无声。

“唔……”过了许久,李缘不禁抬头长叹一声,“真乃天籁也,今日方知,果有绕梁三日之说。”

“若果真能学了此曲,便是此生亦足。”李缘又沉思片刻,继续问道,“连着在抱月复岩上,贤侄夜间所奏一回,此曲我已是听了两次,只是其中有些旋律,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如何吹奏,还请贤侄指教。”

“叔父有所不知。”荀昭上前几步,把长笛递于李缘,“荀昭所吹奏的,并非是五音之乐,而是七音。”

“七音?”堂内众人都是大惊,李缘手上一颤,几乎要把长笛落下。

自古以来,都是乐有五音,“宫商角徵羽”。眼下猛得听荀昭说有“七音”,怎能不大惊失色。

“叔父请看。”荀昭又从晋福手中接过一支长?,也递于李缘,“适才荀昭所用的长?,其实是被荀昭略修改过,只是若平常看,却看不出。”

李缘听荀昭这么说,连忙把两支长?都拿起来看,却见其中一支的?孔,果然稍微有些不同,只是如果不拿两支一起比较,却是极难看出究竟。

李缘的神色,顿时变得极为庄重。自古以来,乐都为大礼,而宫商角徵羽,也一直是乐之根本。

现在忽然有人说,乐可以有“七音”,此事若是传了出去,只怕在全天下也会掀起一场赫然大波。

如果荀昭所说可证,那么自己虽然做不了“七音”之祖,但是作为荀昭第一个传授之人,李缘无疑也会名噪天下。那么这将是自己此次前来临汾的最大收获,兴许也是自己此生最好的机会。

“这便是贤侄适才所说,无法作谱的原因?”隐隐间,李缘已经无法把荀昭当作一个十岁的孩童对待。口中的语气,也变得恭谨了许多。

虽然荀昭只有十岁,但是其表现出来的才情和乐理,李缘已是觉得穷其一生怕是也无法追赶,更何况荀昭还只有十岁。如果再过二十多年,等荀昭也似自己这般年纪,真不知道他会达到怎样的一种境界。

传说中的圣贤,恐怕也不过如此吧。难道荀家自荀子之后,真的会再出一位圣贤?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汉封侯最新章节 | 大汉封侯全文阅读 | 大汉封侯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