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中华 第二十六节 论兵

作者 : 书签

看完一众新奇事物的朱常洛心情愉悦的回宫去了,在孙思雨的压迫下李柏华不得不继续拎起大包小包的东西送她回家。一路上,孙思雨像一只春天的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欢呼蹦跳。

孙承宗前些日子以左庶子之职(太子的侍从官)进宫给朱由校和朱由检上课,并被授予詹士府少詹士,已经是正四品的官员,比原先在翰林院做个清水修撰的时候要强多了,而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孙承宗是傍上了一个粗壮的大腿,想不红都不行的。

当李柏华跟着孙思雨第一次踏入孙府的时候,发现孙府并不豪华,但占地颇大,一个错落有致的四合院的形式,后面还有几进,各处倒也清爽干净,院子中的几颗光秃秃的老树映衬着冬天的寒冷。

孙承宗此时正在会客厅接待一些前来应考的士子,听到外面女儿和李柏华的声音,边让管家去把李柏华喊过来。

孙思雨此时由于有客人在,不便一起跟进去,所以自己一个转到后堂去了。

李柏华在老管家的带领下走进了中间颇为宽敞的会客厅,只见除了孙承宗坐在主座上之外,客座上还坐着以为和孙承宗差不多年纪的人,两侧分别坐着四个年轻的士子。

见李柏华走了进来,孙承宗起身招呼道:“李世侄,来,你来的正好,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吏部右侍郎何宗彦何大人”。

李柏华一听立马寻思道:上午才听说这个家伙是这科的主考官,下午就见到了,还真是有缘分,他跑孙承宗这里干嘛。一边思量一边上前见礼:“学生李柏华见过何大人。”

这何宗彦听孙承宗说过李柏华创造了汉语拼音的事情,他作为礼部右侍郎,自然对于礼仪教化的事情看得比较重,这汉语拼音的使用自然对大明官吏和百姓的言行大大的规范了,因此刚才听说李柏华来了,就连忙让孙承宗把他叫进来。

“你就是李柏华,嗯,你的那汉语拼音的方案我看过,很不错,取我大明的官话发音之所长,统一各地区的语言标准,能创作出如此良法,真是后生可畏呀。”他坐在那里抱拳还了一礼,这个时候太子还没有和他说李柏华的事情,还不知道李柏华在太子眼中的地位,不然他估计会站起来还礼了。

接下来孙承宗一一介绍了在坐的四人,分别是余姚的黄尊素,江阴的李应升,河南永城的练国事,山西保德的陈奇瑜。要是李柏华的明朝历史了解透彻的话,他会知道这四个人都是这一科的进士,并且都死在了魏忠贤的屠刀下。而这四个人要是知道历史,肯定会对李柏华这个救命恩人感激涕零。

当孙承宗介绍到陈奇瑜的时候,陈奇瑜说:“前些日子有幸结识嘉善的钱氏兄弟,在下听他们两位谈起李兄聪慧过人,学识渊博,创造了汉字标准发音法,还懂得很多西洋的特殊技法,今日真是幸会,幸会。”两侧的黄尊素、李应升和练国事也点头称是。

原来这些日子钱氏兄弟经常外出结交了不少各地的士子,在言谈之间不觉就谈及到李柏华的拼音和创造,从而使李柏华在士子间已是小有名气了。

众人一一落座之后,又继续起他们刚才的话题,他们在谈论大明周边强敌环绕,国内经济不兴。只听孙承宗说道:“本朝自庚戌土木堡事件以来,北面蒙古虎视眈眈,沿海倭寇侵扰不断,西南土司时有叛乱,而各地卫所武备松弛,兵丁老弱,训练不足,万一有强敌入侵,必定会使我们疲于应付啊。”孙承宗的眼光独到,把这个时段的明朝弱势分析的一针见血。

“何止是武备松弛,近几年来天下灾害频发,山西大旱,淮南大水,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就怕是外患未起,内忧纷至啊,为此我也上书圣上,可折子递上去后杳无音信,不了了之。”何宗彦对国内的形式也是看得透彻。

“何大人所言极是,学生自家乡一路北上,所见饿莩遍地,民不聊生。如果此时整顿武备,必定耗量费钱,如果再加派于百姓,使百姓雪上加霜,恐怕就会像何大人所说,外患未起,内忧纷至了。学生妄言,请先生恕罪。”黄尊素从浙江一路北上,在淮南一带看到受灾百姓众多,且怨言颇多,所以对何宗彦的话非常认同。

孙承宗接过话题:“宗彦兄和真长(黄尊素的字,书签不想用古人的字,一方面找的麻烦,另一方面读者看的也累,以后都用名字代替了,不用表字,反正大家都知道)所言甚是,但我想要进行的武备整顿,并不是建立在增加百姓负担的前提上,首先需要做的是清理出卫所的老弱病残,留给他们足够的田地自行耕种,朝廷不再负担,不至于因裁撤兵变。抽选精状编练新军,这样既节省军费,有强化战力。用编练后的新军对于国内邪教刁民,或蛊惑造反的乌合之众进行追缴,增加新军的战斗经验。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何患外围强敌的虎视眈眈呢。”

李柏华听了孙承宗的这番话觉得似曾相识,仔细一想,我考,这不就是毛领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经典论述嘛,有了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咱们都可以横着走,谁怕谁啊。

这时候李应升起身说道:“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先生却将兵放在首位,不知先生如何解释。”

孙承宗想了一会,道:“足食为恩,使百姓丰衣足食,百姓必然会感恩戴德;足兵卫威,兵力强大了,百姓才不敢滋生叛乱的想法。然而如今我大明天下,已如宗彦兄所说,饿莩遍地,民心不稳,叛乱之心已生,白莲教四处作乱,矿贼占山为王,云南土司叛乱丛生;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来镇抚,天下必然大乱,到了那个时候,如何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呢?”一众人皆颔首表示有理。

问答几次之后,练国事问到敏感的核实将校与裁军问题。他问:“先生所说的清理卫所、编练新军、淘汰老弱的事情似乎难度不小,请问如何具体操作?”

其实孙承宗也是最近才考虑到这个问题,况且这又是朝廷还没有讨论的事情,不便于过多的议论,于是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朝廷尚无定论,我等不可谈及过多,以免传出去扰乱军心,我等可就是罪无可恕了。今日大家有幸相聚,只是高谈阔论,抛砖引玉;具体如何操作,还要看皇上、内阁、兵部如何定夺。”

这时候何宗彦看李柏华一直不说话,便问道:“不知柏华对兴我大明有何良见?”

李柏华听他们所述的内容都是大明朝的弊端所在,所提到的见解和方案都狠有针对性,自己原本不想多话,但既然被问道,又不好意思不提出点东西来,于是起身说道:“两位先生所言均是我大明眼下的症结,按照孙大人的整备军务的方式,可以大大加强我大明国内的安定局势,俗话所,国安则民富,民富则国强,国家强大了何惧外患呢。”犹豫了一下之后,又说“学生今天受教了。”便躬身坐回了椅子上。

几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事情,李柏华只是坐在那里听着,也不多话。不一会何宗彦和几位士子便起身告辞。李柏华本也想跟着他们一起告辞,却被孙承宗留了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资本中华最新章节 | 资本中华全文阅读 | 资本中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