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寄人篱下(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萧言已来舒县十余日。
庐江太守刘勋果然相当看重刘晔,方回舒县,便将刘晔引为幕僚一员,问询时政,参议军情。数日前,刘勋更是广邀淮右名士,朝夕宴歌,替刘晔接风洗尘。一时之间,整个舒县县城,都好似围绕刘晔转,令萧言好生艳羡,常恨自己未能生于刘氏宗室之家。
与殷勤招待刘晔孑然相反,刘勋则近乎无视萧言,哪怕有刘晔引荐,叙起巢湖事,刘勋也仅仅应付似的点点头,转身又把萧言忘去。甚至,若是酒宴由刘勋发起,萧言那就别想得来一张请帖。
好在刘晔虽然性情狡桀,却异常熟稔人心是非,但凡他高看之人,必然不会刻意忽视,乃致引起对方介怀。萧言市井游侠出身,又无声名,士族轻之,刘勋更无视其人,但是刘晔却一直不厌其烦,向众人推销萧言,轻描淡写略过萧言少年游侠经历,说道:“萧十一郎少有壮志,好读书,喜击剑,仗义任侠,颇有前人遗风。”
好嘛,刘晔嘴皮一转,萧言三年市井游侠经历,变成“喜击剑,仗义任侠”;萧言为宦途蝇营狗苟钻营,也随之变成“少有壮志,好读书”。
三无青年萧言,摇身一变,成为汉末淮南青年才俊。
刘晔这种包装手段,成效斐然,绝似后世广告。短短十余日之内,萧言便在舒县声名鹊起,待今日,连刘勋也不再随意无视萧言。
当然,包装这种手法,看似简单,其实各类细节条件要求颇高。
首先,一如后世广告得请娱乐圈明星,你若想在士族内广告,那也得请士子圈明星出面。似郭嘉郭奉孝,是由荀彧所推举;似鲁肃鲁子敬,是由周瑜所推举……等等。
其次,你还得有一定真才实学,能匹配名士赞誉。
仗义任侠方面,可从协助刘晔击杀郑宝佐证;喜击剑方面,萧言剑术虽非顶尖,却有一战之力;好读书方面,萧言虽不懂汉世《尚书》《易经》诸经书,但却熟稔历史,广知典故,能与士族坐而论道;少有壮志方面,萧言虽贫寒出身,却因后世典册记载,提前知晓汉世高层变动。
如此种种,令士族圈稍稍接纳萧言,不敢视萧言为刘晔家仆。
案,汉世家族成份,有豪强、望族、世族、寒门、庶民等等之分。
所谓豪强,权势气焰,族脉繁多,强横当地。类比后世共和国和谐年间,地级市内某家族,家族成员以百计,做官有厅级正职干部以上数位,从商有亿万富豪数位。横行市内,虽军警政法,无人敢惹,这便是豪强。
所谓望族,名高权贵,声名卓越,为当地衣冠。类比后世共和国和谐年间,地级市内某家族,家族内人,做官有厅级以上数位,白身则有公知数位,可肆意褒贬时政。国人提及该地级市,首先想起某家族,这便是望族。
所谓世家,四五六代内,世世权贵,传承不绝。类比后世共和国和谐年间,地级市内某家族,迄今五六代,无论满清、民国、共和,世代屡出厅级正职以上官员,父死子继。子孙昌盛,延绵不绝,这便是世家。
当然,世家、望族、豪强,大抵都是散乱划分,并没有严格界限,豪强望族,世家豪强,名门望族等等,汉世典册中,时常复合用词。但无论如何,上述之家,皆能横行一郡,名传全国。
世家、望族、豪强之外,又有寒门。
所谓寒门,寒则寒也,门第仍在,风骨犹存。类比后世共和国和谐年间,地级市内,某家族是清末时代、民国时代、共和建国时代豪强望族支脉,先人逝世,子孙虽未能兴盛家族,却还保留书香门第颜面,做官有厅级以下若干,从商有千万富翁、百万商贩若干,白身则有当地名家若干,则谓之寒门。
寒门,祖上曾经风光过,现在则日渐衰败。
寒门之外,又有庶族。庶族即是平民家族,汉世百家,九十九家是庶族。
庶族,依赖于田蓄、经商为生。
平民之间有贫贱,庶族内部亦有高低。
庶族最贱者,为佃户,家无耕田,租田而生。
庶族次贱者,为贫农,家中耕田,仅能果月复。
庶族稍贵者,为富民,或购田数百数千亩,或蓄牛羊数百数千头,家有余财,可雇佃户、役工。
庶族最贵者,为豪民,富胜千人,家累千万,食客数十百人,雄张乡里,郡内知名,唯因家族中无有公卿官僚,政治权力薄弱,比不得豪强、望族、世家。此类豪民,也有人称为豪强,但这种豪强,多半属于县乡级别的山寨,与真正的豪强,不可同日而语。
适逢汉末战乱,军阀割据,制度混乱,无数豪民趁势而起,聚拢千百人,恃勇赖力,地位急促升高,成为众多军阀极力争取的对象。类如谯郡许褚许仲康,他家族成份,其实就是豪民,因能聚拢宗族数千家,力拒黄巾贼,称勇淮泗,赢得曹操青睐,聘以亲信之职。
而萧言,如今家有耕田一百五十亩,亦可勉强算入富农阶层。
倘若萧言在家缓慢经营,赚钱买地雇佣佃户提升爵位,却也可缓慢晋级豪民,称雄成德县。当然,走这一条路,耗时太久,且非萧言所喜。
另外,萧家一百五十亩耕田,毕竟尽数分给萧信。富农之称,萧言有名无份。
尽管如此,严格算起来,萧言的出身,还是好过贫农、佃户,若非如此,成德县令昔日也不会心生聘请萧言任职肥西亭亭长之意。
只是,先前萧十一离家出走,又以游侠身份在成德厮混多年,周围已经习惯将萧言当作市井游侠。
不过,有今日刘晔为萧言张目,其游侠经历也能日渐削弱,若是萧言能攀上哪门萧氏望族支脉,还能混个寒门士子呢。
闲话暂且不提。
萧言之所以追随刘晔脚步,广交士族,也是无奈——住在舒县这些天,萧言实在太清闲!
不出萧言所料,尽管刘勋看重刘晔,但是他也绝不能容忍,舒县另有其他人掌握五六千战卒,威胁庐江郡安全。
在刘晔入驻舒县第二日,刘勋满面忧愁的说道:“巢湖兵毕竟是湖匪出身,心思迥异,今日虽降,明日未必不复反。若允其驻戍舒县,却是徒令城内百姓忧心惊惧。子扬以为,这五千余巢湖兵,另行安置何处为好?”
刘晔哪能不明白刘勋所图,顺势答道:“我久在成德,不熟悉庐江郡地理。巢湖兵一切诸事,却须烦请太守上心,酌情处理。”
说罢,刘晔放弃五千余巢湖兵兵权,交割给刘勋。
题外话,而后数日,刘勋之所以广邀名士,朝夕宴歌,也是因为他相当满意刘晔爽快上交兵权。
接管五千余巢湖兵之后,刘勋立即迫不及待将他们分割为十六部,勒令属下一一收编纳降。
巢湖贼兵诸部将,之所以来庐江,是因为贪恋手中权势,躲避孙策、袁术侵袭,哪甘心束手待毙,乖乖送上手中权柄,被刘勋收编?
于是,巢湖贼兵,一边高声喝骂刘晔言而无信,一边群议汹汹,向刘勋提出条件:人可降,军权不可失!
然而,面对巢湖贼兵的开价,刘勋轻蔑唾弃一声,评价道:“乱臣贼子,既入我庐江,尚欲左右跳串焉?传我军令,但凡抗拒收编者,杀无赦!”
“嚓!嚓!嚓!”
一日之内,十七名巢湖兵部将,被刘勋斩首八名。
另外九名巢湖兵部将能够存活,却还得感谢一名巢湖兵部将,临机一动,及时找来刘晔说情,涕泪俱下,说愿意投降刘勋,以后再也不敢生二心。
与八名巢湖兵部将陪葬的,还有八百余名行事较为“激进”的巢湖兵。
“降不?不降,够嘴硬,杀!”
“降不?不说话,那就是不愿降,杀!”
“降不?想做军侯,就凭你,杀!”
“降不?要遣散费,想的美,杀!”
“降不?敢骂人,找死,杀!”
庐江郡郡兵恍若地狱恶魔,杀人如同杀畜生,毫不留情,巢湖贼兵谁敢说半个不字,立马一刀砍死。
巢湖贼兵诸部将以及骨气硬朗之辈,被刘勋尽数砍杀之后,余下巢湖贼兵的心理防御瞬间垮掉,纷纷跪地投降。五千六百名巢湖兵,一日之内,刘勋砍杀八百人,由不得巢湖贼兵不惧。
恰在此时,刘晔及时出面,阻拦庐江郡郡兵诸多不必要的杀戮,令众巢湖贼兵对他复起好感,十成怨恨,散了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