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前路何方(下)
靠天靠地,终究不如靠自己。
萧言摇摇头,散去满腔失望,转而用心思考未来。
首先,庐江县尉值得努力争取么?
扭转他人偏见,需要一定时间,而萧言如今最缺时间。与即将衰败的袁术一样,刘勋败亡,也只在未来两三年内。在刘晔拒绝提供援助情况下,萧言如若继续争取县尉,最少也须花费半年乃至一年时间经营;等彻底掌权县尉,又需半年乃至一年——待那时,孙策已经率军攻来!萧言不觉得,区区一县县兵,能有与孙策相抗的资本。
当然,若是争取远在淮河南岸的蓼{liao}县、阳泉县、安风县等三县县尉,亦是未尝不可。三县临近淮河,待曹操南征之际,萧言随时可以拨乱反正,当一名光荣带路党,引领曹操杀入淮南。
不过,这般思路却亦有巨大风险。三县之北,眺望淮河,即是豫州汝南郡汝阴县,汝阴可是袁术、袁绍本家,袁氏宗族所在。汝阴周围诸县,包括蓼县、阳泉县、安风县,袁氏一门,势力极大,真可谓亲朋乡党满地走,门生故吏多如狗。萧言若欲悖逆人心,提前做带路党,能不能凑齐人手还是一回事;若待袁氏人心沮丧时,再去做带路党,却又不能赢取王师看重。
左思右想,萧言觉得,失去瞬间就任庐江县尉机遇之后,庐江县尉,已成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其次,庐江郡值得留么?
萧言追随刘晔前来庐江,本就是贪图县尉之利,若是县尉不可得,何必留下?等未来庐江事变,被孙策东吴大军,当狗撵吗?
再次,合肥县值得去么?
萧言还嫌被刘晔坑一次不够,再傻儿吧唧跳第二次吗?刘晔既然不在庐江郡县尉一事上用心,萧言敢指望他在合肥县游徼一事用心?
萧言已经不敢再信任刘晔。
庐江郡不值得留,合肥县不值得去,哪里才是合适归宿?
萧言苦思冥想不得,遂升起念头:“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四处走走。淮南即将大乱,难道就没有我能干涉之事?”
“嗯,合肥县游徼。既然有合肥县游徼官印在身,我索性先去合肥县转一圈。若是事不可为,再绕道回成德县不迟。”
一念至此,萧言遂聚集七十一名游侠,向众人宣布县尉梦灭,即将启程离开舒县,就任合肥县游徼。
与萧言相反,七十一名游侠对此事感触较小,甚至不能理解县尉、游徼之间差异,究竟有多大。
无论成德游侠,还是淮北游侠,他们皆是庶民出身,不知官场事。就好比后世平民酒桌议论,某某是副处,某某是正处,感觉只差一级,区别能有多大?肯定不如自家孩子在学校成绩,年级第一名和年级第一百名之间差距大!
却是,不在体制内,不能切身关乎自己利益,就不明白其中差距,究竟有多大。
尤其,县尉是掌兵之职,专办大案,较少参与百姓日常事务,而游徼则是衙役之职,主责在于惩戒奸盗,维稳地方,事事关乎百姓日常生活。
因此,在许多汉世平民百姓眼里,游徼的官儿,可比县尉吃香!
七十余名游侠,便是如此想法:做县尉,与贼兵冒死打仗,哪有做游徼,在地方逍遥自在好?
萧言不做县尉做游徼,对众游侠来说,是喜事呢!
就这般,萧言率领七十一名心思各异的游侠,辞别刘晔。
======
萧言绕过巢湖,沿官路,步行前往合肥县。
一路无事,少有行人。
直至踏入淮南郡,官路行人才突然增多。这些行人,大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一看便知是向南、向西逃难的流民。
只是,路上逃难的流民,也恁多点!
十余里路,萧言竟然遇见十七群流民,其中,每群最少十余人,最多百十余人。
五十余名淮北游侠,望着一群群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流民群,触目伤情,想起往日悲惨:曾经何时,他们也是如此,一路逃难,逃至成德。
“淮北又乱了啊!”一名淮北游侠喃喃低语。
“从蚁贼叛乱那年算起,如今都乱了十三年啦!唉,这世道,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安定!”
“乱世哟,乱世!”
“你说,大袁将军、小袁将军,他们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么?兄弟两人,一人治北,一人治南,多好,何苦闹得流血厮杀呢?”
“世家子弟的想法,纳实咱们能想明白的哟?”
“到处都在打仗,你们说这些打仗的将军、校尉,都是图什么?”
“将军想封王,校尉想封侯呗!”
众淮北游侠触景生情,不禁感慨起来,议论纷纷。
恰在此时,罗贲突然指着,惊道:“你们仔细听前面那伙流民的话音,莫不是咱们成德也打仗了?”
罗贲一语惊醒众成德游侠:“咦,他们话音,怎么像咱成德县口音?”
“没错,不是像,本来就是咱成德县的。”
“咱成德县咋也有流民南逃?”
“咱成德县也不能安稳住人了吗?”
“莫不是咱成德县也遇兵灾了?”
与此同时,五十余名淮北游侠的脸色更加难看:此地出现成德县本土流民,他们的家人亲戚,岂不是也要继续向南逃?
乍见此节变故,萧言心中亦是一惊:“难道吕布四千步骑,已经大破袁术?但袁术即便败亡,关流民何事?”
一念至此,萧言连忙迎上这群流民,询问端详。
然而出乎意料,这伙流民给出的答案,不是战乱而是天灾。
蝗灾!
遮天蔽日的蝗虫群,飞越淮河,已经扑向淮南郡。
寿春县、西曲阳、成德县,被漫山遍野的蝗虫次第攻陷。刚费尽千辛万苦种下的禾苗,几乎瞬间被蝗虫吞噬。
《后汉书》载:建安二年五月,蝗。
今年,淮北、淮南节气反常,久旱无雨。尤其,进入三月份以来,老天仅仅在谷雨节气那天,吝啬飘落数滴雨水,淋湿地面。此后,直至夏收,淮南再无一丁点雨水。
夏收之后有夏种。可惜,苍天依旧不开眼,整个夏种期间,又是不曾滴一次雨,逼得淮南农民不得不肩挑河水,挖掘沟渠,灌溉干裂的土地,勉强插秧种稻。
不比于华北地区、中原地区,干旱其实对淮南郡夏种影响,相对较小些。汉世淮南郡,水网密布,人口相对稀少,只要河水不干,就不用过于忧心缺水问题。
干旱影响小,蝗灾影响大。干旱最多粮食减产,蝗灾却能吃尽禾苗,令农民颗粒无收。
旱极而有蝗,有蝗则生灾。
今年蝗灾,爆发于豫州黄河南岸,然后一直快速向南扩展,短短一月之内,席卷淮北,蔓延至淮南,肆意践踏大半中国。
汉世科技条件,对蝗灾尤其是大范围的蝗灾,几乎素手无策,只能静等蝗虫将庄稼破坏完毕。
此次蝗灾,黄淮地区最惨。黄淮地区正值冬小麦麦收,孰料蝗灾猝然爆发,令农民夏收不及。得益于距离,得益于气温带,淮南地区虽然躲过夏收,却没有躲过夏种。
也即是说,本来就缺粮严重的黄淮地区,今年夏收的粮食,又被蝗虫破坏一半;而相对比较富裕的淮南地区,却是别想再指望秋收。
另外,根据先人遗传下经验,蝗灾很少孤年发生,今年有大蝗灾,明年肯定有一场小蝗灾。为提前躲避粮荒,无数欠缺粮食之家,纷纷改迁他郡,寻找新的落足处。
萧言遇见这群流民,就是准备前往庐江避难,投靠远方亲戚。
“蝗灾!”
“袁术兵败下邳!”
“今日终于明白,为甚一次远征徐州失败,袁术便陡然走向衰弱!与其说曹操、吕布相继剿杀袁术,却不如是说蝗灾吞噬袁术家的基业。”
“时也,命也!”
想通袁术衰败之由,萧言一阵感慨:“历史所谓天命,眼前此景,就是天命啊!”
“天要你亡,不得不亡。地震天灾,由不得你不亡!”
“后世大明王朝,何尝不是遭遇长达数十年灾祸,才引诱出各种尖锐矛盾,从而走向衰亡?”
于是,萧言更坚定月初抉择:“今日之势,天命在曹操。若想一生无忧,还应追随曹操!”
=======
PS:
周末值班,麻烦多多,传晚了。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