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的第十天下午,沙窝中学余俊贤的全体同事们,在民办校长陈若林、教导主任李夷吾的带领下,先呼后拥的开进了千名沟,都一起到家里探望余俊贤来了。
沙窝中学虽然是铁栅乡后山片区的一所主校,但由于后山片区人口稀少,所以,沙窝中学的办学规模并不大。
余俊贤在这里任教时,总共也不过四个年级五个教学班,全校教师满打满算,也只有二十位左右。
其中,公办教师七八位:教导主任李夷吾,是余俊贤初三时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陈安生、李格明、赵哲仁、马金优几位年轻小伙子,都是余俊贤当年的同班同学或同龄人,现在他们则是刚刚从县师范毕业、分配到这里来任教的中师生,年龄不大,但身份高贵,和李夷吾一个级别:公办教师,吃国家粮的。
而高云长、杨文民、杨建设、高君庄几位,则是首届民师选招毕业生,刚从他们进修的县教师进修学校分到沙窝中学来,也是公办教师了,吃商品粮。
再有就是陈若林、张希望、赵希正、陈小英、李建明几位,他们都是这所学校的元老级人物。有两位自建校至今,就一直在这里任教。但遗憾的是,他们依然是民师,每月将近50元的工资。
余俊贤在这里上学时,他们都是余俊贤的任课教师,属于计划内的老民师了。
剩下余俊贤、李雨馨、周晓红、陈二妞、范随军几位年轻人,则都是因在编教师严重缺员,开不开课而临时聘请的计划外民师,也叫代课教师。
他们带的,都是和老民师一样身份的离岗教师的课,每月领和老民师们差别很小的工资:42元。
其实,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教育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不是事出无奈,我们情愿相信:他们是不愿意离开他们的学生的!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师群体,构成了不同的生活圈子,人与人之间形成了极其微妙的人际关系。
李夷吾是沙窝中学资格最老的公办教师,虽然只是教导主任,但他的工资在沙窝中学在当时却是最高的,每月能开140元左右。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待人心平气和,全校师生都很尊敬他。
在他眼里,我们这些他曾经教过的学生,依然是学生,有什么问题,他一概直言不讳!
陈安生、李格明、赵哲仁、马金优几位,虽然都是余俊贤的同班同学或同龄人,但显然和余俊贤已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每月领的工资是余俊贤们的两倍还多,近百元。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每月工资近百元,衣食无忧,前程似锦。所以他们几个,通常往来比较多,谈论的话题,通常也是工资什么时候可以再涨涨,什么时候去铁栅乡粮所取回自己的供应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