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养成记 第十三话 御膳

作者 : 铂金贵族

感觉自己有点痴呆了,每天发新章节都不晓得是多少章==。

今天登入,发现我竟然有了一位粉丝,很是激动,万分感谢这位书友名叫121008130156062的童鞋。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粉丝。

咳咳,在最后之前感谢好友丁丁,昨天一直在帮我找错字,让我好生感动,丁丁粉喜欢你哟。

最后还是求点收藏,求点能求的。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在我每日都更3000的份上,你们懂的哟,亲。

---------------------------------------------------------------------------------------

毕竟若是真能改革的话,谁愿意养着一群米虫。即使这群米虫的祖辈们曾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但那也是他们祖辈的功劳。

康熙对八旗早就有怨言了,鳌拜在时带着他旗下子弟四处圈地,闹的民怨沸腾的很。待鳌拜除去,这些个人还不知道悔改,仍旧夜夜笙歌。尤其是鳌拜是镶黄旗,为上三旗之首,个个眼高的很,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连自己这个皇帝,都不能很好的管束镶黄旗。

国库每年都有很大一笔开销用于八旗子弟,这些八旗子弟拿了银钱也不做好事,不是玩鸟就是养小妾。都是个不上进的。若是此次真能借药水大肆改革一番,也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八旗制度起源于太祖哈赤。是哈赤参照明朝的卫所制度而来的。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四十三年,哈赤为了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的所有人都编在期内。

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料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就是以后的满洲八旗。

清太宗时,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相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清太宗天聪九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之后,对蒙古的众多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为蒙古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相同。

而汉军旗则是在天聪五年正月,将汉军单独编为一旗,成为汉军旗。

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年)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为四旗,七年正式编为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相同。

满洲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顺治七年(1650年)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制度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正蓝、镶红、镶蓝、镶白,称为下五旗。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康熙思虑了一番,这八旗制度虽是老祖宗哈赤定下来的,不好废除。但是先帝和太宗都对八旗制度进行了一定整改。朕可以效仿老祖宗先由外再及内改革,也就没什么阻力了。在先帝的手上八旗就入了关,用处就不是很大。到了自己做皇帝,需要打仗的地方就更不是很多。自己登基十几载了也就这次的三藩之乱才重用到了八旗,其余时候多是闲置。

自己也是旗人,若是不谋划一二,朝中旗人的地位将会越来越低,对清朝的政权也是不利的,保成提出的方法虽显稚女敕,但未尝不是一个解决方法。看来只能等太医院的结论了。

太医院的办事效率还是可以的,加之又有了南怀仁这个懂洋学的洋人,研究起这两瓶药水也没费多长时间。

七天后,胡太医就和南怀仁一起到南书房面圣。

“奴才胡乐恭请皇上圣安。”

“臣南怀仁恭请皇上圣安。”

“李德全,看座。”

“嗻。”

李德全知晓胡太医和南怀仁这两位来肯定是有大事,怕是要说上好一会,忙指挥身边得力的两个小太监给二位搬来座椅。

胡安和南怀仁谢过恩后,便坐在椅子上和康熙汇报起碘酊和汞溴红的事情来。

“皇上,奴才和南大人已经对碘酊和汞溴红进行了深入分析,关于药物的用途也是十分清楚。这是奴才和南大人写的详细报告。”胡太医说完后起身将折子递给康熙。

康熙接过折子翻看了一会,发才放下:“胡太医的医术甚是精湛,南卿又是精于洋学的,你二人共同研讨,朕甚是放心。只是这药物真有你二人所说的这般神奇?”

“回皇上,若不是南大人拿着这两瓶药水来,奴才也是断断不会相信能有此良药。南大人的医术让老臣甚是惭愧。太医院的其他太医也是对南大人佩服的紧。皇上,奴才有个请求不知当说不当说?”

“什么请求,你说吧。”

“皇上,南大人如此医术,不能就此埋没,太医院的太医也希望日日能与南大人共事,学习南大人的一星半点。”

“哈哈,胡太医,你们这些太医呀。这样吧,朕就让南怀仁每旬专门抽出一日去你们太医院与你们这帮子太医切磋研讨,若是你们还有不懂的,也可私下去与南怀仁商讨,只一点,别耽误我们的南大人发明才好。”康熙说完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皇上圣明。”胡太医和南怀仁起身谢了谢圣恩

“这样吧,胡太医你先回去吧,南怀仁留下。”

“奴才告退。”

待胡太医走后,康熙才看向南怀仁。

“南卿,朕看你折子上说的活人实验,不知效果如何?”

“回皇上的话,微臣和胡太医在京中死囚上实验了一二,发现效果奇佳。也并无大碍。”

“噢,那你可要给我详细讲讲。”

“皇上,这碘酊用途颇多,可用于孩童成人身上的大部分地方。最重要的是这碘酊可以消毒,拿来预防天花。”

“天花,你说的可是真的?”康熙这才惊讶了起来。要知道天花每年不知带走多少人的性命,若是有法子能改善一二,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微臣是断不敢欺骗于皇上的,微臣和胡太医对碘酊和汞溴红研究许久,发现二者都可消毒,只是这汞溴红只能小面积消毒,且只适用于表浅创面皮肤外伤的消毒。而这碘酊则不一样,适合大面积消毒。天花最是传染的快,接触者也很是容易被感染从而患上天花。但若是用碘酊稀释后大面积喷洒,可以减少传染几率,从而降低感染天花的人数。虽不能治本,但可治标。”

“那如此说来,还是不能攻克天花啊。”

“皇上大可每月派人在城中大量喷洒碘酊,这样也能预防一二。”

“南卿所言甚是,这碘酊制起来也不费钱费事。还有预防天花,既如你便和你带来的那些传教士们,大量赶制碘酊和汞溴红。若是做的好,朕便专为你们这些传教士设个部门。”

“谢主隆恩。”

南怀仁谢了恩,出了南书房。快步向太医院走去。

“李德全,如今太子在哪?”

“回皇上的话,太子殿下如今正在东暖阁。”

“那便去东暖阁吧。”

“摆驾东暖阁。”

待康熙步入东暖阁,只见皇太子身着杏黄色云龙纹蟒袍,坐在软榻上,软榻旁的黑漆嵌玉描金百寿字炕桌上放了好几盘子点心。太子殿下正在那悠哉的吃着点心,看见康熙来了,理了理衣袖下了塌来给康熙请安。

“保成请皇阿玛安。”

“起吧。”

“何玉柱还不快去给皇阿玛倒茶。”

“呵?保成你倒在皇阿玛的寝殿里享受起来了。”

“嘿嘿,儿子不过是躲懒一会子。皇阿玛吃不吃点心?”

“都有什么点心啊?”

“回皇上的话,御膳房刚端来了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吉祥果。”何玉柱回答道

“那朕也陪着保成吃上一两块。”

“皇阿玛尝尝这个桂花糖蒸栗粉糕,吃起来有一股子桂花的清香。”

“噢?是嘛,那皇阿玛尝尝。”

康熙陪着保成吃了几块点心,便让宫女们把点心盘子撤掉了。

“保成,碘酊和汞溴红太医院已得出结论了。”

“皇阿玛,那功效真如书籍上记载上的那样么?”

“嗯,和那书籍上的记载差不离。”

“那皇阿玛,青霉素看来也是可行的。”

“朕也是这般想的,只是这配置….”

“皇阿玛,不若让南怀仁大主教配置,反正碘酊和汞溴红也是挂在他名下,南大人是洋人,对着方子来配总不会出错。”

“保成能如此想,大善。”

康熙又与保成说了一会子话,李德全进来说到:“皇上,未时了,该用膳了。”

“传吧。”

“传~”

一溜的太监和宫女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端着菜盘步入交泰殿。约莫两盏茶的功夫,李德全过来请康熙和胤礽移驾交泰殿。

康熙携着胤礽步入交泰殿正殿坐下。御膳房的王公公尖声叫道:“到奉点心:茶食刀切、杏仁佛手。”

“攒盒一品: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四喜乾果:虎皮花生、怪味大扁、女乃白葡萄、雪山梅。”

“四甜蜜饯:蜜饯苹果、蜜饯桂圆、蜜饯鲜桃、蜜饯青梅。”

“前菜五品:龙凤呈祥、洪字鸡丝黄瓜、福字瓜烧里脊、万字麻辣肚丝、年字口蘑发菜。”

“膳汤一品: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凤尾鱼翅、红梅珠香、宫保野兔。”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清朝养成记最新章节 | 清朝养成记全文阅读 | 清朝养成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