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笑里藏刀
罗姆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却依然没有意识到危险或者是故意继续与希特勒唱反调,与之相反的是,他的敌人们却在暗中集中火力攻击他。
1932年底开始,戈林和林格等人就不断在一边煽风点火,戈林的秘密警察部队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向希特勒汇报一下,罗姆正图谋不轨、阴谋造反的各种证据,而兴登堡总统和军官团也不断在给希特勒施加压力,要求打击罗姆。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对立情绪和紧张的局势,1933年4月中旬的一天,在柏林的总理办公室里,希特勒将他的星相学顾问克曼召唤过来,专门与他探讨这个问题,克曼认可了罗姆确实居心叵测,但严重警告了希特勒的另一个想法。
希特勒本来是想立一个政治遗嘱,确立戈林为他的继任人,他虽然反感罗姆的作为,但还没有下定决心清除罗姆,他是想通过这个举动,压制罗姆的野心,克曼很严肃的告诉他:“元首,如果您立下政治遗嘱,不但您本人有血光之灾,国家也将立即陷于动乱。”
1933年4月,罗姆已经被戈林的秘密警察、林格的党卫队保安处和国防军军事谍报局3方监视,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着希特勒下定决心。
应该说,罗姆已经处于很危险的境地,可他依然毫不在乎的继续我行我素,在柏林凯宾斯基饭店宴请自己的党羽时,又在肆无忌惮地大放厥辞:“阿道夫要把我们都出卖了。他和反革命份子打得火热,只相信那些东普鲁士的将军们!阿道夫曾经是我的学生,他的军事常识都是从我这里学来的。可惜阿道夫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平民,一个笔杆子,一个空想家,一个小资产阶级。”这些言语都一字不漏地报告给希特勒。
希特勒很了解罗姆的秉性,对他的激愤之词并不以为然,关于罗姆的各种材料,在希特勒公案上堆积如山,但他仍然不忍心对昔日的老战友动手。
这个事实,让林格和戈林等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而坐卧不安,林格自省之余,不由自主想起一句老话皇帝不急急太监。
事实上,林格认为,真正让希特勒动了杀机的还是罗姆自己,1933年4月底,罗姆因为希特勒明确拒绝了他改造国防军的建议,而异常恼火,开始主动和纳粹党内外的社会主义派别接触,寻求他们的支持,准备在国家社会党代表大会上同希特勒摊牌。
罗姆不自量力地将自己同希特勒的路线之争升级成为权力之争,等于是为自己敲响了丧钟,希特勒终于无法容忍罗姆了。
在是否清除罗姆的问题上,希特勒至少考虑了有半年时间,这期间他顶住了各方面施加给他的压力,比如兴登堡总统,军官团,大资本家和国家社会党内部戈林、林格这些反罗姆势力,但当他下定决心后,就再没有丝毫犹豫过,而是按部就班的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在解决问题之前,希特勒还没放弃利用这个机会得到利益的补偿。他知道,兴登堡总统本人和陆军以及德国其他保守势力,都赞成在总统去世后立即让霍亨佐伦王室复辟,而他自己却另有打算。
他要集总统和总理权利于一身,为了确保这一行动的成功,他需要军官团的支持,而为了取得这一支持,罗姆和他的冲锋队就是最适合用来交换利益的弃子。
在和军官团的秘密谈判中,希特勒保证军队的地位永远不会动摇,是武器的唯一持有者,陆军和海军现在可以放手致力于进一步重新武装的这项主要任务。
为了更大的鼓起军方领袖们的热情,在5月20日那天,他组织的国防会议颁布了一项新的《陆军法》,废除了民政法庭对军人的司法管辖权,取消了士兵的选举代表制,从而恢复了军官团历史悠久的军事特权,许多陆、海军将领开始从另外一个比较赞成的角度来看待国家社会党了。
希特勒把兴登堡病情加重的消息告诉了陆海军司令后,直率地提出,要在国防军的支持下,由他来继任兴登堡为总统。
为了报答军方的支持,他答应压制罗姆的野心,大大裁减冲锋队人数,保证国防军继续做第三帝国唯一拥有武器的组织,并指出了国防军大事扩充的前景。
经过接近一个月的密谈后,军官团的主要领袖们,召集国防军高级将领开了一个秘密的会议,并在讨论后接受了希特勒的意见。
幕后交易完成后,希特勒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了,国防军虽然痛恨罗姆,但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希特勒也告诉国防军指挥官:“这次行动不关国防军的事,我们自己的污垢自己清洗。”对冲锋队的打击是由戈林和林格一手操办的。
他们本来就是死敌,和冲锋队这个群众组织比,林格控制的党卫队的组织和结构要严密的多,而且这支队伍的人是向希特勒个人宣誓效忠的,地位仿佛如中国皇帝的御林军。
戈林的秘密警察部门提供的最新材料显示,罗姆正在策划一次政变,准备在6月底发难。希特勒明白这种材料通常水分不少,但还是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他和罗姆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谈话,当面严厉指责他准备发动的这次政变。
这是希特勒的缓兵之计,但他成功了,罗姆为了缓解紧张气氛,于6月19日宣布冲锋队放假一个月,休假期间禁止身穿制服,以向希特勒显示政变云云纯属谣言。
20日,罗姆就动身去慕尼黑南部的疗养圣地威西,并邀请所有冲锋队头目到这里参加告别宴会。戈林立刻报告希特勒,认为这是罗姆发动政变集结部队的借口。
6月21日,希特勒面见总统兴登堡,获得同意使用武力清洗冲锋队。紧接着戈林起草了一份黑名单,希特勒亲手勾销了名单上150个名字。
到这个时候,罗姆的命运已经基本不可逆转了,但希特勒为了安慰和迷惑罗姆,还在6月25日,邀请罗姆和他一起,参加了为1936年奥运会而建设的柏林奥林匹亚主会场的奠基仪式。
这天上午,在未来可以容纳10万人的场馆西侧一个区域,集中了包括希特勒、罗姆等大群的国家社会党高官,希特勒看上去情绪很高昂,甚至很是有点兴奋,他四处指指点点,不时和身边人说着话,罗姆、戈林一左一右和他并肩而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言谈笑语中,仿佛他们之间的一切隔阂都不复存在,又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林格身处希特勒身后的第2排,他面带笑容偏着头和身边的赫斯聊着天,目光看上去很柔和安定,可偶尔落在前面3个人后背的余光,在此时此刻,却实际上代表着一把即将出鞘的刀,一把黑漆漆不反射任何光芒却锋利无比的刀。
这么大的奥林匹克主会场,现在还只是一大片空地,希特勒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位置视察,现场众人中只有寥寥数人知道底细,罗姆、戈林和林格都是知情者,也能猜测出希特勒兴奋的根源。
3年后,这里将拔地而起一座77米高的钟塔,面向升起太阳的东方,巨型大钟的钟口向下,声音可以直达地面,每当敲响它,就仿佛是在呼喊一个希特勒亲自拟定的柏林奥运会口号,“召唤全世界的青年人”,这句口号在历史上的柏林奥运会曾经大受欢迎而广为流传,可几年后,世人才知道希特勒在建设之初就赋予其的另一种深刻寓意。
钟塔的后方是一片巨大的空地,在柏林奥运会后被迅速改建为规模巨大的阅兵场(探索发现节目说可以容纳百万人,存疑),钟塔奠基的土是专门从千里之外的比利时郎根马克地区运来的,这些土是带着血的。
在一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基本由青年人组成的德**团在那里作战,最后超过3万人战死,当时的希特勒下士所属部队也在那个地区作战。
知道内幕的林格可以想像,希特勒的脑海里一定在此时就已经有这样一幅场景:几百道探照灯直射天际,成千上万的国旗、党旗随风飘扬,在巨型大钟响亮而又略带沉重的钟声呼唤下,在山呼海啸一样的群众欢呼声中,一眼看不到边际的德国青年军人聚集在这里接受他的检阅。
不,这不应该完全称为想像,如果没有林格,几年后希特勒就将让它成为现实,他转过头去,向后方眺望,那里将搭建起未来的荣誉看台,决定胜负的最后时刻到了,不知道谁才能最终在那里接受千万人的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