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仙祖 第二十一章 阿弥陀仙

作者 : 兢业笔耕

更新时间:2012-04-15

阿弥陀仙继续说道:“善男子。本尊现在给你讲一点未入流的东方外道长生法门的一些东西,让你对东方外道长生法门有个大致的了解。我西方无生仙门一小撮受东方外道思想蛊惑的人认为自己修炼到一定程度将会在一个金碧辉煌的殿堂里永远活下去。这个金碧辉煌的殿堂是千真万确的存在的,但没有固定的存在处所,大都只在烟水茫茫海漫漫,天边蓬莱仙岛处。

“东方外道相信有一种药,一种吃下去就可以成仙的妙药。在白雾迷蒙中远眺茫茫大海,那如梦似幻的感觉,宛如身在仙境。在信仰长生的东方外道中广为流传着这样的一种传说,在天方世界的‘蓬莱仙岛’,有一个羽道的师祖,沉迷并精通于道术,他终日思索如何令自己的法力提高,获得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终于,有一天他悟出了可以召唤强大魔物——‘金甲大将军’的方法,欣喜的道人却没有料到自己却因此而招致祸端。‘魔物’的力量不是老道可以控制的,不但同门们难逃此劫数,连老道自己也被‘金甲大将军’所伤,并被困于‘蓬莱仙岛’,几世不得自由。得知这个故事的勇士们,赶往‘蓬莱仙岛’,一来为证明自己的实力,二来据说救了这道人,便可获得长生不老的妙方。世人皆心向往之。乘风破浪,来到‘蓬莱仙岛’,人们惊讶的发现传说中杀死龙王的‘哪吒’也出现在这里,并和‘金甲大将军’一起,攻击那些来荒岛救老道的人们。位列仙班的‘哪吒’为什么会保护‘魔物’呢?这让人不禁怀疑‘羽道’说法的真实性。

“是神是魔,真假难分,事实的真相尚等待有缘人去揭示。人们猜想或许‘哪吒’和‘金甲大将军’他们只是在保护‘蓬莱仙岛’的清净,不愿意凡夫俗子们骚扰神仙的静修。然而让他们无比惊讶的是,经过几世修炼,天方世界的英雄们,功力进步神速,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不但‘哪吒’和‘金甲大将军’节节败退,就连‘刑天’都不是英雄们的对手。

“东方外道认为十方天地是没有极限的,把没有极限称作无极。无极即道,无极是相对于太极来说的,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东方外道的经典《道德真经》这样写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全段意思是说∶虽知道洁白,却安守于昏黑,便能做天下的模式。能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性不相差失,性回复到不可穷尽的真道。所以无极的原义就是道,指道是不可穷尽的。以后东方外道修炼家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无极的概念,但在不同场合引伸的侧重点稍有不同。南华真人在《逍遥游》中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意思是天地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无极便是无穷。河上公《道德真经章句》认为复归无极就是长生久视。依道门观念,与道相合,才能长生久视,因此将无极解释成道,或者解释成长生久视,是一致的。东方外道认为道是无限的。天地开辟之前,它已经存在了无限的时间,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空间上它也是无限的,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区域。因此用无极的范畴称道。在十方天地演化的角度使用无极一词,常与太极对举,指比天地未辟、但却是天地直接起始的混沌更加古老、更加终极的阶段,这一阶段,就是道。因此,无极是太极的根源。修道者都追求与道合一,道门术语称与道合真,在具体机制上便是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的状态,这就叫做复归无极。从无极到天地开辟之间,又可以详细划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太’∶五太,指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和太极。它们是从道演化出天地之前的五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前后相继的五种状态。太易,是连气都尚未出现的状态。《万法通论》这样写到∶‘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大意为:太易,是指阴阳的分化尚未出现,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太虚),当这一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寂静呵无形呵,这就叫做太易。太易,是神的起始,但气尚未出现。在太易之后的阶段是太初。《列子》这样写到∶‘太初,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大意为: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太初,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太初,就是气的开始而未出现形的阶段。太初之后是太始。‘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质者也。太始,指形的开始。不过这儿说的形,并非感官可见的形状,而只是在开天辟地之先的状态。太始,形之始。太始,是指阴阳交.合,混合为一,自有了一,便产生形。虽然有了形,却尚未有质。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质的阶段。太始之后是太素。‘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太素为质之始。太素,是太始变化成形,有形然后有质,却尚未成体。太素,就是质的起始而尚未成体的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四个阶段之后,气、形、质都已经具备,但却尚未相分离,形成一种混沌状态,道书便称为太极。‘太极者,太素备而阳变阴合,五行具焉,万物生焉。是故太极肇判,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大道彰矣。’混沌是道之体,由它的动、静形成阴阳的变化交.合,产生五行,和万物的化生。这种混沌,便是太极。天地的开辟,便是从太极开始的。五太的概念,是对‘道’演化出天地以前的状态的深入探索和精到概括。

《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易》成卦的过程,先是有个太极,尚未开始分开蓍草,分蓍占后,便形成阴阳二爻,称做两仪。二爻相加,有四种可能的形象,称为四象。由它们各加一爻,便成八卦。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

道门长期来在自己的修行实践中,和理论探索中,使用太极的概念,并且大大地丰富了太极的内涵,形成了以太极为核心的系统学说,最重要的,便是《太极图》。

据说《太极图》原叫《无极图》∶是一位传奇性的高道画出的。据传这位高道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东方外道的经典记载,这位高道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几位最得意的弟子,后来一位得意弟子将《太极图》传给西方无生仙门的一个修炼外道法门的弟子。这个修炼外道法门的弟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此后太极图说就广为流传下来。

“涵括内丹修炼之理的无极图。读它的顺序是从下而上。最下一圈称为玄牝之门,是内丹修炼的起点,指人身的下丹田命门两肾空隙之处。这是人身祖气所在之地,一切内丹根基,都从这里开始。内丹术语,又称为得窍。第二圈称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指提起第一圈的祖气,进行化炼,将后天之精化为先天之气,再将先天之气化为先天之神。这一层功夫,叫做炼己,主要在炼去后天的阴质,透出先天之神。第三层,系五行之气混合之象,指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藏之气攒簇为一,称为五气朝元,五气调和,故又称为和合。更上一层,系由坎离二卦变形而成,叫做取坎填离。到这一境界,已经获得体内的精华,炼丹之药成熟,叫做得药。坎卦中爻为阳,为实。离卦中爻为阴爻,为虚。它们代表内丹中的肾水与心火,水火相交,在卦象言,就是将坎卦中的阳爻抽出填入坎中,这样三画皆成阳爻,成乾卦,意味人变成纯阳之体。最上一层圆圈,称炼神还虚,复归无极,指在得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回返到无极,那便是虚空大道了。整个炼内丹的过程便告完成,月兑出炼成的圣胎,成为仙人,所以叫做月兑胎求仙。

“至于太极图,是从上往下读的。为什么同一图可以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来读它呢?原来道门认为,从大道化万物的顺序看,是从太极分阴阳开始的,炼内丹则是逆著来路返回到大道,与道同体,自然长生不死成神仙。所以顺化逆化方向相反,但所沿着的路径则是同一条。

“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意思是:从无极化生太极。太极运动产生阳性,动到极点,转化为静止;静止产生阴性,静到极点又重新运动。一动一静,互相做对方的根据。分出了阴阳,天地两仪也就确立了。阳与阴变化相交.合,於是产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之气依著顺序流行布化,四时便运行了。五行统一於阴阳;阴阳统一於太极;太极是根据於无极的。五行产生后,各有自己的性质。无极的真性,阴阳五行的精华,玄妙地结合凝聚,由乾健之性生成阳男,由坤柔之性生成阴女。阳男和阴女二气交接感应,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于是变化无穷了。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意思是:只有人类,得到无极真性、阴阳五行的精粹,因此最是灵慧。形体一旦生成,他的神明产生了知识,生活中的万事也就生出了。圣人定下中正仁义的原则而以静为主张,这就确立了做人的根本准则。所以圣人的德性与天地相符,其明智与日月相合,行事的秩序与四时的推移相合,趋吉避凶,与鬼神的不测功能相合。君子照它来修身,所以总是吉利,小人违背它行事,所以不免于凶险。因此说∶确立天行的准则,叫做阴与阳;确立地处的准则,叫做柔弱与刚强;确立人事的准则叫做仁与义。又说∶推知其本始返回到最终的道理,所以能够明白死与生的学说。伟大啊,易,这就是最高明的真理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无上仙祖最新章节 | 无上仙祖全文阅读 | 无上仙祖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