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 第六章风雨千年永宁城演绎千载兴衰事

作者 : 金石声

那横死的是八字儿赶的,说个迷信话儿,是命里注定的。假如人的一生没碰见邪乎事哪?人到头来,该死也得死!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该走的人,到时候就得走,这不该走的,还得过日子,日子怎么过,虽然是一母所生,但也各有不同,过得好的,您就吃点好的,过得不好的,您就吃点赖的,甚至挨饿受冻坐班房,甚至影响到下一两代人翻不过身来。

刘元允在乡村有个雅号,叫刘二先生,那么乡间人管他的二儿子就叫起了小刘二先生,小刘二先生,是我母亲的爷爷,我管他叫太姥爷,咱们就说说他们家的这日子是怎么过的吧。

前面书中说过,小刘二先生有一女,她嫁到了永宁,永宁城原建于唐,后因改朝换代,每个统治者,每朝每代,由于疆域不同、国都不同,他们对于永宁这个地方的重视就不同,到了元代,老永宁城已东倒西歪,破败不堪。

明朝一统天下,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击败其侄子“朱允文”把国都从南京移到了北京,往北移了二千二百里,已靠近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了保障国都的安全,在北京的北边,崇山峻岭中修建了道道长城。

朱棣在北京坐皇帝,死了之后,不可能把灵柩运到南京去,只能在北京周边地区选择灵寝安放的地方,经过多方堪察比对,选择了在北京北边八十多里地的黄土山,这里群山环抱,脚下有一条河流穿过,是安放灵寝的好处所。

自从在这里修建了皇陵,四周的山上修起了围墙,派兵把守,变成了禁地。

老永宁城在北京和长陵的正北,为了进一步保障皇陵和北京城的安全,永乐皇帝朱棣在老永宁城的旧址,重新修建了永宁城,不知是巧合,还是风水先生的精心堪测,都说永宁城、明长陵和**在一条中轴线上。不信你拿来地图比对一下你就可知道的清清楚楚了。

既然在永宁修筑起了城池,就应该在这里设置政府机构,永宁设置了县衙,这里北通赤城,独石口;南边穿过营城,和香屯山上的长城,走四十里就是现在明十三陵的泰陵;西通延庆,怀来,涿鹿;东穿过刘滨堡,周四沟,四海,可达怀柔。这里是交通枢纽,把控此地,有极高的军事意义。永乐皇帝在此设置了永宁卫、左卫、参府衙门这些军事机构。

由于永宁城东,刘滨堡,周四沟,四海和城南营城,长城沿线,都有重兵把守,这里所住士兵吃、喝、拉、撒、睡,所需物资都要有人供给;由于这里建立了县衙,方圆百八十里的人,都要到这里公干;方圆百八十里地人们的产出,都要到这里来交易。永宁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繁华了起来,聚集了各种店铺,什么粮行、布铺、酒坊、杂货铺、铁匠铺、典当行、饭铺、药铺……

物质需求有了,人们还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修起了各种庙宇,佛教的发源地不是中国,但是由于历代皇帝的信奉和推崇,他的教意又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他的教意抚平了人们现时生活中的精神创伤,使人们对于未来有了新的希望,中国人的绝大多数是信奉佛教的,在永宁,除了有供奉佛教各种神灵的庙宇外,还有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种种神灵,如吕祖庙、关帝庙、药王庙……这些在历史上给人们做了许多好事的先人,后人相信他们会庇佑他们的子孙,保佑子孙们的平安。

甭管是泊来的如来佛祖,还是土生土长的吕祖,关帝和药王,在历史上都曾真有其人,但是,这些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真人,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需求,又虚拟出许多偶像,做为神灵供奉起来,比如管水的有龙王庙;管火的有火神庙、管城的有城隍庙、管土地的有土地庙……这些庙宇,永宁有,别的地方也有,永宁还有,只有永宁有的,而别处没有的庙。

话说南城有个小庙,供着一位“酒儿仙”,说是仙,他应属于道教,这个庙不应称庙而应称为观,喝酒的和酿酒的都来给这位酒儿仙烧香,他应该是一位永宁历史上的真人,否则为什么只有永宁有这个“庙”而别处没有呢?“酒儿仙”是有灵气的,一天,有个坏小子喝醉了酒,他不信酒儿仙的灵气,别人拜酒儿仙,给酒儿仙,酒壶里倒酒,他往酒儿仙,酒壶里尿了一泡尿,尿完尿他回去睡觉,疼痛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这个坏小子,他下边尿尿的,那个茶壶嘴,不知为何突然肿得“柳斗”一样大,谁种的恶果谁心里清楚,坏小子连夜把酒儿仙酒壶里的尿清洗干净,又往酒壶里倒上了酒,他下边的茶壶嘴才好了。

又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派飞机轰炸永宁城,人们梵香祷告,酒儿香,保佑永宁免受涂炭,结果是飞机的炸弹都落在了永宁城外,永宁城内没落下半颗。

永宁人憨厚、老诚、心灵淳朴,1873年,法国人在这里修起了天主教堂,

这座天主教堂是用修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时剩余材料修的,“西什库”的教堂叫“北堂”,而它叫小北堂,这小北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在许多大城市里也不曾见到,而在偏远的,现而今已伦落为乡村一样的地方,“永宁”竟能看得到,当你一眼看到它时,会让你为之一震,让你惊异得膛目结舌,这一奇特现象,会让人想象得出永宁当年是多么繁华了。

永宁的庙宇最多时三十八座,每座庙宇,都有着自己的信徒群体,几十里地的百姓都到这里来烧香、拜“佛”、许愿、还愿,这又从另一方面导制了永宁的繁荣,

永宁最繁华时期,应在明中后期。满清入关,由于中国疆域的扩大,永宁和永宁周边的城池、长城已不再驻扎重兵,永宁已失去了往日军事重镇的地位,这里似乎比往日冷清了许多,但是县衙还在这里,晨钟暮鼓还在古城上空廻荡,九丈九的千年玉皇阁,像个巨人还在俯视着全城,永宁城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周边的人们,这里的商业并没有衰落下来,延庆州没有的东西在这里都能买得到。

永宁早年间,曾出现过四大家族,有南池、北聂、东赵、西胡之说。

据史料记载,永宁城,明朝,赵廷彦中过武举,胡采和池朝宗分别授官“参将军”,又说池家在清朝曾做过湖北道台,东赵,西湖,南池是不是以上这几位的后裔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只有北聂是真正的买卖人出身了。

到了民国,四大家族已不再显山露水,永宁又出现了北城的韩半城,和南城的张志勇二位商业新秀。

北城的韩半城是靠酿酒发家的。

酒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是能吃上饭的都要喝两口儿,酒又是消耗品,今天喝没了,明天还得买,市场有着无休止的需求,酒是水中求财,利润非常大的买卖,投进一两银子可能有二两银子的收益。一个子儿投进去以后,折几个跟头,打几个滚儿,眨眼之间就变成了几十个子儿、一百个子儿……

韩半城,酿酒得到了效益,又投资染坊,从上海、天津,采购来布匹,根据当地百姓的需求,漂染出各种颜色,又开了布铺,布铺赚了钱,又开了饭馆、旅店、杂货铺,永宁北半城的买卖大部分是人家老韩家一家子开的,因此,老韩家的当家人就得了“韩半城”这么一个雅号。

南城的买卖数张志勇做得好,做得大,他是做药材生意的。

张志勇幼年,曾在宋家药铺当学徒,宋家早年从山东而来,是梁山好汉的后裔,在家因打抱不平,而摊上人命官司,兄妹两人信马由缰往北走,走得离家越远越好,走到永宁地界,看到这里市井繁荣,赶集上店的人,摩肩擦背,络绎不绝,落下地摊,画了个圈圈,卖起艺来,兄妹二人本是名人之后,三招五式一亮相,就围了好大一圈子人,兄妹轮番出场,招招式式出神入化,博得阵阵喝采,喝采之声又招徕了越来越多的人张目伸舌驻足观瞧,不大功夫收益颇丰。

一连几日,天天如此,一天,哥俩演练完了,正收拾摊子,有一位四十几岁绅士模样之人上前搭话:“二位师傅,我看二位表演已有数日,对二位非常敬慕,二位可否到我家一叙。”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谁知谁安着什么心肠,怎能随意到别人家去,哥俩坚辞不去。这位士绅看二位坚辞不去,不好勉强,说道:“您们二位不要有别的想法,我是有事相求,您们不到家中也罢,就到旁边饭馆一叙吧。”兄妹二人看此人不像歹人,又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遂就顺从了他,反正也不是什么大饭馆子,就是自己掏钱也掏得起。

到了旁边饭馆,士绅叫来堂倌,一个一个点起了菜,哥哥一把把堂倌拽来,言道:不要那么多,听我的,一个摊鸡蛋、一个炒豆腐,一个酸菜烩粉、一个炒花生米、一壶酒,再来一碗炸酱面,这些就行了。”

就点了这么几个菜,那士绅哪里肯依,那哥哥死活不准再加菜,言道:“非要让我们跟您一块儿吃,这些就行了,若您再加菜我们就走了!”士绅看这局势不好再争,心想,如果事情谈好,吃喝以后有得是时间,没跟那哥哥再“执拗”,遂就做罢了。

酒菜、面条上好,妹妹低头吃着她的面条,哥哥和士绅边喝边聊。士绅问了二人姓名、籍贯,原来二人姓宋,祖藉山东,士绅说:“你们跟这儿摆了几天摊子,我跟这儿看了几天,打把式卖艺的我看过不少,可哪个我也没一连看几天,你们二位的功夫真把我给吸引住了。”他又说:“我想请你们二位到我家当武师,给多少筹劳,好说。”

话说此位绅士,是这里名门望族,姓赵,祖上永乐年间修建永宁城时就来到这里闯荡世界,祖上早就给他挣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业,现而今衣食不愁,没有别的想法,只盼儿子能够成材,大者光祖耀宗,小者能守护祖上产业过生活,,可谁料想,家里的两个小子,让他们读书,书读不进去,整日追逐打闹;好动,就让他们习武吧,先后请了几拨儿师傅,可这两个小子变着法的恶作剧捉弄师傅,先后把几个师傅都给气跑了。

绅士整日忧愁这两个小子将来前途,前几天他正烦得在街上溜弯,看到这哥两个卖艺,觉得他们两人武艺非比寻常,一连看了数日,待到今日人们走散,他就上来搭讪,意欲请他们二人到他家去**那两个顽皮小子,约束他们走进正轨。

这宋氏兄妹从山东出来,本无目的,听得这位绅士说得诚恳,察颜观色不像刁顽之人,想道:“到哪儿也是挣钱吃饭,既然人家诚心诚意请咱,咱就试他一试,好就跟儿呆着,不好再走也不迟。”

当下谈好工钱数额,跟着这位绅士向他家走去。

这位绅士家住东门内路北,好大一处宅子,两进院子,西边还有个跨院,平时练武就在西跨院内,也许是山东兄妹二人道法高深,也许是这两个顽皮的小子看这兄妹二人顺眼,自打这兄妹二人来了,教习武艺,这两个小子没有调皮,也没有捣蛋,顺顺溜溜像两只绵羊,服服帖帖跟这兄妹二人学了几年武艺。

兄妹二人原想在这里暂住,可是一住就是几年,永宁再不陌生,风土人情已非常熟悉,妹妹已到二十,如不找主,恐怕再也嫁不出去,哥哥给妹妹踅模了个“疙瘩主儿”嫁了出去,从此以后,哥哥在永宁有了牵肠挂肚的地方,再不想离开这里。

一日闲暇无事,哥哥到街上遛弯,走到城中心玉皇阁,看到街上围了一圈子人,身不由己走上前去,看到里面有二人争执不休,一个是本城有名无赖,另一个听口音像是山东老乡,他不由分说拨开了人群上前解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最新章节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全文阅读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