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撒切尔首相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宣称,英国不会放弃诉诸武力夺回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该岛也称作不列颠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阿根廷沿岸荒凉的水域。
多年的谈判没有结果,阿根廷加尔铁里政府宣称对那些岛屿拥有主权,并在4月1日收回,但问题不在于此,也不是因为周边地区有大量的未开采的石油储备。
撒切尔首相对阿根廷采取军事行动的真正用意是——采取19世纪西方列强炮舰外交的新模式强迫收取第三世界的债务。
1982年4月,三分之二的英国海军舰队被派往南大西洋与阿根廷进行激战,战争中,由于阿根廷使用了法国飞鱼导弹,英国险遭战败。
在改变了贷款条件、实行高水平浮动利率的情况下,为了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全部军事力量调动起来充当她们债务偿还政策的保镖,英国的真正意图是引发一场危机。
阿根廷是当时第三大债务国,有380亿美元的外债,是最有可能不履行债务偿还义务的国家之一,有人建议撒切尔首相把阿根廷作为一次尝试。
其实几乎两年之后披露的详细资料显示,英国上演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仅仅是为了说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其他成员支持在所谓的管辖范围之外采取军事行动的借口而已。
同年春天的5月7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核计划会议上又向这个方向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但是,除了美国支持以外,英国主张在西欧防御范围之外扩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范围的要求基本上无人响应。
1982年春天,英国对阿根廷发动军事行动的结果就是,华盛顿与拉丁美洲邻国的关系严重恶化,经过反复的内部争论,里根政府被说服支持英国的炮舰外交,对付阿根廷的债务。
实际上,这有违美国自己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是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了处理美洲事务的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继续在美洲掠夺殖民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一原则成为美国反对欧洲干预美洲的工具,从而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了道路。
也许里根总统并不知道,副国务卿托马斯-恩德斯曾经在同年的3月份秘密造访布宜诺斯艾利斯,向加尔铁里政府保证,美国不会参与阿根廷和英国之间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争端。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看来,这一保证是华盛顿继续参与游戏的绿灯,华盛顿的权势集团完全支持伦敦外交部的政策,阿根廷被算计了,变成了英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借口。
而南华联邦的态度英国早已经知晓,别忘了,英国的上议院副议长克里格勋爵的妻子是叶奋韬的二女儿。
只有一个国家认为,华盛顿不应当支持撒切尔的政策,因为这是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重演,这个国家就是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