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剑踏歌行 第十三章庙中听轶闻

作者 : 龙痕

慧清从仙踪林中走出已有三日之久。

这三日来慧清急于赶路却是挑了一条羊肠小道行走,由于路途偏僻,这三日来慧清并没有遇见其他人,再加上慧清身上的干粮已经消耗一空了,如今他更是急于找到一些吃食。

慧清一个转身,见右首有一座破庙,欲待推门入内,突然间膝间一软,坐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

已饿了一天之久,又没喝过一口水,慧清早已十分虚弱,再加上这一日毫不停歇的赶路,实已筋疲力尽,半点力气也没有了。挣扎了两次,皆是无法坐起,只有斜靠在地下呼呼喘气。但见天色渐暗,心下稍慰,心想:“只消过的一会儿,恢复了一些力气后,就找点吃的。”

在庙外直躺了大半个时辰,直到力气渐复,慧清这才挣扎着爬起,推门走进破庙。

见是一座土地庙,泥塑的土地神矮小委琐,形貌虽然滑稽。慧清却没有失礼,终于遇见容身之所,见到这小小神像,慧清心生感激,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心下多了几分安慰。

坐在神像座前,抱头呆呆瞪视着空旷无物的大殿。天色一点点的黑了下来,慧清心中才渐渐多了几分平安。

慧清卧在神像旁,就像过去几年中,在那小小的蒲团之上那样,安详宁静,一往如初。

没到半夜,忽然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一阵大,一阵小,慧清只觉身上寒冷,身子不由自主的缩成一团,靠到神像旁,突然之间,碰到了冰冷的地面,想到这几日的离奇经历,不觉大笑而出,然而负重匮乏的慧清,只笑了一阵,便无力气再笑了。

突然间雨声中传来一阵踢跶、踢跶的脚步声,正是向土地庙走来。那人践踏泥泞,却行得极快。慧清吃了一惊,耳听得那人越走越近,忙将身体往巨大地神像后一藏。

脚步声越近,慧清的心跳越快,只听得呀的一声,庙门给人推开,跟着一人咒骂起来:“妈了个巴子的,这老贼的实力实在是高深莫测,虽带着手扣脚扣却依然如此厉害,又下这般大雨,淋得老子全身都湿了。”这声音乃是千云山附近西域血刀门血刀老祖门下之徒宝象,出家人大骂“妈巴羔子的”已然不该,自称“老子”,更是荒唐,“这丁典看来是将神照经练至大成境界了,只怕千云山中他再无敌手了。”

慧清熟读古籍,虽不知恶僧是谁,却隐约猜出了恶僧的身份,听得恶僧骂骂咧咧,心中不由想道:“这恶僧虽作和尚打扮,但吃荤杀人,绝无顾忌,多半是个凶悍之极的大盗。”

只听宝象口中污言秽语越来越多,骂了一阵,腾的一声,便在神坛前坐倒,跟着瑟瑟有声,听得出他将全身湿衣服都月兑了下来,到殿角去绞干了,搭在神坛边上,卧倒在地,不久鼾声即起,竟自睡熟了。

“照那恶僧所说,丁典或许还在狱中,自己说不得要走一趟了!”古籍之中所记载的人物,慧清佩服的不多,不过丁典却是那些他佩服之人中的一个,因为丁典一身侠气,慧清此时却是想起了有关丁典相救梅念笙老先生的典故。

却说丁典乘船从蜀川下来,出了三峡后,船泊在三斗坪。那天晚上,丁典在船中听得岸上有打斗的声音。

丁典酷爱武学,自是关心,便从窗中向外张望。那晚月光明亮,看得清清楚楚,是三个人在围攻一个老者。这三人都是两湖武林中的出名人物,一个是五云手万震山。另一个是陆地神龙言达平。第三个人使一口长剑,身手甚是矫捷,那是铁锁横江戚长发。

丁典早年曾和万震山有数面之缘,知他武功不弱,当时丁典武功远不及万震山,见他们师兄弟三人连手攻敌,想来必操胜算。那老者背上已经受伤,不住的流血,手中又没兵刃,只是以一双肉掌和他三人相斗,但功夫可比万震山他们高出太多。那二人不敢逼近他身旁。丁典越看越是不平,但见万震山他们使的都是杀着,显然要置那老者于死地。丁典一声也不敢出,生怕给他们发觉,祸事可是不小,这种江湖上的仇杀,倘若给旁人瞧见了,往往便要杀人灭口。

斗了半天,那老者背上的血越流越多,实在支持不住了,突然叫道:“好,我交给你们。”伸手到怀中去掏模甚么。万震山他们三人一齐拥上,似乎生怕给旁人争了先去。突然之间,那老者双掌呼的推出,三人为掌力所逼,齐向后退。老者转身便奔,扑通一声,跳入了江中。三人大声惊叫,赶到江边。

长江从三峡奔泻下来,三斗坪的江水可有多急?只一霎眼间,那老者自然是无影无踪了。但戚长发还是不肯死心,跳到丁典船上,拔了竹篙,在江中乱捞一阵。这三人既逼死了那老头,该当欢喜才是,但三人脸色都极为可怕。丁典不敢多看,将头蒙在被中,隐隐约约听得他们在争吵甚么,似乎是互相埋怨。

丁典直听得这三人都走远了,才敢起身,忽听得后艄上拍的一声响,艄公“啊的一声,叫道:“有水鬼!”丁典侧头一看,只见一个人**的伏在船板上,正是那个老者。原来他跳入江中后,钻入船底,用大力魔爪手法钩住船底,凝住了呼吸,待敌人退走后这才出来。丁典忙将他扶入船中,见他气息奄奄,话也说不出来了。

丁典心中想,万震山他们如不死心,定会赶向下游寻觅这老者的尸体。也是丁典自居侠义道,要救人性命,便命船家立即开船,溯江而上,回向三峡。船家当然不愿,半夜中又没纤夫,上三峡岂是易事?但总而言之,有钱能使鬼推磨便是了。

丁典身边带有金创药,便替那老者治伤。可是他背上那一剑刺得好深,穿通了肺,这伤是治不好的了。丁典只有尽力而为,甚么也不问他,一路上买了好酒好肉服侍。丁典见了他的武功,亲眼见他跃入长江,钻入船底,这份胆识和功夫,便值得丁典给他卖命。

这么治了三天,那老者问了丁典的姓名,苦笑道:“很好!很好!”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来交给丁典。

丁典道:“老丈的亲人在甚么地方?我心替老丈送到,决不有误。”

那老者道:“你知道我是谁?”

丁典道:“不知。”

老者道:“我是梅念笙。”

丁典这一惊自然是非同小可。竟然是是铁骨墨萼梅念笙!铁骨墨萼梅念笙,是湘中武林名宿,他有三个弟子,大弟子名叫万震山,二弟子叫言达平,三弟子叫戚长发。“万震山、言达平师兄弟二人真是毒辣”丁典说道。

梅老先生向丁典苦笑着摇摇头,道:“我的第三徒儿最厉害,抢先冷不防的在我背上插了一剑,老头儿才逼得跳江逃命。”

梅老先生之后解释道:“‘我在这世上的亲人,就这么三个徒儿。他们想夺我一部剑谱,不惜行刺师父,嘿嘿,乖徒儿。这部剑谱是给他们夺去了,可是没有剑诀,那又有甚么用?连城剑法虽然神奇,又怎及得上神照功了?这部神照经,我送了给你,好好的练罢。此经若然练成,威力奇大,千万不可误传匪人。”

一时之间,慧清却是畅想连篇。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挽剑踏歌行最新章节 | 挽剑踏歌行全文阅读 | 挽剑踏歌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