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说“芳”
前文《说“沁芳”》对“沁芳”一词草草作了一些说明,而重点是放在“沁”字上的,如今再就“芳”字展开作一番小讨论。绿色小说雪芹作书对这个“芳”字似乎有特别的感情,假如仅仅就人人皆知的一层常识来说,“芳”字的本义是香气。作修辞用时它代表名花,当然由名花又引申到美人……这种常识性用法在历来的诗词曲、小说、散文诸般文学作品中到处可见,也就没有更多的深意可资研究。但在《红楼梦》里,观其用法表面似与历来常识并无分别,可是细一想来又好像没有那么简单。比方说在大观园未建造以前,东府早就有一个旧园,园名就是会芳园。及至西府盖建新园,虽然娘娘赐了一个“大观”之名,而实际上是个“沁芳园”。
我跟着就想,古来诗人词客哪怕作一个短篇都要慎防出现重字,如何雪芹写园子时一连就用了两次“芳”字呢?这似乎太不考究。
不但如此,大观园中的主景叫做大观楼,而大观楼两侧的“陪楼”一个叫“缀锦”,一个又叫做“含芳”,这就第三次用它了。再看十二名小戏子在解散戏班以后,分配给各房姊妹那里使用。你看分配到怡红院宝玉身边的是哪个?名唤芳官——又一个“芳”呀!这个芳官身份虽低却作用不小,在怡红院里是个相当重要的小主角,没了她就演不成很多重要场面。
比如,“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大家排定了座位以后,第一个开口祝寿的不是别人,正是芳官。她先唱了一支最通俗的祝寿曲《寿筵开处风光好》,众人嫌太俗:“快打回去……”让她细细地唱了一支〔赏花时〕(《邯郸梦》里何仙姑所唱的一支曲)——这是由于晴雯拿来了花名签象牙筒之后,第一个掣签的是宝钗,掣的是牡丹花,签上是“冠艳群芳”四字,下面镌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签上又注着“在席者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贯。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因此宝钗命芳官唱一支,而宝玉拿着宝钗所掣之签不放,眼睛却瞧着芳官,湘云一手夺了,掷与宝钗。
这是寿筵的开头场面,里面包含了晴雯、宝钗、芳官、湘云;而手拿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且目注芳官者却是宝玉寿星本人。由于十二名小戏子中唯独正旦取名曰芳官,而又独她分配到怡红院这个整个大观园的核心地点,为全书主角宝玉的知情亲近之人,这就说明芳官之“芳”与沁芳溪之“芳”同为具有代表性的美好字样。这里的“芳”早已超越了“芳是香气”的简单本义,其蕴涵之丰富美好,可以从屈原《离骚》中的“不吾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里找到佐证。屈原的这个“芳情”绝不只是一个“香”字的意义。
我个人体会,用今天的话解说,大约可以说这个“芳”字实际上已然包括了真、善、美三个方面。真、善、美这个观念来自西方,据专家考证,此说的真正来源出于何时何人尚未得到确证,但它为人所承认、所使用,以表达一个最理想的信念,则为时已久;但就在西方美学中似乎也没有哪一个单词可以代表这三个美好的方面。然而依拙见,我们中华汉字中的“芳”却足以当之而无愧。
当曹雪芹写《红楼梦》第二回时已然通过贾雨村之口表示,甄家女儿取名“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言外之意就是已成俗套,有点着人厌了。但他举那四个字时里面有“香”而无“芳”字,看来曹雪芹对于这个“芳”字的感情异乎寻常,若从表面意义上讲“芳”与“香”似乎并无差别,可是汉字诗文中运用这两个字时,却并非总是可以互代的,因为“芳”字的内涵要比“香”字丰富而清雅得多。简言之,“香”气偏俗,“芳”气偏雅。曹雪芹对于这个“芳”字不但郑重使用,而且也有涉笔成趣、信手拈来的妙处。例如,花袭人有个哥哥他叫什么?老实说这本无定规,也无真正的素材原型,而雪芹却轻松巧妙地给了他一个“花自芳”的佳名。
你看多么自然,这又给袭人增添了艺术上衬托的作用。又如,曹雪芹写有个傅家名为傅试,傅试有个妹妹才貌不凡,宝玉素来内心敬慕,但无缘一见,也无从探问人家闺阁的真情实况。这女儿该取何名?俗了不忍心,雅了又有矫揉造作之病——你看,曹雪芹又是信手拈来为其命名为“傅秋芳”,这多么美妙而又自然浑成,毫无扭扭捏捏之态。让我再说一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翻译,“芳”不是一种简单的香味,而是一种饱含了真、善、美的高级的素质气味。这就是曹雪芹特别喜欢而珍重这个“芳”字的原因。
诗曰:
秋芳岂是那春香,涵咏还须细品尝。
一字包含真善美,落花流水不寻常。
己丑年五月廿九夏至
200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