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东南风从海洋上为闽浙一带带来了充沛的水气,此时虽已是初秋,山中仍然湿润宜人。若不是依稀地闻见远处传来的炮弹的闷响,以及天边那时隐时现的一抹抹猩红色的闪光,实在无法将眼前这美不胜收的景致与战争联系起来。
陆江津站在宿舍窗前,常常能看见一架架战机咆哮着起飞或降落。从13号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机,有时回来得完好无损,有时却遍体鳞伤,拖着焦黑的烟。在与国民党空军的较量中,我军并没占到任何便宜。战争爆发后,美国从部署中东的第6舰队调出两艘航母加入第7舰队开赴到了台海,但仅作壁上观,距金门都在3英里外。不直接参战并不意味着不在背后搞鬼,他们使出比直接参战还恶毒的招数,就是把“响尾蛇”这种先进武器卖给中国人,让中国人打中国人。
陆江津想起了李双那封浪漫的信,他在心头默默地反复读着,不知不觉,眼里竟满含泪水。但他的脸上却露出甜蜜的微笑。不知李双回京没有?她去了哪里呢?这一切只有等到回香山才知道了--或许,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在他们之间,即便亲密如爱人,他们的一部分工作,一部分事情,一部分生命,对方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的。在出发执行任务之前,说不定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去哪里,去干什么。自己这次在坐上飞机前,怎么能想到竟然来了前线呢?来五院两年,对这些他已经习惯了,理解了,见怪不怪了。
正在他浮想联翩之际,有人来通知他。说上级同意将导弹起运回京了,让他去参与组装。在洞库里,很快,导弹完整地重新组装起来了。然后,装进了一个特制的木箱,被运走了。大校说,这枚导弹很珍贵,是我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且对它的研究,对我们前线制定作战方案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方方面面都盯着它。美蒋特务正四处寻找希望破坏掉,苏联也四下打听它的下落希望弄到莫斯科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将在合适的时机,通过特殊渠道和特殊方式运回北京,就不让你们运回去了。
众人吃完晚饭后就回到宿舍,开始收拾行装。按照计划,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将返京。翌日一早,陆江津却连续接到了两项通知,第一个通知是,上午的空情不适宜飞行,让大家原地待命。紧接着,又接到另一个通知,让他秘密地去一个地方。陆江津立即随通知他的空军少尉前往。那少尉带他到了一个空旷的停车场。江津心中诧异地想,带我到这里干什么?这时,一辆军用吉普车发动了。少尉说请上车吧。陆江津疑惑地上了车,原来车上还有两人,一人是顾廷,另一人也是导弹设计院的同事。
汽车一溜烟开走了。顾廷对着他耳语说,有个临时紧急任务,具体他也不知道,上级只是要求派两个最懂拆装导弹的去。汽车开得很快,道路并不平坦,一路颠簸着前进。陆江津极目远眺,突然看见了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一队战机从头上轰鸣着飞过,向大海上飞去,远处,响起了激烈的炮火声,枪炮过后,一阵阵硝烟从各处冒了起来。路边的官兵也明显多了起来,都大步流星或者小跑着行进。江津还看见了一些未穿军装的男女居民,戴着个“民兵”袖章,三五成群,或者抬着担架,或者拉着炮弹,不知送往何处。开车的司机说,支援金门炮战的民兵非常多,有好几千人――还有很多女民兵呢!他们组成救护队,担架队,炊事队,洗衣队,就像当年百万人民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支援三大战役一样。民兵们也有去当炮手的,三、四、五、六炮手有很多由他们充任,如果技术好,还被选当一炮手、二炮手,有的民兵火线入伍,当了正规炮兵呢。陆江津心想,这里已经非常靠近前线了,心中一阵亢奋,又一阵紧张。
到了丁字路口,汽车转了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开去。渐渐地,身后的炮声越来越依稀了。又开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军事基地。司机说,到了。顾廷三人从车上下来,一位中年军官在此迎候,他先向顾廷敬礼,说:“一个导弹情报特别小组弄到了一份疑似‘响尾蛇’导弹的重要情报,但情报的真伪存疑,需要和实物对照印证一下,因此请你们五院的几位专家来了。”他顿了顿,补充道:“情报是通过极为特殊的方式和渠道获得的,我们一位情报人员还为此受了重伤。请你们放心,双方之间的身份都是互相保密的,上级交待,你们的身份需要严格保密,同样,他们也是。也请几位专家谨记,不要向情报人员询问无关的事情,而且,出了这里,就忘掉他们吧!顾廷三人郑重地点点头。
在军官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一座偏僻的洞库。陆江津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木箱,原来,“响尾蛇”被拉到了这里。洞库四壁坚冷,亮着明晃晃的灯光,很安静。军官说,请几位专家把拆装工具准备好,情报组的代表同志马上就到。于是,陆江津三人麻利地忙活起来。
过了片刻,只听得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军官说,应该是情报组的代表到了。陆江津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战士领着一男一女两人朝这边走来。两人穿着军大衣,头上戴着军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墨镜,几乎遮盖了半张脸。进了库房后,两人放下军大衣的立领,除下墨镜,抬高帽檐。陆江津差点惊呼出来。来人不是别人,其中一人正是李双!
李双显然也看见了江津,她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却转瞬即逝,立即恢复了沉静。她从容不迫地向几人敬礼,顾廷陆江津等也还礼,几人都没有说话。陆江津想和她相认,可又想起军官交待的纪律,心中好不纠结。这时,又一阵脚步声传来,两位军官阔步走了进来,分别是一位少将,一位中校。接顾廷的那位军官说,人都到齐了。然后,他去把洞库大门关上了。透过大门还未关上的间隙,陆江津看见,十多米外,几个战士已经站成了一排,把山洞警戒起来了。
李双打开一份材料,开门见山的说:“自然界中的响尾蛇视距几乎为零,但它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却具有强大的热定位功能,能感知出0.001摄氏度的温差,且反应时间不超过0.1秒。因此,即使猎物夜间处于睡眠状态,响尾蛇也可根据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迅速地感知它们的位置并准确地捕食。这种‘响尾蛇’导弹的作战原理也正是这样,它上面有一种红外感应制导装置,根据热感原理找到战机并锁定攻击目标。可以说,这种导弹能达到‘发后不管’的效果,即飞行员发射后就可以驾驶战机离开战区了,导弹会自行锁定目标战机,穷追猛打,直到击中飞机并爆炸为止!”
几位军官点点头,少将道:“不错,正是如此,搞得我们十分挠头。”
“那么,谁……负责来拆解导弹?咱们开始吧。”她望着军官。
军官向陆江津点头示意。
“由我来。”陆江津说,他向李双望去。
李双望着他,轻轻点点头,她的目光中出现了一丝温情,但转瞬即逝,又恢复了宁静。
陆江津两人有条不紊地将导弹进行拆解。李双不时和她手中的材料进行对照,过了一会,说:“看来情报是真的。”
众人都舒了一口气,露出喜色。
李双继续道:“根据情报,这种导弹使用固定推进剂,但成分不明,最大飞行速度为每秒850米;导弹最大有效射程迎头攻击不大于12公里,尾追攻击约7公里,善于近距格斗;导弹单发杀伤力概率为50%~70%,作战反应时间10~15秒,火力转移时间小于10秒;可以确信的是,导弹寻的靠的是热感,而战机飞行过程中发动机正后方部位发出的热量最大,所以导弹攻击方位角位于被攻击战机后方时最佳,攻击的成功率最高;红外设备技战参数不明。情报显示,导弹的热感设备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象纽扣一样的东西。”
“哦,我知道在哪儿了!”陆江津拿过一只工具,麻利地拆卸下一块铁皮盖子,从弹舱里摘下一个黑纽扣一样的东西,道:“不错,肯定是它,就是它!”
众人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这个毫不起眼的玩意儿。
“红外寻的是一种高新技术,目前只有英国、美国才有,属于高度军事机密。相关的情报我们暂时还拿不到。最后还有一个信息,”李双说,“这种导弹不能向后发射,因此,一旦我方战机绕到敌方战机的后面,它便无可奈何了。”
众人连连点头。
“目前弄到的情报只有这些了。”李双收起了材料,放入一个黑色的皮包中。
少将欣慰的道:“这些信息极其重要,有了它们,我们就能针对性的制定作战方案了。就不会象原来那样被动了。至于其它的作战指标,有待于我们继续从情报收集、实体分析两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搞清楚。在此,我代表前线将士,向你们这些无名英雄表示感谢!”他说到这里,庄重地给李双敬了一个军礼。
李双还礼,又客气了两句。忽然,她转过头,看着江津,“确……信拆开看了吗?找对地方了吗?”
陆江津一愣,不已经拆开导弹了吗?不也找到黑钮扣了吗?他看着李双异样的眼神,突然,他意识到李双问的不是这个,她问的是信!“确”“信”两个字之间的停顿,是刻意的,这是一种巧妙的双关语。陆江津深情地凝视着她,轻轻点了一下头,声音难掩喜悦,“你放心吧,找对地方了,我确……信已经找到了,我也拆开看了,看了好多遍,真的非常喜欢……”
众人见陆江津说话莫名其妙,都暗自诧异。李双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很快,她的脸上重回沉静和坚毅。她向众人敬了一礼,然后转过身,大步离去,靓丽的身影消失在陆江津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