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届柏林电影节尘埃落定,金熊奖不出意外的花落《血色星期天》,再次以事实证明了柏林电影节的政治优先性。
这次《快乐传说》除了银熊奖之外,再没有其他奖项,但演员们都因为电影的获奖而名气再有提高。特别是范仌仌,更是彻底摆月兑了“丫环光环”,成为能与当年的两位格格并列的明星。
一朝心愿得偿,范仌仌对江河的感激难以言表。其实范仌仌不知道,按照正常的发展,如无意外的话,几年后没人扶持的林欣如就退居二流,赵微也将在“军旗装事件”后隐入校园读书,两位曾经作为对比和超越对象的淡出,范爷开始了威武霸气的时代。
不过出名要趁早,范仌仌能早日跻身一线,其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好走。
载誉而归的江河一行回到首都后受到了媒体的热烈追捧,在有心安排下,《快乐传说》优于《英雄》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情。此外,江河在柏林电影节闭幕式后就马上通过内陆合作媒体打出的悲情牌也起到了很好效果,许多人都对《快乐传说》没有获得金熊奖而显得义愤填膺,为《快乐传说》将来上映时的票房成绩打下了良好基础。而相信等到《快乐传说》全国上映后,控制好水军攻势,公关好媒体和影评人,那么将《快乐传说》推动到华语电影经典的地位轻而易举。
还是那句话,群众是盲目的,只要感觉同一个声音发出的人多了,人们就会不由自主的附会,失掉了自己的想法。
趁着难得的机会,将《快乐传说》如《肖申克的救赎》那样推推送成经典是一回事,乘胜追击打击张毅谋也是另外也要抓稳的一手。
在回到内陆后,江河便马上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广邀各路媒体前来,按照手下营销人员们制定的策略,对张毅谋进行第三步打击。
在新闻发布会上,江河回答了不少例行问题后,在一位收了红包的记者引导下,首先表示了对于《快乐传说》未能获得金熊奖的遗憾;借着对《英雄》表示出了无限的期待,希望能尽快一睹《英雄》的风采,并遗憾的表示自己因诸事缠身,未能在柏林先睹为快;最后江河表示为了向张大师以示敬意,并再现两部华语电影闪耀柏林的辉煌,《快乐传说》最多只会比《英雄》提前一周上映。
通过档期安排,避开强劲的对手从而获得票房大卖,这是好莱坞早已玩烂的把戏。内陆更是专门设置了国产电影保护月,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
张毅谋的《英雄》可是号称商业大片,尽管在柏林电影节上只是入围,但那也是因题材不合,所以在别人看来江河的文艺片《快乐传说》自寻与《英雄》处于同一档期,那简直是厕所里打灯笼。在广大群众还没看过《英雄》以前,没有人会认为江河是包藏祸心。
至于在柏林电影节上看过《英雄》的寥寥华夏记者,虽然也感觉这部电影不如以往,但张毅谋的名声摆在那,谁敢去乱说,万一要是说错了呢?戳破皇帝新衣的永远不可能是成年人。
受这种想法的影响,那些有幸在柏林先睹为快的记者都先闭上了嘴,准备等到《英雄》正式上映后,通过人民大众的反应再决定是否走批评路线。毕竟到时候法不责众,那些难以靠私人力量查到跟脚的网友都在批评了,多自己一个也不会让张大导演记仇。
江河的这一击,打得张大嘴在看到报道后是暴跳如雷。本想着把《英雄》的上映日期与《快乐传说》错得远远的,好让票房成绩不受太大影响,但没想到江河就像狗皮膏药一般贴上来,甩都甩不掉,这简直就是把《英雄》避到了绝路。
《英雄》这部电影的五千万美元投资成本,是张大嘴在好莱坞高人的指点下,模仿好莱坞的电影运作模式,先通过剧本对整部电影作了预算,然后找一个国际著名的保险公司做担保,最后到银行成功获得贷款。
现在影片全部制作完成,本计划借助柏林电影节这个平台,将电影的欧美版权卖个两三千万美元,但因为受到江河的暗算,宣传没到位之下只获得了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收入,以后就算再去其他电影节,也不可能再有更大的进项。而在国内方面,电影一拍完后就靠着张毅谋以往积累下的名气,卖了一个还不错的五千万人民币。再加上贴片广告收入,刨去张大嘴还握在手里的近千万美元后期宣传花费,《英雄》的贷款偿还还差一千五百多万美元的缺口。
一想到还有一亿多华夏币的缺口需要自己去补,张大嘴不得不满心苦涩的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坐回到办公桌前重新审视自己的营销计划表。
这些年张大嘴仗着张毅谋的势,还是赚了不少钱。这些钱除了一部分继续投在新画面电影外,大头还是投在了张大嘴发家的房地产行业。以往在海蓝投资房地产都发了,现在全国一盘棋,在本届政府的推波助澜下,房地产价格将获得飞速的增加,可谓是百年难遇的最好时机。有内部人士预测,未来十年,房地产将最少增值百分之六百。正因为有了如此的暴利吸引,摆在张大嘴面前的路就出现了两条。
一条是勇往直前,将手中剩余的一千多万美元资金投入《英雄》的后期宣传,孤注一掷的把《英雄》的势造出来,期望在整个华夏地区能收入十亿人民币左右的总票房,这样才能通过票房分成外搭后期周边产品发售,才能填平两千多万美元的缺口。不过这条路风险太大,去年华夏地区总票房第一的《特别行动》也才是八亿多人民币,且还是因911事件才有了一个后期猛增,张大嘴可不认为《英雄》有超越《特别行动》的票房潜力,一旦票房崩盘那可就大败亏输。
另一条路则是随遇而安。趁着现在《英雄》还有一定热度,也不再做什么大手笔的后期宣传,马上联络好各院线后,借着去年开始广电总局下达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号召,在六月到七月好好的捞一票。届时只需要在华夏地区有四亿左右的票房成绩,靠着分成就能抹平账目。就算票房达不到四亿,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张大嘴也只是自己贴点钱,不影响自己的主要资金继续投入在波澜壮阔的房地产市场中。
两条路,一条风险巨大,极大可能影响到房地产圈钱的十年大计;一条只有小波折,就算出现最坏的情况也就是让张大嘴节衣缩食个把月而已。两害相权取其轻,该如何选择按理来说已经很明显。但张大嘴却是心有不甘。
回想与张毅谋合作后的历程,虽然有喜有悲,有输有赢,但总的来说还是赚得满嘴流油。这次好不容易说服张毅谋走上纯粹的商业片道路,如果因为失败使得张毅谋才踏出第一步就退了回来,以后就更难再让张毅谋转身了。毕竟对于老谋子来说,拍文艺片赚钱虽然不多,但最能赚名。而拍商业片赚不赚钱还两说,但名气肯定很难赚。现在的老谋子还没有追求高端生活品质,对于金钱还不是那么看中。
张毅谋可以不在意是否走商业路线,但张大嘴却不得不在乎,因为这关系到钱的问题。所以走第二条路虽然是最好的选择,但那点票房成绩实在配不上商业大片的名头。在保本即是输,第一部商业大片许胜不许败的压力下,张大嘴只能走第一条风险路。
压力一旦不能把人压垮,就会转变成无穷的动力。既有着房地产事业作为退路,又有着家里特殊关系的张大嘴岂是那么容易屈服。在想清楚了问题后,张大嘴很快便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营销手段。
上次威利斯电影节,江河出人意料的摘走了金狮奖,狠狠的压了张毅谋一次,其电影《小鞋子》更是压得《一个也不能少》踹不过气来。但最后统计票房收入时,光是内陆的票房就收回了电影成本,再加上其他周边以及内陆以外放映的收入,《一个也不能少》还是赚了不少。
那为什么在比这次更严峻的形势下,《一个也不能少》还能在内陆靠票房收回成本呢?张大嘴想了半天,总结出了一个原因,那就是《一个也不能少》电影主题的正确性。
在某些人的渲染下,张毅谋的电影成为了一个专门揭国人伤疤的正直导演,如鲁迅一般勇敢展示国人丑恶一面的斗士。但在张大嘴这样的人眼里,这完全就是一个笑话,一个充场面的谎言。为了编织这个美丽的谎言,张毅谋从《秋菊打官司》开始,其电影主题更加政治需要化,在润物无声中完成了对政府的美化。
《一个也不能少》,这部获得了华表、金鸡和百花,生生在内陆碾压了《小鞋子》的电影,可以说是张毅谋迎合政治风向的最高成就,有了华夏电影三大奖,《一个也不能少》要是还不能靠着组织观影收回成本,以后谁还敢再去拍这类五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