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接连几日都未曾进宫,直到月末时,诺舞才听元绮说起,下个月初是平阳王的寿辰,平阳王府上下为筹办寿宴已经准备了半个多月,因此,郡主才抽不开身来。
郡主不来,让诺舞反倒松了口气,以往郡主每次进宫,都会叫她一起去太子宫。自上次与太子发生那样的插曲后,诺舞有意无意地躲着太子,即使皇后要去探望太子,她都想方设法地找理由推月兑下来。
皇后怎会看不出诺舞的心思,连日来她暗中派人盯紧了两人,一举一动,都在皇后的眼皮底下。好在诺舞的反应让皇后颇为满意,不然若由她着手处理,事情未必就会这么简单。
皇后算对了诺舞,却没料到自己的儿子并非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表面上的平静,不过是在掩饰那抑制许久的情愫。
平阳王的寿宴,虽不是在宫中举行,可也是件大事,平阳王作为皇帝的亲弟弟。行过冠礼以后,没有像其他亲王那样前往封地,而一直留在了京城。皇帝对他的偏爱,溢于言表,所以他的寿辰,宫中自然不得马虎。
皇帝将此事交予皇后处理,在下月初五的时候,皇后会命人送上贺礼,由于皇帝不便出宫,而亲王的寿宴按照祖例是不得在宫中举行,这个派去送礼的人选,成为首当其冲的难题。
皇后为此也思量了许久,派去的人,身份自是不能太低,否则就显不出手足间的情谊。
元佩伶俐,在皇后百愁莫展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建议,“殿下,奴婢以为,若是派太子殿下前去,既能显示陛下的诚意,又能让太子殿下与平阳王爷走的更近。”
皇后笑道:“还是你聪明。让珞儿去,还能解歆语那丫头的相思之苦,本宫怎么现在才想到呢……”
皇后打定注意,换了身衣服,带着元佩,摆驾未央宫。
皇帝刚从宣政殿回来,就听见王舍人在门外说道:“启禀陛下,皇后殿下驾到。”
皇帝心想。定是有关平阳王寿宴地事。便说道:“传。”
“诺。”王舍人退下。不多一会。就领着皇后进了正殿。
皇后平日里与皇帝少有见面。因为平阳王寿宴之事。两人地接触才多了几分。年过四十地皇后。即便盛装打扮。在见惯了韶华女子地皇帝眼里。也不过尔尔。
皇帝神色平静。让皇后坐在了自己身旁。问道:“皇后可是为了皇弟地寿宴而来?”
皇帝说这话时。目光却落在他处。皇后地心里浮现出淡淡地失落。但仍旧面不改色地说道:“陛下。臣妾想让珞儿前去平阳王府。为王爷贺寿。寿礼都准备地差不多了。现下人选也定了。想问问陛下这样安排可行不?”
“派珞儿去。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再过两个月。就要为珞儿行冠礼。让他多出席这些场合。多有裨益。皇后这番安排。朕很满意。就照这么做好了。”
“是,陛下。”
两人坐了会,除了说说太子近日的情况以外,也没多的话题可讲。皇帝对皇后虽然冷淡,但却很喜爱太子,太子自小聪慧,为人和善,对于宫中的其他皇子公主,都诸多谦让,在宫中的口碑极好。皇帝身边虽有不少盛宠的妃嫔,即使她们想尽了办法,也无法动摇东宫的地位。素来母妃不受宠,她的子女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而太子齐珞,长公主齐璎,都是皇后所出,却深得皇帝的疼爱,这或许也是皇后在宫中最大的安慰了。
彼此沉默一阵,皇帝忽然想起两年前就已出宫的长公主,已过了及笄的年龄,便说道:“璎儿今年十六了,也到了该出嫁的时候了,皇后心中可有好的人选?”
长公主齐璎是宫中有名的才女,且相貌出众,小小年纪,就写出治国良策,让朝臣都佩服不已,若不是后宫不得干政,怕皇帝早就将长公主带在身边。自她十三岁起,就有不少藩国的使臣在皇帝面前恳请赐婚,皇后心疼爱女,不忍心让她远赴异乡,以长公主年纪尚小为由,婚事一拖再拖。而她在十四岁那年,主动请缨,前往帝陵为先帝守陵,一去就是两年,到明年满三年之期后,才会回宫。
皇后想起长公主离宫前一夜说的话,就不免有些伤感,当时皇帝有意让她与西域最强盛的一个部落和亲,年仅十四岁的她,毅然不从,誓要亲自选择驸马,而不是做一个对对方一无所知的和亲公主。
皇帝念在对她的疼爱份上,便没有再逼她,让她去帝陵守陵三年再回宫,试图将她桀骜的棱角磨灭,守陵的生活极为清苦,皇帝原以为,一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公主挨不了几天就会回来,没想到她竟然一坚持就是两年,大为出乎皇帝的意料。同时这份脾性,也让皇帝更为喜爱,去年让资质平平的二公主前去和亲,等长公主回宫后,再为她谋一份好亲事。
皇后点头道:“陛下说的是,璎儿明年回宫,也该为她安排一下。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现为珞儿册立太子妃,璎儿的事,就明年再作打算吧!”
“太子妃的人选,想必你早已定了下来,但愿珞儿会喜欢。”皇帝的尾音很轻,透露出他心中的不确信。也许每一个帝王,都逃不月兑这样的命运,第一个娶进门的女子,未必就是心中所爱。
皇后一想起太子的心事,脸色变得有些苍白,“珞儿与歆语青梅竹马,感情甚好,陛下大可放心。”
皇帝不着痕迹地看了皇后一眼,见她双手微颤,心里约莫猜出了几分,也不想直言,说道:“既然皇后这么说,那珞儿的大婚,就由皇后一手安排。若没什么事,皇后就先回宫休息罢。”
皇后闻言,款款地行了个礼,走出未央宫的时候,皇后心中的执念愈发强烈,无论如何,也要让珞儿接受这桩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