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用法》的出台,使得政府在使用民众私人财产时,T[额外的补偿金,仅在铺设徐州至上海的电报线路一条,就花费了大约十万两银子的补偿金。
在很多政府官员们看来,曾纪泽的这一做法有点多余,对付那些不听话的百姓,政府使用强制手段是理所当然的,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然而,世界正在向19世纪迈进,世界强国的行政方式都在向更文明、更人道的方向发展。曾纪泽作为一名更未来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尽管他在原本的那个时代,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享受不到那些天赋之人权。
但他从未放弃过对之的追求,多少次臆想着自己的国家,能够成为那样的文明国家,尽管那对很多国家来说,那已经是习以为常,但对他和他的同胞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奢望。
现在,曾纪泽有了这奇迹般的机会,他怎能不将心中那深植的梦想付诸实践。哪怕前路漫漫,哪怕困难重重,只要他热血尚在,便要将这梦想义无反顾的实现下去。
尽管政府为电.报铺设付出额外的资金,但却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通过《明报》、《新民报》等各大报纸的大力宣传,这项善政为各地民众所知,街头巷尾都在津津乐道着吴王的英明仁慈,毫无疑问,大明政府对民众的凝聚力无形中增强了许多。
除夕前昔,南京传来消.息,言江北的太平天国派来了使臣,要与大明商谈修好关系,建立邦交之事,曾皇认为这是一项大事,故将吴王、湘王均召回京共议。
曾纪泽赶回.了南京,同时还带了一份新的奏议。
南京,龙城太极殿。
曾皇环视众臣,高.声道:“太平天国使臣已经在馆驿留住多日,我大明与太平天国到底修好还是不修好,众位爱卿有何高见。”
放太平.天国一条生路,使其北上与满清相相争,大明趁机统一南方,而后北伐将两国扫灭,这正是曾纪泽等起事之前就定下的计划,这个时候太平天国主动来修好,大明更没有理由不接受。
曾纪泽便道:“目下大明最.主要地敌人是南方残余之敌。以及奔逃台湾地左氏。太平天国处在大明与满清之间。正好替我们隔断了满清地威胁。儿臣以为。我们应该借着这个机会。顺势与太平天国结好。”
曾皇点了点头。道:“吴王所言有理。不过我大明先前与太平天国争斗多年。朕为之而战地旗号之一便是‘保教’。如今太平天国仍奉洋教。在这种情况下与之修好。是否会遭人议论呢。”
这时。湘王曾国出班叫道:“皇上。要知道没有永远地敌人。只有永远地利益。只要跟太平天国修好对咱们有好处。管他那么多做什么。哪个要是敢胡乱议论。砍了他地脑袋便是了。”
对于湘王地暴戾。曾皇显地很无奈。微言训道:“湘王啊。我大明非满清之残暴。凡事当以仁爱教化子民。怎可随便就对百姓施以极刑。”
湘王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古人不是云过嘛。乱世当用重典。现下就是个大乱世。对付那些不听话地刁民。就应该用让他们知道官府地狠辣手段。”
曾皇眉头微皱,道:“湘王,朕听说你在你所辖的数省内用法颇峻,对于那些已经归降之人,无论是他们原先是太平天国,还是满清之吏,都严刑拷打,追究他们的罪责。对普通百姓也是下手颇不留情,那些因饥饿而闹事的百姓,你非但不施以赈济,反而派军队大肆屠杀,可有这一回事吗?”
看来曾皇对于湘王的种种暴戾行为已经忍了很久,这时借着修好之事,当众对湘王严厉质问。
曾国回应道:“臣弟追究那些归降的官吏,只不过是逼他们捐出些银两,以资军用。至于那些饥民,现下各地粮荒不轻,臣弟若要有粮食,也自然先行供给军队,那些饥民竟然不知好歹的胆敢闹事,臣弟若不施以重惩,又怎么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臣弟这么做,也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曾国仍还是当初九帅那个脾气,对待他的皇帝大哥还像从前那样,自行其事,敷衍应对。
曾国生性如此,曾皇这个做大哥的是最了解不过,虽加在训斥,但曾国死性不改,他这做皇帝的却也无可奈何。
曾国在朝堂之上顶撞皇帝,殿中的气氛一时间颇为凝重,曾纪泽并不愿意看到曾皇与
间闹僵,便站出来打圆场,他道:“现下还是应先商事,儿臣昨天去看望过那使臣西王蔡元隆,他道太平天国现下虽仍沿用原来的国号,但天王李秀成已经下定决心,逐步削弱对拜上帝邪教的信奉,其统辖之内,对于儒学也不再打压。既然太平天国国策已变,这‘保教’之名也就不存在了,儿臣以为修好建交之事,已是顺理成章。”
“既然如此,那此修好建交之事,朕就令吴王全权负责,等议定好个条款,再奏报于朕吧。”曾皇初步同意,宣布散朝,却又叫人悄悄留下了杨岳斌。
“厚庵呀,自你当年拜入我门下,创建水师,百战至今,朕与你也该有十几年的师生之谊了吧。”曾皇在太平宫中接见了杨岳斌,一开口便叙起了旧。
杨岳斌虽同为拥立之臣,但却因有三分被逼之嫌,故大明创立以来,多多少少遭到了冷落,手中兵权被削,其属下部将亦遭排挤,连军机处也没能进入,虽有越国公之爵位,但却无多少实权。作为曾今一方大员,而今的杨岳斌可以说是颇为郁闷的。
这还是半年以来,皇帝第一次单独召见杨岳斌谈心,除了意外以外,他本能的感觉到,皇帝的心思并非那么简单。
“从臣拜入皇.上门下,到如今已有十一年之久了,若无皇上的指点与提携,臣绝不会有今日之成就,皇上的恩德,臣当永世铭记。”没办法,君臣有别,作为臣子的他,只有选择拍皇上的马屁,纵然是叙旧,也不敢稍有随意。
曾皇抚须而笑,兴致盎.然的又大谈起过往旧事,那份感情倒也颇为真挚,杨岳斌心情渐渐放松下来,讲述起当年的旧事,说到乐处,也不禁开怀而笑。
两盏茶过后.,曾皇忽然一叹,道:“当年你是征战疆场,那是何等的豪气,现下正当壮年,湘王他们跟你一辈的人都在大干事业,你却窝在府里享起了清闲,未免有点遗憾啊。”
杨岳斌心头一紧,已然猜到几分,忙道:“臣一直想为大明,为皇上尽一个臣子应尽之力,如若皇上能委以重任,臣必定全力以赴。”
曾皇点头赞道:“.朕还以为你心志消磨没了,没想到你还杨岳斌还有一翻豪情在胸,好好,朕甚是欣慰呀。”
曾皇接.着便道出了他的意思,他以为现下东西两军征伐频繁,若再负责南京的卫戍任务,只怕湘、吴二王顾及不过来。因此,曾皇决定成立一支名为“龙策军”的军队,由杨岳斌任总管,率领这支军队担当南京城的卫戍任务。
龙策军的人数初步定为一万.五千,兵员从湖南老家召募,全部配备进口的洋枪洋炮,饷银将高出任何一支明军。
杨岳斌立刻就明白,这支所谓的“龙策军”,分明就是一支守卫京城的御林军,曾皇这是要建立一支自己亲掌的军队,以剔除湘王与吴王在南京的军事势力。
杨岳斌意味到,这将是自己东山再起,重铸辉煌的绝佳时机,这样的天赐良机,他岂能放过,忙是跪伏于地,诚然道:“谢皇上之器重,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必不负皇上信任!”
龙榻上,曾皇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在安排了杨岳斌之后,曾皇又召见了刘坤一,由其建立一所“南京武备学堂”,可适当的聘用外籍教习,并从黄浦军官学堂中调任一批精通西式训练的人才,充当学堂的教学主力。南京武备学堂将首先为龙策军培养军官,在人才富余之时,可为其他明军提供新式的军官。
曾皇的这一决定令湘王与吴王大感意外,他二人很快意识到,这是皇上要培植自己的嫡系力量,看来他多多少少对于东西两系的影响力有所不满。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湘王曾国,他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是上奏曾皇,请求在安庆同样建立一所军官学堂,其目的自然是要为他的西军培养西式军官。曾国的请奏固然有私心在内,但对大明军队的现代化却也很有帮助,曾皇与吴王均没有反对。
如此一来,除黄浦军官学堂之外,大明境内还将建立南京武备学堂,安庆陆军学堂,以及马上要建成的苏州炮兵学堂,总计四所学堂,预计每年将为明军提供2000多人的军官,这对明军加速现代化无疑将有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