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东 第一一二章

作者 : 知宇之乐

八月二十四日傍晚,袁谭方面再有使赶至寿春,与前次使者到来事隔不到五日,可见袁谭的确已经焦急异常。这次来的使者算是熟人——骑都尉、兵曹椽崔琰。去年,我们三兄弟尚在汝南之时,崔琰曾奉命邀大哥出兵南北合击曹操。其时,袁绍尚在,袁家虽遭官渡之败但实力犹存。但眼下,袁家的情况却已是江河日下。正应了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寿春议事厅

“琰代我家主公,恭贺刘皇叔新定丹阳、吴二郡!”崔琰向大哥行了一礼,恭声说道。由于刘、袁两家份属同盟,所以崔琰还是可以获得一些我军的基本情况。

“多谢袁大将军(袁谭,继承其父的大将军职),多谢季圭先生!”大哥笑了笑,客气地回道,“但得江东不毛之地,实不足喜!”

“以皇叔之能,变不毛之地为鱼米之乡又有何难!”崔琰笑着说道。

“承季圭先生吉言!”大哥自然不会将崔琰的恭维之语当真,谦虚地说道,“备虽无能,但帐下诸公却有经纬之才,只要上下一心,或许十数年后真可实现季圭先生之言!”

“愿尽毕生之能,助兄长(主公)兴复社稷!”厅中文武以二哥和我为首,一齐出声喊道。

“好!”大哥满面笑容,不住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看着厅中这一幕君臣和睦(当然,大哥还不能被完全称为“君”)的景象,崔琰无声地叹了口气,随即朗声说道,“皇叔,琰此次前来,目的与前次使者相同——请皇叔发义兵进袭国贼曹操。以解我方之围。”

“备与袁大将军与盟誓之约,今大将军有困,备出兵助援自是义不容辞!”大哥点点头,诚恳地说道,“但大将军和季佳可能不知我方细作前几日刚刚探出,曹贼大军正于下郊、细阳和汝南等地集结,隐隐已对寿春成三面合击之势。我二弟、三弟皆以为曹贼将欲寇犯寿春!”说罢,大哥拿起身前桌案上的一封绢书。递向崔琰。

崔琰上前取过绢书,迅速地阅览了一遍,神色并未有多大变化,但眼神却出卖了他——他对此事确实非常震惊。思索了片刻,崔琰强自镇静地说道:“曹操此人诡计多端,此必是其所设疑兵诡计,皇叔莫可为其蒙骗——”

顿了一顿,崔琰继续说道:“而今曹贼猖獗过盛,我主虽有抗击之志,却无抗击之力。一旦河北沦陷。皇叔恐有唇亡齿寒之危!出兵之事。还请皇叔三思!”

“季圭说哪里话来?”大哥面色微变地说道,“备虽非圣贤,但却也知一诺千金之理——我前次既已应允出兵相援。又岂会食言。我这里只是担心,曹贼以攻河北为名,行袭寿春之实。若果真如此,还要请大将军自河北出兵袭扰曹贼,以策应我军抗击。”

“这是自然!”崔琰面现喜色,和声说道,“为答谢皇叔高义,除却前次所许,劝匹战马外,我主愿再赠战马,曲匹,骑弓劲张!恳请皇叔笑纳!”

“如此……便多谢大将军美意了。”大哥略一犹豫。即出声说道。战马和骑弓实在太过珍贵,大哥也就没有故意推委一番。

“飞有一事,想要请教季圭先生?”我拱手向崔琰行了一礼,出声问道。

“张将军请讲?”

“贵军细作发现曹军向邺城、南皮集结,大多是在何时?白日亦或是夜间?”

“呃……”崔琰张了张口,却是回答不出什么来。显然,他根本就没有留意过这个问题。

“……”我无声地叹了口气——崔琰在内政或是外交上是个合格的人才,但在军事上却绝对是个门外汉。

“大多是在凌晨丑、寅时加——”,一名躬身站立在崔琰身后的侍卫突然接口说道,“似乎只有一次是在白日进驻的邺城。但那日恰好有狂风大雨!”

“恩~~?”我轻噫了一声,微感愕然地看着那名侍卫——此人年不过30,肤色略黑,体型倒是颇为雄壮,眼中不时有精光闪烁,自进厅之后,他就未发一言,一直默默地站在崔琰身后。跟随崔琰进厅的有两名侍卫,但另一人似乎地位比说话这人地位要低些。

“还未请教这位高姓大名?”我感兴趣地问道。

“……”崔琰对那名侍卫未经许可答话的行为并未有所不满,笑着为我介绍说道,“他姓郝名昭,字伯道(注:至建安六年,郝昭已经出岁,他是并州人士,而并州其时仍在袁谭治下)任职军司马。此次正是奉命护卫我前来寿春!”

“郝昭??!!!”听了这个名字,我不由得眼睛一亮——郝昭此人,事迹未曾见闻与《三国志》中,史书对其记载也只有寥察几语。但就这寥察几语揭示出郝昭地非凡才能:“亮出祁山围陈仓,昭固守……亮强攻昭二十余日,不能拔……”这一事迹在《演义》中更为描述为“郝昭以3000兵挡诸葛亮30万大军二十余日,直至郝昭病死,诸葛亮才得以攻破陈仓”。尽管只是据城死守,但郝昭能够抗衡住极擅攻城的奇才诸葛亮二十余日,使诸葛徒劳无功,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但这样的一个人才,最后却是因感染瘟疫而亡……

“末将郝昭,见过刘皇叔,见过各位大人!”见崔琰已经将自己介绍出来,郝昭急忙躬身行礼。

“郝司马,你是如何得知这些情况的?”我仔细地打量着郝昭,但也没有忘记问问题。

“末将本是大将军麾下斥候营的都尉……”郝昭面色稍有些黯淡地回答道。

“……”看着郝昭的表情,我不为人见地露出一丝兴味的笑意。由都尉降为军司马,而还是近些日的事情,看来郝昭在袁谭军中混得并不如何。不过。与我军而言,却一个好机会。

“多谢郝司马相告!”我呵呵一笑,随即向大哥点了点头。

“季圭先生放心,只要曹贼胆敢寇犯河北,备必定出兵相援!”大哥也向我微微颔首,表示会意,随即诚恳地对崔琰说道,“季圭远来疲惫。先至馆驿休息片刻,晚间备要设宴为季圭接风!”

“多谢皇叔!那琰就先告辞了!”崔琰并郝昭和另一名侍卫向大哥再行一礼后,随大哥亲兵离议事厅。

“若那郝昭所言不虚,更可证实曹军确是要进袭河北……”估计崔琰等人已经走远,徐庶和声说道。

“恩——”,大哥点了点头,沉声说道,“看来,曹贼是有意先定河北,一统北方了!”

“主公和军师为何更为肯定曹军欲进袭河北?”简雍略感惊异地出声问道。与简雍相仿,孙乾、糜竺等文吏面上都呈现出似明非明地表情。武将列中。除了我和二哥。也就只有陈到、关平几个似有所悟。

“曹军调动兵马都是选择不易显露行迹的时机——丑、寅时分正是人最为困乏之时,也最易放松警惕,狂风大雨之日更是难以进军…………曹操一面故意向我等显露行迹。一面又在冀州隐秘调兵,这样看来,便可推测出其真实意图。”我出声解释说道。根据适才郝昭的表现看来,他原本可能就是专门负责斥候探哨之人。连曹操细心地安排,都没能瞒得过他的眼睛,便足可见郝昭之能。只是不知因何故,他居然被降了职。识人用人上,袁谭恐怕还比不上他的父亲。郝昭如此人才,岂能放过?

“原来如此……”简雍等人缓缓点头。

“主公,若曹操进袭河北。我军当真要出兵援应袁谭?”更加确认了曹操的进袭方向之后,孙乾微松了一口气,随即想到一个实际问题。

“这个自然!”大哥点点头,肯定地说道,“于信于利,都应当援应河北。”

“但是……我方军力本不充裕,一旦再行出击,岂非会使寿春空虚!万一……”孙乾仍显忧虑地说道。

“孙别驾勿用担心……”徐庶笑笑说道,“所谓援应。未必便要出动多少军马。以我军情况而言,只需扰上一扰,使曹操不敢全力进攻河北即可!”

“若只有少许兵力,如何能够拖住曹操?”简雍不解地问道。

“兵力虽少,有诈即可!一千可以诈称两千,两千可诈称五千,三千便是一万……”徐庶面上罕见地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说道,“反正曹操一时之间也探不明情况。以庶料想,只要是主公出兵,曹操便绝不敢放松警惕。而且,如果还是‘君侯’和‘将军’同时领军出击,简治中料那曹操会如何?”

“君侯,将军同时出击???”简雍先是一愕,随即恍然。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徐庶的计策,简而言之就是三十六计中的——“树上开花”之计。古人按语说:“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借指——通过布置假情况巧设迷魂阵,虚张声势,可以慑服甚至迷惑敌人。

当晚,大哥在郡守府主厅设宴招待崔琰。在我的特意安排下,原本无资格列席地郝昭也得以入座,当然是添列末位,但这也足以让他感激非常了。

酒过三巡之后,我借机向被我灌得晕乎胡的郝昭了解了一些他的情况——果不出我所料,郝昭原本地确是负责掌管斥候营,能够探出如此确切的曹军调动情况也确是出自他的安排。但可惜的很,在袁谭军中,再有能也比不上权势的威力,只是因为得罪了一个袁家的旁系子弟,郝昭就被从都尉降回了军司马。借着酒意,我直接询问郝昭是否有意转投大哥,原以为会有些困难,没想到深感在袁谭军中郁郁不得志的郝昭随口就答应了。但他也表示——若无崔琰同意,他还是不能立即跟随大哥。

听到这里,我笑了——以大哥和袁谭目前地关系,要一个区区地军司马改仕我军根本没有一点问题。而以崔琰的身份,是可以决定郝昭地去留地。

果然,宴散之后,在大哥略显惊奇的目光中,我亲向崔琰提出要求——言我与郝昭言谈颇为投机,欲收其为己用,请崔琰割爱相让。

崔琰未做多少思索,便“豪爽”地答应了——在他这样出身名门的文士眼中,郝昭这样身份低微的武人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二十五日晨,赵云领风骑军回到寿春,其余步卒尚在途中,大约一两日后方可抵达。

在当日中午,我忍痛告别了依依不舍的蓉儿,准备返回江东吴郡的战事实在有些令人放心不下。

寿春城南5里“三弟,待丹阳、吴郡安定下来之后,可以抽空多回来看看。以你乌骓的脚力,过江之后,一天便可回到寿春……”大哥关切地对我说道,“我和二哥倒也罢了,但弟妹身怀六甲,确需要你多看望看望……”

“恩……”我点点头,不舍地说道,“大哥,你也要善加小心。曹操进犯寿春,务必即刻知会我回来……”

“二哥……”我转头看向二哥,说道,“大哥就(拜托你了)……”

虽然我话未完,但二哥也明白我意思,笑着点点头。

“宪和,丹阳政务要偏劳你了……”大哥策马来到简雍面前,恳切地说道。

“主公放心……”简雍点点头,迅速回道。应我的要求,简雍被大哥任命为治中兼领丹阳郡承,主掌丹阳政务。

丹阳太守一职由我暂代,同时我还兼督丹阳、吴郡事。

与大哥、二哥告别之后,我携简雍、关平、全琮、郝昭起程先行回返庐江,而后搭乘船只至丹阳。全琮之父全柔则已被大哥任命为襄贲校尉,留在寿春听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桓侯再生最新章节 | 桓侯再生全文阅读 | 桓侯再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