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 正文 第三百零一章 枕边重权 巧计出京

作者 : 特别白

从今年二月初就开始的追剿张献忠、罗汝才的作战,开始的时候,当真是有几场大胜,横行天下的八大王、曹操眼看着就要覆灭了,谁想到半年过去,依旧是在追剿反贼。

孤悬关外的锦州城,一封封告急的军报发往京师,说的都是东虏女真不断的骚扰,而且据观察,可能会有一次较大的攻势要组织起来。

内乱不止,外患又愈演愈烈,蓟辽总督洪承畴正在调集各镇兵马,准备在关外进行一次大的攻势作战,减缓女真对大明军事压力。

以崇祯皇帝的才干,根本无法去承受这样的处处烽火,用焦头烂额来形容他现在的状态都有些不够。这股怨气也被他没有原则的发泄到其他人的身上,首辅薛国观因为有言官攻讦他结党,被剥夺官位,削职为民。

这薛国观是今年才到的首辅位置,还没有坐满半年就定罪夺官,内阁首辅的位置形同宰相,主持国家大政,自温体仁辞官之后,因为崇祯皇帝的喜怒无常,已经换了四五位首辅,主政之人更迭频繁,国家大政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条理,自然是混乱异常。

偏偏屡次和陕西乱军作战胜利的孙传庭、郑崇俭都是在诏狱里面呆着,朝中的大臣和言官们倒也是知道崇祯皇帝的脾气,没人开口去提。

从皇帝到下面的大臣,大家都好像是把诏狱里面的人忘掉了。

黄平率领大部分的人员都是在淮北一带运营“流民乱淮”这件大事,留守在山东的人手本就不多。

老太监和内帐房商议之后,和外面下达了这个命令,胶州营的情报系统在江湖人的眼中一般是被看作“山东盐帮”,黄平则是神秘的帮主,当然,这个情报组织是受到亲兵营的监视,并且完全的归李孟统属。

其他地军将或者是文官根本无权去过问。但内帐房这情况却有些不同。虽说这边仅仅是个类似亲信幕僚班子地机构,可内帐房却是灵山商行和山东盐帮情报共享的枢纽,加上内帐房这几位女子的身份,调动外部的情报系统,却也有些法理上的权利。

而木云瑶现在的身份虽然暧昧,但在颜若然进入李府以来,她可是胶州营内宅的主人,人称“大小姐”的存在,这点高层差不多都有所知晓。

去京师诏狱里面把孙传庭捞出来的计划,是由老太监提出来。内帐房布置给留守的副统领江显绰,隐隐透露了这是老太爷地意思,内帐房、老太爷,这几个身份压过来。江显绰自然是谨慎小心,全力去办。

鞑子入寇北直隶和山东那一次,江显绰和黄平几个人在下属逃散的情况下,舍生忘死的为胶州营奔波打探,等大功告成之后,他因为资格和功劳升为副统领。

人在这位置上。总是想着再到高位,可大战之后,黄平吸取了教训。挑选任用的人员都是自己训练,完全信得过地子弟,而且山东和周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战事,都是些常规的勾当,完全没有立功的机会。

去诏狱把孙传庭救出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江显绰当真是吓了一大跳,不过随即却兴奋的意识到。这是自己表现的机会。事情越大,又是胶州营这么重要地上层人物交待下来。要是成功了,好处当然是多多。

诏狱、孙传庭、京师,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江显绰一切都考虑到了,这近似于谋反的罪过自然是也是想地明明白白,但这罪过压根就没有放在他心上,皇帝算什么,李大帅才是他头上的天。

山东和北直隶靠得近,京师很多人犯事或者是破败了之后,都是到山东来,这边天高皇帝远,有什么事情也牵扯不到,而且距离不远,有了转机之后还能回去。

江显绰按照这个思路来寻找人手,当年在京师御马监勇士营呆过的成海就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

御马监的军营是京师军营最精锐的部队,衣甲兵器都是精良,饷银也是号称十足,所用的兵源,都是从草原上和关外逃回来的汉人青年,基本上都是孤儿出身,这些人往往是没什么牵挂,做事也是勇悍莽撞。

这成海当年在勇士营中就是个无法无天地角色,在京师市井之中横行,那一日却是盯上了个来京做皮货买卖地山西豪商,和那周姓锦衣卫联手,半夜把那商人劫了。

谁想到第二天案子发了,说是那商人乃是户部都给事中的亲属,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满城地搜索,而且劫掠的这笔大财,也让锦衣卫和东厂的很多人打起了主意。

这件事成海毕竟是主谋,无奈之下只得是拿了几百两银子连夜的逃出了京城,周姓锦衣卫却因为家中有些势力,而且没有暴露形迹,带着大笔的银子留在了京师。

成海去山东本就是投奔一名远房的族叔,谁想到这名族叔并不是什么良民,乃是当地绿林山寨的二当家,成海也不是良善之辈,索性是上山入伙,倒也做出了点事业,在山上还讨了个老婆,但他是正规军士出身,心里自然比较大。

胶州营山东招兵的时候,成海就主动过去参加,靠着自己的武艺和本事,也打拼到了队副的职位,在黄平招募情报人员的时候,因为成海的社会经历比较丰富,再者也有了家室,心也比较稳定。鞑子入寇的时候,黄平招募的那些有江湖背景和那些江湖人都是自觉得大势已去,作鸟兽散,这里面的人也有和成海差不多出身身份的人,不过这次成海不知道翻了那股劲,却不愿意跑了,死心塌地的跟着黄平他们为大军打探领路。

这可能是和他就是从蒙古那边跑回来的有关,坚持下来的都是有福气了,这成海也是负责登州府一地头目。

去往京师诏狱捞人,这样的大事。自然要选择精兵强将。成海则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并且内帐房授权他他可以调用灵山商行和其他关系,以及各种资源。

江显绰实际上考虑的也是非常充份,成海在登州府已经是娶妻生子,据了解他对自己地家人很是看中,这样地人派出去,有家人在后方,也不怕他那里有什么别的问题,比较好控制。

在刘福来和李孟说完这些事情之后,第二天内帐房和江显绰分别和李孟禀报了详细的计划。李孟没有多说什么。

但事后却叮嘱了木云瑶一句话“加急快马,有何事山东以及周围省份,八天内可达,即便先斩后奏。也要知会与我。”

木云瑶明白李孟话中的意思,内帐房这次的调动在胶州营系统之内开了个极为危险的先例,李孟也不好是多说什么,毕竟按照层级划分,内帐房地位越来越高,是否有没有直接调动外面力量的职权。也没有明文的规定。

老太监也的确是为了胶州营的大局着想,只是这次地先例可以开,却不能成为常规。胶州营只能有一个首脑,在身边,还掌握着秘密力量的高级人物,这太危险了。

不过李孟也没有把话说死,老太监的见识和内帐房已经初具雏形的情报综合处理能力,还真是对胶州营大有用处,给些自专地权力,也未尝不可。

一切都交待完的当天下午。三十名亲兵连夜的赶往京师。这些亲兵不必进入京师之内帮忙,主要驻扎的城外接应即可。但这些接应的人并没有和成海他们联系。却只是和分号的老掌柜隐秘地见了一面,江显绰也不知道这件事。

成海一共是带了九个人来到了京师,他勉强也算是地头蛇,胶州营这次又有大笔的银子支应,几个人在平民居住的地方买了一处院落,装做山东来京师贩运海货土产地商人,他们也确实是带了不少的土产货物。

京师是重地,要是不明身份的几个外地人出现,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很快就会注意到,不过他们几人都是路引之类的手续齐全,又有大批的货物,而且确实是每天和城内的一些杂货商铺联系,看着很是正常。来到京师内,沟通了消息之后,也只能是步步小心谨慎。

成海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心中是做了很坏的打算,京师劫诏狱,这可是连评书先生都不敢提的大事,自己来干,想必是九死一生。

不过军命如山,现在自己地老婆孩子在田庄里面也有了一份红利,家中还有小小地田产宅院,这日子比起自己在草原上给那些鞑子当奴隶的时候不知道要强出多少,自己拼了这命,按照胶州营地军功抚恤,家里孩子都会有很不错的前景,想想也是值了。

他在山东好多年,回到京师来千头万绪,虽然有灵山商行那边牵线,不过帮助也不是太大,还只能用从前自己的老关系。

锦衣卫在各处打探监视,在朝中值守依仗,传旨护送,还有镇抚司审问钦案,另外就是诏狱这边。

大凡在锦衣卫之内混的不得势,一般都会给打发到诏狱这种地方来养老送终,那周番子当年和成海做下那票大案,虽说成海跑出京城之后,自己没了干系,但平日里他和成海关系那么好,也是被众人看在眼中。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身上有了污点,在锦衣卫之中升迁没了指望,结果被派到了诏狱去看守犯人,这几年下来,才是个小小的班头。

大明官场黑暗,这监狱更是又如地狱一般,牢头狱卒百般的盘剥欺凌,而且待罪之身没有那么多的权力,有苦也无法声张,这些监狱里面的官差还往往是借着这些人和亲人们的互相沟通,上下其手,大发其财。

但这诏狱却不一样了,能进入诏狱的罪人往往都是高官勋贵,这些人门生故旧无数,在狱中稍有得罪,外面就要担心打击报复,而且这么高位的官员,没准哪天就要起复。到时候再弄出汉朝时候韩安国那典故就倒霉了。

到了崇祯朝。这诏狱更是个怪地方,每间牢房都是被打扫的干干净净,饮食上从来不敢有一点的克扣。狱卒和差役们更是不敢呵斥打骂,崇祯皇帝喜怒无常,官员起起伏伏,都让人模不到规律。

崇祯六年,一名兵部的员外郎不知道因为什么罪名被打住诏狱,看守的狱卒讽刺了几句,谁想到一个月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成了刑部地侍郎。锦衣卫都指挥使自然不会因为这个小小地狱卒和刑部的侍郎动气,结果这名狱卒的下场很是凄惨。

有这么个前车之鉴在那里,诏狱里面的其他人自然是明白如何做,看守这诏狱的锦衣卫们各个诚惶诚恐。与其说是看守犯人,倒不如说是在伺候老爷。

在这里,油水好处是不用想了,唯一的财源就是官员的亲眷过来探望,或者会给些钱财打赏,这还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拿到。其他的人只能靠着那饷银过日子,清贫的很。

这周番子当年虽然有几千两银子地款项在手中,可这么多年过去。锦衣卫这些人又不是什么谨慎节省的角色,渐渐的手头也紧张了起来。

成海找上门来,周姓锦衣卫虽然开始是心惊胆战,可随即就为那万两银子的报酬心动了,自己一年地粮饷才多少钱,这万两银子几辈子也赚不出来。

成海刚来京师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想的千难万难,威逼利诱这位周番子答应。才有些松口气。总算是第一步走了出去。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有些目瞪口呆,周番子可并不和他一样紧张。每天照样的吃吃喝喝,然后,成海才了解到,这诏狱的各种情况。

先不说里面那些官员地受到的优待,而且看守也很是松懈,在成祖朱棣靖难之时,这里面还有些需要严加看守的重犯,防止外面地那些人过来劫狱救援,可越往后,在这诏狱里面就都是些文官勋贵。

勋贵们最多就是个富家翁,失势后,身边人唯恐择不开关系,而文官大臣们自命风骨,天子既然下旨拿人,那是作为臣子应当遵守的,就算是牢门不关,让他们自己逃出这诏狱,恐怕还觉得的是对他们的侮辱。

而且诏狱的狱卒们收入微薄,工作却繁重,既然如此,谁还愿意用心看守,每天拿着兵器来回巡视你累不累啊!

当然,要是光明正大的朝着外面带人肯定是万万不能,万一是闹将起来,锦衣卫自己的武装和御马监、京营的部队马上就能赶到,到时候九门一关,这可就是插翅难飞了。

周番子地办法也没什么复杂地,就是给那孙传庭每天吃的饭食里面掺上些泻药,份量很少很少,但足够让人很不舒服。

孙传庭虽然是身体健壮,勤修武艺,可莫名其妙被打住诏狱,这样地心理冲击太大了,身体已经不如从前那么好,加上周番子这一点点的下药,每天肚子不舒服,这身体却明显一天不如一天了。

不过成海和周番子却不心急,如今已经是八月间,京师的气候也开始热起来,这等天气,吃坏了东西却也正常,从七月底开始,周番子下药就是断断续续,让人感觉这是孙传庭的身体不好,而不是有人捣鬼。

八月初十,同样是住在京城平民区的孙传庭一家真是感觉凄凄惨惨,眼见着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要到了,别人家都是团团圆圆,可孙传庭被抓,全家人从巡抚、总督的家眷变成了罪人的亲属,这等落差和心境的凄凉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孙传庭为官多年,也是好大一家人,可被抓捕下狱之后,树倒猢狲散,很多远房的亲眷,投奔投靠的下人都是慢慢的散去,现在也就是一家五口人和两个老仆人相依为命,按照京师许多人的判断,这孙传庭估计也就是彻底失势了,眼见着杨嗣昌在湖广、四川一带越大越好,等彻底平定,他这边更没有什么起复的机会了。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太多的人来关注这一家,所以在八月初十那天晚上,一家人愁眉不展准备吃晚饭。院子里面突然冲进来二十几号人。也就没有人关心了。

这些人都是蒙着面,动手倒也有分寸,但蒙住口鼻,捆住手脚的却也是做个了十足,这些人做的算是干净利索,这些人都是被灌了一大口气味难闻的液体,然后就慢慢的昏睡了过去。

孙家这些家眷在陷入昏迷前,每个人都有些绝望了,心想我们孙家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孙传庭一心报国却被下狱。下狱后家人都要被牵连。

孙传庭家眷失踪的事情是在八月十五地时候才被人发现,压根没有人关心这些罪人地亲眷去了那里,或许是回乡避祸了吧。

当然,也没有人注意到。某日还有几大车的货物出了南门,这些货物据说城内一些北面来的皮货,城内卖得不太好,想要去通州用漕船运到别出去,看看有没有销路。

结果因为货物不少,和守城门的士卒絮叨了半天。直到双方说定了应该交多少钱的常例,这才算是放行。

最后一共十五两银子成交,那些守城门的士兵满脸喜色。赶着车的商人们则是愁眉苦脸。

这些装着皮货的大车,到了距离京师几里之外的大车店,在那里重新的翻腾了一会,等再离开地时候,就是一些在京师得了病,想要回乡的重病患者。

居然是带着车厢的马车,还有些青壮的伙计们护送,排场十足。看起来这可是富贵地家庭。不过应该是病的不轻,这么热的天。那帘子都不掀开。

孙传庭家眷不见的消息虽然上层没有人关心,可京师市井之中和这些执法的衙门也是沸沸扬扬,一些人禁不住感叹这世态炎凉,即便是血亲的家人也是如此地淡漠,说走就走,也不想想当年孙传庭显赫时候的给家中带来的繁华富贵。

狱卒们合计一下,决定不把这个件事情和孙传庭说,这些日子孙传庭地身体虚弱异常,再告诉他这样的消息,恐怕打击更大。

可这些狱卒们也是纳闷,孙传庭的饮食上已经是注意卫生,甚至是改善了不少,怎么这身体还不见起色,请了几次郎中过来也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孙传庭下诏狱是下狱待审,也就是囚禁,要是在狱中出了问题,这边还真是要担上干系。

“罗头,我看那孙传庭的气色不太好,今天小王给他换了几次马桶,怕是那毛病又犯了,给他请个郎中吧!”

周番子在诏狱的门房客气的问道,那罗头是个大胖子,听到这话就气哼哼的说道:

“简直是中邪,咱们这边本就没有什么花头,再这么给他看病,怕是要倒贴银子。”

“还是请吧,那孙传庭家人不见,人也是可怜,总归不可能看着他这么病下去,安排人过去吧!”

天色渐黑,眼见着就要换班,这罗头也是着急回去,也不想多说,点头答应了下来。

晚上的时候,一名高高大大地郎中和两名跟班满心不情愿地来到这里,心想自己明明在南城,偏偏被叫到这西城来,晚上一上灯宵禁,自己怎么回去还是个麻烦,偏偏来的是番子,凶神恶煞地得罪不起。

轮班的狱卒也知道究竟,直接是把人放了进去,然后关上了牢门,周番子据说前些日子去赌坊得了个彩头,今日间请众人吃肉喝酒。

虽说不过是酱肉和烧酒,可毕竟是个好吃食,一帮人早就是兴致勃勃的聚成了一堆。任由那郎中在牢里面忙碌。过了会,听得那郎中的跟班说是已经是诊断完了,值守的那位狱卒才无精打采的过去给那几个人开门,那郎中很是虚弱,被那两名跟班搀扶着,一名跟班带着些抱怨和那狱卒说道:

“天牢的煞气太重,我家老爷把这大人看好了,自己却头晕眼花……”

“呸,老子在这里当值十几年了,怎么就没有遇见什么煞气,你家郎中自己身子不好,还乱咬,快去那银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那狱卒看看倒在床上的孙传庭。背对着狱卒。一动不动显然是睡的熟了,这看守诏狱的狱卒倒也是惊叹:

“这么多郎中,还就你们家这个治好了,走吧,走吧,回去好好歇着。”

酱肉是老字号,烧酒很醇,还有几个大方的买了小菜,一帮人喝的兴高采烈,搞得这诏狱闹哄哄的有如集市。声音甚至是传到了诏狱的内部,惹得这些待罪地重臣一阵阵皱眉。

“一叶知秋,这天下完……

也有人在牢房地角落里低声的念叨,这小小的诏狱现在还有一年前风光无限的五省总理熊文灿。可眼下谁都知道这熊文灿的命运是秋后问斩。

晚上这诏狱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危险,这帮狱卒们把大门从里面反锁,喝多了的去其他地方睡觉,喝少了也是靠在墙边打盹第二天日上三竿,那罗头才打着盹来到诏狱,一进歇息的屋子。却看见属下各个无精打采的,满屋子隔夜的酒肉臭气,他也发不起火来。都是自家弟兄,笑骂了几句也就过去。

到了晚上,监狱的狱卒按照常规要各个牢房清点一下,这也简单地很,这么高级别才能进来的牢房,当然不会有太多的人。

那名值夜的狱卒溜达到孙传庭地监房,透过粗大的木栅看过去,那孙传庭还是面朝墙壁一动不动。不由得感觉有些怪异。本来交接的时候,白日当班的士卒说是这孙传庭的病被郎中看好了。这段时间身体一直不利索,就让他多睡会。

可这算算时间,睡了一天一夜,看看牢门前的馒头和水,竟然是没有动,心里面觉得有些不对劲,当下喊来一名同伴,有人做个见证,一起打开了牢门,走到孙传庭跟前小心翼翼地招呼道:

“督公……”

诏狱的罗头大模大样的在门房里面喝着酒,吃着酱肉,那周番子要犒劳自然不会少了他这个头目,大口大口地正高兴,只看见两名狱卒急匆匆的跑过来,满脸的惶急神色,他刚要开口训斥。

一名狱卒趴在他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罗头手中的酒壶没有拿住,一下子掉在了地上,人腾地站了起来,刚要大声的喝问,却看见身边几个方才凑趣的惊愕的看着这边,把到嘴边地话又是吞了回去。

“领我去看看。”

罗头闷声地说了一句,领着那两名狱卒大步的走进诏狱。

三个人急匆匆地走到孙传庭那处牢房,先是让狱卒看出来路,然后罗头和另外一个走进去。

每有大员进来,这狱卒的头目总要亲自去见见面,显示自己的殷勤照顾,这孙传庭他也是见过其人,走近敞开的牢房,那“孙传庭”已经是仰倒在木床上,看那死灰的脸色,那肯定不是孙传庭。

可这人却已经是死一天了,身体已经是僵硬,边上那狱卒脸都已经是煞白,颤抖着声音问道:

“罗……罗头,这…这……孙传庭逃狱了……”

压低着声音,结结巴巴的话都说不利索,罗头死盯着那尸体,身体也渐渐的发抖,听到手下的这句话,猛然一颤,厉声开口呵斥道:

“什么逃狱,是病死,这身体不好了几个月,现下顶不住,撑不住,病死了。”

他身边那名狱卒还没有反应过来,傻乎乎的张着嘴,那胖大的罗头猛然间愤怒起来,一把把这狱卒揪起来,压低了声音怒喝道:

“别发痴了,孙传庭病死了,得病不治,死在咱们诏狱,你明白了吗!!!?那狱卒被罗头喝骂,浑身激灵,立刻是反应过来,急忙的说道:

“病死,对,这孙传庭病死了!!”

京师城外去往山西的方向,按照老掌柜的指点,成海和周番子两个人带着的大车就是来到这边的一个客栈,这个客栈里面早就有过来接应的人马,木木的孙传庭被塞进了马车之中。

等到离开京师百里之后,周番子总算了松了口气,看着车外那些骑马带刀的骑士,笑着对成海说道:

“成大哥,倒想不到,山东居然安排这么多人过来接应。”

成海也是极为放松的靠在车厢壁上,淡淡的回答道:

“若是这事情不成,这么多人就是用来杀我们灭口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顺明最新章节 | 顺明全文阅读 | 顺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