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队伍,怀着除恶务尽的激情,在几位德高望重的教士率领下,各路民众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奔向王宫。
王宫里,国王爱德华一世正饶有兴致地看着牛津大学教授罗哲尔?培根演示实验。几位大臣战战兢兢地在一旁陪同。只见培根将几种粉末混在一起拌匀,挑出小小的一点点,放在纸上用火点着——“唰”地一声,一道耀眼的亮光腾起!
大臣们吓坏了,都不禁倚着墙壁,恨不得能穿墙逃到外面去。可是国王镇定自若,眼睛里反而发出欣喜的亮光。
这时外面的呼声传来,几名骑士面色凝重地奔进来,向国王报告情况。一听民众云集,大臣们面如土色。这种情况可不好对付,搞不好就会变成动乱。
头戴王冠的爱德华一世端坐不动,神情刚严,冷静寻思,不发一言。
大臣们不敢吱声,焦急地等待。大量民众已经聚集在王宫外面,喧哗声震动宫廷。
在众臣焦急的眼光中,爱德华一世缓缓站起,先对卫士吩咐道:“你们帮教授先生把桌子上的东西收好。”说罢,爱德华一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外面。几名骑士跟随而出。
培根一大把年纪了,经历过无数风波,并不怎么吃惊,叹口气,将桌上红的、白的、黑的、靛蓝的、土黄的……好些碎块、粉末,以及瓶瓶罐罐装着的液体逐一收起。卫士虽有帮助收东西的君令,却对那些东西满怀敬畏,根本不敢动手,只好在旁边毕恭毕敬地哈着腰。
广场上,威严的国王拂袖而来。一碰见爱德华一世那刚严的神情与锐利的眼神,带头的几位教士马上停止了激昂的呼叫。请愿的民众气势大沮,心底由狂热变成了震惧。一大片人不再喧哗,好些人扑通扑通地跪倒了。
教士们先前已经准备好理直气壮质问国王的话,这个时候却没有谁能够说得出来。一位老教士带着哭腔,仰望爱德华的胡子,求恳道:“我们的英明的主上啊!请,请一定要制止那老疯子……”爱德华往下一瞪眼。老教士马上改口:“啊不,那、那老教授……的研究。命令他,停止亵渎上帝吧!”
民众随着一片哭腔。一位老贵族也恳求道:“陛下啊!请告诉他不要再冒犯上帝,以免给我们国家带来灾难啊!”
下面的人跟着央求,一片乱哄哄的声音。
爱德华一世没有耐心再听,大吼一声:“肃静!”
广场立时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爱德华以威严而怜悯的眼光凝望了一阵他的臣民。然后,爱德华挥舞双手,激情沸腾地宣讲道:“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看起来安详宁静,但是,那是眼前!要再看远一些啊!我们国家非常危险!北非的、中东的异教徒,打败了我们的十字军!东正教跟我们的天主教决裂,拜占庭帝国吞并了我们十字军辛苦建立的拉丁王国!我们的圣地耶路撒冷,依然看不见收复的希望!基督的陵墓,还在异教徒的魔掌之中!我们的教廷,却没有气魄和力量!我们的盟友法兰西,目光短浅,与我们貌合神离!我们的近邻威尔士、苏格兰,屡屡和我们作对,桀骜难驯!”
一连串的慷慨陈词,撞击着臣民的心胸。广场之上,没有一个人再敢喧哗,都侧耳聆听着。
爱德华继续挥舞手臂,高声宣讲:“我们国家,并不富强,而且时刻处在战争边缘,十分危险!能够使我们摆月兑这种危险处境的,就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能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能使我们的军队战无不胜!能让法兰西俯首贴耳,能使异教徒灰飞烟灭!能让圣地响起我们虔诚的赞美诗,能使圣墓不再群魔乱舞!他就是——我们国家的救星和骄傲,培根教授!”
演讲至此,听众低着头,侧着身,面面相觑。都不料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本来是要来讨伐上帝的敌人,没想到经过陛下这么一说,培根就变成了国民的救星、教廷的救星、圣墓的救星了。
爱德华的宏亮声音继续着,慷慨激昂,越发慷慨激昂……
这次请愿风波,终于不了了之。培根再度逃过一劫,保全了老命。
爱德华一世,史实上便是一位十分英明的名君,奠定了后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础。英国历代君主,以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最为有名,但实际上,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对英国的贡献都不能与爱德华相提并论,只不过是采摘果实之人罢了。爱德华才是种树之人!
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是汉朝最为鼎盛的时期;可是如果没有汉高祖、汉武帝进行开拓,不会有汉朝的盛世。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不过也就是汉昭帝、汉宣帝这样的普通英主,爱德华的统治才是英国崛起之根本。
爱德华一世对于英国有三大贡献:第一,统一英伦三岛。这个意义,毋庸置疑是英国崛起的必要前提。这个功绩可以与秦始皇统一七国相提并论。尽管秦始皇死后天下又乱,但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尽管爱德华死后苏格兰一度又月兑离英国,但毕竟爱德华初次实现了英伦三岛的大一统,并在有生之年加以巩固。
第二,奠定英国议会制基础。政治制度的先进,是后世英国崛起的首要原因。封建王权过于强大,则使贵族与平民阶层的自由和创造能力受到压制(如中国);但是封建王权被过分削弱,则国家凝聚力散失(如波兰),爱德华一世恰恰实现了一个比较恰到好处的均衡。十三世纪初“无地王”约翰(“狮心王”理查的无能弟弟)在各地领主的迫使下,签署了《自由大宪章》,开全世界君主立宪制之先河。然而由于“无地王”及其继任者的孱弱,君权被过度压制。到了爱德华在位时,运用自己的强势,重新加强了王权,使得王权与议会的权力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这样,英国的君、臣、民能够达成利益上的一致,同心同德振兴国家。
第三,这也许不是爱德华有意所为,不过,英国的学术界远没有欧洲其它地方禁锢那么严密,因此爱德华在位时,英国的科学发展快于别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批优良学府在科学与哲学领域的率先探索,亦是后世英国崛起的一大动力。
以上是现实世界的历史,而在这个世界呢,由于炎汉的缘故,爱德华更不得不快马加鞭!随着炎汉的商品向欧洲渗透,炎汉的故事亦随之流传。爱德华听说炎汉国王赵矜拼命在搞火药的研究,很快便想到鞑靼人用火炮攻城略地的事。正好培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搞出了火药的人,已经实验成功了。爱德华如获至宝,立即请这位天才科学家来王宫,将他的发明好好讲述,看看哪些可以应用在军事、哪些可以应用在民生。如此一来……大英帝国之崛起,大有提前之势!
由于爱德华给培根撑腰,伦敦的风波总算平息。
无独有偶,此时的南欧亚平宁半岛上,另一股风波在发展,在蔓延,很快遍及意大利各邦。从教皇国的首都罗马开始,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比萨、博洛尼亚诸城先后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游行,同样也是群情激昂,同样也是喊着“打死”、“烧死”、“砸死”、“绞死”。
这却是因为一部作品,激怒了广大教士与善男信女们。在这个宗教具有强大控制力的黑暗时代,任何人对教会的挑战,都会惹起狂热信徒的强烈反响。为了反对科学以及其它不同的声音,善男信女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干出残忍暴虐的事情——譬如史上有名的女数学家海帕西娅,因为触怒教会,被信徒们劫持凌辱,最后剥光衣服,拿锐利的蚌壳一块一块地剜下肉来,奄奄一息之时再斩断四肢,投入火中。
类似这样用火刑“净化”掉的异端分子,历来不知道有多少了,时至今日,还在不断重演。
与培根堪称难兄难弟的另一位先驱者,正在狼狈逃窜。这就是但丁。培根是实验科学先驱者,但丁是文艺复兴先驱者。他们的思想太过于领先时代,使得他们遭受了无数的嘲笑、白眼、造谣、诽谤……颠沛流离,命运坎坷。但是,正是他们以及这个时代若干敢于反抗教会、追求真理的人,一同敲响了中世纪宗教桎梏的第一道丧钟。
但丁创作的《神曲》,是文艺史上一部不朽巨著。《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但丁以之批判教会,痛快淋漓。
在这个时代,到处是宗教势力。培根要搞科学,只能披着宗教的外皮;但丁要搞文艺,也得借着宗教的名义。他在《神曲》中以一个正直教徒的身份,痛斥教皇、主教、教士等大大小小宗教家们“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他揭露宗教家们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婬无度、迫害民众等丑恶的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指控宗教家们“沉湎于金钱的婬★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他又强烈地直指罗马教廷是“污血的沟,垃圾的堆”,控诉“圣殿变成了兽窟,法衣也变为装满罪恶面粉的麻袋”!
这样的作品问世,带来的风波怎么可能不大!于是,意大利各地的游行、集会,就在教会的默许并暗中支持下,如火如荼,愈演愈烈。
不得已,但丁只好仓惶逃出佛罗伦萨,隐姓埋名,躲避起来了。究竟躲到哪里去了呢?可能是比较开明的威尼斯?可能是与教廷有着严重矛盾的法国?一般人不得而知。要是给一般人都知道了,他当然就死定了。
待续第八十八回:未婚夫妇困峻岭,忘年兄弟斫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