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章汉帝国休养生息,晋庭起八王之乱
自大业九年(282年)秋爆发的菲律宾叛乱,持续了三个半月,最终于大业九年冬被南沙王刘永平定.自此大汉帝国休养生息十余年,国内外无大的战事.
回过头,在说帝国的世仇---晋国方面.
曹魏国的时候,曹爽当政,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异姓之手,曹爽不听。[我搜小说网]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氏皇族魏国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家族中很有影响。
晋朝的建立者晋武帝司马炎认为,自己能够从曹魏手中夺得政权,当上皇帝,是因为曹氏不分封同姓为诸侯王,皇室孤立无援,缺乏屏藩的缘故。
于是,他便在泰始元年(公元256年),大封皇族二十七人为王,并允许诸王自选本王国内的大小文武官吏,收取封国的租税。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辖民户二万者为大国,可置上、中、下三军五千人;辖民户一万者为次国,可置上、下二军三千人;民户五千以下者为小国,置军一千五百人。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
晋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不仅领有封地,还可以和小王国一样置军。后来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诸王多少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晋武帝完成了分封宗室诸王的政治计划,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氏的统治由此稳固。其实反而种下了祸根。不少诸侯王兼领了中央或地方的军政大权。他们都是些贪婪残暴的野心家,趁机网罗党羽,扩充军队,各自拉拢一批士族官僚地主,相互倾轧,妄图夺取帝位。这样,诸侯王国就成为晋朝内部的强大割据势力。
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史载晋惠帝极其痴呆低能,官员向他禀报“天下饥荒,百姓无米可食”,他却说“何不食肉糜”,由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以至后来引起皇亲国戚争权夺利。晋武帝重病之时下了诏书,存放在中书省,诏书中依托汝南王司马亮,又以外戚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共同辅政晋惠帝(。杨骏惧怕失势,曾经从中书省借出诏书,看后不归还。
当时的中书监华?M恐惧,还亲自向杨骏索取诏书,但杨骏始终不还。晋武帝病情加重时,杨骏要求晋武帝让他单独辅政,晋武帝点头默许。杨骏招来中书监华皓、中书令何劭,口宣帝旨作遗诏,让杨骏单独辅政。[我搜小说网]诏成后华?M、何劭二人拿给晋武帝看,晋武帝视而无言,两日后就驾崩了。
晋武帝死后,司马亮恐怕杨骏要害他,逃亡许昌。杨骏一时位极人臣。而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年龄大司马衷2岁,又矮又黑,凶狠多诈,也企图操纵晋惠帝以把持朝政。杨骏辅政时期,凡有诏令,晋惠帝过目后交于杨太后;然后直接下发执行。杨骏知贾南风难以控制,为防贾南风碍其擅权,则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引起皇亲国戚及某些大臣的不满。杨骏的二位弟弟杨珧、杨济常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劝其小心祸患,杨骏不采纳。贾南风不让杨骏独揽政权,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杨骏向来恐惧楚王司马玮,对此事不加阻止。
贾皇后有了楚王司马玮的支持,在永平元年(291年)三月,贾皇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洛阳全城戒严,要楚王司马玮领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杨骏为人胆小懦弱,事件发生时谋而不决,司马玮军火烧其府第,杨骏逃到府中马厩被杀。贾后又以晋惠帝名义下诏书,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位置,贬为平民,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元康二年,292年,杨太后因没有食物八天后饿死)。又诛灭杨骏三族,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至此杨骏政治势力被消灭。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元老大臣卫?共同执掌,楚王司马玮因杀杨骏有功被委卫将军兼领北军中侯,贾皇后的亲戚也担任了要职。但各人之间还是勾心斗角。贾皇后对未能独揽大权也不满意。
汝南王司马亮与卫?对楚王司马玮掌握禁军甚为忌惮,计划夺其军权,遣司马玮回其封国,此举引起司马玮的不满.于是司马玮靠向贾南风,贾南风封司马玮为太子少傅,让他可继续留在京城洛阳。而后贾皇后指使晋惠帝下手诏给楚王司马玮,令他宣布汝南王司马亮与卫?图谋不轨。楚王司马玮率军包围二人府第,汝南王司马亮认为自己一片丹心,不抵抗,众兵不敢杀之。司马玮下令,“能斩亮者,赏布千匹。”,才有人杀了司马亮。卫?也在这场政变中被杀。
楚王司马玮杀了其兄弟汝南王司马亮及卫?后,司马玮的谋士岐盛劝其乘机扩大权力,司马玮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贾南风认为司马玮的权力太大,亦想灭之。在杀了司马亮的第二天,她与晋惠帝用了张华的计谋,派中将军王宫到司马玮处否认惠帝下过这道诏书,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害死汝南王司马亮、卫?.可怜被猴耍的楚王司马玮的部下闻诏后多放下武器散去,司马玮束手就擒。过后,其谋士岐盛也被夷三族。
这样贾后就完全掌握了晋王朝的大权。
在这西晋内部争权夺利之间,汉神帝令太子刘珊所属之蜀汉诸王二十多万大军分兵数路出军蜀中、汉中、关中、宜昌等地,虽有斩获,但最终都被晋军击退,双方势力均衡之势,还是没有被打破.
再说晋国方面,贾后掌权后,大树自己的党羽,除了依靠族兄贾模、内侄贾谧,母舅郭彰这些亲党外,还起用当时的名士张华为司空,世族裴?为尚书仆射,裴楷为中书令,王戎为司徒,令他们4人共管京城机要。由于这几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统治经验,又和贾模等人能“同心辅政”,所以从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至元康九年(公元299年)的七、八年间,贾后还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汉神帝令汉军乘虚而入,进犯晋国,皆无功而反.
再说蜀汉大汉帝国方面,巴东王林志宽于大汉大业二十年(公元293年)驾崩,其子林志嗣爵,西蜀王席洪生驾崩于大汉大业二十五年(公元298年),其子席礼嗣爵.这两位新王年纪尚小,武功不行,蜀汉帝国各王侯将相皆老的老,死的死,年轻人武功不如先辈,所以与西晋势力均衡之势,无法打破.
西晋自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2年)至惠帝太熙元年(公元292年)十年间,几乎没有那年不旱,关中地区大饥,以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后来又有蝗灾瘟疫,死者无数,流?坡?樱?怨潜我埃?煊写蠊婺5脑置窳麽?
西晋永康八年(大汉大业二十五年,公元298年),晋国大旱,略阳、天水等六郡流民数万家十余万口,过汉中转入益州就食。益州刺史罗尚逼迫在益流民限期出境,官吏趁机劫掠流民财物,激起流民反抗。流民拥护氐人人李特为首领,设立大营,聚集二万余众。李特和弟李流自称大将军,部众皆各封以官号。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李特克雒城,次年击破郫江防线,蜀郡太守举少城降。益州刺史罗尚联络诸村堡攻流民军,李特阵亡。
李特死后,其子李雄领导流民军继续作战,控制了成都以北大片土地。太安二年十二月(公元303年),李雄率军攻入成都大城。
建武元年(公元304年)十月,流民拥李雄称成都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成汉一面与大汉帝国通好,一面开疆拓土,疆域东到建平,北到汉中、仇池,西到汉嘉、沈黎,南到宁州。李雄在境内广设郡县,为政宽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经济有所发展,百姓富实,西蜀出现当时南、北方不曾有的太平局面。
再说西晋方面,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后与太子司马?的矛盾又爆发了。惠帝只有一个儿子,即太子司马?,是**谢才人谢玫所生,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贾后一伙的擅权渐露不满之意,引起了贾后的关注,贾氏的亲党贾谧等人,又害怕太子得政之后,也像贾后杀杨骏、逼死杨太后一样来对付自己,所以竭力劝贾后废太子。
于是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南风设计废除太子司马?.她先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后让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写好,要晋惠帝退位的文章,太子由于太醉,有一大半未抄完。贾皇后又亲自模拟其笔迹补完,呈送给晋惠帝.晋惠帝及众大臣看了太子手书,廷议要处死太子。贾皇后要晋惠帝马上执行,张华等人坚决劝阻。一直议论到傍晚仍未决定。贾皇后怕拖延下去对自己不利,于是先让晋惠帝下诏废除司马?的太子地位,囚禁于洛阳郊外金墉城.
赵王司马伦当时任太子太傅一职,经常讨好贾南风,一向为贾南风所信任,于是得以手握保卫皇宫的禁军大权.太子被废时司马伦与孙秀等人密谋要推翻贾皇后党羽。但孙秀认为废太子司马?聪明过人,若复位,将亲近圣贤,孙秀等人必不受重用。孙秀更指出司马伦向来被认为是贾皇后一党,即使救了太子,太子也不会嘉赏他们,救太子是自取其祸。于是司马伦,孙秀等人决定先等一等,让贾南风先杀了太子再动手为太子报仇,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于是赵王司马伦和孙秀这两个乱世奸雄努力劝贾南风一党尽早杀了太子,以断绝大家要复位太子的希望。
次年三月,太子在金墉城被杀死。
晋国太子无罪被害,引起了诸王和一部分拥护太子的朝臣不满。就在太子司马?死后一个月,即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在京师洛阳任车骑将军的赵王司马伦和孙秀等人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打着为太子报仇的旗号,利用自己掌握的宿卫禁兵,发兵收捕贾皇后及其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囚禁在建始殿。张华、裴?等人当时被杀,很多官员都被罢免(后来贾南风被送到金墉城,司马伦又以伪诏书让贾南风喝下金屑酒而死)。
事后司马伦假诏书自封相国,孙秀等人都被封大郡,握有兵权。司马伦一党掌握了朝政大权。
司马伦一党道德低下,治国能力缺乏。党羽之间勾心斗角。在政治上并无建树。
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又迁惠帝为太上皇,自立为晋朝皇帝,晋惠帝被废,软禁于金墉城.从此宫廷政变又转变为皇族争夺皇位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