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为溥仪建皇宫或者是为日军修要塞,这里的工程款你贪也就贪了,不贪白不贪。|我|搜小|说网但这是善款,是善良人的一片爱心,是救命钱。你贪污善款,是对他人苦难的麻木和无情,是对生命的漠视,辜负了善良人对你的信任,这是负人!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漠视生命,剥夺急需救助的苦难之人活下去的机会,有干天和,这是欺天!
负人欺天之人,不应该活着,没理由活着,不可能善终。
这个案子很离奇,充满了悬疑色彩。如果有人问我:你知道咋回事不?我不知道,啥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啥钱都可以动,就是善款不能动。前腐后继者当以此为戒。
警察局整不明白,但总得有个结论呀,于是采用了民间传播最广的说法:四个人都是被海东青施巫术弄死的。
至于作案动机,警察局给出的说法是:不是为了善款,善款没有问题,汪会长也没有问题。海东青杀死四个人,是为了郭玫瑰和其他三个人争风吃醋。
这个结论就像“七十迈”一样混蛋!
破案擒匪一般用排除法,范围越小越好。于是,通缉令下面又加上一条:“海东青擅长使巫术”。
这下可好,满洲国内,和尚、老道、萨满教统统改道,全都该行不干了,做起了小买卖,卖起了“毒豆芽”;巫婆、神汉、跳大神儿的也统统绝迹;黄仙儿、狐仙儿、蛇仙儿以及其它仙儿也没有人敢供了,连给祖宗上坟都没人敢烧纸了。怕说会巫术,当海东青给抓了去。
海东青也太猖狂了,这起案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做的,就落到他脑袋上,他也不申辩,也不找媒体喊冤,又顶风做案。[我搜小说网]这次,他做的是大案,惊天大案!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张择端所做,是一幅民俗风景画长卷,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有人物814人,牲畜83头,船29只,房屋30间,车13辆,轿17顶,树180棵,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画中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幅画生动传神,情趣盎然。书画皇帝大家宋徽宗对此画赞不绝口,爱不释手,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亲题《清明上河图》五字,并盖御用双龙小印。此后战乱不断,此画四次出宫,五次入宫,成为后世帝王、权贵争夺的目标,最后为清廷所得,一直传至末帝溥仪。
溥仪对此画更是真爱有加,视如生命。一九四二年,军阀冯玉祥进入北京,溥仪被逼出宫,带有大量珍宝、古玩、字画,而随身所带、日夜不离的,就只有这幅《清明上河图》。
溥仪对日本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感激日本人把他扶上皇帝宝座,失而复得“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尽管他这个皇帝受日本人摆布,是傀儡皇帝,是儿皇帝,但总比像野狗一样在外边流浪强,所以他感激。溥仪也憎恨日本人。关外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日本人占领之后,对我同胞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做为同宗同源的华夏子孙,他能不痛心?再说,祖宗的发祥地岂容东夷肆意践踏?所以,他也痛恨日本人。
溥仪也深知,投靠外敌,认贼做父,对不起中华大地上他们家曾经的子民,也一定为后世所不耻,但他别无选择。
溥仪也是有野心的,他靠日本人的力量当上皇帝,但他不甘心永远受日本人控制,他要逐渐摆月兑控制,而要摆月兑控制,靠拉关系不行,靠联合国开会也不行,只有靠军队,靠自己的军队,靠枪杆子。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这个星球上永远的真理!
溥仪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派人秘密到内蒙古他家曾经的鹿场哈拉沁色坎去组建、训练属于自己的宫廷卫队。他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拥有一只强大的军队,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一回真正的皇帝。
日本人是干啥吃的?小鬼子、小鬼子,就那么好糊弄!溥仪的每一举每一动都在人家的掌控之中,就连睡觉时说了几句梦话,胃肠不好时放了几个响屁,日本人都知道。就在宫廷卫队发展到五千多人,训练走上正轨之后,日本人突然出兵包围,予以解散,处死了直接负责人,并把溥仪找去,像训儿女一样狠骂了一顿,告诉他,今后如果再有此类异动,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吓得溥仪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胡思乱想,只有老老实实做狗了。
溥仪的想法和做法是幼稚的,他也不想想,凭你和那几个连气儿都喘不匀的清廷遗老能有什么做为?能掀起多大的风浪?能跟强大的日本帝国分廷抗礼?别说是五千人,就是五万、五十万,能是七十万关东军的敌手?
这下可好,偷鸡不成饭失把米,卫队没建成,还把私房钱全搭里头了,连花点儿小钱都得跟日本人伸手。把溥仪恨得牙根儿痒!心里虽然恨,可不敢表露出来,跟不敢说出来,还得亲、还得近、还得和日本人好,这是“怕好”。因为日本人不管他,他是一天也混不下去。
溥仪把从清宫带出来的珍宝、古玩、字画拿出一部分献给日本政府,来讨主子的欢心,还美其名曰中日文化交流,可只见流出,不见流入。
什么都可以献,就是《清明上河图》不能献,不光不能献,连看都不能看,也不能让日本人知道。溥仪把这幅画放在身边,每天半夜里才敢拿出来,独自欣赏。
然而,你放个屁都知道,每天半夜里点灯熬油看画,日本人能不知道?日本裕仁天皇知道了。他对《清明上河图》早有耳闻,早想弄到手里。于是,命令外务省想办法得到此画,送回日本。
外务大臣不敢怠慢,求见溥仪,告诉他,天皇欲借《清明上河图》一观,希望他能本着中日亲善的态度,满足天皇陛下这一小小要求。
溥仪明白,说是借,其实就是强要。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等于要了他的命!
溥仪对清明上河图不完全是喜爱,更有一种不可为外人道的情结。看着画中繁华的汴京,他就会想到莽莽长白山,想到圣祖**哈赤率领骁勇的八旗子弟从白山黑水间杀出,浴血奋战,得到这锦绣河山,是何等艰难。他就会想到祖上开创的康乾盛世是何等的辉煌!再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那种李后主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酸楚与怨恨、那种“垂泪对宫娥”的凄惶、无助与无奈,一齐涌上心头,但溥仪毕竟是**哈赤的后裔,野生长白山艰苦环境一代代锤炼、一代代遗传下来的不屈不挠的勇气,虽然已经退化,骨子里尚有几分残留,并未完全泯灭。看着《清明上河图》,想着今昔巨大的反差,溥仪时时告诫自己,不要灰心,不要消沉下去,要卧薪尝胆,忍受屈辱,就像圣祖**哈赤忍受李成梁一样,等待机会,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