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均倒是完全没料到自己的做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议婚的对象,不过即使知道他也不会在乎蔡雅的看法。这场议婚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男女婚姻问题,涉及更多的反而是豫章郡和荆州之间的一场博弈。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政治外交。
如果按照古代婚礼的程序,在议婚的时候男女双方当事人是不能见面的。这种事情本来应该由男方主动派出媒人,前往女方家中提说议婚的事宜,而女方答应后,才算是完成了议婚的第一步,也就是所谓的“纳采”。这个词的意思是女方的一种自谦,表示男方此时除了自家女孩子也还有其他的选择权。
换句话说,这古时议婚根本就不该女方主动提起,而且按规矩从头到尾就轮不到男女当事人出面,自然也不需要如今诸葛均就动身前往襄阳。按照规矩,诸葛均亲自上场那都是迎亲的时候了,而且以豫章和荆州的身份、关系,就算迎亲他也应该只去两家地盘的边界上迎接蔡家女子才对。
但事情一涉及现实利益,人们却未必就能按照规矩行事。虽说古代一般是男尊女卑,但是女方身份地位高过男方,因此导致选择权完全反过来的事情,却也不是没有。而到了乱世,由男方提婚这种常规就更常被打破,比如诸葛均前世的历史记录上,他的兄长诸葛亮的婚事就是由老丈人黄承彦主动提说的,而刘备的婚事其实也是孙权一方主动提出。也就是说,这种事情会随着当事人的家世、性格、政治利益而改变。
而诸葛均的遭遇和那两位又大有不同。刘表虽然提说议婚事务,但其实前提是建立在蔡家要先看过诸葛均,并且同意议婚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虽然议婚的事情是由刘表代女方提出,其实他却不保证能成功,这事情也不算女方主动来提婚。
荆州方面的意思是:不管诸葛家愿不愿意,只要不想得罪荆州,那就得低着头去求婚,顺便把诸葛均送去给人家过目。至于成不成,那要看蔡家的意思——虽然本来没这种规矩,可如今这根本就是一场大势力压迫小势力,强迫中奖的游戏,而且诸葛家还没有退出的权利。如今这所谓纳采,取决权根本在于蔡家是否看中诸葛均,而诸葛家只要不想和荆州翻脸。却就没有另外选择的权利。
因此诸葛均根本就没心思去考虑蔡家的女孩子会想些什么,他想的都是如何确保自己一行人的安全,以及如何在不得罪刘表的前提下全身而退。
于是在进入荆州之前,台面下的暗斗就已经悄然展开了。
首先是诸葛家利用新开辟的商路网络制造舆论,放出诸葛均将要前来求婚的消息。这一招却是诸葛均受《三国演义》刘备去东吴娶亲的启发,针对的就是刘表这种爱面子的名士。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刘表堂堂“八及”之一,总不能连脸都不要了,把为求亲而来的老友侄子给害了吧?
然而不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刘表那边的效果还没有出现,襄阳城内却随之涌现了别的谣言。开始有人在暗中散步诸葛均年幼学浅、无德无才、荒唐不堪等等说法。诸葛均人还没出豫章郡,名声倒先在襄阳城里臭了。
看样子这襄阳城的水果然不浅啊……诸葛家和蔡家的婚事可能让某些人物在暗中不满了。负责襄阳事务的吕岱和步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提出的解决办法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步骘提议散布三公子的正面形象辟谣,毕竟谣言所传不实,即使不能完全抵消,但多少也可以缓和襄阳人们的看法,让蔡家将信将疑,不至于对诸葛均印象太坏。而吕岱却主张,索性推波助澜,加大谣言的力度和夸张程度,要搞就把事情搞大!而且其中一定要把三公子的外貌给抹黑,能说多丑说多丑,绝不能说得帅了。
诸葛均一开始也为吕岱的建议而惊讶,不过仔细一回味就琢磨出来了。
首先,凡是谣言都有个限度,这是因为人们的心理也都有个承受的极限。你说的过头了,别人反而会怀疑你,因此造谣生事的高手那都是七分真三分假,让你真假难辨。其次,负面形象那也是一种形象。在诸葛均前世的网路上就专门有这么一种人,出乖露丑吸引旁人的眼球,最后人气爆红。这的确也是一种出名的方式,大家都会好奇啊,这么奇葩的人世上真有么?于是打酱油的围观者自然而然就会多起来。
而吕岱的建言最厉害的却是最后一着。当半信不信的群众被吸引过来以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对谣言最直接的反击。只要一看,谣言就不攻自破。于是连带着其他关于诸葛均的谣言也都会被人们怀疑,甚至酝酿出在荆州有人刻意对他不利的氛围。这样一来诸葛均就将以一个被迫害者的姿态在襄阳登场,吸引注意力又招人同情。
而什么谣言是一眼就能看穿的呢?那自然就是外貌了。
见识过后世网络红人厉害的诸葛均最后还是用了吕岱那以毒攻毒的法子。因此蔡雅的猜测却并不全对。在对诸葛均不利的谣言中,那些对他抹黑最为夸张的部分,其实往往都是诸葛家自己散布的。尤其是那些关于容貌的传闻,连诸葛均自己都在心中吐槽:你们这宣传的根本是前世星爷片子里的如花嘛。
也正因为这暗中的舆论操作较劲,诸葛均在第一次进入这汉末襄阳城的时候,感觉自己简直受到了前世那些明星大腕一般的待遇。襄阳人民凡是有空闲的,几乎这一天都跑到了城门口打酱油。大家都想要围观一下如此奇葩的诸葛家三公子究竟是那路妖魔鬼怪转世投胎来祸害人间女子。
当然,诸葛均也没有辜负襄阳群众的期待。他全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以前所未有的整齐姿态和无辜表情端坐在去掉四壁的牛车之上。托之前宣传的奇葩形象反衬打底,外加诸葛家的优良遗传基因扶持,在襄阳人心目中诸葛均的第一次登场形象竟然很不错。很多年以后谈论起来,襄阳的老人们大都还记得那个在冬日的斜阳下,坐着牛车缓缓入城的少年那清秀的模样。
这一次荆州和豫章的交涉,虽然实际上是豫章郡和荆州之间的一次政治外交,可是名义上却又是诸葛家和蔡家的议婚,而诸葛均更是以刘表老友侄子的身份拜访荆州,因此荆州方面对这次来访的定性是属于私人性质的,自然不可能摆出官方的大规模阵容前来迎接。负责前往襄阳城馆舍接待诸葛均一行人的是刘表的次子刘琮,以及蔡瑁的妹婿,黄承彦。他们都和蔡家有亲,因此算是女方的迎宾使者,同时刘琮也算是代替父亲迎接故友之侄,其中自然也有考虑他和诸葛亮、诸葛均年纪接近,容易交往说话的因素。总之,这样就算两方面都兼顾到了。
这两位都是汉末三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因此见面时诸葛均少不得要仔细打量一番。
刘琮让诸葛均很有些失望。他看来可能已有十四、五岁的年纪,容貌却并不如何出众,并没有继承到父亲刘表的英俊形象。单就诸葛均和他短短数句交谈来看,这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少年人,性子似乎不如何强硬,属于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类型。这样的刘琮全然不符合诸葛均心目中那个清秀聪慧的少年形象。于是诸葛均不期然间想起了曹操在前世历史上的评论:“刘景升儿子,真犬豕也!”——这句评论虽然有些过分了,但如今看来曹操应该也不是信口开河。
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对刘琮还是要再留意一下才好。毕竟既然穿越了,历史就不再是历史,而是现实。在现实中因为小看人而阴沟翻船的风险是很大的。何况曹操人家那是牛人,牛人心目中的“犬豕”对一般人来说那未必就真的好对付。
在心中自我警戒一番后,诸葛均又把注意力投向另一位历史名人,他兄长前世的岳丈,黄承彦。
这位沔南名士在后世之所以出名,更多却是因为他女婿和女儿。尤其是那一句“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更是引发了不少争议。不过诸葛均之所以对他特别注意,乃是因为历史记录他对自己女儿的描述:“黄头黑色”。
一般来说人们都因此认为孔明老婆黄氏很丑,不过诸葛均的想法就特别一些。所谓黄头,不就是黄色的头发么?所谓黑色,不就是皮肤黝黑么?这两种特征要放在诸葛均前世,你能说那是丑么?那些染发的,晒太阳的,是不是统统都不知道美丑了?老外的金发美女,黑人美女,难道还少了么?
何况古代人的审美观和诸葛均前世那也不一样。比如诸葛均前世男人看了老外的白富美流口水,女生看了金发帅哥眼睛冒星星,可你要搁汉代,一个老外要撞上见识少胆子小的,搞不好人家就会给你来一句“鬼啊!”,然后扭头就跑。因此在诸葛均看来,黄氏未必是个丑女,只不过容貌可能不太符合古代的审美观。就不知道她是不是看起来像老外?如果是这样,或许她家有外国人的血统?
既然看不到这位不知道日后会不会依然变成自己嫂嫂的黄氏,那就先看看他父亲长相如何吧。诸葛均仔细一看,黄承彦的容貌倒说不上特别帅,可也不丑。而且他为人爽朗,说话常常带笑,属于那种不拘礼节的阳光型男人。诸葛均再仔细一想,包括他老婆在内,蔡家的三个女子,分别嫁给他、刘表、刘琮三个权势人物,按理来说蔡家的女人应该也都不会是什么丑陋的人物。要这么推断下去,按照遗传,黄氏本人的五官应该不会丑,估计还是那“黄头黑色”的模样导致古人对她外貌的偏见。
不过如今仔细一看,黄承彦的外貌根本就是标准的东方男子的类型,而蔡家就更不可能扯上胡人的血统了。这么想来黄氏应该不会有老外的基因。那么为什么她会是黄头黑色呢?诸葛均此刻倒觉得自己可能有了一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