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声‘轰’地巨响,那门佛朗机里面的弹药,受到大火的烧烤,受不住热,引发里面的炸药,那炮管四分五裂,残片把两根桅杆炸断了,而且也炸死了不少倭寇。刚开始桅杆缓缓地向下倒,慢慢加快速度,‘呯’‘呯’两声,砸地那倭船一阵颠簸。
有点庆幸的付华安向四周一看,原来是黄方运在一般炮舰上,他所有的炮舰上有一门佛朗机,正是这门佛朗机向倭船开炮的,直接救了自己的命。
想不到黄方运会在这个时候出现,直接救了自己。
这时黄方运已经将炮舰靠近他们几人的身边,放下长绳将付华安、黄文、黄武、清虚、铁定军五个人拉到炮舰上来。
付华安一见黄方运救了自己,哈哈大笑,说道:“幸亏你及时赶到,不然这次我死定了。”
黄方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你福气到的时候,还要把我给忘了就可以了。”
付华安:“我怎么会忘记自己的救命恩人,问一句不该问的话,可以吗?”
黄方运:“什么话,是不是我为什么突然之间在这时出现?”
付华安:“就是这个问题,我只记得你在帮你父亲,摆平那些受到倭寇伤害的百姓,怎么有时间出现在这里?”
黄方运:“问题很简单,我只是指明一个大概的思路,具体操作的事情,我阿爸派他的手下去操作,而我就变成一个闲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于是继续训练我的乡团,特别是那支从德化带来的乡团,增加这去乡团的战斗实力,另一方面和戚继光将军保持联系,建立了飞鸽传书。”
付华安:“原来你们建立了飞鸽传书,难怪你也得到消息。”
黄方运:“前几日戚继光接到你们的飞鸽传书,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想要真正的打败倭寇,一定要在海上,于是我让戚继光将军派一般炮舰来接我们,让我们一起参战,与戚继光将军所派的炮舰,参加一场以多胜少的海战。”
付华安:“你的佛朗机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倭寇的船只并不多,戚继光将军很珍惜自己的武器,特别是佛朗机,如果不是大海战,他根本不会使用这门佛朗机。”
黄方运:“这门佛朗机并不是戚继光将军的,这是我从少林寺借来的。”
付华安:“少林寺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少林寺他们的棍法只适合陆战,他们怎么会有这种大家伙?”
黄方运:“这门佛朗机是上次黄家兄弟,使用妙计得到的,具体你可以去问一下黄文或者黄武。”
付华安:“想不到少林寺竟然有这么好的宝贝。”
黄方运:“本来方丈圆通想将这门大炮化了,用来铸造铁棍对付倭寇,被我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让他终于松了口,借我一用,用完之后,他仍然要拿回寺中,铸造成铁棍。”
付华安:“可惜了这门大炮,现在它多好用啊!你给我继续炸,把这些倭寇全部送到龙王爷那里。”
黄方运:“这点你放心,倭船不沉,这门佛朗机就会继续工作。”
这时李一富手中拿着一个千里眼,正在四处观察。这是他父亲李鑫德送给他的礼物。这支千里眼是当时最先进的望远镜,比普通千里眼看得更远、更清晰。
当其他海防军也拿着千里眼在观察的时候,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现,不过李一富已经发现了敌情。
一大队倭船正向他们的方向驶过来,他急得哇哇大叫:“倭船来了,倭船来了,好多倭船,船上全是佛朗机。”
付华安一听以为付华安的炮舰上有一个疯子,如果这个疯子能发现倭船,其他海防军也一定能发现,他们早就报告给自己了,所以并不在意。
黄方运急问道:“是不是真的,快把你的千里眼拿过来。让我观察一下。”
李一富将千里眼递给黄方运,并用他的手指指向他看到的位置。
黄方运接过千里眼,顺着李一富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一大队倭船,船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佛朗机,倭船正在加快速度地向自己的方向驶过来。
这个情况,把黄方运惊吓地连连大叫:“不妙,不好,倭船真的来了,他们的实力太强大了,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
付华安:“什么?真的有倭船。我怎么没有看到。”此时的付华安已经手持一个千里眼,也朝着黄方运所看的方向看去,但他并没有发现什么。
黄方运将手中的千里眼递给付华安。
付华安接过一看,果真发现了一大队倭船,情况如他们两人所述,说道:“好计,妙计,这帮倭寇竟然用我们的策略和战术,来打我们,幸亏有了这个千里眼,不然我们肯定会死得很惨。”
黄方运:“付将军,我们快撤吧!不然来不及了。”
付华安:“通过我的观察计算,以他们的速度,离我们起码还要四柱香的时间,我们用两柱香的时间继续打。”
黄方运:“好!就这么办。”
这时黄文插话说道:“如果我们撤退的话,倭寇一定会在后面追,我们只有红衣大炮的射程没有佛朗机的远,很容易吃亏。”
付华安:“那你说怎么办?”
黄文对着两人窃窃私语一番,付华安和黄方运马上改变了战术,四周的炮舰和战舰边向倭船攻击,边靠近倭船,靠近倭船后,海防军开始跳到倭船上,用火铳打,用弓箭射,用长枪刺,用大刀砍。
这种战法,在海战中非常少见,倭寇一见大感不妙,有的倭寇跳海想逃跑,有的扔下武器投降,有的干脆剖月复自杀。
海防军将那些自杀的倭寇扔下海去;,把那些投降的倭寇全部绑起来,吊在船上的高处;再把那些跳海的倭寇捞起来,也绑个结实,同样吊在船上的高处。
被绑的倭寇哇哇大叫,海防军就从他们的衣服上,割下一块,塞住他们的嘴巴,不让他们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