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夹杂着零星飘落的雪花肆虐而行。朔风怒号、旋转着试图拥抱飞舞的雪花,雪花忽高忽低地躲避着,像在与狂风游戏一般。
草岭峡谷南侧的一处避风的小山包后,数百鲜卑将士正在这里休息。领头之人年龄大约在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大魁梧的鲜卑将军。一顶貂皮帽紧紧箍在他的头上,帽檐没有放下,两只耳朵里冷风冻得通红,直挺挺地支棱着,像是石雕玉琢的。
一些鲜卑士卒在寒风中努力升起了几堆篝火。但篝火的烈焰被风吹的斜斜的,自身也处在熄灭边缘,丝毫不能给旁边的人一点温暖的感觉。
一名鲜卑士卒端来一盆不知哪儿搞来的冰水,那个鲜卑将军见了兴奋地大叫了一声,摘了皮帽,露出一颗油光水滑的光头,从盆里舀着水往脸上泼,并用手揉搓着脸颊。不一会儿,他用冷得彻骨的冰水,把脸搓得红光光的,像是打磨光亮的铁皮一样。
洗完脸,鲜卑将军从亲兵从手拿过干爽的毛巾,仔细把脸上和头上的水渍擦干,并把皮帽带回头上。红光满面地对几名鲜卑军官道:“好了,现在头脑清楚了,咱们再来说说该怎么对付前面的这股汉军。你们谁先说。”说话的这位叫独孤康成,是这六万鲜卑军的主帅。说起来,他与汉帝国老丞相独孤信还有亲戚关系。在三百多年前,他们同属鲜卑的独孤部,生活在大兴安岭东侧的浅山区和广漠草原地带,亦称辽东塞外鲜卑人。
在圣祖北伐之际,族长哥哥独孤桓与族中重臣弟弟独孤风发生争执。独孤风认为目前鲜卑各族,无法抵抗强大的汉军,如果要保全家族,最好是投靠汉人。而哥哥独孤桓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汉人北伐只是圣祖的一时冲动的决定,行动必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部族可暂避锋芒,待汉人撤退后,再返回家园。
两人各执一词,都说不服了对方。于是独孤家族出现分裂,兄弟俩带着自己的支持者各奔东西。后来证明,弟弟独孤风是有远见的,他主动投奔汉军后,得到了圣祖地奖励。给予他的部族汉人的一切待遇,并授予他爵位、官职。其后独孤风的家族就成了汉帝国内有名的非世袭家族之一。
在汉的孤独家族人才辈出,到了独孤信这一代,他更是做到三公之一,加之他的女儿非常多,他选女婿的本事又高,不是世袭家族的世子,便是当朝权贵,使得独孤家的名声达到了顶峰。
同属一族地西移独孤氏家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历尽了艰辛。花费了百余年时间,才在这片贫瘠的北陆扎下根来。期间,跟随独孤桓地西移的部群中的人,十之**没有能活下来。现今部族中的很多人的祖先,都是被抢来当地“野蛮人”的孩子的后裔以及“野蛮”女人所生的混血后裔。
即便如此,西移的孤独氏家族在血统上也比在汉地独孤氏家族纯正得多。从独孤康成还保持着高鼻深目、白皙的皮肤上就可以看出。不像独孤信除了姓氏还能显示的先祖身份外,本人及家族人员都与汉人没有明显的区别了。
独孤康成自小也听说了家族分裂的事情。对在汉的独孤氏非常感兴趣,很想去汉帝国亲眼看看他们。为此他发奋读书,努力学习汉语。终于在二十多年前,如愿以偿的到了汉帝国留学。
在汉期间,他以同族身份去拜会过独孤信,并与之深谈过数次,又亲眼看见了在汉独孤氏地状况。心底不由也产生过与毕兹艾同样的想法——如果自己的祖先那时也投靠了汉人该多好。
孤独康成回国后。并没有从政,而是参加了军队。不久分配给右贤王当家臣。由于他能干,最重要地是忠心,没过多久就赢得了右贤王的信任。而且他是坚决支持右贤王参与夺嫡之争的家臣之一,并为此出谋划策、争当急先锋,被右贤王视为绝对的心月复干将,后又娶了他的姐姐,加深了彼此地关系。
这次右贤王在点兵之时,第一个就是点到独孤康成,命让他单独负责马水地区地防务。独孤康成率六万人北上,以路西和尉迟易格为先行。可是前几日,时时有消息传回的前队,却突然失去了联络。
独孤康成暗思,尉迟易格年轻,可能还会忘记派人回报情况,可是路西是员经验丰富地老将,他是不可能忘记这些事的。一定是他们遭遇了汉军,很有可能是被汉军全歼。于是他下令部队加快行进迅速,预图在最短的时间赶到奈斯城堡。
独孤康成所部起早贪黑,加紧赶路。加之三月里天色亮的晚,黑得早,部队常在黑夜中行军。为了谨慎起见,独孤康成下令部队在夜行军时,不能举火把。当时部下还颇有怨言,没想到,在真的在草岭峡谷中遭遇了汉军。
由于都是夜行,彼此毫无察觉的相遇了。鲜卑军的前锋贺楼尔纳当机立断,向汉军发起了进攻。可这股汉军却异常彪悍,发起了反冲锋,一举击溃了贺楼尔纳的部队,并斩杀了贺楼尔纳。
消息传到独孤康成的耳中,他感到一阵阵兴奋。与强手对阵,是他的梦想之一。汉军一上来就表现了极强的态势,这不由让他战意大增。用冰水搓过脸后,他便与部下商量对策。
“大人,这股汉军的战力强大,他们只用不到三千人,就击溃了贺楼尔纳将军的五千部队,并斩杀了贺楼将军。下官认为,峡谷地形狭小,不利部队展开,部队只能一队队上前与汉军拼杀。我们应该撤出峡谷,并在峡谷口布阵,利用优势兵力对付他们。”一名年老的鲜卑将领首先提出自己的建议。
“不妥!现今我军非但不能退,还要继续保持进攻才行…….”一名青年军官出言反对。
“毛头小子,你懂什么?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还不速速退下。”那名年老的鲜卑将军,见是这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在反对自己的意见,还说什么出动进攻的话,不由勃然大怒,厉声呵斥。
“秃发将军,你让他把话说完。”独孤康成制止了他继续骂下去,又对年轻的军官道:“尉迟,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叫尉迟的年轻将领,便是被张锐俘获的尉迟易格的弟弟尉迟敬格。尉迟敬格在其父的教导下,自幼熟知兵法战略,在单于国内小有名气。据说,他七、八岁时提出的一些兵法理论,就连某些兵法大家也赞赏不已。求才若渴的右贤王听说后,当然不会放过他。死皮赖脸地求了尉迟晖无数次,把尉迟敬格要到了自己府中抚养。右贤王将他当成亲生儿子一般看待,又请了无数的老师教授他兵法,有空还带着他围猎,后来又把他的哥哥也调到自己的军中服役。
右贤王的此举,不少认为是他是在讨好尉迟晖,想赢得他的好感,以便为以后夺嫡之争时,尉迟晖会倒向他这一方。可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右贤王是真的喜欢尉迟敬格,不然不会待他如此之好。具体是不是,除了右贤王自己知道外,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尉迟敬格在王府长大。成年后,又在右贤王的军中服役,绝大多数右贤王的将领,把他视为王子看待,对其十分的礼貌、恭敬。可也有一少部分人,对尉迟敬格怀有敌意。这个秃发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右贤王长子的老师之一,自然从心里反感这个受到右贤王宠爱的尉迟敬格。
尉迟敬格知道他的身份,也知道他不能容忍自己,虽受了他侮辱,但情绪并未激动。他理理思路,对独孤康成说道:“据败退下来的将士说,他们遇到的汉军都是骑兵…….”
“是骑兵怎样?先行部队由骑兵担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必要大惊小怪吗?”尉迟敬格刚开了句头,秃发又忍不住出言讽刺。
尉迟敬格白了他一眼说道:“先行部队由骑兵担任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我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要说很可能这部汉军都是骑兵。咱们要是现在撤退,汉军很有可能会趁机追杀,那时我军士气必然大受影响,能不能安全的撤出峡谷都成问题。”
“你怎么知道他们都是骑兵?”秃发虽然觉得他说的有理,仍好奇地问了一句。
尉迟敬格言简意赅地回答道:“凭判断。”
“哈哈…….判断?那还不是猜的?”秃发哈哈大笑地对旁边人说道:“都说他得到了兵法真传,很有本事。结果今日才知道,他打仗就靠蒙的。这样的兵法,我也会。”
秃发一再讽刺,尉迟敬格即使脾气再好,也忍不住会动怒。何况他本来就年轻气盛,立即出言反击道:“智者,是判断;愚者,是猜测。谁是智者,谁是愚者,自有公论。阁下,认为自己兵法了得,不妨在战场上试试,犯不着和小子在这里争论不休。”
秃发本是脾气暴躁之人,地位也不低,平日哪有人敢对他如此放肆。闻言大怒,也不再想尉迟敬格的身份,拔出腰刀大叫着:“你敢骂老子是笨蛋?老子宰了你。”说罢,举刀向尉迟敬格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