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朝前拱 正文 第33章:第7章 山乡曙光 5、定亲

作者 : 张贤春

——如果不生天灾从生产队分得的粮食不出售或亲友家有红白喜事时不挑去送礼仲江家的粮食还是能够年头接到年尾的。自从他进高中将基本口粮卖给粮站后吃饭由学校统一饭票不用再从家中背米到校。每餐只将吃过洗净的饭盒随饭票统一由值日生交到食堂放学吃饭时找到自己的饭盒就行了。由于每月要统一交9元菜钱给学校不得不卖米和海椒或者自留地上的棕片、桐子。一年的粮食即使不是灾年也只好用红苕、洋芋、荞麦混着吃才够。仲江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回家炒一两瓶油海椒带到学校食堂像猪食般的大锅菜不卫生不说还不够下饭;每次回家父母都要给他一两元零用钱这零用钱也多是买了笔墨。草稿纸则是用别人写过丢弃的另一面——

仲江早上多数时候是第一个走进教室放学吃饭时又多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下午放学后如果不是他的卫生值日或天不下雨他就去教室后面小山上的松林边看书或将文件夹铺开做习题。每天与他同样喜欢上山的还有几位同学。最引他注目的是与他不同桌但相邻的女生叫辛娅。辛娅长得过于苗条五官虽算得上眉清目秀脸却太过于白净白净得使人想到“营养不良”四字。她为人不亢不卑不忸怩作态与许多同学见面时都打招呼。她几次打招呼在先之后仲江也主动与她打起招呼来。当然这招呼很简单多是日常用语或在日常用语前面加上姓名——

辛娅是复读生去年考中专差5分。仲江心想农村人能送姑娘读书的不多送到高中毕业还允许复读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当他得知她家也在偏僻山乡时对她父母的开明更是敬佩。后来从她口中得知她一家姊妹5人她为老大人人进了学堂居老二的妹妹小学毕业复读一年也没有考上初中再也不愿补习了;老三辛文是弟弟正在读初二成绩用她的话来说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无余”。她父亲为什么连姑娘也送读书呢?也许与他的身世有关。他记忆中没有父亲的影子等到解放后读书时已经满1o岁了。刚读完小学母亲病逝只好遥望别人上学流泪。他跟人学木匠进步之快令人咋舌深得师傅喜爱他深知这是自己比别人多读几年书的结果。仲江猜想辛娅父亲送子女读书也许是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在儿女们身上实现吧——

中午下课后去食堂端饭的人很拥挤仲江和辛娅都是在教室看一会书后再去。一天中午估计同学们差不多离开食堂时他俩一前一后来到食堂。进入食堂大厅仲江傻了眼:案板上只剩下一只小铝饭盒饭上盖着十来片长有黑斑的洋芋片洋芋片的皮零乱地堆积着盒盖搁在饭盒下。仔细一看上面用钉子刻有一个“辛”字。他那刻有“颜”字的大铝饭盒不知被谁端走了。辛娅一看这情景明白了大半提醒他到寝室问问是不是被某位同学替他端到寝室去了。他们都知道端错是不可能的如果端错应该还剩一盒在这里——

仲江到寝室一问没有哪位同学为他端来他想肯定像以往一样——遭遇小偷了。这种人偷饭盒不是为了吃饭是为了将饭盒拿去卖给其他学校的住校生。在仲江考虑如何解决午饭时辛娅将她的饭端到他们宿舍门前喊他端去说他们寝室有一位女生生病没有吃多了一盒她吃了她这盒给他吃后将饭盒和饭票一起交给值日生。他吃后上街用5角钱买了一个陶瓷钵每次可以蒸1斤米那种在老师那里用红油漆写上“颜”字。像这种饭钵食堂里越来越多了——

倒霉的事接踵而至。中午是仲江值日他逐个将全班男生寝室的饭盒饭票收齐交给食堂师傅时食堂师傅一数说有4张废票并递给了他。他接过来一看一面没有字原来饭票被启成双层他收的只是没有字的那一层已不再具有伍两甚至二两伍米饭的意义只是一小片废纸。他跑回寝室打开木箱从笔记本的塑料壳中取出4张饭票补进去。他到教室问是谁这样干了都答“我没有”。辛娅从座位上站起来不阴不阳地说:“颜仲江同学你太天真了你以为这是几张饭票的问题吗?谁承认了别人就会认为他的人品有问题;不承认就是‘正人君子’。”仲江只好自认倒霉为赔饭票“勤俭节约”准备用来买小说书的钱打了水漂——

仲江第二天才知道根本没有同学生病未吃饭之事辛娅到供销饭店花2两粮票5分钱买1个馒头做了午饭。在山上看书见面时他问她为什么哄他。她淡淡地回答不想吃饭想吃馒头。他知道她还是在哄他但不想再问下去只是心灵深处涌起了一阵感动这感动包含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当他继续深思时与阮云琴生那一幕迅闪现脑海使他心中一阵痉挛——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个学期结束时颜仲江的成绩在班上排列第十五名;第二个学期他进入了前十名排在了牛国松的前面。辛娅的成绩没有多少进步总在三十名左右徘徊——

1978年秋季学期结束时一道难题摆在颜仲江面前古八字通知他父母洪香玲的父母要求他们去烧香(定亲)衣服要18件其中灯芯绒、的卡、的确凉不得少于4件;6o根条方(肉)包括洪姓家族和内外三辈亲戚;猪腿4条给3个干爹和1个保爷。她父母那根虽然没说但按规矩还是万万不可少的即应该准备5条;另配65包白糖5层米花——

“一头猪有5只脚?”仲江母亲嘟囔着显然有些不满——

“你出这点算什么呀?到时你们又进人又进嫁奁人家养女的呀人财两空。”古八字笑着劝道——

仲江父母没有再反对算是应承下来了。圈上唯一的肥猪全部用来给仲江烧香还要到别家购买才够;布票将历年节存下来和当年一家老少的指标用上在亲戚那里也借不了多少何况以往不时买一段布存放着呢。最大的困难是白糖每包封8两也要5o多斤找不到那么多糖票拿着钱也难买到。成兰要古八字去给香玲的父母说说能不能将其中3o包换成3o斤面条——

古八字回来时说“可以”。对方传来的另一个要求是烧香那天仲江必须自己去烧纸磕头不能像其他家那样喊同胞兄弟代替;给香玲父母磕头时还必须改口(称呼)要喊“亲爷(岳父)亲娘(岳母)”。显然对方是为了考验他对这门亲事的诚意。这些年来他们听到不少仲江不太欢喜这门亲事的风言***。成兰夫妇对这一要求没有异议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仲江则坚决不同意只同意跟香玲同喊“爸妈”。他辩解说在青龙场和双龙场那些人都是随姑娘称呼这样才显得亲切也不难听。他内心当然知道农村烧香后就像单位的人请了结婚证举行婚礼只是向众人告知的形式而已。古八字将仲江的意见转告女方父母他们不同意说这孩子耍的是可进可退的把戏是为今后考上学校后不同意这门亲事打埋伏。古八字往返几次后劝女方父母说仲江家送来那么多东西不花一千要花八百世间只有逊(戏弄)男哪有逊女的?他如不同意自然不会退一分一厘的彩礼。“谅他们也折腾不起!何况他家那成份有谁愿意?考学校?学校是为他那种人开的?即使考上了他爸妈也不会允许他毁这门亲事。”——

古八字的劝说多少打消了香玲父母的顾虑他们没有再坚持。仲江父母虽然有些不悦只要人家不再坚持也只好这样了。仲江更高兴他内心就是这样想的:现在他在班上已是前三名不是考得上考不上的问题而是考哪一种层次学校的问题——如果考的是师范就算了;如果考上中专不同意的天平就会倾斜;如果考上大学肯定会不同意——

正月初五仲江要到学校补课古八字翻书说初三是个好日子。初三清晨邻居及仲江的亲人来到他家吃过绿豆粉汤粑(汤圆)挑的挑肉背的背米花及祭祀用的香、烛、钱纸、鞭炮上了白虎山一路蜿蜒。仲江穿一身半新半旧的中山装跟在孟江后面空手走着孟江举着沾满繁花似锦的龙凤烛。他们走进洪家寨来到香铃家,她家用木板和树桠遮拦的房屋四周打扫得干干净净。堂屋的香盒可能是过年时请先生安的贴在木板上的对联“香烟冲天天赐福烛花落地地生财”与贴在大门上和阶檐坎柱头上的对联一样鲜艳夺目。古八字向对方的司礼先生递过写着如下诗句的书子:——

命从媒议诺千斤谊结朱陈幸有缘——

谨具清香盟一日亲如秦晋永代延——

表示双方关系密切生死与共永不反悔——

在女方家吃过饭开始“烧香”。洪家寨的男女老少以及来这里拜年走亲的帮的帮忙看的看热闹拥挤在屋里屋外走动在院中院边。古八字和洪家寨的人将衣服、肉食等礼品摆在香盒下两张相连的大桌子上点燃龙凤烛和大香点燃院坝李子树上悬挂的一万响大小间杂的鞭炮燃起纸钱由古八字和成竹磕头作揖祭拜洪家祖先。仪式完毕后仲江在古八字的引导下参拜了岳父岳母改口喊了“爸妈”。香玲的父母在礼桌上摆上为仲江准备的帽子、衣服、皮带、裤子、袜子香玲做的白底黑色灯芯绒布鞋和纳着万字格的鞋垫。随后拜见她家的至亲。那些人要么不到场到场的都要丢三两元或拾来元在桌子上算是见面礼或者说磕头钱。告别时每个箩筐或背篼里不是有一升稻谷就是一升大米或者是十来个泡粑——

仪式在众人的啧啧称赞和香玲父母的喜笑颜开中结束也等于是告诉了在场和不在场的亲友:婚事正式定下了庚书(女方的生日)已经开出女子有了归属女婿已经“合法”只待“于归”成家——

(第7章山乡曙光6、万金家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猪朝前拱最新章节 | 猪朝前拱全文阅读 | 猪朝前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