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到东京 第一卷 春水 第三十章 肯定完蛋

作者 : 王渔樵

次日上午,宋总叫他司机小许开车到我那狗窝楼下接我。小许告诉说,宋总让他转告,我工资已从本月初计起,在电视台原来工资水平上加了一千,让我放心,所有社保、医保一应俱全,绝对不比电视台差。又接上鲁老师,拐至宋总家楼下接上宋总,一起至拍摄现场。

在青岛这个海滨城市,拍现代时装戏是绰绰有余了。那天拍的是室内戏,选在一处偏僻的私人别墅内,导演演员及十余号场工正在忙碌。

先是见到了制片主任李某,这人看上去有几分凶蛮,眼珠子时不时露出阴光,看上去像个包工头,跟制片主任很难对上号。等了一会儿,一场戏结束,导演走了过来,原来是位白胖滚圆的台湾老太太。她姓章,戴着一幅金边眼镜,感冒了鼻音很重,左右两腕均带着佛珠,脖子上又挂了一幅十字架,二种宗教同时在她身上存在,我有些好奇,一问,她信的教可多了,还不止这二种。我不明白各教教主在她心里到底是怎么安放的。宗教若不唯一,人不会疯掉?佛教固然最具包容性,不排斥其它宗教,但也不致于这么干。

章导演讲话如同机关枪,大批量喷射自己表扬自己的词句,这让我觉得有些不安。我见过名导演也算不少了,第一次听人如此毫不害羞地自己夸自己。听宋总介绍她导演的作品,大多是在台湾出名,但大6很少听说的东西,而且过度偏重娱乐性,内容单薄,类似于方便面肯德基之类。我越不安,向章导演提出是否见见主演。章导演一口应允。

一看主演,原来是,在北京时老爱请他过来一起吃过饭喝过酒唱过歌。他身高过一米八二,还算挺拔,由于剧情的需要,他留一头长,脚穿布鞋,手里拿了本张爱玲的小说。对于我颇有好感,他在张纪中版的某金庸剧里成功塑造过一位角色,跟我读金庸小说时的想象比较一致。不久前还跟相当有名的,同时也是绯闻多多的另一位女星合作的一部时装戏也相当的红,当中不乏不少分寸拿捏得很到位的**戏。

我们俩私下里聊,我问他对导演的感觉,他偷偷冲我摇了摇头,做出了一个强烈否定的表情。又问他女主角是谁,他又晃了晃头,嘴唇下拉,伸出一根手指头往远处指了指。我沿着他指向一看,见一个育尚未饱满的小女生正在跟剧务们打情骂俏。这个小女生我不太认识,依稀记得她曾经在某部剧里演过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章导演忽然话,要开始干活了。我跟谈话暂停。制片主任李某大脸一黑,双眼凶光暴露,那些现场打杂的各类场工赶紧各就各位,有一位动作迟了点,被李某用极其恶劣的粗话臭骂一通,一直上溯到了那人的爷爷和女乃女乃。

看了章导演的几场戏,觉得她水平确实很一般,镜头运用基本上纯属套路,匠气十足,拍一会儿便要盯着剧本迷糊半天,照本宣科。我问李主任要了套剧本,告诉宋总我需要好好把剧本看一遍。宋总希望我能在现场跟剧组一路到底,我说我在现场起不了什么作用,看完剧本再说,宋总白脸上显出失望,甚至夹杂了些不悦。

他这个表情使我明白,宋总对电视剧制作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作为此剧的老板,总制片人,他在现场完全是个摆设,被那个姓李的制片主任牵着鼻子走,还对那个姓章的台湾婆点头哈腰像个下人,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回到狗窝把一尺多高的剧本通读一变,我大惊失色,这是一个多么烂的剧本啊。没有人物,没有冲突,没有起承转合,没有情感,甚至找不到故事,这简直就是一堆文字垃圾,只不过硬是砌成了一副极符合标准剧本格式的样子。把这所谓二十集的剧本月兑一下水,留下的干货也就是三集左右。那里面的人物基本上就是一件事:面对面说话。他们说的那些话,完全可以参照二位大妈在一起的拉家常。我知道宋总在这部剧上是肯定要完蛋了。

晚上我到剧组所在的酒店,跟主演碰了一下面,问他接拍这部戏前,是否认真看过剧本,说没有。我说你是已经成名的人了,你怎么连剧本没看就敢接戏?你不怕毁了名声?大倒苦水,说他儿子在国外读书,花钱花得吓死人,此外最惨的是,他一直觉得自己拍别人的戏,大钱都被投资老板给赚了,不如自己成立一个影视公司自己当老板,利用自己的人脉请各路大腕名星来出演,赚钱岂不更多?谁知道当了老板以后才现,自己完全是在别人打工,投什么亏什么,钱没赚到,还把这些年赚来的片酬全赔进去了。现在正处于困难时期,不得不临时再捞一把钱过日子。至于名声,倒是不怕。他后面还签了几部好戏,现在先臭一下,等那几部戏上了,全国一播,名声就重新起来了。

第二天我找到宋总,拉他到一个角落问他这部戏投资了多少钱。宋总如实相告,二十集,每集三十万,一共是六百万。根据剧本及现场感觉,这部戏每集二十至二十五万完全可以拿得下来,也就是说,宋总被那个制片主任李某给严重忽悠了。我可以肯定,李某从这部戏里至少能黑走近百万,因为那些场工、器材、车辆、酒店、道具、服装他全包了。我告诉宋总,我昨天夜里认真看了一下剧本,觉得这部戏可能是无法挽救了。

宋总不相信。他说这剧本是程副总推荐的,我问这程副总是谁,他说是也是他手下新引进的人才。程副总在香港从事影视行业已经十好几年了,可以说是相当的资深,按道理讲不致于对剧本判断这么差吧。我没想到宋总手下原来已经有了一位程副总,此人我并未见过。我相信我对剧本的判断没错,可也不便说这位未曾谋面的程副总的不是。

宋总主动向我谈直这位章导演。章导演在台湾是相当有名气的,而且还有制片主任李某拍胸脯做保证,李某说他经手的电视剧没有一部是赔钱的。我告诉宋总,一部电视剧赔钱还是赚钱,跟制片主任没关系。制片主任只不过是管花钱,管工期,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本人,你现在是制片人啊,这跟那个李某以前的戏成不成功有什么关系?以前成功,说明李某遇上的都是成功的制片人。

宋总还是不相信。宋总提到了,他说这么有名气,他肯接的戏,怎么可能会亏呢?我只好如实相告,这部电视剧剧本不行,已经严重的先天不足;导演也不行,手法老套毫无新意;演员也不行,光靠一个光杆名演是根本撑不起来的,和配戏的那个小女生,完全是刚出道,肤浅可笑,她怎么能刻画出人物性格?果然宋总承认,这个小女生是制片主任李某力荐的,李某称此小女生虽然暂未成名,但潜力惊人,只需要一部戏,一个名角一带,以后肯定火――不是以后,这部戏就是她火的开始。

我听了宋总的讲述差点晕倒。我深度怀疑,此小女生已被那位李某潜规则过了。

我继续给宋总分析这部戏要完蛋的根本原因。一部电视剧要不失败,至少要保证编剧、导演、演员三组合中有二个是强有力的,要想成功,当然要三要素全部强势。现如今此戏是三要素一个也没抓住,剧本很烂,导演很老套不动脑,演员只拿一个心不在蔫地独立支撑,将来是一个卖点也抓不住。

“所以,宋总,你要做好准备,这部戏是肯定要亏的!”我如实相告。

“亏?亏了那可怎么办?我我我让你来就是想让你帮我的啊。”宋总眼睛都红了,他白女敕的脸蛋因充血而变红,他开始激动了。

“不能亏,这部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宋叫握起小拳头近于咆哮。

“只成功不失败只能是一句口号,事情的成功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宋总,你让我来是没错,可是你让我来得晚了。一部剧是成是败,是在剧组成立前就已经决定的了。我不明白的是,鲁老师事先在干什么?”我忽然想起了鲁老师。

“鲁老师……他也是刚知道我要干这件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宋总,就是说鲁老师也是在剧组已经成立后才知道你要拍这部剧?”

“是,老鲁他知道得比较晚。这说来话长……问题是现在该怎么办?已经开拍两周了。”

“我也没办法。宋总,谢谢你的好意,我想我还是离开你的公司吧,我现在来这儿,什么忙也帮不上了。”我不得不说出实情。

“不不不,你别走,你别走,我现在需要你帮忙啊。你怎么能现在走呢?”

“那么你说的程副总呢,他是十几年的资深制作人,他上哪儿去了?他帮你最合适了。我对拍摄现场的事情没兴趣。”

“我让程副总去香港谈另一个合作了,他马上就回来。我还是希望你能留下来帮我。”

“问题是现在我帮不上你的忙,确实是帮不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从青岛到东京最新章节 | 从青岛到东京全文阅读 | 从青岛到东京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