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金而战 相关资料 永乐帝朱棣和靖难之役

作者 : 浮云亮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月复里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权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人多者1.9万人。边塞诸王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燕王朱棣拥兵1o万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叶氏抓进监牢囚死狱中。事态的展远远出了叶伯巨的预料中央政权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未及数世而在朱元璋死后就立即强烈地爆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采取内线作战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真定之战)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本是绔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o万进抵河涧驻扎。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布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人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

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

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o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四月一日李景隆誓师于德州号称百万(实则6o万)大举北伐。双方在白沟河摆开阵势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大战一触即。这场战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南军中的平安、瞿能父子骁勇异常率军猛冲燕军所向披靡。朱棣的坐骑接连被射杀他的宝剑竟也砍折了。瞿能父子奋勇厮杀已经和燕王近在咫尺。朱棣见大势不妙拨马跑到河堤上南军在后面紧追不放。朱棣立马站在堤上假意用马鞭招呼后面的部属使南军相信燕军就在堤下。南军果然上当没敢继续追击不然朱棣即将被生擒活捉。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互有胜负。忽然一阵风将南军大旗刮倒南军阵营产生了混乱。朱棣抓住这难得的时机指挥部队猛冲一举击溃南军。白沟河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

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军跟踪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恐粮道被断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复德州。

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建文帝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代之以盛庸。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军南下。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

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借朱能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建文三年(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行动直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而燕军已过徐州山东之军才南下追截。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仅俘获南军将领即几百人。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军益弱。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这时朱棣之子朱高煦引番骑赶到燕军军势大振。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镇江守将降城朱棣率军直趋金陵。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败藉。但自济南保卫战后南军主力屯驻德州相机出击以遏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虽以朱棣之善用兵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的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朱棣未克山东故虽屡战屡胜激战两年半却始终未能打开局面。等到他越过山东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

不过朱棣撇下山东径直南下实属铤而走险。南北朝时以北魏的国力和太武帝之雄才大略在击破刘宋黄河一线之军后长驱江淮兵临瓜步饮马长江也未敢渡江以争江南。朱棣的这种战术也只能在那时特殊的形势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杀功臣后明廷已无堪与朱棣相匹敌的将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无恐。其次“靖难之役”在那个时代的观念中纯属一家一姓内部之争所以建文帝虽一再下诏“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归顺燕军者多。不然朱棣孤军南下建文帝只需坚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师会合山东方面则截断燕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那样的话朱棣处境势必极其危险。因此换上另一人换上另一种背景则断不敢冒险采取这种战术置山东于不顾。

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当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杀掉:“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有“读书种子”之谓的方孝孺因不肯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九族全诛这还没完又将其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全部杀掉十族共诛873人。这次清洗极为残酷共有数万人惨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可为严重史书上称“淮以北鞠为茂草”当为真言。

朱棣的文治武功

出兵安南。安南又称交阯汉唐时为中国的属郡五代以后独立但仍与中国交往密切。在明初安南国王为陈氏。建文朝安南生政治变故丞相黎季(1í)自立为帝改名胡一元不久又传位其子。

永乐元年安南国王派人朝贺自称陈氏无后自己是陈氏外孙为众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朱棣的册封。朱棣听从礼部的意见派遣官员到安南探访实情。该官员回朝后说现在的安南国王得到了当地人的承认国家安定。朱棣于是派礼部郎中带着诏书前去安南正式册封其为国王。

然而永乐二年原国王的臣属裴伯耆逃到中国将胡氏篡位的事情揭露。八月老挝遣人送来了原国王的弟弟陈天平。朱棣无法辨别真伪暂且将他们安置起来。年底安南使臣来贺。朱棣让陈天平突然出现在使臣面前使臣们十分惊愕纷纷下拜朱棣由此知道了陈天平的真伪和事情的真相。朱棣遣人责备安南国王安南国王上书表示欢迎陈天平回国继承皇位。

但是安南国王阳阳奉阴违朱棣起了历史三十年的对安南的征伐战争。

朱棣君临天下之后尊儒纳士编纂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疏通了大运河派遣郑和六下西洋……这些成就足以令成祖傲视古今。

三千文士修大典。永乐元年(3)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他雄心勃勃想要永乐大典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chí)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他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五年(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广孝等人将《永乐大典》进呈朱棣。《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o卷全书分装为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内容包罗了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项。此前的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只有卷北宋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都各有卷。《永乐永乐刻本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永乐朝《永乐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渊阁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运到北京。朱棣曾经打算将《永乐大典》付印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艰难之至不得已放弃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宫三大殿失火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永乐大典》竟然奇迹般的幸免于难。有了这样的教训世宗意识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险了遂命1o8个书生抄写大典。这些人每日人抄3页历时6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于皇史。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毁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时期只有余册少了近册。后来被儒臣们私自盗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时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掠往国外至今偶尔会在一些拍卖会上现《永乐大典》的踪影。据估计存世的《永乐大典》约册只是原来的3%左右。建国以后中华书局曾将《永乐大典》存世残本予以影印出版。

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回族本姓马小名三保(一作三宝)人称三宝(保)太监。他在洪武年间成为明军俘虏入燕王藩邸为宦官成为朱棣的亲信。从永乐三年(5到宣德六年(1431)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乐朝。郑和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认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惟一的中国人。

朱棣为何让郑和六下西洋呢?按照《明史》中的说法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目的有二:一是寻找建文帝踪迹;二是向海外诸国显示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

朱棣君临天下之后尊儒纳士编纂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疏通了大运河派遣郑和六下西洋……这些成就足以令成祖傲视古今。

三千文士修大典。永乐元年(3)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他雄心勃勃想要永乐大典

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chí)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他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五年(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广孝等人将《永乐大典》进呈朱棣。《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o卷全书分装为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内容包罗了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项。此前的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只有卷北宋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都各有卷。《永乐永乐刻本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永乐朝《永乐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渊阁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运到北京。朱棣曾经打算将《永乐大典》付印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艰难之至不得已放弃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宫三大殿失火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永乐大典》竟然奇迹般的幸免于难。有了这样的教训世宗意识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险了遂命1o8个书生抄写大典。这些人每日人抄3页历时6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于皇史。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毁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时期只有余册少了近册。后来被儒臣们私自盗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时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掠往国外至今偶尔会在一些拍卖会上现《永乐大典》的踪影。据估计存世的《永乐大典》约册只是原来的3%左右。建国以后中华书局曾将《永乐大典》存世残本予以影印出版。

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回族本姓马小名三保(一作三宝)人称三宝(保)太监。他在洪武年间成为明军俘虏入燕王藩邸为宦官成为朱棣的亲信。从永乐三年(5)开始南京郑和府后花园遗址到宣德六年(1431)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乐朝。郑和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认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惟一的中国人。

朱棣为何让郑和六下西洋呢?按照《明史》中的说法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目的有二:一是寻找建文帝踪迹;二是向海外诸国显示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

朱棣五次对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证边境的安宁国内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岁。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于马上也死在了行军的途中。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位重视文化的皇帝其功绩不逊于历代名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为黄金而战最新章节 | 为黄金而战全文阅读 | 为黄金而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