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大帝 正文 一一九章 比武选将 出师北征

作者 : 大石浪

新任大汉帝国征北将军段颍,河西武威姑藏人,军吏世家。段颍的出名始于抗击鲜卑人的劫掠。

孝桓皇帝永兴年间,段颍出任辽东属国都尉(大汉帝国在辽东有辽东郡和辽东属国两个平级的行政单位。辽东郡主要管理以汉人为主的地域,辽东属国则管理已进入半定居状态的乌桓部族聚居的地域)。

当时正值檀石槐初崛起,鲜卑人经常劫掠大汉帝国的边境地区,辽东也属于鲜卑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段颍出任都尉后,以其人的胆识和智谋,数次以少胜多,痛击鲜卑人。使得鲜卑人怕了他,不敢再入辽境。所以说,段颍是鲜卑人的老对手了。

有道是能者多劳,段颍出了名后,帝国一碰到麻烦就会想到他。孝桓皇帝永寿二年,泰山琅琊一带生了一次聚众叛乱,声势浩大。数次派兵都不能平息,于是有人就想到了段颍。这段颍也真有本事,他带兵前往,两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得胜还朝后,段颍名声更显,还得了个亭侯的爵位。

后来,段颍被委以护羌校尉之职,负责帝国北方边境西段的防务。无论是叛乱的羌人,还是前来劫掠的鲜卑人,段颖出手凶狠,真有点杀人不眨眼,落了个段杀神的称号。在靖边策略上,他是有名的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张奂经常打嘴巴关司。

不过段颍这个人也有缺点,就是不大会做官,在帝都洛阳他呆长了就会得罪人,引祸上身。方士事件,他差点稀里糊涂地被人陷害了,要不是牛弘对段颍了解,赦他无事,那次他可能真的要走背运,既使不掉脑袋,也会贬出帝都。

段颖尽管人很聪明,但他性格刚烈。帝都的政治生态又是山东士人占上风,这让段颍觉得很压抑,四五年高官当下来,常常感到浑身不自在。段颍常常觉得有劲没处使,几乎每天都要练上一个时辰的武艺,来消耗剩余的精力。

听说了帝国要打檀石槐,段颍就坐不住了。直接找天子,还真让他如愿以偿,心里那个乐呀就别提了。

北五营也热闹起来了。去年天子遇刺,将士们义愤填膺,早就想去收拾檀石槐的。现在机会来了,个个争先。当兵吃粮不假,但不上战场是难以有大的成就的。天子说了,如果不幸为国捐躯,将在帝国英烈祠留名,供后人万世敬仰,那是多么大的荣誉呀!

前几次如西域都护,南下护掸等定员时,有家庭背景的都插了队,到了这次众将士不依。将士们放出话来,“这次要是再有大量插队的,就要段杀神好看”。段颍也对那种拉关系占名额的做法颇为反感,这次由自己主持,借北五营将士闹的那个声势,就用新办法,比武定员!不管有没有关系,武艺高强的入选。这样一来,各式各样的声音就平息下去了。

还好,曹操现在正在掸人区传播大汉文化呢。要是他在,这次想进去还真有点难。

三天的比武下来,四千征北大军的骨干从北五营挑选完毕。通过比武,一些将士还没有出帝都就出了名。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箭术高的南阳黄忠,另一个是马上功夫高强的辽西公孙瓒(公孙瓒本来是要拜卢植为师读书的,还在卢植那里与刘备成了同学。因牛弘的穿越,卢植官运亨通,没有闲心收一帮弟子教着玩。公孙瓒只有从军进入了北五营,哈)。

那黄忠的箭术真是练得精纯,几乎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能骑在马上奔跑中拈弓就射,指哪射哪,五十步内百百中。要是站定射箭,更有百步穿杨之技。

公孙瓒是马上攻夫全,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更难得是公孙瓒进入状态很快,既使是比试,也把对方当作仇敌一样,在气势下硬是把对手压住,很是难得。

段颖是个很自负的人,看了黄忠和公孙瓒的武艺,自叹弗如。

建宁四年七月十七日,骄阳似火。在北五营的射声校尉营校场,举行了征北平定檀石槐的誓师兵仪式。

这一次就是要造声势,太傅卢植领百官都来了,牛弘也亲自到场。

今天的军容格外雄壮,将士们精神抖擞,排列整齐。当牛弘穿着衮服,出现在检阅台上时,全场欢声雷动,山呼万岁。

场面气氛热烈,牛弘也感到震撼。牛弘对将士们说,那檀石槐本是一个弃儿,机缘巧合做了部族领,不思大汉帝国对游牧部族的恩德,反而恩将仇报,十几年来累犯我大汉边境,杀我大汉妻儿,烧我大汉房子,使得我大汉帝国的边境长期不得安宁。

今天到了跟他算总帐的时侯了。将士们,你们肩负着大汉帝国的光荣使命,替朕,替大汉帝国灭了檀石槐,还天下一片安宁!

牛弘一说完,底下就高呼起来。“灭了檀石槐!还天下一片安宁!”

接着,公孙瓒领着出征将士宣誓。

牛弘一听,那誓词肯定是蔡邕写的。文笔优美,慷慨激昂,念到最后两句“不灭檀石槐,誓不还朝”时,场面又出现了一个*。

接着,太尉张奂将征北将军大印和调兵虎符隆重地交给段颍。

牛弘给大军授旗。当牛弘把绣有腾龙图案和“大汉帝国征北兵团”八个大字的军旗交给军中军旗手时,全场又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最后,随着段颍一声“开拔!”大军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前线。

对于这一次誓师仪式,洛阳百姓也是等了很久。十几年来,尽管檀石槐的触角还到不了洛阳,但边境遭侵犯,帝国又没能痛击檀石槐,让老百姓感到很压抑。大汉帝国竟然拿檀石檀没办法,身为帝都洛阳人在这个问题上真有点抬不起头来。仗尽管还没有打,但老百姓从誓师这一仪式,看到了帝国和天子的决心,感到扬眉吐气。

回到皇宫后,牛弘还是很兴奋。大概人类本身就是从远古遗传下来的好斗的基因,尽管战争不是好玩的,这次肯定有不少将士再也回不来了,如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檀石槐,这些将士是死得值得的。作为天子,不能兼顾每一个人的生死,只能从帝国大局来考虑问题。从下决心到现在誓师北征,牛弘一直有点兴奋。

回到书房,牛弘还要给平南护掸校尉刘虞写一份手书。帝国的平南大军本来已经到了继续向南推进的时侯了,但现在帝国重点又转到了北边解决檀石槐的问题。所以平南一事还要缓一缓,以免一旦北边的战事有反复,南边又碰到钉子,就难以兼顾了。

牛弘把征北的事通报给刘虞,要求刘虞在南下问题上,放慢节奏,以稳为主,便宜行事。牛弘相信,刘虞做事四平八稳,肯定不会冒进的。

自从鄂儿册封搬出去住后,牛弘在建章宫的两贴身宫女暹儿黛儿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原来她俩相当于还有一个上级,现在就没有了。牛弘也不排斥,而且还试图从她俩身上找回最初建章宫的那种感觉。

只是牛弘打趣调笑时她俩都不害羞,这常常让牛弘觉得无味。

天热,牛弘每天要洗个澡。以前鄂儿辰儿伺侯牛弘时尽量把自己裹得严一点,看到不该看的还脸红。而这两宫女不一样,把衣服弄得松跨跨的,常常还露点。今天是黛儿伺侯,她又是不加注意,右边几乎该露的都露了。牛弘想试一下,是不是个傻大姐。

“黛儿,你总露半边,以后要是不一样大就麻烦了。”牛弘笑着说。

“哪儿会呢”黛儿说。对于这样敏感的玩笑黛儿还是不脸红。不仅不脸红,还把衣服解开,让牛弘看。

“陛下你看,两边一样的。”黛儿笑着对牛弘说。

牛弘马上想到是圈套!牛弘要的不是这个,而是找回鄂儿辰儿在建章宫那种感觉。要不是牛弘有一大堆女人,今天肯定会被黛儿俘虏。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汉灵大帝最新章节 | 汉灵大帝全文阅读 | 汉灵大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