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大帝 正文 一三零章 北义侯

作者 : 大石浪

建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檀石槐的人头送到了帝都洛阳。同时还带来檀石槐部族归降的消息。整个洛阳轰动了。

十几年来,大汉帝国象个温和的巨人一样,时常受檀石槐和鲜卑人的骚扰。尽管远在边境,对洛阳老百姓没有直接的影响,但这总是一件让人郁闷的事。

长年侵扰边郡,不受封还羞辱孝桓皇帝,胆大包天行刺当今天子。一桩桩,一件件,让洛阳人对檀石槐恨得牙都痒。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今天终于结束了,洛阳百姓心里的天彻底放晴,扬眉吐气!

帝国的高官也兴高采烈,在皇宫嘉德殿前等侯段颍信使的到来。

檀石槐的人头被装在一个木盒里。尽管经过古法的防腐处理,但天太热了,有点不**形了。真有点象卡通里被严重夸张变形后的恶魔。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这标志着草原上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理论上来说,不可一世的鲜卑人已经臣服于大汉帝国了。

牛弘接过信使递过来的檀石槐的手书,是汉字,写在一张羊皮上。

“天要灭我,檀石槐认输。脑袋奉上,请大汉天子善待我的族人。”就是这么简捷的几句话。

牛弘看了,鼻子有点酸,竟有一种腥腥相惜的感觉。

牛弘不得不承认,檀石槐这个人身上有一种领袖素质。这与小聪明有天壤之别,这是大智慧。爱惜自己的族人,爱惜自己的百姓,虽死犹生。如果檀石槐带着一帮人远遁而去,就沦为山贼这个档次了。不愧为一代枭雄,做自己的对手完全够格。

一阵感叹后,牛弘让众官员回去考虑一下,下一步鲜卑人那边的治理方略。

回到后宫后,牛弘又细看了段颍的奏报。西部三大部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尽管檀石槐是为了自己的部族,但相当于帮了大汉帝国的忙。这样一来,鲜卑人就没有大的势力了。

可惜的是捷罗死了,这可是尤黛的父亲,自己的老丈人。因为是政治联姻,牛弘对捷罗没有多少感情,尤黛公主肯定要伤心一阵子了。

慕容勒和阙机怕柯最乘乱斩草除根,连跟他俩一起逃到弹汗山的族人都不顾了,只带数千骑跑了。两人的档次跟檀石槐没法比,没有了部众就会慢慢式微,以后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由于檀石槐的审时度势,最终没有进行大决战,使得帝国将士的总伤亡较小,只有五百多人。想到这一点,牛弘甚至有点喜欢檀石槐这个人了。

檀石槐的死到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对下一步稳定鲜卑区的局势,逐步归化鲜卑人大有帮助。甚至可以把他打造成一个英雄,一个为了自己的部族,及时归顺大汉,舍生取义的英雄。

大军还不能撤,起码在那儿驻扎一到两年,再根据情况调整。牛弘可不想犯大汉的先辈们犯过的错误,打了胜仗就让大军得胜还朝,在那里留下权力真空。让那一地域又慢慢出现一个新的敌人。

大汉帝国对鲜卑人的胜利,对帝国周边是莫大的震慑。无论是西域的乌孙,北边的丁零,还是东边的夫余和高句丽,现在肯定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大汉帝国摆明战略意图,他们就不敢乘机蚕食原来鲜卑人的地域。

现在是让鲜卑人定居下来的最佳时机,软硬兼施,恩威并用。要是不听话,大军可不是吃素的。这可是关系到帝国大的靖边策略,关系到帝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边境的安全,没有客气好讲。牛弘一个老丈人已经在帝国希望削弱鲜卑人的战略中阵亡了,要是另一位老丈人对抗帝国的大战略,照打不误。

段颍毕竟年龄大了,立了这一大功,就让他回来吧。鲜卑人那边就让周异,朱隽和皇甫嵩他们弄吧。

把思路理了一遍后,牛弘就不细想了。明天高官会议商议时再细化好了。

现在肯定宫内外都在议论征北的事,不过重点在谈段颍将军和檀石槐的死。捷罗的死到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这里面可能还有这样一种心态,捷罗的死与大汉帝国的天威似乎扯不上关系,就没人当个话题来谈论了。所以这事可能不会很快传到宫中,让尤黛知道。

牛弘也很矛盾,要不要马上告诉尤黛公主呢?还是等明天高官会议以后再说吧,捷罗怎么说也是在帝国的北征中阵亡的,牛弘考虑给他个荣誉称号。

不过牛弘还是去看望了尤黛公主。尤黛公主怀有七个月的身孕,快要出怀了。看到牛弘,尤黛总是表现出一付迫不及待的样子。不过现在要顾及肚子里的孩子,算是老实多了。

晚上,太尉张奂进宫求见牛弘。牛弘一想,就知道他的来意。

太尉肯定寻思,这次段颍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朝后在军事系统的威望就如日中天。太尉是个儒雅温和的人,肯定萌生退意,把太尉之位让给段颍。

进来后,张奂果然向牛弘请辞,要求告老还乡。

“仗一打完,老将军与朕确立的靖边策略就要在鲜卑区全面铺开,难道老将军想半途而废?”牛弘将他一军,看他是不是老了。

“老臣愚钝,多亏陛下提点。”张奂笑了。聪明人不用多说,张奂明白战后还是用温和路线,还是要用他。

第二天,在偏殿召开了帝国高官会议。

牛弘说,从现在开始,就把帝国的靖边策略在鲜卑区全面推开。这是总的战略定调,各项具体工作必须围绕总的战略来展开。

关于这一点,帝国各位高官没有异议。

刘宠认为,现在还有些大的鲜卑部族,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该考虑进一步削弱。

张奂则表示,剩下的这些大的部族在这次帝国对付檀石槐时,都是向着帝国的,出了力的。如果现在就下手,会使一些归附大汉帝国的游牧部族的忠诚度下降,得不偿失。

牛弘说,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先让他们定居下来。最大的檀石槐部族也不到十万人,定居下来后就没有对抗大汉帝国的想法了,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卢植也说,现在大军在那儿,不管是自愿也好,逼也罢,让他们选择定居生活的目标是一定要实现的。从实际来说,定居下来对游牧部是有利的,去冬这一场大雪,已经定居的部族就没什么损失,没定居的损失惨重,这就是最好的示范。如果不愿定居,就是部族中的贵族还是有异心。对于那些贵族,就不能客气,坚决打击。

牛弘说,檀石槐的死也可以利用一下。准备册封檀石槐为北义侯,在鲜卑人中大肆褒扬檀石槐为了部众的利益,舍生取义,并令部众归顺大汉帝国。

众人一惊,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等他们想明白后,大呼妙招。

牛弘接着说,捷罗阵亡,也应该表彰,册封他为西义侯。

这一点众人没有意见。这类爵位是象征意义的,又没有食秩。

张奂说,为了使帝国的靖边策略在鲜卑人那里全面铺开,要恩威并用。现在鲜卑人战争是结束了,粮食还严重短缺,应该全面给予鲜卑人正常贸易待遇。另外,还可以选择定居生活的部族封侯,也可以适度地给予补助。

这一点众人没有意见。今年马上要收割了,帝国的农业又是丰收在望,粮食不是问题。开展贸易对帝国也是有利的。只是在补助问题上,刘宠认为数额应该略低一点。给游牧部族一个明白,率先响应帝国政策的,得的好处就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汉灵大帝最新章节 | 汉灵大帝全文阅读 | 汉灵大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