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大帝 正文 一五一章 两个倭人

作者 : 大石浪

尽管今年相对暖和,一月份洛阳的天气还是比较冷,后宫各个屋内都在用炭盆烤火。皇宫里每年起码有两个多月需要烤火取暖,还好用的是木炭,要是用煤,肯定会把房子弄得漆黑。

与现代不同,大汉帝国的森林资源很丰富。山上都是高大粗壮的树木,一些人为了开垦土地种粮食,甚至采取烧荒的办法,把成片的森林付之一炬。有一次与太傅卢植闲谈时,牛弘才得知这一情况。

牛弘说,那树木长起来多不容易,付之一炬太可惜了。树木是上天赐给人的财富,不加珍惜是会遭天谴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太傅卢植渐渐能很快领会牛弘的意思。太傅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太傅卢植制定了一个法令,限制垦荒时付之一炬的方式。先要把树木砍伐下来,再进行开垦。在规划的行道旁还要留一些树。同时为这些砍伐下来的树木找到出路。大的树木可以造房子,做家具,硬质树木乃至硬木的树根可以烧炭,树枝可以用来造纸。

当然,大汉帝国现在的纸浆需要量还不是很大,大量的树枝一般还是被人当作柴火烧了,但这总比白白地烧掉强。

炭的用处就大了,开始主要用于金属冶炼。炼铁,炼铅等都是用木炭还原成金属的。帝国两会后,用煤炼出来的焦炭逐步取代木炭,用于金属冶炼。这样一来,木炭就多了起来,北方一般大户人家冬天取暖也用上了炭盆。

当然,牛弘的本意还是为了保护环境。要是树木成片成片地毁掉,中原的天空就就会象后世一样变得灰蒙蒙的了。

参议段颍这些时变得没了精神,人也胖了起来。有些人玩了一生,精神很好,另一些是劳累命,一闲下来就要生病。段颍就是属于这种人。段颍知道,现在向天子要事做很难开口,自己已经是帝国三公级的高官了,要是开口要事做有变相要权的嫌疑。北征檀石槐大功告成后,天子明摆着是给个高官他养老的。

还是同是河西名将的老伙计张奂了解他。一天,张奂来见牛弘,提起这事。

“陛下,段颍是贱命,现在没事情做会生病的。”张奂笑着说道。

“是朕疏忽了。”牛弘说道。

这当然是牛弘随口说的,只给官爵不给事是牛弘的有意安排。北征檀石槐后,段颍在朝中的威望压过张奂。政治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一旦军事目标达成,军事上的主战派就没有用了。狡兔死,走狗烹,雕鸟尽,良弓藏。牛弘作为皇帝,要对天下负责,而不是对某个人负责。

牛弘这样说,希望传到段颍耳里,让他心里好受点而已。

“容朕想想,太尉会知段颍明天来见朕吧。”牛弘对张奂说道。牛弘知道,张奂来找自己肯定不是自作主张,而是受段颍所托。现在两冤家成了好朋友了。

肯定不能让段颍插手军事和边境事务。要不然,因为理念不同,会跟张奂和周异起冲突。其实段颍人不坏,就是脾气不好。

在帝国各部门中,现在田丰的科教府最忙。除了科教本身的政务外,还负责筑桥修路。要不就把筑桥修路这一摊子交给段颍管起来。

有了想法后,牛弘就把太傅卢植和科教府卿田丰找来商议。

田丰这一段时间确实忙坏了,听了牛弘的想法笑起来了。

“陛恤微臣,微臣感激。”田丰说道。

牛弘还有一个想法,现在乘机搭一个架子起来,负责大汉帝国的交通建设。包括6路和水路,如筑桥,修路,开凿运河等。先不另外成立部门,给段颍的参议府配几个具体办事的官员,把这事管起来再说。另外,把平南护掸校尉刘虞那儿的路桥槽划到段颍手下来管理。现在潘岳把那条从零陵到永昌的路修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还是让他在南方修路,由段颍来规划协调。

太傅卢植没有异议。这事就这么定了。

“田爱卿,洛水大桥修得怎么样了。”牛弘问田丰。

“桥拱已经全部筑好了,现在正在抓紧修筑桥面,春耕之前可以基本完工。”田丰说道。现在凡是要大量召集民夫的工程,一般都选在农闲时来实施。农时是不能忱误的,那是庄稼人一年的生计。

“做好与段颍的衔接,不要影响质量和进度。”牛弘嘱咐道。

丰回道。田丰知道,现在尽管把路桥这一块划归段颍来管,但洛水大桥田丰可是要负责到底的。

晚上这消息就传了出去,段颍得知终于有事情做了,人也来了精神,第二天一大早就进宫来见牛弘。

“还是陛下了解微臣,谢陛恤。”段颍一开口就谢牛弘。

“别忙谢,修桥铺路可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你得给朕修扎实了。”牛弘说道。

下。”段颍满口承诺。

剩下的事情只需段颍与卢植商议就可以了,又不是新设部门,不需要专门下诏。

二月中旬,大汉帝国牧区都护使周异送来奏报。

只见那奏报上写道:“尊陛下旨,鲜卑公主已回掉。送来两个倭人,不省是否有益。”

牛弘心想,东渡控制倭人诸岛还早。不过现在可以了解一些情况,做些准备工作。于是,牛弘就让信使把倭人带进来问话。

两人是檀石槐从三韩买来的倭人,他们很会捕鱼,所以一直在檀石槐部族捕鱼。在檀石槐部族捕鱼的倭人共有七八十人,这两人因为汉话讲得最好,所以被周异送来帝都。

两人个子比中原男子略矮,相貌与汉人没什么两样。据他俩自我介绍,一个叫畸田,一个叫伍田。

两人知道的情况不多。他们来自三韩东面的一个大岛。

据他俩说,倭人居住在东北西南走向的一排岛屿上,他们居住的岛屿与中部的岛屿间有海峡。他们的部族称为雅马陀,是倭人三十几个部族中最大的部族。近百年来,倭人各部族组成了松散的联盟,以雅马陀部族为尊。

岛上没有文字,只有语言。他俩的名字是汉人根据音用汉字注的音。

倭人信奉太阳,认为太阳威力无比,具有主宰一切的力量。要是出现日食,倭人就会惊惶失措,找个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害怕受到伤害。

两人还说,在檀石槐部族,他们读过汉人带去的《汉境志》,才知道倭人跟汉人是一个祖先。他们的祖先是在大汉的江南。

两人表示,大汉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愿意为皇帝陛下效劳。

牛弘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蔡邕妙笔生花编了那本《汉境志》还有这么大的威力,看来文化这个东西比武力更强大。武力只能从上征服,文化能从心灵上控制。

既然愿意,牛弘就任命畸田和伍田为大汉帝国教化使,任务就是协**化倭人。牛弘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回倭岛,让倭人挑选二百个八到十岁的男童来洛阳读书。那三十几个部族都有份,具体由他俩根据部族的大小分配名额。

两人一听当了汉人的官,高兴得连忙向牛弘叩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汉灵大帝最新章节 | 汉灵大帝全文阅读 | 汉灵大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