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龙腾 第四十七章 途中生病

作者 : 德远

张越先沉吟了一下,看着赵鼎说:“我还是那句话,焦铁为国防之本!我已经派成思锦去太平州一带寻找铁矿。估计近日可得……”

赵鼎看着张越先,心想,你说寻找铁矿,就能寻到么?你是神仙?但他并没有心思流露到脸上来。

“为今之计,还要选择一个可靠的地点,作为我们今后的战略后方……而这里……”张越先展开一张粗糙的大宋舆内图,指点着,“这里……福建路的泉州!!!”

“泉州又如何???”赵鼎问。

“泉州靠近海外的流求(今台湾岛)……”张越先咬了咬嘴唇,“经营泉州,侍机登6流求,以为我等退守之地!!!”

赵鼎张大嘴巴,用不信任的眼睛看着张越先,心想,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你竟然把形势想象的比我还要糟糕,如果退守流求,大宋岂不已经亡国!!!

“是啊,就是要做最坏的打算!”张越先看出了赵鼎内心在想些什么。其实,他也不想这样,但是,形势比人强,不这样做最坏的打算,到时候就要吃亏的!!!

“哈哈!!!研究逃跑呢!!!”张越先觉得气氛有些压抑,就大笑了起来,以便缓解赵鼎心中的压力。

赵鼎也笑了。虽然觉得王爷是不是小题大做,但也好象是有些疑虑过头了。

“既然是研究逃跑,那么,逃跑也要有逃跑的工具啊!既然是往海外逃跑,那么,就要有逃跑的船只。”张越先一连串的逃跑、工具,把赵鼎说的又笑不起来了。

“我是工部主事,全国的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钱币、河渠等都归我管理,这样的话……”张越先看了看赵鼎,“在泉州增建官办造船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宋朝造船业十分达。在许多州军设有官办造船场,比如:开封府、处州、吉州(今江西吉安)、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台州、楚州、潭州、鼎州、凤翔府、嘉州、赣州、洪州(今江西南昌)、虔州、大名府、秀州、隆兴府、相州、天雄军等。有些造船场规模颇大,如明州造船场定额人,它与温州造船场每年共造船艘;洪州、吉州、赣州三造船场各有工役兵卒人,每天造成一艘船。

与前代相比,宋代船舶制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制造大船的能力提高了。如北宋宣和年间出使高丽的神舟长3o余丈,载米六七千斛,“魏如山岳”!

当然了,造大船本身就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较高的工程组织能力,因此,能工巧匠自不在话下,就是高级的管理人员,全国各个造船场也是不乏其人的。

“泉州的造船场,要高起点建立,先要在全国遴选管理人员,其次就是建造能够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巨大型海船!!!”张越先的眼前浮现出了宋朝大型舰队航行在辽阔的海洋上的壮丽景象,不禁有些心驰神往。

“王爷是说,把烧窑里的那个喷白烟的大家伙放到船上?能行吗?”赵鼎觉眼前的王爷思维方式简直奇特的不得了,自己是不是老了?思维跟不上年轻人了不成?赵鼎有些泄气地摇了摇头。

张越先以为赵鼎不相信自己想法,就笑着说:“还是那句话,只要不因循守旧,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难道大人不信任小王吗?”

赵鼎知道王爷理会错了,连忙说:“说心里话,自从亲眼看见王爷制造出了玻璃,我对王爷崇拜的简直五体投地!,怎么会有不信任王爷的想法呢?”

“王爷您说吧,让下官如何去做?”赵鼎又补充了一句。

“你是一州的父母官,泉州你是去不了的!还是把你手下最得力的亲信借给我几个,我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泉州造船场建立起来,并试验使用蒸汽机驱动的大型海船!!!”

之前,张越先与成思锦私下聊天的时候,曾经谈到了禁军中火器的使用情况。成思锦在工部供职多年,很是了解器械制造方面的一些事情。

宋代军事工业的组织,规模相当庞大。中央直辖的有京师南北作坊和弓弩院,地方各州也设置军器作坊。宋神宗赵顼时设立军器监,总管京师诸州军器的制作。为了改善军器质量,军器监集合了各地优良工匠,促进经验交流和提高技术,并对军器的创造明,采取了奖励和推广的办法。其中,在军器监里有一个叫陈规的高级工匠,就明了一种火枪,它是用巨竹做枪筒,内装火药,临阵点放,喷出火焰来烧人的一种管型武器。不过,这种东西还没有在前敌试验过,即使是金人围城时,也没有。

因此,张越先对这个叫陈规的高级工匠就开始注意了,并出命令,让陈规即刻从京师赶到杭州与他见面。

送走了赵鼎,张越先想着陈规已经在来杭州的路上,该想到的事情基本都想到了,也都落实了,这样的话,已经悬了很久的心该落肚了。

精神稍稍放松下来,外面那些庞大的机械动力装置运行时出的隆隆声马上传进了耳朵里,震得两耳涨,心脏也突突跳了起来。

他走出这间简陋但干净的工棚。这里的几百号工匠的生活标准很高,张越先尽量在生活上满足他们的要求。本地的工匠每个月安排了4天休假,可以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外地的工匠如果有把家迁到这里的意愿,张越先在四眼井村建设了几十套住房,可以让那些外地人居住,另外,外地家属来探亲的时候,也能够有地方居住。

以前默默无名的四眼井村,现在已然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城镇。一个月的时间,各种各样的生活设施就奇迹般冒了出来。

这个新兴的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狐狸、毒蛇不时骚扰农家,叫不出名来的鸟儿成了牧童的朋友,八歌站在牛背上向牧童歌唱,早晨,热情的鸟儿会准时来催你挠你,原野上的稻草人总是友善地对鸟儿说:“吃饱了就走,别弄坏了我主人的庄稼。”……这时候的春天是和谐的、热闹的、有滋有味的。

春天,这是四眼井村的春天,站在柳梁山的山坡上往下看,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终于,现代文明的脚步终于打破了这个宁静小山村的寂静:柳梁山的另一面,传来了令村民欣喜若狂的蒸汽动力驱动的隆隆声,村民及那些外来淘金的冒险者异常喜欢这种巨大、单调、吵闹的声音,因为,是这种声音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财富、以及富足的生活!

但是,张越先从眼前的所见到的一切预知了,工业化即将给环境带来的破坏,虽然现在谈论破坏还为时尚早,但这种不详的阴云已经悄悄笼罩在了四眼井村的上空。

他站在山坡上,尽情享受着清新的空气以及周围盛开的鲜花所洋溢的氤氲香气。他精神稍感放松了。于是,他想到了囡囡,囡囡那美丽可爱娇憨淘气的身影浮现在眼前,之后,另一个女孩的身影与囡囡的身影重叠,那是一个充满哀怜目光的脸儿,欲言又止的样子——是吴玉奴……之后,一个身形颀长苗条清丽的身影浮现,好象在问他:你还记得我么,我是采儿……

三个女孩子的身影在张越先的眼前交替出现,表情各异,让他心中又惊又喜,充满了柔情蜜意。囡囡和姐姐现在在做什么呢?也象自己一样在想念着自己的爱人吗?采儿现在回到家乡了吗?她的婚事怎么样了?她的爹爹还逼迫她嫁给那个病夫吗?

张越先想着想着,不觉得就呆呆站在山坡上一直不动,就连身后远处的机器轰鸣声都隐入了云端,四周一片寂静,身边的小树竟然化做了妙龄女子,也在静静陪着他愣呆。

自那日留书给张越先,不辞而别后,杨采儿与爷叔杨大业便骑马从扬州往老家赶。他们没有与钟二少爷汇合,而是把那些从老家带过来的伙计悉数留在了扬州,让他们去钟二少爷那里去报道,顺便知会他一下,杨家爷孙二人已经打道回府了。

杨采儿一路走一路想着张越先。那男孩子的身影总是在眼前晃悠,他那嘻嘻哈哈顽皮的笑声总是萦绕在耳边,尤其是他唱的那些让人脸红心热的情歌儿,更是纠缠不休,挥之不去。

“那留给他的话儿是不是有些过分?没来由的说什么与君绝之类的疯话?我却与他有什么关系,竟然要轮到说与他离别之类的!让那人怎么看待于我呢?”杨采儿寻思了一阵,觉得有些不妥,又寻思了一会,竟会心地笑了,一股暖意涌上心头,思想着与他紧紧搂抱的时刻,闻了闻,身上竟还残留有他的味道!

这样一会喜一会悲一会怒一会愁的样子,把旁边的杨大业直看得目瞪口呆、云山雾罩,丝毫模不着头脑。

这一天,爷孙二人赶路赶的狠了些,临近傍晚,才瞧见前面有一家比较有规模的客栈。杨采儿走的乏了,打开铺盖铺好了床倒头便睡。谁知道,这家客栈里很多的臭虫,咬得女孩怎么也睡不着。

听着隔壁爷叔的房间门一会吱扭开了,有人出去,一会又吱纽关上,就这样吱纽来吱纽去的反复了七八次,杨采儿觉得有些蹊跷,就开门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爷叔那里看个究竟。

采儿见爷叔脸色有些不好,就问:“爷叔怎么了?感觉不舒服么?”

杨大业见是采儿,就摇了摇手说:“没什么大毛病,想是喝多了水了,有些水泻。”说着,一连又是进出十来次。先前还出院子去,到后来就在外间屋里走动,哼啊哼的,哼成一处;嗳哟啊嗳哟的,嗳哟成一团。采儿有些慌,连忙问:“是不是肚子疼呀?”那杨大业应了一声进来,只见他脸上青,模了模,手足冰冷,连说话都没些气力,一会价便手脚乱动,直着脖子喊叫起来。采儿吓得浑身乱抖,两泪直流,搓着手,只叫:“这可怎么好!这可怎么好!”

这一阵闹腾,外面那走更守夜的听见了,慌忙去告诉店主人,说:“店里有了病人了!”那店主人点了个灯笼,隔窗户叫杨采儿开了门,进来一看,说:“不好!这是勾脚痧,转腿肚子!快些给他刮出来打出来才好呢!”

赶紧取了一个青铜钱,一把子秫秸杆儿,着人摁着杨大业,躲避着背上的几处刀伤,在其他地方连刮带打,直弄的周身紫烂浑青,打出一身的黑紫包来,杨大业的手脚才渐渐的热了过来。

店主人说:“这会子差不多了,可还靠不住,这痧子还怕回来。要得放心,得用针扎。”因向采儿说:“这话可得问客人你老了。”采儿说:“只要爷叔病好,只是这时候可那里去找会扎针的大夫去呢?”店主人说:“你老要作得主,我就会给你爷叔扎。”

采儿有些急了:“都说了只要爷叔好,你会扎的话就你来扎了,还废话!!!”

店主人被采儿的话给噎的只翻白眼儿,心想这个小丫头片子说话怎么这样冲,好心好意帮她,还没落好,无缘无故被她抢白了一句!!!

生着气,回到柜房拿来针,在“风门”、“肝俞”、“肾俞”、“三里”四个**道扎了四针。只见杨大业头上微微出了一点儿汗,才说出话来。

那店主人见杨大业已然无大碍,就黑着脸,理也不理采儿一下,收拾了针儿等物件,扭头便要出门。杨采儿觉得好笑,心想你一个大老爷们心眼也忒小了点。忙拉住店主人的胳膊陪着笑说道:“多亏了店家把爷叔给侍弄好了,这里是两贯钱,你且收了吃杯酒……”

那店主人见杨采儿服了软,也就叹了口气,说:“客人您老也别这样了,钱是不能够收的。我这样做,一来是为了你家老爷子的病,二来也是怕脏了我的店。真要死了,那就累赘多了。”说着,提着那灯笼照着去了。

采儿叫伙计把铺盖搬到爷叔的房里,铺在地上,关了门,守了半夜的爷叔,,伏在床角沉沉睡去。一宿无话。

次日,只见那杨大业睡了半夜,缓过来了,只是动弹不得,连那脸上也不**样了。采儿又慰问了他一番。跑堂儿的提着开水壶来,又给了他些汤水喝。采儿才胡掳忙乱的吃了一顿饭。那店主人不放心,惦着又来看。杨大业便在床上上给他道谢。那店主人说:“那里的话,好了就是谢天谢地!”采儿就问:“你看着,明日上得路了罢?”店主人说:“好轻松话!别说上路,等过二十天起了床,就算好的!”

杨大业见店主人出门,就跟采儿说:“我这个病,我心里清楚的很,没有什么大碍,只是骑不得马了。在这里停留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只能是一边赶路,一边将养着吧。你去雇个精壮的马车来,拉着我慢慢回走吧。”

采儿劝爷叔在店里多停留几天,等病好的差不多再动身,杨大业死活不依,采儿没有办法,只好出门到前面5里路远的集镇去雇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宋龙腾最新章节 | 大宋龙腾全文阅读 | 大宋龙腾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