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皋手里拎着装银两的小包袱,一路狂奔,只跑得汗流浃背、腿脚酸软才扑通一声跌坐到一块大石头上,嘴里哈哧哈哧喘着粗气。他想高声大骂一通,才能够泄心中憋闷的那口鸟气。
其实呢,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生谁的气。生张觉的气?那家伙制止自己杀人,做的有理,竟气不得;生那小姑娘的气?自己竟要取她的性命,人家生你牛皋的气才对,你凭什么要生险些被杀之人的气?没有被你杀了你就生人家的气?也气不得;生那些和尚的气?那些和尚均被自己教的老老实实,在你牛皋面前,竟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你还生人家的气做什么?
剩下的,只有自己生自己的气了。
本来已经答应张觉那小子从此改邪归正,不再做打家劫舍伤天害理的事情了,谁知道竟又犯了糊涂,与那些贼和尚沆瀣一气,杀人越货,偏偏被那张觉撞见,真真是若要天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已经被那小子训斥两次了,自己在他面前实在是抬不起头做人了!除非,自己拼了性命到得军前,杀金虏、立战功、封官晋爵,才能在他面前扬眉吐气!
牛皋终于思想明白了,自己心中憋闷的那口鸟气,竟然是针对自己的不争气,以后争点气不就得了!!!干什么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了。
想到这里,牛皋那沉重的心绪竟放松了下来,抬头望了望天空那一轮明月,四周看了看笼罩在银色月光中的大地,听听远处传来的一两声家狗的吠叫,呼吸了几口夜晚极鲜美的空气,忍不住哈哈狂笑起来!这一笑,竟使他精神倍增,刚刚沉重的双腿变的轻松,于是站立起身,把手里的小布包裹顺手塞进怀里,趁着如水的月光又走了下去。
牛皋自知身负命案,惧怕官府依旧画影图形追捕自己,所以,不敢在人烟繁盛的官塘大路出现,更不进入那些城镇寻找客栈留宿,一直挑拣偏僻的乡间土路向北方行进,天色晚时,便找家农户借住。就这样,从四月九日开始长途跋涉,到四月二十八日的时候,已经行到了距离东京汴梁不远的中牟县。
他很想去京城看一看。
或者,是想到京城去投军,那里的禁军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在最好的部队里寻求展,晋授官职会不会更加快些呢?他现在心中萦绕的总是那个念头:当军官,让那家伙称呼自己大哥!
牛皋也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一旦心中憋着一口闷气,总是千方百计泄出去,可是,冲谁泄呢?
想当军官?怕是不那么容易吧!
到京城去,官府衙门林立,班头衙役遍地,自己还有命案在身,现在进入京城,不是去自投罗网吗?
想到这里,牛皋摇了摇脑袋,否定了自己想进入京城寻求展的想法。
那个……太原!!!
牛皋现在就坐在离中牟县城三十多里的句勾镇官道旁的一个小露天茶摊里喝茶。当然了,他喝的茶就是三文钱一大碗的土末茶,刚刚有点茶的涩味,茶汤到是土黄土黄的,那是水的原因,而不是团茶砌泡的结果。
虽然金军已经从京城撤军快两个月了,这个中牟县曾经被金军劫掠过,句勾镇也未能幸免。道路两旁依然可以看见被大火焚烧过后的房屋断壁残垣,战争的阴霾依然笼罩在此地幸存人们的心头,因此,茶铺中闲坐人们的话题,依然离不开讨论金虏是否重返,朝廷是否增派兵力,以及太原府的战事进展。
太原府的战事进展情况让牛皋很感兴趣。
他听得津津有味。
他喝了差不多十几碗土末茶。那几个人依然兴致不减地谈论着,仿佛生活中只有那些战事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包括吃晚饭,都可以忽略不记。
牛皋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肚子开始呱呱叫,该找个地方吃点什么才行啊。
那几个人还在不停地说着,牛皋有些忍耐不住了。他站起身,走了过去,抱拳行礼。
“众位请了!!!某家是个想投军的,不知道去太原府要投那只军队才好呢?”
那几个人聊性正酣,突然被人打断,有些生气,但见牛皋长的肥大魁梧,面目凶恶,先就胆怯了,缩着脑袋不搭理他。
牛皋又问了一句:“拜托大哥了,告诉小弟吧!小弟要去前线投军杀金虏,搏他个一官半职!”
几个人心中嬉笑,就你那熊样还想当官,你看皇上身边的那些大官,那个长的不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你长的这德行样,你想当官?也配!!!
其中一个年纪比较小的就笑着说:“咱家也想投军,就去京城里侍卫步军司衙门去报道吧!!!哈哈哈!”
旁边那个年纪较大的拍了他一下,怪他胡乱指引,然后转头对着牛皋说:“壮士想要投军,可以去山西的长治,那里驻扎着姚古姚大帅的军队,听说不久就要开赴太原解围,你不妨去姚大帅军前效力,想要当官,须得与金人对仗,多杀金虏,荣立战功,才能够当官的,无缘无故,也没的人引见,你还当什么官啊!”
牛皋听这个人说的有理,就抱拳又行个礼,然后头也不回,一直走了,奔长治而去。
中牟——原阳——辉县。
到了辉县时,已经是五月初三,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
牛皋投宿的这户农家,正在整治糯米和新鲜竹叶,准备包粽子过端午节。
牛皋躺在床上,闻着外屋飘进来一阵阵的糯米与竹叶的香味,想到了自己的家,想到了自己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自己出来投军,没有告诉她老人家一声,她现在还好吗?是不是还在哭泣,想念着她的壮儿?大哥一定在母亲面前狠毒地咒骂自己,咒骂自己不得好死!
我才不要死!!!
我要当大官!过好日子!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让她老人家不再受苦!!!
想到这里,牛皋一纵身坐了起来,来到外屋,掏出一把铜钱递给农家的媳妇。那农家媳妇被牛皋的举动给闹楞了,手浸在糯米盆子里,看着他愣。
“大嫂!麻烦你把煮好的粽子都卖给了我!我要急着赶路,去投军杀金虏!!!”牛皋十分严肃地看着呆呆愣的女人,“我把粽子带在身上,留着路上吃!我要去长治,要投靠姚大帅,你知道姚大帅吧?我就是要投靠他去!”
那女人听明白了,高声喊叫自己的男人把煮好的粽子装起来。
男人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个麻布包。包的缝隙还冒着热气。
男人把食物包递给了牛皋。牛皋接过包,把手里的铜钱交给男人,男人拒绝了。
男人是个哑巴。但是耳朵不聋。他听见了牛皋所说的。
男人刚开始对这个来自己家投宿的凶恶汉子存有戒心,一直在警惕着牛皋,生怕他对这个家有不利的举动。等到牛皋说了要去投军杀金虏的事情后,他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误会了好人,他还偷偷扇了自己两个耳光。等媳妇喊叫他,让他准备食物送牛皋上路的时候,他忙不迭把大锅里煮的那些粽子全部捞了出来,放在笊篱里使劲甩干净了水,包起来,递给了牛皋。但牛皋的钱,他说什么也没有接受。
牛皋出门以后,见那男人和那女人送出来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柴门里,就偷偷返了回来,把那些铜钱放在了柴门的门槛里面。
从辉县出,到太行山里的陵川,然后是壶关,壶关前面就是长治了。
太行山,起河南省济源县境内,北至今北京市昌平县以北,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羊肠坂道摧车之险,被古人谓之登太行路行艰难。据《述记征》云:“连山中断曰径”。太行八径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相互往来的咽喉孔道,是三省边界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波澜壮阔的太行山,阻隔了东西两边的联系。然而长达千余里的太行山深处,确有八个自然形成的形势险要、崎岖难行的峡谷,可以沟通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史称太行八陉。
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无论是进行商贸活动还是战争都必须经过这太行八陉。由南至北他们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
太行白径,为太行八径中的第三径,又名孟门,连通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是晋东南与豫北之间的重要孔道。
牛皋想要去长治,须得通过白径,直达陵川。
白径是太行山南端最深的一条大峡谷。山高谷深,地势险峻,落差上千米,更是人烟稀少,野兽横行。
牛皋走了一会,出村口的时候,他看到一块石头碑上写着:坛头村。
这个村子叫坛头村了。
出村一路疾行。大约走了十里路,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色,四周的景物逐渐清晰起来,前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冽,牛皋把脑袋扎进河水,浸泡了一会,然后用手捧着水大喝了一气,坐在河边休息了起来。
河对岸有3个人3匹马。看样子是刚刚跋涉过河,正在河边穿靴子吃干粮。看服饰打扮,是传递文书的“铺兵”。
宋朝的时候,传递政府公文和书信的机构,另有名目,总称为“递”,又分“急脚递”、“马递”和“步递”数种。递有“递夫”,又称为“铺兵”,一般由地方上的“厢兵”充任,是传递文书的主要人员。邮置人员由民改为兵,这是从北宋初年就开始的。
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的第二年就下令“诏诸道邮传以军卒递”,其后遂为定制。“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其后更设置专门的驿卒。他们有较好的待遇,从此减轻了百姓负担。
“马递!看来,是有比较重要的军情要传达,从这条路去……莫非是去军前的?”牛皋看着那三个铺兵急急忙忙收拾好行装,翻身骑上马匹,向前面飞奔而去。
本来,牛皋想去和那几个铺兵搭讪一下,了解他们的去向,如果真的是去姚大帅军中送信,自己也可以和他们同行,借机会进入大军军营投军,没曾想,这几个家伙竟然头也不回的跑了!
牛皋气嘟嘟月兑下布鞋,趟着齐腰深的河水过了小河,然后也是急急忙忙向前赶路。
跑了十多里路,前面又是一个小村庄。
村口的石碑书写着:古石村。
进村行走不远,一巨石轰然矗立。此石浑园,周长约1o丈,重约万斤,下无根基,似天外飞来。上有柏树一棵,碗口粗细,枝叶茂盛,根部直入石缝。
牛皋站在巨石旁,掏出怀里的粽子,打开棕叶,吃了起来。
古石村!这个石头就是古石了?
天当晌午,太阳光直泻,浑身暖融融的,被河水浸湿的衣服早就干了,但后背依然黏糊糊的,想是流淌的汗水哦。
围拢过来几个孩童,瞪着眼睛看牛皋吃粽子,牛皋把粽子分给他们,孩子热情起来,与牛皋排成一排,站在巨石旁,一边吃着,一边看着石头,孩童边吃边偷眼看着大人,尽量与大人保持一排站立,似乎很守纪律。
牛皋也很惬意。他幻想着这些孩童就是自己指挥的军士。而这些军士正在严阵以待,看着前面气势汹汹的金虏,毫无惧色!!!
杀!!!!
牛皋大喝一声,抛掉手里的食物残屑,冲向巨石,用手掌猛烈拍击巨石!!!
杀!!!!
那些孩童楞了一下,见牛皋瞪着巨眼,对巨石动攻击,大觉有趣,于是纷纷狂叫着冲向巨石,与巨石搏斗起来。
村民听见喊杀声,莫名其妙,也都从远处往这里聚了过来,看着牛皋带着孩童对石头进攻。
“疯了!”
“扯淡!!”
村民搞明白生了什么,评论了几句,纷纷摇着脑袋离开了,剩下牛皋和他的战士们继续进攻着。
大家累了,于是靠着石头大口喘气,享受着胜利后的喜悦。
牛皋十分满意,与他的战士们挥手告别,继续前行。
那些孩童跟着他的后面,依依不舍。
牛皋站在村口,回头看着孩子们,大声说:“我叫牛皋!!!几年后,你们长大了!来军前找我!那时候,我就是个大官了,我需要你们这些士兵,你们是最好的士兵,我是最好的长官!你们快点长大,快点,来找你们的长官!我带着你们去杀金虏!!!”
那些孩童看着牛皋,站下了。他们没有继续跟随,只是看着牛皋往前面走,他们在心里念叨着:长大!长大!长大!
牛皋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模糊的小身影,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