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殖民时代 正文 【转载】部分科幻观点

作者 : 没有人大战关公和秦琼

9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一个相当吸引人的题目,便是回头关注中国的以往。以晶静、杨鹏、江渐离、苏学军、潘海天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开始醉心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的“科幻叙事”。这件事本身,足够清晰地显示出中国科幻正坚实地立足本土文化之中。虽然他们的创作还少有成功典范,但从潘海天最新演绎的《列子·偃师造人》故事,已经能感到一种新的面貌和神韵正在浮出水面。在学术人领域内,对中国古代科幻小说的关注也逐渐形成一个强大的热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编辑的《中国古典精华丛书》中,有好几本收录的是科幻和准科幻内容。1997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出版了杨鹏、张润芳和冯莹合著的《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再一次对古往今来的古代科幻素材进行了整理。将目标凝聚于某一时代的科幻文学创作专集也已出现,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由于润琦主编和校点的《清末民初小说书系·科学卷》,这部选集将人们一下子带到“晚清”这个现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端点,一时间华夏科幻史料丰富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个人对晚清科幻文学的状况也相当关注。前些年分别有日本的武田雅哉、上海的叶永烈和饶忠华曾对这个时期写过一些文章,但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显得匆忙而潦草。武田氏的作品好像特别关心晚清中国科幻与日本的关系,还开列了哪些作品由日文转译的清单。叶氏和饶氏则大多侧面重外貌分析,没有深入地讨论。直到于润琦的选本出现,再加上不久前收到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林建群寄来的硕士论文《晚清科幻小说研究(1904-1911)》,我才觉得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比较清晰和全面的阶段。林建群是个腼腆的台湾小伙子。今年年初,他违反规定在未服兵役之前离开台岛专程到内地收集晚清科幻文学的资料,这点做学问的精神着实让我这个长他十几岁的人佩服。他的论文从晚清西学东渐谈起,分析了一个本来属于西方的文学品种是怎么在古老的中国大地特定时期获得移植的全部过程以及随后的影响。在逐篇阅读作品的基础上,作者认真梳理出晚清科幻小说的时代命题,并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力图寻找出这些作品的艺术特征。我认为这是到现在为止对晚清科幻文学研究最全面的一个总结,任何一个研究中国科幻文学史的朋友都可以从中得到晚清科幻文学发展的清晰地图。作者对晚清科幻小说中女权主义思想的促发、对晚清科幻人物类型的分析等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与价值。当然,从更高层次上要求,我觉得林建群的这篇论文还有一些缺欠。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对科幻文学的本体凸现显得不够扎实。无论是思想内容分析还是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上抓住科幻本身独特意义的意识仍然不够强烈,这就导致了整部作品很像一部清末社会文化思想历史和文学概论教科书的杂合体,而不像是一个专门显示一种新文学在中国诞生的过程的壮阔宏伟大的理论专著。千百年来,科学,带着自己本身的标记第一次进入了完全属于世俗的道德文化领地的中国小说文化天地,这样的变化对文学以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冲击力当是、应是、也正是论文作者集中力量展示的部分,可惜别的是,作者的阅历或用力有些不够。一些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存在已经相当明显地被他触到了边缘,但却没有进一步获得揭示。应该说科幻从在中国文学领域中出现的第一天起,在知识分子眼里和普通大众之间就呈现现着完全不同的两幅画面,这两幅画面自始至终无法重叠起来。正是这种观察视角的差异,使晚清思想解放大师们在对科幻文学方面走过了从激动不已、不遗余力地翻译引介创作到最终弃之如敞履的“可歌可泣”的全过程。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幼稚性和幻想性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科幻认识的差别或本质上的“倒错”,使中国科幻在艺术表现方面一直没有找到适合于独特本体的叙述方式。一个深入的研究者不应该放弃这样一个诱人的思想和行为转变过程,它将为我们深化科幻文学领域的许多观念提供有价值的思考。从另一方面讲,晚清短短数年中,中国文学领域中出现如此多的标明以科学或科学幻想为特征的作品,出现了如此多的热情洋溢地赞美科幻、讨论科幻文学理论的文章,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进行更多的深层分析。从他们的言论和行为中我甚至觉得,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晚清时期对科幻本体抱有如此热忱的欢迎态度。而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这种态度和行为对今日两岸科幻文学发展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应该是作者尽情发挥的课题。我不想苛求一个生于台湾长在台湾的20岁大学生,如果他像我一样经历过科幻文学领域中的风风雨雨便会发现,与晚清学者们提出的观点一模一样的理论和看法、与晚清小说一模一样的作品模式和人物模式,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科学变化之后仍旧在以同样的面貌出现。在某些时候,这些观点、作品居然采用的是一模一样的语言和情节模式。所有这些都向我们揭示,有一些更加根深蒂固的先验的认识潜伏在我们认知的深层,它来源于更加古老的文化根基,是有获得性遗传的能力或者群体无意识的特征。而寻找出这些文化根源,当是面对新世纪实现中国科幻文学认识的彻底转变上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晚清科幻文学应当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吧?*林建群的论文《晚清科幻小说研究(1904-1911)》已经收入美国(博硕士论文全文资料发行公司)的光盘系列。

我一直以为,划分一个科幻文学内部历史的疆界,应该从占有主导地位的创作理论的突变入手。这就是为什么我将中国科幻的全程发展分为四段的原因。对于中华文化从何时开始产生科幻文学,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我个人的看法是,从中国文学的源头开始,就已经产生了萌芽意义上的科幻形式。在那些充满朝代更替的漫长时代里到底发生过些什么事情,出现过多少优秀的作品,至今仍然如南极海水中的冰山一样诱发着人们的想象力,也诱发着人们的探索热情。今年年初,台湾一个大学的文学研究生曾经与我饶有兴致地谈论过这个问题。我也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与一两个研究生共同试练一下自己在旷古文献的海洋中寻找冰山轨迹的能力。尽管对萌芽时期中国是否存在科幻还有不少争论,但海内外的研究者都一致同意,1902年鲁迅发表《月界旅行·辩言》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国科幻文学理论从无到有的伟大转变,也使科幻的历史发展到新的时期。这篇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会经常受到引用的文学理论文章中,鲁迅狂热欣赏西方科学文化的态度跃然纸上,他希望科幻文学能变成一种富于刺激力的载体,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点石成金”,唤醒千年沉睡的国民。于是,“普及科学知识”成了随后将近四分之三中国科幻小说存在的中心价值。“利用科幻小说普及科学”的观点在新中国建国后得到了苏联科幻文学理论的支持,更加可悲的是,它还受到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些不可理喻因素的强化。这种片面夸大文学流派某种特殊功能的思维方式最终将科幻文学置于了某种“功利主义”的危险境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后期繁荣造成了巨大阻碍。它抽空了文学的本体,将艺术创作降低到工具加奴仆的地位。为了积极改变科幻文学的奴仆状态,从1979年开始,中国的科幻文学领域发动了又一场新革命。一位曾经在第二时期以饱满政治热情创作过大量脍炙人口作品的西南民族考古学专家,试图用一种新的政治词汇更改科幻文学的功能定义,他以“普及科学的人生观”取代“普及科学”,试图找到突围创作困境的途径。这样的突围立刻受到多数当红作家的拥护,一些后继者在感受到童氏理论的革新意义的同时,致力于修正他的不足之处。他们进而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系统地提出,科幻小说“应该是”一种根植于现代、根植于当前生活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应当紧密地结合“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童氏理论指导下,作家逐渐从科学普及的中心视点转移到人性和现实的中心视点。他们甚至认为,科学是无关紧要的,全面地面对现实,“关注当前”、“向主流文学靠拢”、“比主流文学更先走向世界”才是科幻文学的主要运作方向。我不否认在久以干涸的理论土地上,新的观念使科幻文学在社会认识深度上得到了大的提高,但童氏理论的本质与“功利主义”没有多大的区别。虽然以金涛、魏雅华为代表的作家创作了也足以能和时代抗衡的作品,但童氏理论阐释者们所主张的科幻小说紧密地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的观点,实际上仍然徘徊于“功利主义”官能的左右,“图解社会政治信条”、“传达主流文学的思想”本身又使它远离了科学本身和科学探索过程为科幻制造的独特话语方式。正是这个理论,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入了世俗化的境遇。到此为止,中国科幻已经走过的三个完整的时期,在三个时期中都曾经出现过相当优秀且不负于他们时代的作品。但是,在科幻文学理论方面,我们仍然徘徊于遥远的地平线以下。到底什么是科幻文学?科幻文学的功能是否就是它的本体?“文以载道”是否就是科幻文学的全部功用?作为一种贴满标签且众说纷纭的文学形式,在已经进入的中国科幻文学的第四时期,到底会发生些什么?我们又应该做怎样的准备?这就是我计划写作“回忆与思考”栏目的主要内容。笔者在涉入科幻领域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有幸目睹了大量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对这些人和事的回顾将为大家提供一个整理历史的过程,而对于我个人来讲,这种整理无异于一个重新思考中国科幻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我从1991年开始在大学中进行科幻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有充分的事实相信,中国科幻的发展关系不单单关系着文学思维导向,也关系着年轻一代的教育,更关系着着整个民族富有希望的未来!

幻海中的星际远航--谈谈科幻小说中的宇宙航行吴岩

科幻文学作家比所有其他人更加关注航天,这是因为,科幻面对人类的未来,而航天技术属于未来。早在科幻文学发展的萌芽时期,航天技术就已经成为科幻作品中的主要主题。公元1643年,在英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发表的小说《梦》中,就曾形象地阐明宇宙飞行中的种种奇异状态:超重、失重、如何战胜空间的冰冷以及如何度过月球表面漫长的白昼……。宇航事业的奠基人俄国的奇奥尔科夫斯基的在他1895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宇宙的召唤》和1920年创作的《在地球之外》中,则真切地表达了依照自己的理论所建立的太空旅行范式。到本世纪中叶,航天技术在科幻文学中简直成为了中心和主要的主题,就连通常所谓的生物题材、环保题材、考古题材的作品也会与航天技术挂钩,可见人们对航天的兴趣与热望。科幻作家虽然热衷于涉足航天,但其涉足的方式却并不复杂。只有稍微读过一些科幻作品的人就能感觉到,科幻作家们通常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常规飞行器的改进和非常规飞行器的制造两个方面。下面,就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向读者作一简单介绍。

科幻文学中的常规宇宙航行

本世纪30年代,在美国科幻史上曾经产生过一种叫做“太空剧()”的作品形式,这类作品关注常规飞行器在太空中进行的运作和航行。爱德华·史密斯博士可能是“太空剧”文学形式的最典型代表。这位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作家早年大部分时间在爱达荷州乡村度过,但科学技术带给他的震撼,却使他的思想月兑离了农田土地,进入了无垠的太空。《太空云雀》于1928年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具有高度的动作性、起伏迭宕的情节性和极为强烈的可读性的作品。分别代表两类不同势力的人物理查德·西顿和杜昆围绕着一种可以提供巨大火箭推力的液体燃料“X”,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他们在5000光年的漫长距离中相互追逐,并将正义和邪恶之战推向不同的星球。故事场面宏大壮观,使人心灵辽阔,无法忘怀。科幻作家特别热衷于渲染宇航中的细节和奇异场面,并以此给那些无缘进行宇航尝试的普通读者超乎文字的享受。中国著名科幻文学家郑文光教授的《飞向人马座》就是这样作品的很好例子。一艘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名为“东方号”的宇宙飞船,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被强行启动,飞船中只有三名宇航高中的学生。整个故事围绕着这三个学生如何在太空中稳定自己的飞船并找到返回家园的道路展开了紧张的行动。小说将宇宙飞船在太阳系中的探险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对飞船如何启动、以怎样的速度前进、以何种方式导航、又如何将受到宇宙线辐射伤害的飞行员拯救这样的细节都进行了完整准确的描写。在郑文光的作品中,科学技术通过小说的情节轻盈地走向读者,平常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宇航知识,在他的故事里成了小说发展的线索和读者关注的中心。和郑文光类似,美国作家哈尔·克莱门特也喜欢渲染宇宙飞行中的技术细节。他曾经不无得意地对自己作品中科学的“精确”而沾沾自喜。他说,他的科幻小说主要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供给信息,联系到已有的科学定律,并由此和读者一起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195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抹尘布》中得到验证。小说讲述两个月球旅行者由于不甚翻动了月球上的尘土,这些尘埃分子被电斥力悬浮起来,并把他们的面罩蒙住。此时此刻,他们恰巧失去了与基地的无线电联系,携带的氧气也不充足,再加上尘土蒙面,无法看清外面的世界,惊惧和恐怖成了当时的主要感受。只有一块湿抹布还能被用来不断地擦拭他们面罩上的浮尘。在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之后,故事的两个主人公终于找到了一种使面罩充电来拒斥尘埃的办法,并由此恢复了探险的信心。在常规宇宙飞行题材中,常常可以见到关于“世代飞船”的设想。所谓“世代飞船”,指的是为了应付漫长的太空距离,一批有胆识的人类放弃地球,在一个通向太空深处的宇宙飞船定居下来,不断繁衍生息。这艘飞船是一个万有的天地,有完整的生物圈系统。它还具备各种武器以应付外界可能到来的袭击。有关“世代飞船”最出名的作品是由罗登贝里设计的电视连续剧《星际旅行》。这部作品中的“企业号”飞船上住着上千人,他们的目的是在太空中“无休止地”寻找各种可能的生物并为地球上的人类寻找新的家园。

科幻小说中的非常规宇宙航行

在处理好常规飞行技术的同时,科幻作家还特别热衷于寻找其他的诱人的“新的”宇宙航行方式。这些方式包含了现在已经在设计计划的核子火箭、太阳风帆、光子火箭、电磁火箭,还有包含着其他更有趣的设想。割断引力波就是这些设想中最具有感染力的一种。1901年,英国科幻泰斗威尔斯创作了小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故事讲述的一个“引力飞船”的研究者发明了可以切断物体之间的引力联系的方法,这样,他的飞船只要使用这种材料制造,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宇宙中一枚悬浮着不受任何星球引力影响的物体。当它将朝向某一方面的阻止引力的物质挡板移开时,飞船就会受到这个方向的星体的引力作用而飞向这片太空。小说的主人公利用这种技术实现了月球访问,并在月球上发现了蚂蚁样的奇异的生物。让人造卫星放下梯子以建立“登天之塔”则是另一种奇异的想法。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的小说《天堂的喷泉》就对这样的设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他设想在地球赤道上的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以向下伸展出一个梯子,由于同步卫星在天空中相对地面没有移动,所以人类可以乘坐电梯到达近地宇宙空间做观光旅游。为了解决下放梯子之后,卫星的重心下移,致使卫星轨道改变并最终坠毁于大气之中的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提出,在向下放梯的同时,沿着相反方向朝天空中再放一段同等长度的梯子。这样,整个卫星的重心又回到卫星本体,而观光电梯则可以再向上攀登整整一倍的距离去享受更加壮美的宇宙的风光。使用植物爬藤形成“太空梯”则更是科幻作家的独特贡献。英国作家布里安·奥尔迪斯的小说《热房间》中就描写了这样的故事。这部原名为《地球的漫长午后》的作品写出了在遥远的未来世界里,由于地球停止了自转,遂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温室。气温的炎热使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疯狂地生长,他们突破了地球本身的界限,也突破了必须氧气才能生存的界限而长到了月球和其他星体。站在地球表面抬眼上望,人类的整个天空仿佛像一个被虫子咬坏了的蛋糕一样千疮百孔。然而正是这样的植物,却成了人类离开地球、达及其他星体的天然阶梯。小说于1962年获国际科幻界的最高奖项——雨果大奖。在一些科幻作家看来,建造宇宙航行的设备也许还嫌太费力了一点,而且由于人类不习惯在一个金属的壳子中生活,所以,最好还是找到更加使人易于接受的宇宙旅行方式为要。将地球的某一地区整体“迁入”宇宙,也是一种绝妙的科幻设想。早在1877年,法国科幻大师凡尔纳就在他的小说《海克特·斯尔瓦代克》(中译本为《太阳系历险记》)中描述了这样的故事。小说提到,一颗金质的彗星与地球偶然相撞,使地中海沿岸的一块陆地升腾而起,远游太空整整两年。这个故事一定对后来美国作家詹姆斯·布里什的小说《飞城》很大启发。《飞城》写于1970年,是布里什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故事主人公发明了将整个城市送上天空的方法,这样,城市就象一座可移动的巨大车间一样在星系中自由的往来,平添了宇宙的壮丽景观。

发展科幻,面向未来

科幻小说家描写宇宙航行并不是为科学家提供工作指南,所以,希望从科幻文学中获得宇航科学知识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科幻文学主要关注的是在人类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宇宙航行技术的进步会为人类发展带去的影响。在拉里·尼文的小说《圆环世界》中,人类已经在太阳系周围300光年的地方建立了巨大的环状太空系统。自然,关于这些系统的技术至今人类还没有完全地发展出来。但这并不妨碍作家描写哪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科幻文学关注航天科学本身就是人类对自身环境不满,希望改造生存世界理想的集中体现。从本期开始,我将为大家主持一个宇航科幻专栏,专栏将聘请国内或海外实力派科幻作家为其撰写稿件。这些稿件中有些可能是自己最新的创作,有些可能是对科幻理论或电影电视新书的介绍与点评,但无论是哪一种,无论它是否具有丰富的技术细节,我想,只有作者在其中表达了人类对太空征服的幻想或者能表达出征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就已经达到科幻文学本来的目的了。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真切地希望各界读者能参与专栏的编辑。希望大家能对专栏中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谈其中各类问题的看法,也可以谈论作品故事的好坏。科幻文艺作品不是科学技术普及读物,其中包含着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我们也希望读者对与航天相关的所有问题发表自己的高见。比如本期中,我们邀请了旅美科幻作家张劲松替大家介绍好来坞最近推出的科幻巨片《星船伞兵》。这部电影通过未来美国实施的一种“必须参加航天军队”的法律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主线,将宇航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星船伞兵》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海因莱因的同名小说,我们故意让作者不要对作品的意义作更多的分析和解释,只将小说和电影产生前后的一些情况反映给大家,其目的是留给我们的读者更多空间,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科学家与科幻小说之间总是关系暧昧。几百年来,这些大自然的探索先锋大力推崇和创作科幻小说,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双重贡献。据科幻史的研究家们考证,在早期从事科幻创作的少有的几个人当中,就有英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他于公元1643年发表的小说《梦》,形象地阐明了宇宙飞行中的种种奇异现象:超重、失重、空间的冰冷、月球表面漫长的白昼……他还大胆地想象出了生活在另一星球的动物和植物所应有的模样。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895年创作的《宇宙的召唤》和1920年创作的《在地球之外》,可以说是沿用了同样的主题。在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笔下,走出地球襁褓的人类在光明的太空中间向自己孤陋寡闻的过去送了去了最大胆的嘲笑。另一个与齐奥尔科夫斯基齐名的学者,德国火箭之父威廉·冯·布劳恩也曾经用科幻小说的形式讲述了宇宙旅行的故事。在科幻小说的作家队伍中,天文和宇航学家占据了一个相当大的比重,除了上提到的几位之外,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乔治·盖莫夫、英国稳恒态宇宙理论的创立者佛雷德·霍伊尔、美国行星探测学家卡尔·萨根以及卫星通讯的创始人、英国宇航协会前主席阿瑟·C·克拉克都写出了十分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如果说天文学家对科幻小说情有独钟的话,那么,心理学家同样对科幻小说抱有极大的热情。1948年,杰出的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博士用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写出的小说《瓦尔登第二》,几乎已经成为心理系学生的必修读物。1974年,美国几所大学的三名心理学教授还独出新裁地专门出版了一本《通过科幻小说学习心理学》,书中收入了关于生理心理、学习过程、感知觉、社会过程、发展过程、个性、变态心理及心理治疗等七个方面的科幻小说共27篇。除心理学之外,理论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电子计算机、以及工程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创作的科幻小说,也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我国著名水利水电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能源部总工程师潘家铮教授创作的《康柯小姐的悲剧》,从一个机器人与它的制造者之间的恋爱故事开始,生发出了一台人工智能进入人类社会后的精彩悲喜剧。这部小说刚刚发表,就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还专门为潘家铮的小说集撰写了序言。当然,更多的科学家并不从事科幻小说的创作,但他们对科幻小说的看法是如此之好,有时着实让人吃惊。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他的精彩自传《宇宙波澜》中曾经热情洋溢地回忆了他与科幻作家、科幻电影导演和演员之间的交往;康奈尔大学教授卡尔·萨根则在《布罗卡的脑》一书中设专章讨论科幻小说与社会发展的严肃问题;英国汉学权威、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经在会见国内出版界人士时大力推荐科幻小说;杨振宁博士还要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好的科幻作品。为什么著名科学家对科幻小说的看法与我们常人有着这样大的差别呢?为什么对于这类我们认为会使读者误入岐途、想入非非、沾染伪科学习性的文学作品,科学家们却极力推荐呢?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科学家们具有高于我们常人的更加广大的科学视野。科学家们无不懂得,在科学的领域中最为有害的,就是对已有结论的盲目崇拜。在他们看来人类最为宝贵的东西,就是大胆地向已知领域提出怀疑和向未知的领域做大胆的想象,而科幻小说正是锻炼这种怀疑和想象的良好场所。在分析科学家与一般作家的科幻小说时你会惊奇地发现,科学家的作品往往比一般作家的作品在科学上更大胆、更“离奇”,想象得更加远离现有的科学水准。他们好象对现实有的科学定律毫不在乎,一味地对抗他们、更改他们、打翻他们,比如,在享誉80年代的三本由科学家创作的科幻小说中,格雷格里·本福德的《时间图像》描写了剑桥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用超光速将信息发往过去,以警告人口爆炸和环境污染的可怕未来;罗伯特·佛伍德的《龙蛋》讲述了宇宙飞船在中子星表面的历险;大卫·布林的《地球》则更加离奇,它描写了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创造的小型黑洞落入地球中心时的恐怖场面。在这里,“超光速”、“靠近中子星”以及“人工制造黑洞”三个主干情节没有一件在现代科学和常人看来具备可能性,但科学家们的科幻小说却描述了它们!学者们普遍认为,倒是那些不懂科学,对科学一知半解的作家或评论家才会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于科学家与科幻小说的关系还有很多东西可谈,但是,无论怎样,科学家对“科学现实”、“想象能力”等的正确态度,导致了他们对科幻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巨大热情,而正是这种热情,引导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天文学也许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一门系统科学。正因为天文知识的大众性很强,其普及工作就变得异常困难。天文科普工作者在具有坚实科学基础的同时,必须具备丰富的文艺素养,上古时代的神话、文明初期的传说、还有现代音乐、美术、雕塑、电影,所有这些,无一不为天文知识的普及者提供着灵感和启迪。在当代,有一类文学形式应当特别提到,那就是风行于世的科学幻想小说。按照美国评论家布里安.阿什的说法,所有科幻小说都可以包容在19种题材之中,这19种题材是⒈星际船和星海远航;⒉探险和殖民;⒊生物和环境;⒋战争和武器;⒌银河帝国;⒍未来与可能的历史;⒎乌托邦与噩梦;⒏突变与毁灭;⒐失去的和平行的世界;⒑时间和N维空间;⒒技术与人为事物;⒓城市和文明;⒔机器人与人造人;⒕计算机与控制论;⒖变异与共生;⒗超心理学;⒘性和禁忌;⒙宗教与神话;以及⒚内层空间等等。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19种题材,没有一种不能与天文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天文学溶化在了科幻小说的所有角落。据不完全统计,在古往今来的科幻作品中,有关天文学题材作品的占全部科幻总量的70%以上。无怪乎象《美国物理杂志》()《美国宇航员协会会刊》、()一类的学术杂志也开始讨论起如何更好地使用科幻作品为天文事业的发展服务这一现实问题了。㈠古典科幻小说中的天文学所谓古典科幻小说,指的是本世纪20年代以前的科学幻想作品,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作家乔治.威尔斯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凡尔纳的小说《海克特.斯尔瓦代克》(中译本为《太阳系历险记》)创作于1877年,这部作品描述的是一颗金质的彗星与地球相撞后,使地中海沿岸的一块陆地升腾而起,远游太空后所发生的种种奇迹。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国上尉海克特.斯尔瓦代克,他在驻守阿尔及利亚的某个夜晚中,突然感到山崩地裂、海浪涛天、月球及几个大的近日行星迅速地接近自己,随后又猝然远去。种种奇迹使斯尔瓦代克莫明其妙,他的身体变轻了,地平线变近了,纵身一跳,可以上升十几米,水在不到沸点就开锅,等等等等。最后,他终于弄清了事实的真相,自己正在远离地球和同胞。他用了不长的时间“环球”巡游了一番,集合起了小小“星球”上的不到10名幸存者,开始了为生存的努力。在这颗被命名为“加利亚”的小星星在与黄金彗星粘连的整整两年中,横跨了太阳系的大部分地区,生活其上的人们在海克特.斯尔瓦代克及一个年长的物理学家的带领下进行了多项天文观测,积累了无数宝贵的资料。除《海克特.斯尔瓦代克》外,凡尔纳创作的天文科幻小说还有《从地球到月球》(1864)和《环绕月球》(1868)等。威尔斯的小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1901)也是这一时期天文科幻小说的代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剧本作家和一名研究引力飞船的学者对月球世界进行的独立访问。他们经历了超重、失重、幽闭恐怖等的磨难,终于到达了月球。在月球上,他们发现了一个富含生物的世界,这个世界以蚂蚁人为主宰,其家园深藏于月球的地下,四通八达。蚂蚁人的社会等级森严,各类人的分工是在一出生就确定了的。按照它们的“用途”,受到了精心的培养。比如号手,就是吹号的,它的嘴已经特化,变成了喇叭;数学家就是数学家,它们的脑袋中全是数字。威尔斯还借此讽刺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说与其象我们地球上先把人养大再变成机器,不如象蚂蚁人那样,从小就变人为机器,这还人道些!古典科幻小说中的天文学知识从现在的角度看,一般都已显得陈旧,其对天体和宇宙景物的描写,显得过分漫画性。但其丰富的想象、大胆的推测、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仍然使今日的读者百看不厌。㈡现代科幻小说中的天文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科幻小说进入了黄金时代,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涌现出来,使科幻文坛呈现出非常繁荣的景象。在所有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英国作家亚瑟.C.克拉克的小说《2001年太空探险记》显得出类拔萃、技艺超群。《2001年太空探险记》本来是一部电影,由好来坞著名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瑞克执导。影片从300万年以前的远古岁月开始,横跨整个人类历史到达21世纪,写出了人类一步一步地走出襁褓,走向宇宙的艰难历程。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博士和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博士都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既包含了真实的太空感受,又有对宇宙内含的深刻理解。《2001年太空探险记》属于散点式结构,全书由相互独立的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类的黎明”,讲述了艮古时期的一个以“望月人”为首的猿人部落的遭遇。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只奇特的“标准”长方体从天而降,堵在了猿人洞口。正是它的出现,使猿人的生活骤然发生了急变,它们的智力开始增长,勇气开始提高,追求美好生活的想象终于迸发并催逼他们逃出了毁灭的命运。小说在没有解答长方体之迷的情况下,迅速跳跃,进入了未来。第二部分的故事发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美国蹬月人员在月球正面中部的第谷环型山中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外星人的遗留物:黑色的标准长方体!正当这个庞然大物破土而出,暴露于日光之下时,从它的内部发出了一连串奇异的电子信号。经过认真的破译,人们发现,这信号实际上是发往土星的某一个卫星的。第三部分小说的场景进一步扩大,进入了行星际空间。一艘具有秘密使命的飞船“发现”号在飞往土星的途中突然发生了故障,控制飞船的机器人因为抵抗不住权力的**,产生了“叛变”行为,宇航员不得不与其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终于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写得惊心动魄:发现号的宇航员在土星的卫星上又一次发现了标准长方体。这一次,当他试图仔细进行观察时,长方体迅速地改变了视觉特征,变成了一个“甬道”,这甬道其实就是一个个通往星际空间的大门,瞬间,宇航员就进入了茫茫的星海。在1968年出品的电影《2001年太空探险记》的首映式上,人们简直被这一场面惊呆了,无数大大小小、形状、色彩各异的天体以闪电的速度飞快地从宇航员身边掠过,它们喧闹叫嚣着,用一种表面看似没有目的,但实际上又非常明显地带有启示性的运动,给宇航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宇宙和人生课程。当他通过了星际世界的一切考验之后,终于又一次见到了标准的黑色长方体,并在长方体的协助下,将自己“羽化”成了一名宇宙的婴儿。人类从此成为宇宙的一员。《2001年太空探险记》无疑是本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幻想作品,它的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多项提名和奖励,它的小说至今仍然是科幻文学的经典。小说的作者克拉克其实就是前英国宇航协会的主席,卫星通讯的首先创意者,在科技界、文学界和科普界都享有非常崇高的声誉。除克拉克以外,比较著名的天文科幻小说作家还有美国的.史密斯(《太空云雀系列》,1928—1949)、杰克.威廉姆森(《空间军团》,1934)、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1942—),以及苏联的安.叶菲列莫夫(《仙女座星云》,1957)、波兰的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苏拉瑞斯》,1961)、中国的郑文光(《飞向人马座》,1979)等等。㈢科学家的科幻作品正统的天文学家对科幻小说的看法是如此之好,有时简直让人吃惊。在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里,天文学家都是科幻小说的积极拥护者和身体力行者。事实上,刻普勒就是一名重要的早期科幻作家。他于1643年创作的《梦》就是一篇十足的科幻作品。宇航事业的奠基人俄国的奇奥尔科夫斯基的科幻小说《宇宙的召唤》(1895)和《在地球之外》(1920)将他的人类翱游太空的美好设想表达得真切异常。此外,天体物理学家乔治.盖莫夫用科幻小说演示了宇宙的起源、;德国火箭之父冯.布劳恩用科幻小说表达了新的宇航方式;美国的著名行星学家、康乃尔大学教授卡尔.萨根用科幻小说阐明了如何与另一种智慧生命的交往。然而,在天文学家中,最富胜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恐怕是曾经提出过稳恒态宇宙起源假说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佛雷德.霍伊尔爵士。霍伊尔于1957年精心创作的科幻长篇《黑云》讲述的是一团黑暗的云雾从宇宙的角落突然袭来,包围太阳系之后发生在地球上的巨大灾难:地球成了一个不透气、不透光的暗室;气候的全球性混乱;人类的歇斯底里但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正当人们急切地盼望着黑云离去之时,黑云笃地停止了运动,它牢牢地“粘”在了我们太阳系的中央!难道它是一种有智慧的生命?它要与我们人类进行什么样的交流?评论家们对这部小说的深刻思想和提出的紧迫问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本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作者进一步学者化,一些著名的或即将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学者大踏步地进入了科幻领域。一大批构思奇特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这批新秀几乎都是中青年,都对科学研究的内含有过不同深度的思考。他们的作品内的科学内容与科技现实的发展及其吻合,可以预言,有关天文学题材的科幻小说将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在遥远的未来,一种来源于沙漠星球上的称为“米拉基”的植物成了所有星际政府垂涎的目标。为了获得这种可能制造出永生药物的植物,一场沙漠大战拉开了序幕。

1965年,美国作家弗兰克·赫伯特推出了他一生中最为场面宏大的巨著《沙丘》科幻系列的第一部。在这部洋洋70万言的作品中,阿拉克斯星球被她的邻国入侵,国王被驱逐,主要经济设施被占领。为了夺回自己的家园,流亡的星球首领在临近的地区找到了一个具有能在沙漠表面无障碍行走的强盛的星际部队,并借助这个部队所驯服的巨型沙虫的引导,收复了自己的国土。

25年之后,被赫伯特所详细描述过的这场星际大战首先在小规模的意义上得到了实现,这就是发生在波斯湾的那场现代战争。

科幻小说关注经济、以及与经济相关联的问题,至少可以追朔到公元前380年。那一年,著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了他具有重大意义的10卷本对话体小说《理想国》。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对一个理想的社会所应该具有的侧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由《理想国》开拓的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主题,对后世的科幻小说具有重要影响。

19世纪以后,各种社会思潮逐渐产生,科幻小说也在文学领域中兴起。在这种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造成影响的文学作品里,未来社会的经济秩序一直是一些全景性作品中重要的内容。

从比较广义的角度上看,科幻文学中的经济思想其实与社会流行思潮并没有大的区别,完全自由经济的思想和集权控制的思想一直是创作的两条主线。围绕这两个思想,作家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丰富的社会前景呈现给读者。

20世纪的科幻文学作家将自己的关注集中在政治和技术主题上,安·兰德()的《地图耸耸肩》(1957)可能是为自由主义辩护的最强烈的作品,这部完全代表西方文化发展方式的作品对西方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影响。但是,和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基本价值观的文学作品相比,科幻作家们更多的关心是这种经济制度下对人性的扭曲。弗雷德·马西撒克()的小说《世界土匪》(1928)讲述的是由于负担战争贷款不均而导致美国和它的原来的盟国之间进入持久战争的故事。而公认的科幻小说黄金时代大师罗伯特·海因莱因的《有光吧……》(1940)则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那些投资于过时技术但却掌握着管理世界大权的一群人对待创新和发明将会采取的恶毒抵制态度。海因莱因是喜欢谈论经济的作家,他的小说《帝国的逻辑》(1941)将奴隶制经济引入当代社会,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无法接受的当代神话。1950年,他的小说《出售月亮的男人》则描写人类为了进行第一次月球探险,必须将探险的对象出售以进行融资的荒唐故事。海因莱因是强硬自由主义经济学观念的持有者,他1966年的小说《月亮是一个严厉的妇女》中形象地阐述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西方经济学的名言。

福雷德里克·波尔是另一位衷情于经济题材的科幻文学作家。波尔是著名科幻期刊《星云科幻小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他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讽与海因莱因虽然不同,但有许多暗中相似的地方。在波尔与西里尔·康布鲁斯合著的小说《太空商人》(1953)中,美国的国家经济被一种极端消费主义所左右,而这种极端消费主义倾向的来源则是一些经济增长万能论的拜物教的教徒。在这样的国家中,广告业中心管理机构居然成为了政府中最为要害的部门。在1954年出版的《蜜达斯瘟疫》中,波尔描述了更加离奇的情况,那就是未来美国的每个市民都有一个无法承受的“消费配额”,而这个配额的制定完全是为了应付过剩的大机器生产。在小说《地下隧道》(1955)中,一个人工的世界被活生生地从城市的地下开掘出来,其目的只是为了对人体进行秘密的商品广告宣传。所有接受宣传的人都是广告商人的试验品,这种试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甚至为此失去了死去的自由。在另一部与康布鲁斯合作的小说《法律斗士》(1955)中,波尔将自己的解剖刀伸向飘忽不定的股票市场,而在小说的结尾,人们惊奇地发现,根本没有什么自由的股市,因为整个金融公司都是由一些隐遁的超级老年病患者所操纵控制。

但是,所有这些作品和阿尔道斯·赫胥黎的《美丽的新世界》相比,都显得简单和幼稚。在这部以莎士比亚戏剧中台词命名的科幻小说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人不再考虑生育,而是由克隆制造,性、爱情、娱乐等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改变了味道,就连时间的纪元,也从公元改成了“福特”,以象征大汽车企业对整个世界的占领。

对非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设想也挑战着科幻作家的想象力。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中写到过一个小小的“方圆200英里”的新月形岛屿,这个岛屿上人们过着没有商业的田园**生活。德国作家约翰尼·安德里亚的小说《基督城》的公民享受公有制社会的乐趣,有公费医疗,食物实行配给制,服装一律为灰白色。19世纪以后,乌托邦文学逐渐带上了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理论的色彩。罗伯特·帕姆伯顿()的《一个美好的殖民地》(1856)可能是早期社会主义乌托邦科幻小说。爱德华·贝拉米的小说《2000-1887:回顾》(1888)则从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进步与穷困》中获得了大量灵感。以中国生活为背景的科幻小说作家.谢尔也从这位学者的论著中获益匪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心的作品还有安纳托利·弗兰斯()的小说《白色的石头》(1905)。

和对一种乌托邦社会的向往相比,国家计划经济对社会发展甚至对人性发展所造成副面影响更多地吸引着作家的注意力。杰克·伦敦的《铁蹄》(1907)呈现了暴力革命实现平等过程中的恐怖。迈克·雷诺德的小说《对手雷吉人》(1961)则写出一些到外星球访问的地球人为了试验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对那里的土著国家进行人为的分割,以便同时检验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到底那一个优越。扎米亚金创作的小说《我们》和奥威尔创作的《1984》是“反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在这两部作品中,中心计划经济使人的本性丧失,所有人甚至失去了自己享受姓名的自由,全世界的公民都由一些代号所表示,爱情、思考、独立的行为都在一种中心计划主义的影响下丧失殆尽。整个世界被一种人工控制的狂热情绪所左右,而这种狂热情绪的一个相当具有效力的作用就是转移计划经济产生的弊端而在人们心灵中产生的失望感。

除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个大的主题外,科幻小说中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也深入到比较细致的微观领域。海因莱因的《机器路》(1940)讨论最大的经济报酬应该给社会中的那些人才显得公平,他的观点是,应该重奖那些处于生命威胁之中的社会贡献者。路易斯·帕德盖特(,这是和合作的笔名)的《钢铁标准》(1943)讲述是的利用经济办法实现国家之间的压迫与屈服,在小说中,地球人对被占领的外星球进行经济瓦解并威胁其社会结构的稳定。波尔·安德森的《帮助之手》(1950)展示了一个纯粹接受外援国家的经济所可能出现的问题。罗伯特·谢克利的小说《生活费用》(1952)描述资本主义的脆弱性,一些中产阶级只有通过使用未来孩子收入做抵押,才能换取今日食物.爱德蒙顿的小说《**了地球的人》(1980)和本·波瓦的《私掠船》(1985)写的都是软弱的美国政府放弃管理他们在宇宙中占领的地盘却有其企业家进行接管的故事。生态毁灭方面题材的小说也涉及经济问题,比如人口过剩和第三世界的欠发达问题。这样的作品包括乔治·特纳的《夏天的海》(1987)和布鲁斯·斯特灵《锡兰忆往》(1985)、《网络中的岛屿》(1988)。

除去对经济体制的关注之外,科幻小说作家对经济危机和突然出现的经济恐慌也具有极大的兴趣。早在70年代,描写中东石油危机的科幻小说《油断》就曾风靡一时。几乎是在此同时,作家保罗·额尔德曼的小说《79的冲击》描写了一个和当前东南亚金融危机向类似且更加复杂的事件:一家美国大银行的倒闭发起了连锁反应,使整个世界进入经济崩溃的悬崖边,道琼斯工业股票狂跌不止……此时,一个阿拉伯石油国家决定挽救西方经济,但他们的交换条件竟然是恐怖主义的合法性。在《79的冲击》之后,额尔德曼还创作过《89的恐慌》,再一次打破全美畅销书榜。

有关科幻文学作家对经济学主题的关照,还可以介绍许多内容。但所有这些或者幽默生动、或者悲观恐怖的小说内容的背后,却隐藏着人类对自己命运本身的关照,隐藏着人们寻求更加美好世界生活的向往。一些科幻评论家分析,在冷战结束之后,在东西方对抗逐渐缓和之后,与经济问题有关的科幻小说将变得比过去更加吸引作家和读者的注意。大多数科幻作家认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间经济的“血肉型”依存关系不断加强的同时,仍然能显现出相当巨大的南北差别;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加速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的分配仍然会显现出非均衡性,激烈的竞争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仍将左右着我们;政治趋向多元化却仍然无法抵消局部的动荡甚或更大范围的战争;难于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如大体积陨星对地球的袭击)也许会在一定程度毁坏人类的家园……。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对未来保持更多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星际殖民时代最新章节 | 星际殖民时代全文阅读 | 星际殖民时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