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修道方面谢垩这个才学会基本吐纳功夫的彻头彻尾的门外汉着实让老头也就是传说中的黄裳伤透了脑筋。真正的黄裳早在三年前已经鹤驾仙游由于摩天崖与世隔绝又长期闭关在这石室内竟连张、林二老也半点不知情不过在他们的眼里黄裳早已经是神仙一流哪会想到黄裳会早他们而去。老头奉了张道陵的法旨一则面壁思过二来却是为了辅助谢垩匡扶天下济世救民。
老头展现出令谢垩异常敬佩的耐心从道家的基本原理、人体的基本经脉、修炼的基础常识逐一讲解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谢垩渐渐地对老头产生了一丝好感当然这好感非常有限除非老头马上能让自己重振雄风。
黄裳的石室里收藏丰富几乎把当年自己整理过的典籍都手抄了一份搬到了石室当然这些都是黄裳穷其一生所学的宝贵财富。老头借花献佛把这一切都转交给了谢垩。谢垩酷爱读书乐此不疲竟是暂时把修炼之事都搁置一旁。黄裳(老头)见谢垩开始沉迷于石室所藏乐得轻松叮嘱吴植先回皇宫留谢垩在摩天崖。
吴植从来都没听说过有人能被黄裳挽留在摩天崖不想谢垩竟让黄裳如此垂青惊讶之余欣然回去通知赵构、赵榛等人说的却是谢垩伤重垂危蒙黄裳收留疗伤众人尽皆欢喜就连赵佶也很是高兴。
但是谢垩受奸臣残害之事却造成了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当先难的却是金国四太子兀术。兀术回到金国以后一方面会合金国其他各方势力加强了对辽国残余势力的打击天祚帝被迫出逃于西夏国内被俘曾经盛极一时的契丹王朝宣告灭亡。而谢垩事件给了兀术充分的借口兀术率先宣告天下宋朝皇帝是最无信用的卑鄙小人:假意远嫁崇国公主暗中处处设置陷阱企图谋害金国重臣;遣婚使谢垩博学多才为宋朝皇帝所深深忌讳乃于途中与金国四太子兀术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因此更为嫉恨。至于结果兀术则并不多加渲染因为谢垩受迫害的消息天下皆知然而赵佶的目的在于夺回童贯、高俅手中的兵权童贯一死(皇室对外宣称童贯已死当然童贯的下落将在本书第三卷中详细说明)高俅讨伐梁山连战连败最终只得交出兵权落了个闲职。赵佶对谢垩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够并没有及时为谢垩正名因此给了兀术可趁之机:于公谢垩是遣婚使轻易遇袭不说反而屡遭迫害而致下落不明;于私兀术更名正言顺地兴师报“夺妻害友”之仇。
宣和七年春金兵南下集结。以兀术、粘罕、斡离不为兵分三路进逼河间其中以兀术所率的五万中路军最为骁勇所向披靡。兀术军中设立了一支特殊的精锐部队号称“谢字营”营中勇士骨干都是随兀术迎亲的原班人马一方面警醒自己迎亲一行是兀术戎马生涯的耻辱;另一方面以谢垩的姓为军营番号为的就是让谢垩彻底倒向自己一方同时让大宋的百姓明白女真人并不是传闻中的残暴相反女真人非常重视汉人中象谢垩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战火迅燃烧宋金边境连番激战告急的文书象雪片一样传到大宋的都城——汴梁。这一切竟比历史上早生了整整半年!
赵佶暗暗庆幸自己的远见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把宝贝儿子赵桓扶上前台此时金兵南下却是打得谢垩的旗号更是令赵佶觉得荒唐。周钰一行还不都是因为谢垩早早地看上了自己的宝贝女儿虽然周钰这个花瓶还是完整无缺但是毕竟这事就算是揭了过去兀术如此荒唐地兴师动众在赵佶眼中看来毕竟属于纯粹无理取闹不义无名之师罢了。赵佶立即以种师道为将率十万精兵驰援河间。
如果说赵佶一生有什么明智的决策的话起用种师道绝对算得上一个但恐怕也是唯一的一个。种师道字彝叔洛阳人善于捕捉战局审时度势沉毅有谋。谢垩在宫里伴驾的时候时常提起赵佶曾经亲自召见过种师道深以为英才只可惜如此大将之才被赏识的时候却已经年过七旬!赵佶命种师道为京畿、河北制置使出兵河间的决定遭到宰相张邦昌、太宰王黼等人的强烈反对。张邦昌以种师道年迈体衰为名并串摄鼓动赵桓准备御驾亲征。
赵桓大为意动。赵桓与赵佶的想法类似兀术打谢垩的旗号南下能带多少兵马别看边关说得漫天漫地的要真是来了那么多金兵早就夺了许多州府了哪还等到现在。赵桓禁不住张邦昌等人的极力鼓动如果真的亲自带兵击退兀术凯旋之时便是位登大宝之时得胜登基的荣耀令年轻识浅到有点不自量力的赵桓恨不能马上赶赴前线。
赵佶对赵桓的决定还是感到有些突然且不论赵桓有没有这份军事天才即便是有面对身经百战的兀术就算是种师道、宗泽这样的老将军都得掂量掂量。赵佶找来赵构商议赵构竟全力支持“为国为君者最重要的就是立威。如今金兵南下其弊有三。一者辽境初定民心不稳变乱时有生;其二边境早早就屯了重兵金兵久战必疲惫不堪;其三女真人凶蛮不化不懂控制人心长驱直入早晚必受群起之攻。因此若得皇兄亲征必可凯旋而回。”
赵佶大喜过望“朕得子如此高枕无忧!”遂唤来赵桓大大地勉励了一番命赵桓择吉日起兵但是还是命种师道为随军参赞。
殊不知赵构之言却是满月复私心虽然赵构的话有一定的根据但是赵桓出击的失败结果早已经在赵构的预料之中。只有让赵桓尝够了失败的滋味他赵构就有机会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