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老爸 第二十八章 想念老韩

作者 : 段黑

通过这次和老爸喝酒,突然让我想起一个人,那就是老韩。这位在我患难时结交的一位贵人。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来我的店里吃饭了,也许他总觉得是白吃,所以不好意思来了。现在也不知道他的情况怎样?我的心里倒有了很多牵挂。

中午的时候,脑子里忽然有了老韩的影子,于是,我开车亲自去了趟车站,打听了一下老韩的下落。听一个卖报纸的人说,前天老韩被收容了。我当时吃了一惊,就觉得老韩这么本分的一个人不可能会被收容。

最后我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消息,老韩真的被收容了。原因是赶上过节了,上面都给各个派出所下达了收容任务。主要是针对流窜在街头的三无人员,但有时候人数凑不够,警察大人图省事,就到车站一些公共场所进行突击,一般情况,只要没有暂住证和务工证的外地闲散人员全部上车。

老韩就是赶上人家凑数,作为一个倒霉鬼被人家抓走的。等到了收容所,老韩自己都感到惊异。如此大的一个收容场所,简直和一所监狱没什么区别,外围墙上全部是电网密布,门口里层外层也都是由持枪的武警把守。等进了里面,还有几个保安手里拿着木棒,狂喊:“把手抱住头,都给我蹲下!”老韩上点岁数,反应稍慢些,结果被一名保安照后背来了一木棒,一刹那,疼的老韩吹胡子瞪眼。他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多大的错,委屈的都想哭。此时保安仍喋喋不休地喝道:“你妈的!我让你给我蹲下听见没?”老韩冲保安翻了个白眼,很不情愿的蹲了下去。

然后,有两名警员坐在最前面,挨个的进行登记,同时身上除了钱之外,其余的东西一律被扣押,直到走的时候再归还本人。老韩身份证上写着c省大茂县瓦角乡榔头村一队二组。他是属于京广线,人员比较多交通也便利,一般情况最晚第二天就可以被遣送回去。如果籍贯是东北的或西北的就慢多了,可能会多呆上几天。因为那些地方的人员相对少等凑够一个车匹才能走,人家也不可能因为一两个人单独送你一趟。

老韩被安排在一个最大的房间内,这里差不多容纳了好几百人。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层简易的木板,是供人们睡觉用的。老韩躺在木板上心里这个憋气,骂道:“老子犯了什么罪,是偷了人还是抢了人?干吗要这样对我?”然后一气之下把手里的几个窝头全部抛在了墙上,一口没吃。到了晚上的时候,老韩的烟瘾上来了。他躺在脏兮兮的床板上没有一点睡意,看见一位和保安勾结在一起在里面出售香烟的小盲流,问了一句,“你的烟多少钱一盒?”

“对不起,我的烟不卖包,卖支,一支三元。”老韩心说,“你***,一支烟比一盒都卖得都贵,你也太会财了。”最后还是抗不住烟瘾的煎熬,老韩花了十五元钱买了五支,一直抽到了天亮。

新得一天就是不一样,刚过了八点,从喇叭的扩音器里就传出自己的名字。

然后被警察集合在中央广场,按着顺序上了大巴,又到了火车站换乘上南去的快车。就这样,仅一天的工夫就回到了省收容站。

这里与都市收容所相比显得小多了,而且管理上更松散一些。

当时一位大脑袋工作人员放话说,“只要你有五百元人民币就立即放你走”。

还甭说,真正有钱的人还挺多。一会儿的工夫,有好几个人付了钱从这里消失。老韩看着人家一个个都很潇洒的离去,自己心里灰溜溜的难受。

又过一个小时,大脑袋工作人员又喊话了,有二百元人民币的也可以走。

这时又有部分人大摇大摆的付钱离去。老韩可能身上实在是没有钱,他也不啃声,只是一个劲的保持沉默。

也就是十分钟的时间,大脑袋工作员又撑不住气了,大声喊道:“一百元的有吗?”结果没有一个人回应。大脑袋工作员很不满意的摇了摇头,骂骂咧咧的说道:“***,剩下的全是些穷鬼!”

然后他气急败坏的在大厅里走了几步,突然抬起头又问道:“五十元的有没有?”还是没人搭他的茬,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狂怒道:“你们这些穷人,都赶快给我滚!别再让我看见你们!”

虽然大脑袋工作员说话粗野了些,但这些人没有一个反驳的。因为他们很庆幸,竟然没花一分钱就被解放了。

这些人从省城收容站出来,大多数又去了火车站,买张站台票当天就返回都市。他们在都市生活的时间长,各个都很老练,几乎都成了铁道游击队。

老韩没有急着回都市,因为离家近了,他倒想回去看看老婆孩子。于是,他直接回了大茂县榔头村。

自从得知老韩被收容的消息,我怎么也安心不下。后来连住找了老韩好几趟都没有他的踪影。听老韩的朋友说:“老韩很有可能回家了,这次是他被收容,如果不收容,老韩也是一两个月总回趟家。”我听了这些话还是有点不放心,因为我和老韩的关系是一般人无法相比的,可以说,没有老韩就没有我的今天。

第二天,我把店里的工作安顿了一下,就打算亲自去趟老韩家。以前老韩常和我提起他是c县大茂县瓦角乡榔头村人,所以我一直都记得很清楚。

现在中国的公路展很快,从都市向外走的路全部都是高,非常的方便,我只跑了不到点四个小时就进入了大茂县。然后从大茂县到瓦角村只有五公里。我到了榔头村一提老韩,人们就对我说:“这个村几乎都是张姓人家,惟独有三户人家姓韩。你既然只知道他姓韩而不知道他叫什么,你最好到这三户人家中再确认一下为好”。说话中,我又提到了他家可能是做酱油的,人们就立刻明白了我要找的人是谁了。其中有一个中年人很热心地对我说,你跟上我走吧。

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老韩家的大门口。中年人冲里喊道:“老韩!你家来人啦!”只听里面有人应答道:“来啦!”

出来的人正是老韩。他一见我就激动地说:“你怎么来啦?怎么提前都不打声招呼?快里面请。”

我跟在他的身后,边走边说道:“最近,我找了你好几趟,总是见不着你。我有点心急,所以想来看看你。”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就太谢谢你啦!”这个工夫,我趁机观察了下老韩家的房子,五间正房全部镶嵌着瓷砖,明亮而又显得富有。在正房的两侧分别是两间大小相当的配房,它和正房连接在一起,更增添了大户人家的气派。

再下来就是它的庭院,相当的宽阔,几乎和两个篮球场的面积一样大。四周还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有石榴树,香椿树,柿子树,还有枣树和苹果树……庭院的正中央是一个用水泥建成的鱼池,里面有很多的观赏鱼。旁边有一张水磨石圆桌,围绕着桌子有四把竹椅很是讲究。如果你坐在这里,立刻就能体会到不一样。不仅可以趁凉,而且还可以观赏到鱼池中鱼的各种动作,简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在老韩说话的时候,我无意识又看到了停放在正房右侧的一辆客货两用车。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心说:“真富有!这要是在过去,简直是地主的地主!”

此时,老韩冲我微笑着说:“最近工作忙吗?干的顺心吗?”我告诉他,最近不很忙,自己干的时间长了也有了经验,怎么干都很顺手。

闲扯中,我突然问道:“你不是说过自己家中在做酱油吗?我怎么一点都没闻到酱油的香味?”老韩立刻笑了,然后朗声说道:“做酱油可不能在这里做,太招苍蝇。儿子他们在老房子里做。”我听明白后,又问道:“酱油做起来是不是下本很大?”

老韩心平气和的说,“我儿子几乎不用下本钱,我不知道别人的情况。”

“据说,做什么生意都得下本,怎么你儿子就不用下本也能生产?难道是……”

“哦,这个么,他是沾了跟前一个部队的光了。因为我儿子天生的会来事,他和营房门口哨兵的关系搞的好,每次悄悄的给他们送上一盒烟,就可以随便出入营房。营房里,每个连队的饭堂门口都有大量的剩饭,而这些剩饭就是做酱油的原材料。你说我儿子做酱油用不用下本?”我立刻笑了起来,心想:“难怪他家这么有钱,原来开着一个无本万利的小作坊。真是马不吃夜草不肥呀!”

说话间,我跟着老韩进了正房大厅。这里又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场面,简直就像一个会议大厅。先是围着墙有多半圈真皮沙,然后正面是一个特大英寸的液晶薄彩电。

两个墙角分别是两个有一人高的精美工艺花瓶,墙壁上还点缀了些长幅的古典水墨画,显得整个屋子既豪华又有文化气息。

我连连称赞道:“如果看你在都市生活的样子,真想不到你家会这么漂亮?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老韩呵呵笑道:“你觉得好的,也许对某些人来说就不喜欢;你觉得不好的,也有可能别人就特别的喜欢。说白了,就是丈母娘嫁女婿各人各脾气。”我笑眯眯地点了下头,道:“生活中的事就是这样,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清静的生活方式,而有的人偏偏就喜欢热闹的生活方式。”

“是的,现在这个环境的确不错,但对我来说就觉得太清静,有点空旷的让我变得冷漠。所以我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去,就是害怕这种冷漠的存在。”

这回我是彻底看明白了老韩的心境,就是一个“逍遥侠”级别的浪人。即使家中生再大的事,对他来说也是无动于衷。有一次春节放炮,家中的老母猪被吓的流了产,他老婆和儿子麻烦了好几天吃不下饭,而老韩却像是什么也没生似的跑到庙上去看戏。看得出老韩不顾家的思想已经是任何人无法拴得住。就像已故作家三毛的一诗所写道:“不要问我为什么流浪,只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流老爸最新章节 | 风流老爸全文阅读 | 风流老爸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