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六卿争权乱晋国
欲说晋国之乱,必须从一人说起,此人就是赵简子。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奠基人。
赵简子出生于世代为晋卿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先祖赵衰(赵成子),赵简子的祖父赵武(赵文子),便是晋景公初年“下宫之役”中,落难余生的“赵氏孤儿”。赵武**之后在晋卿韩厥的支持和帮助下,复卿爵,攻杀陷赵氏一族于灭顶之灾的景公宠臣屠岸贾,尽灭其族,报了多年血仇。终在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重踞晋国六卿之尊“正卿”的位置,复兴赵氏。
简子少年时代,适值赵氏再兴之际。家族的兴衰和社会的影响,使他能深切地洞悉到晋国众卿争斗,互相倾轧的残酷。同时也陶冶和造就了他深沉不露,胆识过人,胸怀韬略,月复隐机谋,称雄诸卿的气质和能力。大约就是在他三十岁左右的时候,袭爵位于祖上,为晋国卿。
公元前519年,简子继袭卿爵不久,恰遇周王室生王子朝叛乱。初登王位的周敬王姬?,被王子朝逼迫流寓于外,回不了成周(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赵简子初临卿位,根基尚不牢固。他瞅准这个建功立业树立威望的时机,请命于晋顷公,率军迅地平息了王子朝之乱,佐定周敬王于成周。
简子助周王平叛有功,受敬王“王室命卿”之许,这对晋国当时的霸主地位,无疑增添了光彩。同时,也达到他牢固根基,扩大威望的目的,为赵氏下一步加强与其他五卿角逐的实力,称雄晋国,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诸侯挟天子,卿大夫挟诸侯的事件,时有生。就是当时的晋国,也正处于晋侯大权旁落,六卿尾大不掉。公侯之尊,江河日下,风雨飘摇。
简子及时地把握这个时机,利用勤周敬王有功,敬王准他为王室命卿之隙,于晋顷公十三年(前513年)冬,征收生铁四百八十斤,把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铭铸于大铁鼎上,公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铸刑鼎”。他的这一壮举,不仅使其知名于天下,而且博得晋国绝大多数新兴势力的支持,成为他登上政治舞台,最有声色,引人注目和赢得喝彩的一次精湛表演。为迅扩大赵氏势力和影响,争取晋国正卿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常言道,树大招风,地位高了不小心就会招惹什么人!
是年夏,简子令邯郸赵午归还卫国进贡的五百奴隶,拟将他们迁往晋阳。赵午虽然应诺,但在执行命令时,弗简子之意,没有把奴隶归还赵氏。赵午的抗命之举,使简子大为恼怒,为挽回影响,遂拘捕赵午,囚禁于晋阳,不久又将其杀掉。
消息传人邯郸,赵午的儿子赵稷便凭据邯郸叛乱,并窜通其舅氏中行寅(晋国六卿之一),以及中行寅的姻亲范吉射(亦为晋国六卿之一),合谋集兵攻击赵简子。
赵简子自以为行的端走得正,人正不怕影子斜,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疏于防备,采邑被三家联兵攻克。
赵简子仓皇出逃退守晋阳。赵稷、中行寅、范吉射等,穷追赵氏不舍,挥师直趋晋阳城下,困城猛攻,必欲置简子于死地,以灭后患。
这才有了前文书所说,晋国六卿之乱之事!
就在简子困守晋阳的危急关头,晋国其他三卿,即知、韩、魏三氏,请命于晋侯,率兵击败先叛乱的中行寅和范吉射,解晋阳之危,救赵简子于倒悬。
自此后赵简子深知结盟的重要性,团结宗人和知、韩、魏三卿,进一步孤立和打击范、中行二氏。
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简子与范、中行二氏决战于铁(今河南濮阳)。这次战斗简子运筹帷幄,以少胜多,大败范、中行联军,重创其锐,灭掉其有生力量。翌年,简子又出奇兵,再败二氏于朝歌(今河南淇县)、邯郸,又伤其精。
两年之后,简子倾其兵众,向范、中行大举进攻,连克邢(河北邢台)、任(刑台东北)、栾(河北赵县)、(赵县南)、逆畴(保定西南)、阴人(山西灵石)、盂(山西阳曲)、柏人(河北隆光县西)诸城。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挫败范、中行两家,结束了晋国六角逐的局面,与韩、魏、知三卿瓜分范氏、中行氏之田,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
自此后,赵简子彻底打败范氏、中行氏,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晋国的地位。
这便是晋国六卿之乱的究竟。
此正是:纷纷扰扰春秋事,离离乱乱春秋人。此时方是风头盛,转眼变成断头人!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