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风云谱 第一百四十七回 遇日食樗…

作者 : 笑傲江湖

第一百四十七回遇日食樗里子归天

书接上回,却说泾阳君入齐为人质后,秦、齐交好,楚国见秦齐交好,也不敢再行报复秦国,秦国暂时无事。

这日正午,秦昭襄王正在宫中理事,突见天渐渐黑了下来,有宫中太监来报:“大王,大事不好!天上的太阳不知被何物所遮挡,突然消失了大半,眼看就要不见了!”

昭襄王听罢,大感疑惑,连忙走到殿外,只见天上的太阳突然间变得昏黄,依稀可以看见已被一物吞噬大半,眼看就要被吞噬殆尽。心知这日食乃不祥之兆,连忙令人召太史来见,问问到底是何等征兆。

过不一会儿,秦国太史苍然来到昭襄王面前。这太阳已被完全吞噬,眼前一片黑暗。昭襄王吩咐宫中人等不要惊慌,对这太史苍然问道:“太史可知此是何兆?”

太史禀道:“据《书经》记载,公元前2137年1月22日生了日食。龙会大口大口地吞食太阳,而太阳常常受到龙的袭击。此说也有证据:日偏食的时候,太阳看上去像被咬掉了一块,日全食时太阳全部贝隆吞噬。夏王仲康任命了两位宫廷天文学家。这两个人一度十分成功。每当关键时刻,他们便一显预测神功,提前预告日食即将生。国王的士兵便抖擞精神,敲锣打鼓,向天射箭,杀死或吓退恶龙。太阳总能获救,避免被龙吞食。然而有一次生了日食,这两位天文学家却犯了致命的错误,未能及时预报。虽然士兵们又一次“救出”了太阳,但两位天文学家却因失职而被处死。可见日食的生乃上天的旨意,非人力所能预测。微臣认为,秦国正逢鼎盛,诸侯不敢争锋。依臣之见,今日之日食当主国家会痛失良将,大王可日后察之!”

七年(前),昭襄王决心再伐楚国,樗里子请命,昭襄王令樗里子带兵伐楚。樗里子带兵长驱直入,攻占了新城。此役,樗里子被楚军飞箭射伤。归来后,昭襄王令人遍寻名医,不治。樗里子身亡。

樗里子去世,秦昭襄王扶棺痛苦,几度昏厥,群臣尽皆伤感。感戴不已,都道:“有君如此,死又何惧!”

转眼间一年过去,秦昭襄王八年(前299)。一日早朝,昭襄王对众臣道:“今日是樗里子将军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寡人想到樗里将军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心痛不已。寡人近日总在想:到哪里再去找樗里子将军这样既忠且勇的将才!寡人欲再伐楚国,宣我大秦之威。诸位爱卿谁能给寡人出一个主意?”

这时,从众臣中走出一人,众人定睛一看,此人乃大将芈戎。这芈戎乃宣太后之同母同父弟弟。熟读兵法,智慧群,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芈戎是昭襄王的母舅,比其姐芈八子早来秦国两年,早年时,因为人狂妄曾被司马错申斥,但却因敢于表现,精通兵法,屡立战功,而被樗里子所赏识。惠文王见到此人胆敢在大王及众大臣面前侃侃而谈,也认为此人虽然有些不懂规矩,但勇气可嘉,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便令此人跟随樗里子帐下听令。在樗里子的教下,此人由一名初级的军官公士,经樗里子提拔并举荐为大上造。

芈戎上前道:“末将对大王的前半句话表示认同,樗里子将军无疑是一位忠勇之士,令人钦佩。但末将以为,大王后半句话是不够妥当的。我大秦国良臣战将如云,人人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岂能说再也找不到樗里子将军这样的忠勇将才?大王如要###楚国,末将愿带兵出征,定教那楚国臣服我大秦!”

昭襄王听罢很是高兴,对芈戎说道:“有了王舅,我总算放心了!”于是命芈戎带领十万秦军,攻打楚国。

芈戎在攻楚之前,令人捎信给齐国、魏国,约同一起出兵伐楚。齐魏听说秦国欲###楚国,自是不甘落后,抱着趁火打劫的心态一起出兵攻楚。

三路大军分不同方向,向楚国进。

芈戎带领秦军一路长驱直入,风驰电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楚国的新市。

这边齐国派章子,魏国派公孙喜,韩国派暴鸢(,渊),一块儿进攻楚国的方城,俘获唐?。

楚国左支右绌,无力招架,被杀得大败。

秦国东北方向的赵国,见秦、齐、魏三国共同伐楚,也不甘寂寞,带兵跨海直取中山国。中山国国小人稀,自然不是赵国之敌,中山国君弃国出逃,逃亡齐国,最后死在齐国。

这中山国,也叫琉球国,位于中国大6东方(台湾岛的东北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求传》。据年成书的该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后来的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这就是说,中国隋朝时(581~617),该国始被称为琉虬。虬是龙的一种。以琉球群岛散布在大洋中的状态而言,谓之琉虬,非常形象。然而可能因为古代中国都将龙作为华夏帝王的象征,史官写史多有忌讳,所以《隋书》就将它改为同音的“琉求”。此事后话不提。

同年,魏国公子劲、韩国公子长被封为诸侯。

不知三国攻楚后,楚国如何应对,请继续关注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史记人物风云谱最新章节 | 史记人物风云谱全文阅读 | 史记人物风云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