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园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八闽暖冬

作者 : 洪波

郝宏他们还要过几天才能返回厦门。林东海第二天就离开了广州,坐大巴前往泉州。那里有一家关系很好的工厂,郝宏希望林东海能用一周左右的时间熟悉工艺品生产工艺流程。

经过###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大巴车开到了泉州汽车总站。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也分不出个东南西北,林东海环视四周,人来人往的,却不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掏出郝宏写下的工厂地址和电话的纸条,林东海决定先自己找到工厂再说。他拦住了一辆出租车,把地址交给了司机。转了几个条街,差不多就是个起步价的距离,扬帆工艺制品厂的招牌赫然出现在眼前。

林东海来到了工厂门口。电话也不用打了,和保安打个招呼,他就进了工厂。

老板不在,却也是早已安排好的,厂长小杨接待了他,直接就把他带到了管理人员宿舍,是一套三房一厅的房子,住着七八个人,林东海和小杨住其中一间。

小杨把林东海带到房间后,又跑回工厂加班。林东海先是洗了个澡,然后开始铺床、整理随身用品。很快就弄好了,坐下来静静心,他才感到肚子饿了。

已经是十月底了,再过几天,沈阳就要进入采暖期,可在福建泉州,根本就没有一点冬季将临的意思。尽管已经是晚上了,天气依然闷热,坐在大排档吃晚饭的林东海不住地在流汗。看来刚才那个澡是白洗了。

不知肖云和粟粟在干什么呢。林东海知道不需要担心,只是止不住牵挂的思绪。很想打个电话,又觉得婆婆妈妈的不太好。

经过了那么些年,现在又孤身一人在外地了,在沈阳时不觉得什么,可此时此刻,思乡的情绪想山间的泉水,叮咚叮咚地敲击着他的心房。

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看着烟雾缭绕着融入到夜空中。

郝宏打来电话,详细地说了要在工厂看哪些生产工艺流程,还特别强调,要尽可能把产品包装方面的细节弄清楚。他也顺便问了林东海住的环境怎么样,林东海回答说还可以,反正时间不长,能将就。

晚上,小杨回来后,林东海和他聊了起来。小杨是江西人,很年轻,做这个行当已有七八年了。他热心地介绍了工厂的情况和大致的生产工艺流程。除此之外,林东海感觉到了,他对工厂的管理有些不满,主要是老板管得太紧了,他这个厂长其实没什么实权。

这大概是私人企业的通症。事关企业利益,没有那个老板能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林东海随口问了一下小杨的工资待遇,出乎他的意料,做为厂长,小杨每个月的收入还不足两千元。这可是个多人的工厂啊!

小杨对工资待遇似乎还没什么不满意,他耿耿于怀的是,老板不放权,而且,总有一些老板的亲属在厂里处处掣肘,让你没办法扑子做事。小杨越说越激动,“说不定哪天我就离开这家厂。”

“其它工厂就会不同吗?”

“也差不多吧,好不到哪去。不过,经常换换环境也好。”

整整一个星期,林东海走遍了工厂各个车间,弄清了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树脂工艺品的整个生产流程有了个大概了解。郝宏早已回到厦门,他让林东海赶紧过来,一同着手准备公司的组建事宜。

闽南快运,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林东海从泉州赶到了厦门。下车后立即大车来到位于湖里区的保税市场大厦,郝宏和小秦已经在那个地方等他了。

震惊全国的厦门远华大案给整个厦门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很多公司都关门了。保税市场大厦内,到处可见工作组的封条。

“小秦找到一个办公司的地方,在六楼,办公家具都是全新的,租金也很便宜。”一见面,郝宏就向林东海介绍。

“那很好呀。这里的环境不错。”

“先去看看再说吧。”

三个人一同上了电梯。

走出电梯,整个走廊空空荡荡,显得异常安静。物业的人已经等在那里。推开房门,眼前一亮,真是一个绝佳的办公场所。几个人在房间里四下观看,净挑不出一点毛病。

“只有一个问题,”林东海说道:“这里似乎太静了,缺少人气。”

小秦笑着说道:“我们做外贸的,要的就是静,不需要人气。”

“可这里这个静是不正常的,应该和查处远华公司有关。你看看,原来这些公司大都也是做外贸进出口的,不管和远华有没有牵连,反正是都撤得差不多了。”

郝宏注意听着林东海的话,没有表态。

走出大厦后,郝宏才说道:“这里恐怕真的不行。至少是个是非之地,新公司办在这里不吉利呀。”

林东海点头同意。

小秦默不作声。

“还是另外再选地方吧。这段时间,我和小秦还要在那边上班,做些善后工作,东海,你就到处跑跑吧,看哪里办公司更适合。”

“行。有事及时联系,我先换个手机卡。”

郝宏和小秦坐出租车走了,林东海走向街对面的###公司,在里面买了一张‘八闽通’手机卡,选号时,他看中了一个尾号‘7983’的号码,那是他上大学入学和毕业的年份,当然,也是郝宏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苜蓿园最新章节 | 苜蓿园全文阅读 | 苜蓿园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