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陶瓷传奇

作者 : 乐今

(一)

杯盘碗

生活最常见

坛缸罐

生活的好伙伴

只要需要

就不讲条件

只要需要

就一定奉献.

厚胎

很原始很淳朴

很古拙很实憨

流传几千年

薄胎

很现代很娇巧

很诱人很精妍

传承新颜.

(二)

一捧土

烧结成盆

注水养活鲜

加水好活面

一捧土

烧结成碗

酒斟满

豪气冲天.

一捧土

烧结成壶

煮沸山泉

沏出香茗轩

一捧土

烧结成锅

炖烂山珍海味

摆开八方筵.

一捧土

烧结成砖

长砖方砖

墙砖地砖

素砖彩砖

壁画砖

浮雕砖

瓷砖景致斑斓.

一捧土

烧结成花瓶

大花瓶

彩锦瓶

瓶瓶堆奇堆艳

装满祝福

写满祝愿

百子来送年.

一捧土

烧结成挂盘

东方格调

西方图案

盘盘绚丽精湛

古今传说

日月星汉

东西文化新编.

装饰装扮

装潢装点

生活添色彩

生活情趣盎然

新生活

新理念

新颖新奇新鲜

人人都喜欢.

(三)

赤橙黄绿蓝

高温还原

色釉不断现

进步一天胜一天

秦砖汉瓦

唐彩元盏

宋青明蓝

清代粉彩绘雅卷.

定汝钧哥官(注1)

赣粤鲁苏龙泉(注2)

唐山湖南佛山(注3)

历经战乱面目不堪

建国恢复重建

日用瓷工业瓷艺术陶瓷

产品畅销五大洲

精品存焉.

依偎博物馆

挺身世界展览

金奖手牵

扬华夏文明

写历史新篇

跨越制度认识

越思想理念

艺术共鉴.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继承传统

坚持信念

自主创新

智慧创造新田园

陶瓷天地

新品竞相涌现.

(注1)定指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五大名窑之,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定窑在北宋末年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定窑对我国后世的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扬天下的景德镇深受其影响

汝指汝窑是宋代名窑。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辰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汝窑在河南省汝州市,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

钧指钧窑是宋元时期北方瓷窑。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以钧瓷著称于世,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

哥指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相传南宋有章氏二兄弟在龙泉烧瓷器,兄所烧者称哥窑、弟所烧者称弟窑,清代中期以后衰落停产。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

官指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注2)赣粤鲁苏龙泉----指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山东淄博、江苏宜兴、浙江龙泉。为我国五大瓷都

景德镇----从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11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现在仍然是我国最大最集中的陶瓷产地之一

潮州----大约在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聚居潮州的先人,已能制出简陋的日用陶器。潮州是北宋的瓷都。瓷窑分布有东郊、南郊、西郊、北郊,方圆15公里。潮州陶瓷门类齐全,瓷多陶少;高温瓷占全市产品数量85%。工美陶瓷独秀于中国陶瓷艺林;潮州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日用瓷,2年产量占广东89.3%,出口额占全国一半以上。枫溪区湖厦,中国卫浴第一村。工业陶瓷,占全国7o%,占世界一半。潮州陶瓷产业无论从规格、产量、国际品牌等方面,在世界陶瓷行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世界各大城市都有潮州陶瓷代理商,有经贸往来的外商达多人

淄博----是齐文化的源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科研基地、中国五大瓷都之一,陶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距今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就开始了陶瓷生产。到唐宋时期,淄博陶瓷生产已颇具影响,博山成为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心,以“瓷城”闻名遐迩。现在产品远销世界7o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达到6o%以上。淄博陶瓷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曾为我国陶瓷在国际上取得了第一枚质量金牌、第一枚创造明金牌,在生产科研上也创造了不少“中国陶瓷之最”,有的还填补了世界空白。淄博陶瓷还被誉为“第三代国瓷”

宜兴----素以“陶都”驰名中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陶瓷产区之一。据考证,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宜兴的先民们就从事陶器制作,至汉代时已成为江南的制陶中心。至明清生产规模扩大,“家家捶泥声、户户制陶忙”。数千年的制陶史从未中断,生产技艺精湛,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陶丰姿卓越,群芳争艳

龙泉----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青瓷源于浙江,而取得世界青瓷高峰的是南宋到元代的龙泉窑。龙泉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至元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其生产历史长达多年。建国以后,在恢复中国名窑的号召下,由浙江省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对龙泉窑青瓷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开,使龙泉青瓷工艺得以完整地恢复.

(注3)唐山----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有近年的历史。产品品种、花色达数千种,年产日用陶瓷1.8亿件,其中8o%以上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被世人誉为“北方瓷都”

湖南----湖南瓷集中在醴陵。醴陵窑的陶瓷生产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较大规模从事陶器生产的作坊。清末民初,醴陵瓷业进入了一个全盛的展时期。6年,清末著名文化人、实业家、后曾任民国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先生,以湖南醴陵窑为基础,倡办湖南瓷业公司,从改良醴陵瓷业入手,着手建立中国现代的陶瓷工业体系。光绪末年,湖南瓷业公司通过创新、博采众长,将釉下五彩工艺成功地用于瓷画绘制,由此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釉下五彩高温白瓷体系。产品一经推出,就引起中外人士极大关注。特别是9年至1915年,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器先后四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均获一等金奖;1915年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所选送的《扁豆双禽图瓶》一举夺得“最高优质金牌奖”,一时轰动了国内外,媒体盛赞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国人也以“国瓷”称之。后因熊希龄先生进入政界,同时因战火漫延,至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毁于兵火,后虽稍恢复,但由于国乱和贫穷。年前后,釉下五彩瓷基本停止了生产。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决定恢复了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和江苏宜兴三大历史名窑。21世纪新研制开的“中国红”礼品瓷打造出“湖湘新名片”

佛山----佛山陶瓷就是石湾陶瓷。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到唐代。石湾艺术陶器的生产始于唐代。宋代是陶瓷极盛时期,琉璃瓦脊的出现确立了石湾陶艺的面貌,龙窑炉火已连续燃烧了五百年。除传统的黄釉、黑釉、青白釉之外,还创造了彩釉、花釉、窑变釉等。石湾瓦、甲天下,产品很早就远销国内外。佛山是中国传统陶瓷现代化生产的源地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的龙头,现在佛山有多个中国名牌产品,陶瓷墙地砖的年产量已达到15亿平方米以上,占全国年产量的5o%以上,世界年产量的25%,出口量全国第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我知道最新章节 | 我知道全文阅读 | 我知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