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难得今已得,大道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九月的秋风拂面,携着秋日的高悠飒爽,好似热恋中的女子缠绵在元尘的周围。
坐在武当山玄天大殿后山的叩仙石上,元尘两手捧着道家修炼者们奉为圣典的《道德经》轻轻的念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篇,自从元尘坐在这里的半个时辰里,已经念了不知多少遍。反复咀嚼着其中的意味。元尘的星目中时而清明,时而迷惘。思索良久,元尘紧锁的剑眉忽然舒展,随之乍然一笑自语到:“大道自然,非以蛮力智识而能证悟。既然不能得解,又何必强求呢?所谓有心去做,无心求功。终究还是要于我之道心本源处下功夫,方可体悟道祖老子这一篇圣训的境意。绝不能舍本求末,而落入小法小道,甚至是偏法偏道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元尘带着畅怀的笑意向着垂于崖边双脚下的万丈深渊看去,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甚至反而有着一丝蔑视。
他内心深深的知道,即使现在给自己一个跳下去的命令,他也不会感到那是一种痛苦。
古语有云:“朝闻道,夕可死矣”。于大道面前,生与死的区别有那么重要,那么分明吗?学道,修道之人本就是为了求得怎样死,才来到这个世上怎样生的啊!
想到此处,元尘立起身形,剑眉一展,随即向着四面的群峰引颈长啸。声音在山间回荡往复,让元尘不禁豪气满怀。
转过身来,元尘迈着笃定的脚步,一身洒月兑的顺着下崖的小路向着山下的修炼所在——玄天大殿走去。
不长时间,元尘走到了玄天大殿的殿门口。整理了一下衣着后,进入殿中看到神农大帝像前的香灯快要燃尽,刚要弯下腰来打算再添些灯油续燃香灯的这当,突然外面跑进来一个年龄相仿的小道士。
“尘师兄,师父他老人家让你马上去后殿一趟。”
元尘一听,马上直起腰。笑着对进来的小道士说到:“元鼎,可知师父找我有什么事吗?”
叫元鼎的小道士一楞。随即马上说到:“这个我可不知道。不过呢,咱家来了一位客人,你猜是谁?”说完,元鼎戏谑的看着元尘。
“哦?不是师父一个人吗?”元尘诧异的看着元鼎。
“呵呵,自然不是。不过是谁呢……我就暂且不说也罢。你跟我去‘道意禅境’不就知道是谁了吗。”
“呵呵,你这个小臭虫还挺能跟师兄我打哑谜!看来必然是我认识的人喽。走,我倒要看看到底是哪位神仙会突然出现在咱们玄天大殿。”说着,元尘在前,元鼎跟在后面就迈出了正殿的大门坎儿。
“呦,等等。我得告诉一下元风师兄赶紧将灯油添上。”元尘边说边转身向偏殿的东跨院迅走去。
东跨院面积不是很大,小院儿典雅四致,青石做墙,碧瓦为盖。在院子的正南、正西、正北三个方向极为规矩的坐落着三间静室。进入小院儿的拱形门正在西静室和北静室的中间。进院入眼就是一片药圃。一个背影消瘦,头挽高髻的道人正拿着一个小药锄以一个很独特的蹲姿,给人以大圆球般的感觉蹲在那里摆弄着一些草药。
元尘仆一迈入小院就很恭敬的对那个道人说:“师兄,元尘打扰了。正殿香灯的灯油快要燃尽了。师父他老人家唤元鼎师弟过来叫我去‘道意禅境’一趟。不敢耽搁。还烦师兄代劳一下。”
那个道人听后,缓缓的站立起来。
这一站,从蹲着到站起给人的感觉很不普通。
普通人站起来的习惯通常是身子略前倾,臀部同时略微上提,然后两腿叫劲。从而达到站立的目的。
而道人是臀部保持圆形,站起的过程中臀尾没有凸出来送劲。反倒似臀下有个悬锤挂着一般的松沉稳重。而头顶中正好似有什么牵着一样将身子就那么很顺畅自然的拔了起来。瞬间,一股“势”从道人的身上展露在元尘的面前。
道人右脚前掌翘起,以右脚跟为轴,左脚相应的顺势跟进。也不知是脚带动了腰,还是腰带动了脚。总之,身体正面转向元尘丝毫没有抽扯顿断之形。
道人转过身来笑呵呵的问到:“元尘师弟啊?近来我教你的七星妙法元极拳练习的如何了?”
看着笑若春风的元风师兄,元尘心中暖意浓浓。
“回师兄的问话。七星妙法元极拳之三十六式,元尘已掌握纯熟。惟有演练时,拳式的拳意及承转还感觉掌握,理解的不够。”
“哦?那等从师父处回来后,若无事的时候你过来我再给你详解。切记拳式不能走样,要知拿脚迈步如履薄冰,身形缩展如熊似鹰,两臂收放如环相扣。而做到拳有其式而却无其意,则‘大势’难现。有意之拳方可现‘势’。无‘势’之拳即使再近乎于道。却终归难以以拳入道,由拳体悟大道的玄妙的。好了,你快快去后殿吧。此事回来后再详述。”
“是,师兄!”元尘恭敬的看了一眼师兄,转身向院外走去。
微笑着送走元尘宽厚的背影。元风道人心想,元尘前世缘法深厚,以坚定的道心携着几世的修炼夙慧转生今世,福缘不可谓不厚。而能拜入巍巍大派——武当,既是缘法使然,又何尝不是他的一份幸运呢?!
元鼎这时在东跨院外等的已是一脸焦急的不断的来回跺着小步。想了想,正要往东跨院走去的工夫,忽然看到元尘走了出来。
“元鼎师弟等急了吧?”元尘笑笑的说道。
“是啊,是啊!这出来已经时间不少了。耽误太多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元鼎苦笑着说道。
“是了,是了!失礼,失礼!”边说两人边一前一后的出了正殿,绕着殿外的小道左盘右转的上了大殿的后山。
后山曲径通幽,风光无限。碗口粗的高大青竹林林立立。山风拂来,竹叶出唰啦刷啦的声音。不仅不给人烦躁的感觉,反而能够增添一种空灵的意境。“道意禅境”就坐落在群竹密布的环绕之中。
远看“道意禅境”的规模不是很大。一座雅致的四合院方方正正。院子中正对院门,面南背北的有一个草庐。从山上绵延连接下来的竹筒将山泉引如院中一汪不大的石塘之中。而石塘又有一个出水口。每当泉水汲过水口就会顺着水口处的竹筒流向院外。可谓天工巧巧,别致含韵。院子四周用大片的竹子编排围成院墙。整体虽和前面正殿的高檐阔宇难以相提并论,但是清幽雅趣却是另有一番景致。
走到近前,但看入眼的先是大门上方挂着一幅横匾。上书四个苍劲有力而又不失灵巧的大篆:道意禅境。再看大门的两旁各有一联。上联是:翠竹苍柏太古意,下联是:孤云野鹤老道心。
院中有一相貌清癯的老道坐在庐舍前用古筝弹奏着一曲“高山流水”。
但见他右手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的不断变化,左手时而滑按、时而小颤、时而滑颤、时而大颤。
真可谓: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一张古筝在他的弹奏下灵气无比,好象活了一般。
而叮咚清脆的悠扬曲调好就像诉说着久别老友见面的兴奋雀跃。又好似低吟着君子之交的高远淡然。
左近不远处立着一位丰姿魁伟的单衫道人。只见他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龟形鹤背。虽然武当山入秋的九月还不算多么的寒冷,但是一身上下仅用一衲蔽寒显露搭配着他与众不同的奇表,无形中却给人以神明般的敬畏。
元尘和元鼎两人来到门前,整理了一下衣容,然后迈步向院中走去。刚一进入院中,一曲“高山流水”也同时弹奏完毕。耸立在那的魁伟道人听到脚步声,不待余音还缭绕未绝,就收回了望向天方许久的目光看向元尘的方向。
元尘带着满怀疑问的心情也看向道人。随即全身一震,心神难耐,神色激扬。
元尘愣神片刻,随即醒悟过来。快步小跑几步向前,兴奋而又激颤的口呼:“张师伯!三载不见,您可让元尘日思月想的紧呢!”边说就要边跪下行长幼大礼。但却感觉两人之间好似有人扶着一般,轻轻柔柔的却怎么也无法跪拜下去。
张姓道人听后旋即爽朗豪迈的大笑,然后说道:“逸尘,你个小女圭女圭,个子长的够快的喽!想当年我从山外将你带来玄一师弟处的时候才一十二岁吧?逝水流年,岁月看似漫漫实又如过隙之驹啊!”
“回师伯的话,的确如您所记。今年我已一十五岁了。”元尘躬身回礼答到。
“恩……不错,不错!灵韵内敛,质朴淳厚,元根清明,韶华正当。果然是难得的载道之器,福报之身!”张姓道人左手置于背后,右手轻抚元尘的左肩满含笑意的频频点头赞许。
“玄玄师兄,你可别乍一见面就宠坏了这孩子啊!要知,大道修炼一途说着至简,行之至难。虽有真口诀,肯吃苦,但是修心炼性不够,境界也终是难达最上一乘!一切可得亦可失的,得失之间可以毫不为过的说,心性使然之果也。吕洞宾祖师于‘敲爻歌’中的: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的古训下,已经着重切中关键。”玄一老道长接过话来。
众位看到此处可能还不清楚,玄一道人口中所说的这位玄玄道人,那可是自南宋中叶开始的道家承前启后、顶天立地的大人物。也是世间老百姓心目中的在世神仙——张三丰,张真人!
张三丰南宋初年出生于辽东懿州。幼时就聪颖伶俐,随碧落宫的白云禅老张云庵学习道教经书仪举。中年时与全真道教的丘真人论玄谈道,遂毅然出家为道。后在崂山明霞洞潜修十多年,炼至卯酉周天境地,没有了进一步的修炼法诀。苦思良久下定决心,开始西行和南游继续寻师。期间浪迹天涯,历尽艰辛。
道统不负大志之人,终于在其六十七岁的时候在武当山得遇天龙真人密授性命双修全部口诀并修炼成功,赐号玄玄。功成后,三丰真人将青年时期学得的防身避匪,强身健体的武技结合道家内炼诀窍,用大智慧,大胸怀创编出有别当时武技的内家拳法。此内家拳不仅仅在操练和技击上独辟蹊径,而且更加的接近大道的道性。通过操练此拳能够培固人身三宝精气神,与打坐静修正好一动一静。于大道之前,可以说两种手段殊途同归,都可由中入道,得道,合道。
三丰真人后来云游天下各处,用此艺于乱世护身,间接路见不平,解百姓于水火之中。实实在在是出家的人极好的佐道之艺。这些暂且略表不提。
再说元尘听到自己的老师这么说,心知这明着接的是师伯的话,暗里是在点化自己才是真的。马上回应表示记下。
玄一和玄玄相视一笑不语,随即各自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这时元鼎刚好从内室把煮好的碧螺春端了上来。分别在两位道人的茶杯里倒上一杯碧螺春后伶俐的口呼:“师伯,师父请用茶。”
三丰真人含笑端起茶杯放在嘴边呷了一口后含笑点头默赞,旋即仰头一口喝下了剩余的碧螺春。那么热的一杯茶就在真人元气的包裹下吞进了月复中。这也就是三丰真人道家功夫了得!换做常人还不伤着内里的脏腑!
“师兄有些年不回山了,这茶喝着还顺口不?”玄一殷切的望着玄玄笑问。
玄玄回望玄一满含玄机的说道:“顺者凡,逆者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两人哈哈大笑。刚才因为元尘的严肃略显紧张的氛围无形中就这么被冲淡了。
玄一内心不禁感叹和敬佩这位师兄在道法上的高屋建瓴。
“对了,师弟,逸尘这三年在山上都学习了我派什么道法?”
“回师兄的话,这孩子上山的第一年我并没有教授他什么,因为这孩子虽先天灵根厚重,但是后天受乱世动荡的影响,从小营养不良,身子嬴弱,气血失调。这也是大道之下,有一得必有一失,一啄一引的必然。于是就教些打坐,吐纳的基本法子,平日里又在元风他们的带领下干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一年下来,之前积累下来的痼疾已经调理过来。第二年开始正式传授我们武当派三清上法的太清法门。今年我看这孩子也长大长高了许多,筋强骨壮,于是我让元风代我向他传授七星妙法元极拳。屈指算来,最近应该是刚好学完。三年来,我观察元尘这孩子虽年龄不大,却心性沉稳豁达,不以所得技艺稀少而消沉,不以境界进展的快而轻浮。所做一切多能谙合大道之本。‘周易’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未来道果成就当胜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