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再一章,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投票,收藏。谢谢!
潘巧巧下山暂且略过不表,且说元尘到了“道意禅境”后,进了玄一真人给其布置的丹房。
只见丹房之中甚是干净清雅,四周墙壁帖以山水以及古篆。正对门口靠墙之处有一云床,云床之上有一太极八卦图,中间放一蒲团,这是修炼的必备之物。紧挨云床的侧面墙壁之上各有一小窗,外面则是怪石嶙峋的悬崖峭壁,如此既能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也防止了外物的干扰。
丹房右侧还有一小小的精致炉鼎置于案几之上,炉鼎分上下两层,以示一阴一阳。
上层为鼎,象天象阳,圆周有八寸,厚度为二寸,上覆圆形之盖,盖上有桃形与云形之透雕,于中升腾起袅袅的檀香味道弥漫整个丹房。
下层为炉,象地象阴,三足拱立外示三才,内含精气神三宝之意。底口方正,尺寸四八。
上圆下方,正合天圆地方之象。炉鼎周围遍布上古瑞兽。材料质地非金非铜,非石非木。上面镌刻四个小篆:天玄地宝。
丹房的左侧案几之上放置了不少的水果,干粮。这是玄一真人特意为元尘准备的果月复之物。须知修道炼丹之人达到胎息之时才可终日不食。
元尘看毕四周,心中不由得一暖。知道惟有精修猛进方才不负两位师长的厚爱。于是进步坐到云床的蒲团之上稍做调息,即垂帘闭兑。刹时,丹房之中悄无声息,一片寂寥。
玄玄真人张三丰传给元尘之金丹大道分三乘九法。即每一乘各有三种修炼法门。道本一也,何故分三分九?
要知,一者本源之谓,乃先天。先天本无分别对待。及至后天一分为二,二演四象,四成八卦,八卦叠加为八八六十四卦。如此繁杂不过是后天万物各具五行之性之不同的关系。亦譬如母生九子,一女乃同胞,却子子各有不同一样。因此,法分三乘是针对后天上中下三根而言,每一乘分三法又是根据每一根的不同情况大致归类三种入手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
如元风,元鼎修的虽是上乘道法,玉清法门。但元风是上乘之中根,元鼎是上乘之下根。之所以如此,实是与前世之功德道心的积累及今生还得有这个好机缘拜入诸如武当这样的大派,又能得授玄一或玄玄真人的倾心传授息息相关。
再说这元尘所修炼的上乘上根的法门,第一步的目的就是筑基。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决定了高楼大厦的质量。因此,这一步功法虽然不是多么的高深玄妙,但是却至关重要。
元尘敛息归根,收心入性。渐渐就达到了心息相依,神气相恋的效果。而后渐渐的用神意将内里之神气置于身外虚空当中行那最上一乘的“移神换鼎”之法。
如此行至一二个时辰,元尘只感觉虚空似乎不虚。神识好象时不时的碰到些什么,而稍稍加以接近,却又空空如洗,无有痕迹。
几次下来,元尘大感纳闷。不得要领之下,顿觉身心疲倦,难以继续坚持下去。遂从静定之中恢复过来。此时外面已是明月当空,繁星点点的时辰了。回味刚才的一通经历,元尘虽感觉收功后内心舒泰无比,灵台愈加的清明,但是除此之外却是再无其他所得。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元尘散开跏趺下地,走了两圈活动了一体,便向房外走去。
到了院外,看到师父的庐舍没有丝毫的灯光亮起,一片黝黑,悄无声息的样子。知道师父不在。仰头看向天空中皎洁的明月将满天的星光几乎全部掩盖殆尽,想起今天已是阴历二月十五。当年自己被玄玄师伯带来就是这个日子。屈指细数已有四个春秋了!
一细细想此四年的经历,恍惚中犹觉黄梁一梦。一番思前想后终究弄不明白是自己父母过世才使自己走上了修仙证道之路,还是自己这一世正如两位师长所说必然成就道果,而注定父母早逝呢?如若是后者,那这天道,仙道也未免太过无情可怕了!想到此,元尘激灵的打了一个寒战。不过转念一想,冥冥中诸多事宜还是不能以俗心凡胎来判断的。至此,又不由得为自己的胡思乱想感到惭愧。
其实,修炼一途本就是明惑并存的。所谓,没有魔不成佛。如果什么都看得通透,看到了本源,那也就圆满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凡人就是苦业缠身,无论你是富是贫,是君是民,是老是少。总是月兑不掉形形色色的一个苦字!
而修炼就是要敢于面对疑惑,勇于寻找答案,如此才能一点点的让自己的身心境界得到提高。即所谓的:打破樊篱千年道,别开天地又一春是也!所以,元尘有所疑惑一是正常,二是对其的修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不玄玄真人怎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呢!而元尘的“道心种魔”也正是借助情孽来展开的。未来的成就自然不是元风等人所能比拟的。
元尘收回看向夜空的目光,在院子中又随意的看了一周。忽然,那汪池水又勾起了那一晚的回忆。
虽然这一年半也曾每月来过三五次,但每次来都是跟玄一真人学习“慧剑情丝”。有长辈在跟前自然不会怎么在意院子中的一切。可今天只身在此,刚才又突然心魔闪现,这让他毫不犹豫的走向了石池。
近身池边,但见池水清明透底,山上汇集下来的山泉流淌下来真的可以说是润物无声。
元尘还是不死心的定神看了又看。唉!只见水中月,哪有美娇娘啊!
其实当日也不过是玄玄真人和玄一真人一起借助池水这个外物,施展道法神通才让元尘不知不觉间将几世的本命信息展露出来。如此不说是有违天道也是差不多少了,这还得说元尘是有这个根基,换了旁人那颗凡心早就受不了了。因此,元尘终究是白费心思了一场。
再说元尘眼中虽然难见心中所想,但是这脑海里可一刻也没有消停下来。越想越是烦躁,莫名的烦躁让元尘在院子中将“七星妙法元极拳”施展开来。此时的元极拳还哪有半分的道意!
三十六式按照顺序演练,这叫功法拳。不按照顺序练,任意组合,这叫技法拳。前者练体,后者练用。元尘体用都演练了个遍。动作渐渐的柔缓松沉下来,此刻道意闪现,元尘已是将心中的烦躁泄得差不多了。待到收功完毕,元尘扪心自问刚才实在是有偏大道之旨趣。不由得暗叹这情之一字的可怕!
再回又看到身侧不远的古筝静静的放在那里。元尘走了过去坐子,轻抚筝弦片刻,弹奏了一曲“春江花月夜”。饱满昂扬的曲调,富有理想的意境让元尘沉浸于其中。曲毕,胸中那一丝抑郁已是烟消云散了。然后站起身来,又回到了自己的丹房之中。
此时,玄一真人独立在叩仙石上,听完曲调悠扬,绵绵回荡于月夜山间的“春江花月夜”后,心中又是一喜。暗想元尘虽然用外物的手段看似化去了那丝情孽,但其实那不过是一种表象。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果又怎么是如此好化得掉的呢?不过越是如此,元尘这“道心种魔”越是玄妙绝,道果度及成就越不可限量。而如何入于魔,出乎道就不是玄一真人所能具体体会的了。毕竟这是元尘自己的道!他和玄玄真人把种子种上了就算大功告罄。
元尘每天都于子午两个初阴初阳的时辰进行筑基的修炼。对于那种感觉有,却又实际无的感受也曾问过玄一真人。玄一真人只淡淡的告之:勿忘勿助,绵绵若存,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十六个字。元尘听后结合中感受反复品味实践,终于在整好一个月的时候筑基成功。
要说元尘这个筑基和元风,元鼎他们所练的筑基在道理上没有什么不同。可在方法上却有不同。元风,元鼎的方法一是存神祖窍,一是存神气**。相同处都是以身心为炉鼎,关键处一个要求达到先天祖性的效果,一个要求达到先天元气的效果。这于色身上用夫,拿手段虽然也是在于“勿忘勿助,绵绵若存,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用有为,行无为的十六个字。但是,这身体的虚空总归是有个限度的,不说可模可触,也是意有所着,气有所归的。因此,这得来的元性,元气还不是最纯的先天元性、元气。所以,筑基之后还要巩固一番,再将身心神气放到外部虚空。如此,如磁吸铁的再引外部之元阳点化这四大之身,此后方可说修炼的是先天境界。正所谓“同类方可为,异种难为巧”的古仙真语。
这由后天中的后天到后天中的先天,过渡到先天中的后天,再到那先天中的先天的两重天地,四种阴阳的功夫已经是玄妙高深至极的了!
而元尘的方法是将炉鼎置于身外虚空之中。这先要保证自性的精纯,如此才能不需要借助元风,元鼎的以此之阴吸彼之阳的方法来进行筑基修炼。可这虚空中的先天元阳又怎么会是那么好捕捉的啊!
先前元尘感受到的那一点物事,实际就是先天元阳。但是,这先天元阳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有心用意的去追求。在实际修炼的若干次失败后,元尘渐渐体会到道书中里说的:“只待它投你,没有你追它”的话语。再一结合玄一真人说的十六字要诀,元尘在修炼当中只是绵绵行之,神气若存若亡,不假一丝人为的助力,只守定那无来无去,无先无后的一个中字。
如此让他研究出一个“钻杳冥”的法门来。这样一来,元尘只觉识海之中一片太古的沧桑之气自虚空浩浩荡荡的而来,然后入于身中。一时间体酥心颤,八万四千毛孔宣张,奇经八脉受其灌溉洗礼,反复九九之数后,外部元气不再进入,内里元气也不溢出,最终在两眉中心集汇一处,稍停片刻,一路向下经紫府华盖奔袭至丹田气海落定。但见一光灿灿,圆陀陀的丹丸展露在元尘的神识之中。
元尘此前任其动静。此时按玄玄真人所传,知道这是外阳点化内阴,阴阳交媾和合一处的结果。这筑基就算初步成了。遂引神意退回身中,缓缓柔柔的落于丹丸之上,如龙养珠,如鸡孵卵一般的温养亲近半个时辰。待到一切稳定,方才收功下地。
这时,元尘内心的喜悦真是难以压抑。立即步出丹房,却见玄一真人站在院子当中同样喜悦并满面含笑的看着自己。原来,玄一真人已经从虚空元阳的波动中感知到了一切。
师徒俩此时没有多说一句话,就定定的站在那里,彼此从眼神中传递着内心要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