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乱世 第五十三节:标准

作者 : 混天吃饭

兰康用手举着粮票对着太阳照着粮票里面一连串的五角星图案让他感到非常的新奇“老师你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保密”张金亮笑着说道这是他制作出来的第一批粮票里面采用了水印技术制作这批粮票他是为了5份大粮仓第一次晌开收粮食做准备。

水印的制作也来自一次偶然在一次对湿漉漉的新纸进行压榨的时候从压榨用的木板上掉下来一个小铁钉并整个的压到了纸里。

这叠纸压完水工人也没有在意看了看纸没有烂直接就把铁钉扔掉了不过在纸晒干以后问题出来了这批纸里面有好多张都有一个明显的痕迹尤其对着光线照的时候非常明显众人不知道怎么回事。

正好张金亮过来查看这个纸作坊的工作进度他也拿起来了那些纸看了看不禁大喜这就是水印啊他仔细地询问了工人。这个现象的成因而后就制作了几个模具经过几次简单的实验这个印刷厂就把水印工艺用在了这次粮票的印制上。

不过粮票上还只是简单的单层水印还没有到双层立体水印的地步。制作水印的模版在完成这次造纸任务后存放到大粮仓的地下仓库里面并有专人看守。

“这字也真够难看地了谁写的。”兰康对粮票上的字也非常的不满意。

“凑合点把这是狗蛋刻的咱们就那几个认识字的木工第一次吗难免他们几个刻地书。已经让王晏之给扔出来了。”张金亮笑着说本来想快来着谁知道反而慢了这次王晏之真急了让井雍到木工厂盯着狗蛋他们刻字一个字不好就重新返工。

井雍就在那里现场写把狗蛋他们折腾的不轻几天也弄不好一块雕版。经常快刻完了一不小心手一哆嗦。一个字就缺了那么一点没办法只的返工。

不过作为粮票。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就先凑合了。书吗就让狗蛋他们那里慢慢弄。

张金亮不是没有想过用木活字。但是光准备那么多活字也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而雕版基本上刻好一块就可以用一块用完了就储存起来再版也方便。

张金亮看着一直返工的狗蛋也怪可怜的就顺便告诉了狗蛋一个小诀窍那就是万一整块版上有哪个字刻错了或者刻的不好可以直接把他挖掉。再用胶水补上一个字。

实际上张金亮的选择是正确的活字印刷一直到近代才在中国普及。其原因是各种各样的。第一个字库的准备时间太长。元初地王祯在任宣州旌德县尹时而工毕”王祯用这批木活字在县尹任上试印了《旌德县志》“约计六万余字不一月而百部齐成一如刊板。王祯利用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力量制成一批木活字印出了书又写出了《造活字印书法》。事先雕造一套活字用了两年地时间;而印一百部县志不到一个月。清代翟金生为了复活泥活字技术竭尽全家资财费时三十年(当然这漫长的时间里有对泥活字制备技术地重新模索)才完成了印前工序准备。当代的孙寿龄先生和尹铁虎先生为了再现泥活字的制备技术也分别花费了三年和两年的时间。即使不把工艺模索所花费的时间算入活字制备的“正式”时间印刷作坊或者个体印刷者要制备出一副印刷活字也要很大的工作量、很多时间。至于清•雍正的武英殿铜活字、乾隆地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那是皇室动用了国家的财政力量并征调全国地能工巧匠普通的民间作坊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

另外活字印刷中的排版检字排序归位等工作对工人的要求非常高而不能象狗蛋他们的木工厂一样一个不认识字的老木匠都可以制版。再说活字也不容易排版整齐很容易凸凹不平还容易松动。

就是到了近代铅活字印刷业中为了版面平整也经常采用活字排版而后翻纸型再倒出整体铅版来保证的。并且现代也没有人愿意再把排过版后的活字分拣归位而是直接送入熔炉重新铸字。

张金亮这次准备行的粮票其实就是一种代用货币采用这种代币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古代除了铜钱作为货币以外还使用粮食布匹绢丝等物品作为代币。但是这些东西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计量也不准确无法体现其真实价值很容易让生产者吃亏上当。

现在铜钱大幅度贬值已经失去了作为交易基准单位的价值而在山寨作为交易基准的就是粮食。平常山民之间的交易山寨政府的税收都非常的不方便。随着山寨的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改变这种状况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依照大粮仓现有的粮食储备小范围的行以粮食为基准的代用货币是比较现实的这样可以促进山寨内部的商品流通增加山寨的税收当然流通越多张金亮收的各项专利费也会越多的。

但是这种代币有一个先天不足它在山寨这种小地方行是非常适合的但是范围再大点就无法体现其真实价值了。因为各地的粮食品种产量都各不相同。运输成本也不同再用货币和粮食挂钩就不是很合适。但是通过这次行粮票可以为以后行贵金属本位的纸质货币打下坚实的信用基础积攒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

再正式行这种代币之前大粮仓和山寨的政府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并指出以后水管会收税和收水费都不在收粮食而只收粮票统一到大粮仓结算。

为了配合这次行代币统一混乱不堪的各种计量单位避免生纠纷并使各种计量单位之间能够换算张金亮经过和学生们研究并通过议会批准开始在山寨强制推

准尺为基础新的标准计量单位。

标准尺已经在山寨使用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其实用性远远过以前混乱不清的各种尺度。成为了山寨居民解决长度纠纷的唯一依据它的使用也为这次标准计量单位的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使用的汉制晋制计量单位和新的标准计量单位将并行使用但一切文书文件以及官司纠纷都以新的标准计量单位为基础。

新的计量单位以尺为基础1o尺为一丈千尺为一里(的汉制里远近差的不是很多约合。)1尺等于1o一1o分。(外面的尺1尺大约.之间)

面积基础单位为:平方标准尺

重量/权衡(当时还没有质量)法)基础单位确定为:标准石1标准石为1立方尺冰点的水于基本上和山外使用的汉石重量差不多)1石等于1o等于百两(约等于/两山外一汉石等4等于等于。等于8铢每铢约等o.58而晋的权衡很混乱留到今天的权衡实物有一斤等于393.348克217克.258.克234不等所以这个时候外面到是流行汉制斤。1汉斤大约等于克)等于千铢(27克:这个单位)千石为一屯。(一个粮仓大约可以装27吨粮食)

地积单位为:标准亩1标准亩等于方标准丈(合平方米而现在外面地亩有大亩小亩之分大亩大约合~方米。)

容积基础单位为:标准斛1等于1立方尺。1等于1o1斗等于1o升(大约合1和外面的1升合1相差不大。)

角度单位为:度一圆周为对应天。

为了推行这次计量单位改制山寨又成立了标准计量局专门负责推广使用新式的标准计量单位。对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作出行业判定让现在暂时拥有审判权的议会进行参考。

计量局成立以后马上铸造了一批青铜标准计量器储藏到大粮仓的地下室中作为永久的标准。并在铁工厂订购了一批衡器包括磅地磅杆秤用于精确测量的天平。钢尺大麻帆布卷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等标准测量工具部分放置在各村刚刚成立地联络处由联络处负责保管。(联络处的官员都是在上次被袭击时立下战功的年满18岁的童子军担当。当然其中就有六子。)其余的给各个商户作坊统一配。

大粮仓和铁工厂两地也安装了大型地磅作为以后收原料和粮食的基准。

计量局也通过议会批准对印花税地征收作了规范:6月1日以后。所有在山寨销售的商品必须在包装上带有产品标签。标签上必须注明生产日期重量以及生产厂家或者作坊的名称。标签由铁工厂下属的印刷厂印制由水管会统一行。没有贴标签的商品不允许销售否则对交易双方重罚。

印花税则和标签成为一体同时征收。

张金亮通过这次运做已经实现了他的技术壁垒他把整个山寨的商业工业势力整合在这个统一的技术标准下面技术的最高境界不是专利而是制定规则标准。

经过半年的筹备组建山寨警卫队正式挂牌成立初期招收地6o青年都在学校进行了为4月的培训通过了考试他们都能进行简单地书写和阅读。这6o警卫队员分成5开始对山寨内部和周边进行巡逻。对保卫工作已经有相当经验的刘二正式被聘任为警卫队地队长。

61日水管会正式更名分成了2机构一个是公共事业管理委员会负责水库水渠道路等公共设施的监管维护以及水费的收取招标继续由议会负责。

另外一个机构是正式成立的山寨税务局。专门负责税收工作。

这次政府机关的重组又从童子军抽调了大量的人员让本来人手就不足的小二大为光火。不过陈涛的小学校有个儿童已经年满15岁正式成为童子军地一员这批人的素质明显要比以前他强行招收地童子军好的太多了也让他平息了一部分怒气。

在木工厂呆了一个多月的井雍突奇想从家族里面找了几个木匠自己也向税务局申请开了一个印刷厂狗蛋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再也不用为整天刻字愁了。

他不想干可不代表别人不想干。木工厂几个2和3期的学员同时向他辞职他们要回家自己开印刷作坊。

无奈狗蛋只好去找小二去继续要人被小二骂了一顿后还是要回来了几个学员他又从山寨的流民里面招收了几个老木匠赶紧赶活。这几个月因为刻板可是耽误的不少的定单。

5底山寨的征名活动正式结束这个被称做“我爱我家”的活动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再次掀起的“我爱我家”全民卫生运动。

一个是“我爱我家”全民扫盲运送。

一个是“我卫我家”的紧急状态演习包括的防火防匪演习和青壮的聚集防御演习等。

最后一个是“我爱我家”征名活动包括山寨以及各个村庄的征名

在几个侯选的名字中由一个流民学生提出的“锦绣源”获得了通过而山寨里面的那条河则被命名为锦绣川。

张金亮默然虽然他早都认为自己大约是在这个地方没想到竟如此巧合这条河竟然使用了和后世一样的名字。

“清河张姓廷威。”来人颔道他四十多岁年纪身材干瘦。他一见到张金亮不由得眼睛一动而后就一直上下打量着张金亮。

注:小说中的锦绣川和现实中的济南市锦绣川风景区和锦绣山水库不要混淆虽然偶是依照锦绣川水库为原型写的。谢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活在乱世最新章节 | 活在乱世全文阅读 | 活在乱世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