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第二卷 磨剑 第六十八章 分兵

作者 : 黄昏前面

PS:下周有首页重磅推荐,请大家继续支持,黄昏在此多谢各位!

--------------------------

四月二十二日,长安城外举行出征仪式……

李靖主持仪式,先是宣读了皇帝的诏命,接着是一大通数落斛薛部族背信弃义,公然反叛,引起天怒人怨的话,以说明此次出征是天经地义的事。然后是一身亮灿灿明光甲的李道宗领着一起出征的几位将领了诏命,拜祭天地。

只派一万五千人的平叛队伍,显然李世民没有太把几万人的斛薛部落叛乱当一回事,只是一招杀鸡骇猴的把戏。惟李道宗这位宗室名将有些郁闷,所部的都是些少年将军。率领着一群年轻将领出征,不知会不会给自己添乱。

唐初多年战事不断,长安城的百姓早已熟悉了战争的场面,自武德以来,数万十数万人规模的军队出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更别说这么小规模的出征了。因此看热闹的百姓并不多,反倒是各公候府的人都来了不少,其中有不少是着甲胄的各府亲卫。李业诩的家人也来了不少,有父母亲,弟弟李业嗣,小妹李栎,还有哭成泪人的云儿。

庄重的仪式后,站在一块的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不断地对着李业诩挤眉弄眼,不知道想表示啥。

仪式完毕,李靖走到李道宗面前,客套了几句,然后来到李业诩面前,一脸肃然的神色,再次吩咐道,“翼儿,此次出征,老夫不在你身边,凡事都要你自己处置。你要灵活运用所学的,不能拘泥于书上的东西…”李靖语重心长地说道,“记着,这是你的第一战,为了你自己,也为了陛下,只能成功…千万不要损了咱们李家的名声,折了老夫的名头,万事小心…”说完这话后,李靖即转身离去。

看着李靖离去,刚刚做着鬼脸的程处默和尉迟宝琳跑了过来。

“业诩贤弟,你怎么只带了这么几名亲卫啊?”程处默不改本性,当胸就是一拳。

李业诩看看自己身边,只有几名亲卫,而程处默和尉迟宝琳所带的竟有五六十名。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李业诩说完这句话,就朝自己的那几名亲卫走去,把愣神着的两位粗汉扔在一旁…

随即,李道宗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李业诩率领的特卫六百名士兵在最前面,而郑仁泰带领着特战队,早已经出发了,他们此行走在大部队的前面,负责警戒和搜集情报,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

灵州离长安有一千一百里左右的路程。

带着大批辎重粮草的部队行军速度很慢,半个多月过去了,也才行进了不到一千里路程。

李业诩有些心急,如此行程,不知何时才能到灵州。

这也影响了特战队的行军速度和他制定的特战队作战计划,斛薛部离灵州已经有几百里远了。

特战队一直在走在大军的前方,起初保持领先大概半天的路程,并不断地传回前方情况的通报。而这几天,不断地分兵往前,最前面的十几人,已经模到斛薛部众后面,跟随着缓慢北移的斛薛部一起移动了。

这天宿营后,李业诩往李道宗的主帐里去。

待由帐外的亲卫通报后,李业诩进帐参拜了李道宗。

“贤侄,你有何事?”正分析完军情想休息的李道宗对李业诩的来访有些不解。

“大帅,如此行军速度,太慢了些,此行多天,离灵州还有两三百里的路程,待赶到灵州,斛薛部可能都过了贺兰山,远遁而去,能不能加快速度?”

“如此行军速度已经是极快了,”李道宗笑着看着李业诩道,“贤侄,你未带兵出征,不了解行军情况,大队行军,粮草、辎重要跟上,安营扎寨,拔营都要时间,不能心急啊…我们现在所率的队伍人数不多,行军速度还算快了,若有几万,十几万,那速度就更慢了…”

“大帅,末将手中已经有斛薛部的最新情报,他们现在还在贺兰山麓,将抵三关口,估计再有三天行程即过贺兰山,若出贺兰山,追击就不容易了。因此末将有个想法,由末将率领一部分骑兵,轻装前行,快速追击,出其不意地攻击斛薛部,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这是末将所得的最新情报!”

“哦?你是从何处得到的情报?”李道宗想起李世民临行前的特殊嘱咐,知道李业诩手上有一支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力量,必要时候可以让其自主行动,不由的心中大动。

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支秘密力量的行踪。只是李业诩这个前锋通报的情报,比自己从其他方面了解的情报,详细准确了许多。

“是末将派出斥候,以跟随在斛薛人身后探听消息的…”

“哦…在斛薛人身后…”李道宗想问什么,又忍住了,走到地图前,“你来说说,他们现在在何处?打算如何攻击?”

“如今斛薛部正安营于三关口第一道关的山谷地中,就在此处,若以轻骑前往,不需四日即可抵达…那里将会是我们动手的最好地方,过几日斛薛人可能又要拔营而走,错过时机,可惜…”李业诩指点地图道,接着详细地讲解他所设想的攻击计划,“末将想如此……”

李道宗听了李业诩所讲的,沉思起来。

李业诩看着眼前的地图,这地图也太简单了,没有坐标,没有比例尺,没有详细的标注,只有一些城池、地名和山川河流的标识,在李业诩眼里,根本没多大用处,不如他自己一路行来用所得的情报画就的地图精确,也不如前方特战队送回来的情报图样。

“若是你祖父在,也许是会采用此计…”李道宗身子背着李业诩似自言自语道。

“末将可立下军令奖,若突袭不成功,甘愿受罚…”李业诩有些求战心切了,依据前方传回来的情报,斛薛人能上马征战的男丁虽不少,但真正成建制的军队并不多。

李道宗听了并没立即回话,而是低着头踱着步,继续沉思着,好半晌。

“好,本帅同意你的建议…前锋李翼李业诩听令,本帅给你两部人马二千四百人,加上你部共三千人,全由你指挥,奔袭斛薛部,”李道宗似是下了决心,精光四射地看着李业诩道,“你要何人跟你一起行动?”

“末将就让程处默和尉迟宝琳随我一道…”这两人熟悉些,协同指挥起来方便。

“来人,传程处默和尉迟宝琳…”

一会,程处默和尉迟宝琳匆匆来来主帐中,看到李业诩在,两人都有些惊讶,挤挤眉,对对眼,算是招呼过了。

“程处默,尉迟宝琳,本帅现命令你,各率一千二百人的轻骑,听命于前锋主将李业诩,奔袭斛薛…”

“末将听令…”程处默和尉迟宝琳抱拳领命,心中却有些不服。

他们几位都是军中郎将,但程处默和尉迟宝琳是有正五品上的品轶,李业诩却还是个无品级的特殊郎将,要听命于他,有些不服气。

李业诩却不理会这两位纨绔挑衅般的眼神,细细地讲清楚自己的攻击计划,听得李道宗不住地点头称道,对李业诩又多了份赏识。接着又讨论了下三支队伍的行军安排,协同配合的事项,还有李道宗本部的行进计划。

“好,就讨论到这儿,今晚你们就做准备,明日一早出发…”李道宗盯着眼前三位青年将领,一脸异常严肃的神情说道…其实在李道宗心里,并不太有把握,李业诩虽然是李靖的孙儿,毕竟还没真正上过战场。

“是,”三人齐抱拳应道,退出帐外。

走出帐外的程处默虎着脸,拉着李业诩的手说,“贤弟,你这样玩命要做啥?哥哥我凭什么我们要听命于你?”

尉迟宝琳也是相似的神情。

“处默兄,大帅给我指挥的权利,你们若不服,可以去和大帅说…到时我会奏知皇上的…”

要突击行动了,所率的军队号令一定要严明,眼前这两位自以为是的纨绔一定要镇住。

“贤弟,莫动怒,我们听你就是,”一旁的尉迟宝琳忙上来说好话,违抗军令的事他们打死也不敢做。

“记住,兄弟之情待我们胜利后再叙,接下来的行动,一切都要听众号令,若有违令,莫怪我不讲情面…”李业诩满脸杀气地盯着眼前两位纨绔。

在李业诩冷冷的目光注视下,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不禁打了个寒战,他们有些不认识般地看着这位以前常一起喝酒耍疯的哥们,唯唯喏喏地应道,“我等一定听从李将军的号令…”

李业诩这才唤了副表情,拍拍两人的肩膀,“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出战,你们不想一战成名吗?”

刚刚有些被李业诩吓着的两位让这句话勾起了好胜心,齐声说道,“想,哪能不想…”

“哈哈哈…”三人狂笑一阵,各自去做准备了,有如鬼魅般的笑声把边上的几名士兵听的胆战心惊。

**

“来人,”主帐内的李道宗猛喝一声,把一封刚刚写就的信交给应声进来的亲卫,“六百里加急,速送长安…另,传令全军,明日一早开拔,加快行军速度…”

“是…”亲卫匆匆跑出了营帐。

***

李业诩回到自己所部的营帐,召集苏定芳及特卫的校尉、旅帅商讨军情,宣布开始实施自己制定的作战方案,布置任务,各人领命后都去准备了。

“定芳,你觉得我的计划可行否?”李业诩第一次指挥大队人马作战,还得问问边上这位苏名将的意见。这大部队的作战方式和特战队少数人马的行动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公子,末将觉得非常可行,恩师领军也是如此,出其制胜,攻其不备,以少数人马奇袭敌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人数多少来决定的…”

“那好,去做准备吧,明日一早出发…”

看着去准备的苏定芳和郑仁泰,想着临行前李靖的话语,李业诩胸中涌起万千豪情,这一仗,必须得打好…为了自己,为了这个时代,也为了心中的梦想…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唐军魂最新章节 | 大唐军魂全文阅读 | 大唐军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