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奇 第一集:中元节群英砸樊楼 第九十四回:幸西陲太祖巡边 …

作者 : 秦淮

前回说到宋太祖赵匡胤只因偃师州衙里的一个梦,引起了回顾当年流浪江湖的旧事,只因哪天夜里离开贼窝时,来到土地庙里,又饥又渴,吃了土地公公的水果,许愿将来迹之后,一定给他建庙塑像的话,不想今日路过偃师,这土地公公就找上门来追讨了。古人说:“人间私语,天闻若雷。”可见这说出口的话都是要负责的。不过,这件事也引起了赵匡胤更多的满怀旧事……

西京留守向训此时陪伴在皇上身边,正不知皇上甚么缘故要在此大兴土木,建这间土地庙。哪些跟随皇上多年的小将们也都不知其中究竟,于是都私下窃窃私语,互相打听,议论纷纷。太祖见了,便把他们召了前来,把当年在土地庙里吃了水果的事儿说了一遍。

众人听了,齐呼万岁。都说:“这土地也确是蛮灵验的,当年皇上还未迹,他就知道皇上有今天当皇帝的日子了。”说罢,都纷纷跑到土地庙里焚香叩拜,答谢土地公公当年对皇上的关照之情,其他将士见了,也都跟着叩拜,热闹得不得了。

夜里,太祖满怀心事,难以入寐,只在灯下看书,已晋封丽贵妃的金坠儿在一旁侍候,悄声对皇上说:“……皇上说过的一句话,就是一个路旁的土地公儿也老记在心上,趁着今儿皇上在这儿路过,就向前来讨赏了。皇上还得好好寻思寻思,当年曾经许诺过谁的话,可千万别忘了呵。”

太祖听了,掩卷回身向丽贵妃道:“当年这里许诺土地的话,朕确实是忘了。但朕当年向京娘的许诺,即使今天不是爱妃这里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朕都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

丽贵妃道:“臣妾才看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哪里就懂得旁敲侧击跟陛下说话?再说呢,陛下说臣妾‘含沙射影’,哪倒是骂人的话呢,书上说了:那是水里面的鬼魅,是害人的,陛下怎么就拿这个来喻臣妾?臣妾再有包天大胆也不敢加害皇上啊。”

太祖听罢,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士别三日,自当刮目相看,坠儿真个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笑罢,又说:“才刚朕说的哪句典故‘含沙射影’并没用错。也不是把你喻作鬼蜮害人的意思。因为成语源自古人,后人使用时会触义旁伸,产生了另外的新义。‘含沙射影’这一句,你说的‘喻作鬼蜮害人的意思’没错,但今人使用时多比喻为‘以这一事物影射另一事物’。所以,朕也没用错。但已经不是说‘鬼蜮害人’的意思了。”

坠儿听了嘻嘻便笑,向皇上拱手一揖到地道:“多谢皇上教诲,臣妾又多添了一知了。”

原来太祖赵匡胤虽然出自武将门第,但其父赵弘殷却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对于赵匡胤来说,除了延请武功高强的武师教习武艺之外,还聘请了知名学究为傅,教习经史文章。因而赵匡胤虽是身为武职,但极爱习文,书卷不离左右。自随柴荣进京任职后,家小也一齐在京,更令妻子贺氏与妾王氏等每日读书。如今匡胤身登大宝,贺氏也晋封皇后,王氏也列位贵妃,但包括坠儿在内的后宫妃嫔,更不但是每天必须读书,而且还派遣有翰林院老学究为师傅,学得更有规范,坠儿本是年轻,又且天赋聪明过人,因此学的知识还挺多的,因此日常与皇上对话,虽然不能称得上是对答如流,但也都显得文质彬彬得多,因此也得到皇上越来宠爱,不但宠冠后宫,若是御驾出外巡幸,坠儿更负有护驾之责,更是昼夜不离,常侍左右的。

太祖接着说:“京娘的事,朕躬片刻也不曾忘怀。朕此次西行巡幸,虽然是对关中视察,其实也为了完成当年对她的许诺的。”

坠儿点头道:“这就是了。她对皇上情深似海,我也相信皇上是绝不会忘记的。但是……另外还有一位神仙姐姐,皇上不但和她十分要好,而且她还在危难之中不但救了皇上,而且还救了我们大伙……”

太祖道:“甭说了!你别又来‘旁敲侧击’了。你要说的这个人她告诉朕了,她不在京城,不在大同,不在朕管辖的地面……”

坠儿忙问:“皇上啥时候见过她了?”

“梦里。”太祖说:“待咱们把那块地方夺回来再去找她好了。”

见皇上不愿说下去,坠儿也不好再问,一宿无话。

次日,向训依旧领着六军,浩浩荡荡,迤逦向西进。

不一日,来到洛阳,附近的河内,河阳等地的保义节度使,河中节度使等早已得到向训知照,知道新主前来巡幸,都不敢怠慢,纷纷前来晋诣。太祖见各州县果然顺服,自是满心欢喜,除一一训勉嘉奖外,更在承德殿大排御宴款待,君臣同乐,以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新气象。

洛阳乃太祖出生之处,又是少年时代成长之地,自是故土难忘。更见宫殿盘郁,楼观飞惊,比诸汴梁宫室,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太祖酒酣耳热之际,不禁喟然叹道:“观此西京宫阙,倍觉壮观于汴梁,朕意欲迁都来此,未知诸位有何高见?”

向训和那些洛阳附近州县的官员,听得皇上要迁都到这里,正是“皇帝身边好做官”,莫不交口称好。尤其是向训,现在是西京留守,若是迁都来此,立即就兼任为皇城兵司了,如何不赞成?惟是从汴京随驾前来的官员,俱各反对。

太祖向赵普道:“汴京诸位都是世居大梁,资产房舍尽在当地,一但迁洛,损失不少,他们必然是反对迁洛的了。先生入汴不久,且又未置产业,朕且先听听先生意见。”

赵普从容答道:“近代以汴梁为都,取的是淮上运河粮槽之便利于养兵。如今强敌近在北方,我国精兵强将尽屯于澶、汴,若迁都洛阳,只恐辽人晋阳乘虚来袭大梁,我将难以兼顾。”

太祖又向范质,王溥二位宰相道:“卿等对此,有何高见?”

范质道:“长安、洛阳,自古称东西二京,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百姓颠连迁播,村落皆空,田园荒芜,就是如今的州府驻军,仍需靠朝廷从淮上调配槽粮给养。倘若朝廷西迁,一但辽人入寇汴梁,无异断我粮道,必自致乱,望陛下三思。”

王溥道:“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踞泾,雄踞关中,本乃充盈王者气象之地。但自汉唐以来,屡遭兵燹,气脉残破,王气荡然无存。前代庄宗李存勖即已舍二京而建都汴梁,皆因此故而已。”

太祖听王溥言之凿凿,甚有理据,回头又问苗训。

苗训答道:“王相言之有理。贫道曾听师尊说过,自李唐板荡之后,二京已不复当年,王气经已东移。故而陛下龙兴之日,贫道与诸位将军亲见二日相凌,汴梁城上祥云缭绕,彩雾漫漫,此实乃‘王者兴’之气象。今已定鼎大梁,若是无故迁都,恐于社稷不利。”

太祖见王溥与苗训所论相同,都合着了应天顺人之意,况且赵普关于淮上槽粮之议,也是万万忽视不得的,因而迁都一事,也就不再提及了。

过了两日,依太祖之意,依旧西行。但却令两位宰相及赵普等文官等领一部将士先返汴京署理朝政,只留六万御林军将士随驾。不一日,来到长安,自有永兴军节度使白长海及泾州,凤翔,歧州等州、府将领,得知新主驾到,尽皆前来晋谒。太祖见长安一带亦皆惟命是从,因而也都一一嘉勉。当夜,只召了高怀德,郭进二将来至御前议事。

太祖道:“二位贤弟可还记得我等兄弟三人是何时在此处相聚的?”

郭进笑答道:“陛下是贵人事多,记错了。不是这里。是永寿。”

太祖道:“朕没记错。平三叛,讨赵思绾的时候朕也曾来过,都是在长安这一带地方,永寿离此是不远的。”

高怀德叹了一口气道:“转眼之见,不觉十年了。”

太祖没有再说下去,二人也不知要说甚么,因此不好插话。停了一会,还是太祖继续说:“……在永寿,有一家酒楼,在哪儿咱们仨添了一个四妹……第二天,你们俩带着伤兵去找家人,愚兄送四妹上米脂回家去……都只怨愚兄无能,维护不力,致令四妹中道夭折,每每想起此事,不禁肝胆俱裂……”

京娘投崖自尽的时事,高怀德,郭进与赵匡胤后来相遇时已听他说过了,如今他旧事重提,也不知他要说些甚么,因此不敢插话,只好等他说下去。

“愚兄此次西行,目的就是要亲至米脂,为四妹立墓建庙,使她永享人间香火,方得完此心愿……”

郭进是个急性子,不待太祖说完,便抢着说道:“这有何难?只交咱兄弟前去办就是了,何须皇上亲自驾到?再说,这陕北地面是边陲地带,是不太安全的,皇上不宜前往。”

“三弟说的极是。”高怀德忙接话说:“为四妹立墓建庙之事,只要皇上嘱咐,微臣等定必尽心竭力营办,陛下尽可放心,无须亲临的。”

太祖道:“汝等有所不知:当日四妹堕崖于村郊荒野,村中无人知晓,朕当时也只是匆匆营葬,更无立碑树碣,若非朕躬亲临,如何寻觅得到?再者:四妹之死,令朕肝肠寸断,梦寐难安,此行若不亲临祭奠则心境永难平伏也。”

郭进见太祖去意如此坚决,料想劝也无益,便说:“看来皇上是非去不可的了,但陕北长城之外便是沙碛大漠之地,常有辽人出没,必须小心提防。”

太祖道:“这倒无妨。想当年朕孤身一人独行千里也能把四妹送到哪里,如今有六万大军,战将如云,难道还怕他几个契丹散兵游勇不成?”

二人见太祖说得如此情深义切,料是劝也无用,高怀德说道:“长城外面契丹散兵虽说不多,但也不宜滞留太久,只恐引起辽人惊觉,前来干扰,惊动圣驾那就反为不妙了。”

太祖道:“尔等尽可放心,朕都已计算好了。替四妹树碑立墓,所花不过一天半天功夫。至于建庙,关键在乎工匠材料。朕也都看好了,长安故宫废殿正在修葺,正好就地取材……”说罢,随即又把苗训宣了进来,把刚才臣所议之事告诉了他,就命他们三人连夜拟好前往米脂修建京娘庙的规划。

次日,太祖召来白长海等官员,宣谕圣驾前往陕北巡边,并须在长安携带泥木工匠,基建材料等前往。

皇上开口要的东西,哪有办不到之理?于是,苗训、高怀德、郭进等三人就在修葺故宫殿堂的工地上要了几十个工匠,又在工地上选好了一批砖瓦木材,还在太庙后室选了一套棺椁衣冠等,分作车装马驮,随队伍一起前往。当然,要这些东西干甚么用?哪是谁也不敢过问的。

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陕北,不一日,抵达米脂,皇师来到了赵家庄附近驻扎下来,

太祖先是领着众人来至崖下,找到了当年的京娘埋香冢,太祖已是肝肠寸断,伤心不已。当下就由丽妃娘娘代主祭奠,苗训道长指点众人轻轻扒开冢上黄土,只见黄土之下,厚厚的、层层叠叠的山丹丹花儿、枝干虽乾,但叶色仍翠,花瓣仍艳,众人正惊奇不已,刚又再轻轻扒开花儿时,忽地一缕轻烟袅袅升起,夹着一阵香风扑面而来。待到众人挪开花儿时,都不禁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下面钗、钏、衣、履整整齐齐的排置着,就如蝉儿委蜕般的,单单不见京娘的香躯。

郭进见了,嚷道:“皇上!莫不是找错地方了?怎的不见四妹的……”

太祖也正自吃惊不小,忙说:“错不了的!当时我正是折了这些花儿掩盖她的。她手上的黄绢帕也在这儿,焉有错得之理!”

苗训仔细看了一遍,说道:“启禀皇上:这地方没有错,贫道一看便悟了。这位娘娘并不是凡俗女子,乃是仙姬转世下凡的。她离开尘世之后,她的躯体也不会留在凡间的。”

高怀德忙问道:“此话怎讲?”

苗训道:“在道家来说,这就叫‘仙蜕’。上古时代的黄帝升遐以后,也是仙蜕了,所以现在的黄陵是衣冠冢。”

郭进道:“如此说来,咱们的四妹也是仙蜕了?哪该咋办?”

高怀德想了一想,转向皇上问道:“按军师所说,四妹的遗体分明也就是仙蜕了。仙凡相隔,何处寻觅?不若就照上古时代的黄帝升遐以后的办法,也给四妹立起个衣冠冢来,岂不更好?”

太祖原来身临此地,心中本已十分伤感,后来现京娘连遗体都不见了,更又平添了十分恼闷,如今听了苗训的一番说话,心中始得释然,高怀德的建议也是十分合理得体的,于是,便下旨照办。

于是,就把京娘遗下的衣履殓入棺椁,就在崖下重建陵立墓,赵家庄村民闻讯,纷纷前来祭奠,看见当年送她回来的大哥哥原来就是当今皇上,莫不欣喜若狂,齐呼万岁。

太祖即令三大伯为陵园看守,又令地方守吏划给良田百亩,作为守陵费用。次日,移驾米脂县城,即令苗训选址,即时兴建庙宇。

良工砖料是带备了的,图形规画苗训早已心中有数,加上米脂县令动员了全县的良工巧匠参与,不消数日,便建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堂。太祖见了,龙心大悦,御书亲题“赵鹂仙姬庙”匾,有从赵家庄召来老仆赵福,在此守庙,此后数百年间,香烟不绝。米脂美女,代代如花,这都是托仙姬之福泽也。

正是:蟠桃会上动情因,致使仙姬下凡尘。相思债惹相思劫,留下相思说到今。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赵匡胤传奇最新章节 | 赵匡胤传奇全文阅读 | 赵匡胤传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