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的摄影店生意越来越好了,宝宝百日、生日来拍纪念照的,情侣结婚来找他拍婚纱照的,俊男靓女们来找他拍**集的,上门的人络绎不绝。大新的心情也输出,有了钱赚,那就有了享受的资本,可是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满,怎么说自己也是个专业的摄影师,要是技术不好就不会有这么多顾客登门了,只是他厌倦了自己当老板什么事都得操心的日子,倒是羡慕起了在企事业单位上班的人来。
市里有钱人家结婚都想请这里最好的摄影师给他们录像,于是大新就成了不二人选,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是双方合作愉快,可这次他却遇到了难题。邓家和杨家都是这里有钱的大户,他们选在了同一天结婚,于是他们都来请大新去给录像,可是大新又不会分身术,两家的邀请都接受那是不可能的,可答应这家吧又会得罪那家,真是左右为难,经过反复斟酌最后还是答应了杨家。因为争抢摄影师这件事,邓杨两家一直闹得很不愉快,这事被一个号称关注民生善于捕风捉影喜欢兴风作浪的记者知道了,于是他强拍硬访,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添油加醋地把这事渲染成了本事的轰动新闻,甚至连大新也借电视台出了点名。
有个访谈节目的制片人慧眼识珠,觉得大新是个可塑之才,便想把他挖到栏目组当摄影师。大新早就梦寐以求去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所以他十分欣喜地接受了制片人的好意。这个栏目组主要就是对一些行业巨头及行业新秀作专题采访,在这里,基本工资不是很高,但要是成绩显著那么薪水能翻好几倍,所以每个人都竭力地独立完成采访。
与其他人相比,大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扎实的摄影功底不说,开摄影店的时候也练就了一副好口才,加上虚心的学习,悟性极高的他已经与栏目组里的当红记者平分秋色。此时领导觉得,如果整天让大新跟着在别人**后面录像,那实在太屈才了,不如直接让他去采访。
听到领导的决定,大新感激涕零,隆重地对领导的器重与栽培表示了深深的感谢。
领导安排他第一个采访的对象是田青青。
田青青是前年刚从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但是却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擅长多种体裁,她的散文清新明丽,诗歌浪漫忧伤,小说立意新颖,议论见解独到,她那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她的风格时而粗犷,时而温婉,时而阳刚,时而阴柔,如同魔鬼一边让人捉模不透。
田青青并不是追名逐利的人,她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完全来自她对文字的热爱。而且,她是个十分与众不同的人,爱好买彩票却从来没去兑过奖。之所以她能成为栏目组要采访的对象除了她经常表文章且有了一定数目的读者群外,还因为她获得了去年本市文学比赛一等奖,但是没去领奖。对于这么一个既有文学潜质又特立独行的人,栏目组岂能放过。
只是有一点领导没有告诉大新,栏目组里所有的记者都去采访过田青青,但是都吃了闭门羹。第一次就给他安排这么个任务确实有点难为他,领导倒是很希望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新能够搞定田青青,不过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田青青接受访谈的希望本来就很渺茫,而且这样既能锻炼锻炼大新,又能磨磨他的锐气。
当然有一点大新也没有告诉领导,他和田青青的关系可不一般,他们曾经是三年的恋人,想想从前那段风花雪月的日子,田青青对他可是百依百顺,什么事都以他为中心,他在她的心中永远都排在第一位,包括现在,所以她不可能不帮这个忙。
说到大新的爱情,他并没有觉得是自己不珍惜,所以失去了,因为他本身追求的就是那种蜂飞蝶绕的感觉,而对于田青青所给与他的关怀,他只是一味地欣然接受,仿佛天经地义,别人对他好是应该的。那时候他一心想成为一个摄影艺术家,而在他的意识里,艺术家的爱情就应该由轰轰烈烈走向灰飞烟灭,然后去迎接,或者说挑选新的爱情。
大新忽然觉得,他这次将要进行的采访一定会很成功,而且自己马上就要成名了,等他成了第一流的记者,那就不是他整天围着别人转而是电台媒体都以他为中心了。他觉得上帝对自己真是太照顾了,那众星拱月的感觉他向往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新想,是不是应该先打个预约电话通知以下田青青?要不算了吧,给她一个惊喜,于是他一边想象着田青青见了他之后欣喜若狂的样子,一边扛着摄像机往她家里走去。
在路上,大新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田青青几乎从来不照照片,她生来对照相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对录像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