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封一品丫鬟 第十二章 训斥

作者 : 千枝万叶

“是。”月华点了点头,转回身向月望打了个千儿,恭恭敬敬地说道:“儿子给父亲请安。”

月望见老太太一副生怕他责罚月华的样子,只得点了点头。老太太连忙提醒道:“还有你母亲。”

月华便转向一边的月旃氏,也是照样地单膝而跪,不卑不亢地说道:“给太太请安。”月华是月望的原配李氏所生,当时,月旃氏是月华的一房妾室,月华三岁时生母去世,月望将月旃氏扶为正室,但从那时起,月华就始终没有叫过月旃氏一声“母亲”。

月望见月华态度冷淡,险些又要发作,还是月旃氏抢在他前头说道:“快起来吧!”月华的冷淡让她有些失落,但眼里还是满是慈爱,勉强地勾起笑容,关心地问道,“吃过饭了没有?身边都是谁跟着来的,怎么也没给你加件衣裳?”

“吃过了,是玉蟾和绿萍跟着来的,天气又不冷。”月华不冷不热,问一句便答一句。

月旃氏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神色却有些欲言又止,尔后却化成了一声轻叹。

老太太见状不由得也叹了息了一声,要说她对现在的月家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那就是月华对月旃氏的态度了。在她老人家看来,月旃氏的贤惠那自然是没话说,对月华也是什么好的、精的东西都往他屋里送,态度几近于讨好,但毕竟不是生母,月华不能全然接受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老太太作为家里的长辈,看着一家人不能和乐融融总觉着有些不美。

月眉见屋里的气氛一变,月望又在皱眉,她连忙离了美人榻下去给月华见礼。月耀、月盈几个也才想起来似的,上前和月华见礼。又有丫鬟们搬了椅子出来,老太太让月华也入了座,僵凝的气氛才略好了些。

看着齐聚一堂的四子二女,月望心里不免有些感慨。说起来,四个儿子中最听话的就是长子月耀,一直在刻苦攻读,小小年纪已经略有所成,但性情中却始终缺少了一份灵动机警,而四子月朔已经七岁,无论读书、习武还是其他方面都十分平常,倒是月弦十分聪明,从现在开始培养或许能有所成。唯独长子月华,只比月耀大了不到一岁,但已经长得丰神俊朗,气宇轩昂,府中的老人谁不说月华长得最像当年的月望?他天资聪颖,偏偏从小就没有了生母,养成了现在这种乖张的性情。想当初,月望在月华三岁时就亲自给他启蒙,教他读书识字,看他举一反三,现在却……

月望想起来就有些不悦,又碍着老太太不好发作,便寻了一个话头说道:“前天翰林院的曾大人曾提及皇上欲在明年开恩科广选人才,如若消息确定下来,今年九月便开始院试了,华哥儿、耀哥儿一同读书,四书五经也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我想让你们下场试试,你们有没有把握?”

“虽然不敢提‘把握’二字,但孩儿读书这么多年,也想去见识一下考场,也顺便称称自己的斤两。”月耀站了起来,谦虚地说着,目光里却是自信满满。

月望便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月华,说道:“你呢?”

月华也站了起来,说道:“孩儿志不在此。”

月望的眉头先是皱了一下,却也没有显出不悦的样子,只说:“志不在此也没有关系,世上也不仅只入仕为官这一条出路,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你这样的年纪正是立志的时候,那么你的志向为何?”

“正如父亲所说,世上除了入仕为官之外还有很多出路,儿子暂时还未定下志向。”月华不卑不亢地说道。

“汉人又不能入伍从军,像我们这样的人家,爹爹和祖父都是在朝为官的,不从科考入仕,难道却要去做那贩夫走卒不成?”月盈在一旁听了,不由得插嘴道,“我看,大哥其实是学业不好,不敢下场吧?”

月旃氏连忙喝止。

“自古以来,真正的英雄豪杰大多不是科举出身,为父让你们参加科考也不过是想让你们增加些见识,能够光耀门楣更好,若不能,为父也不会强求。”夏人入侵中原以后延习了汉人的科举制度,但科考出身的人并不受朝廷重视,因此,月望心底对儿子们参加科考的事也并不热衷,这次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他语重心长地看着月华,说道,“但是,读书明理乃是为人之根本,无论你将来有什么样的志向都不能丢了这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为父不会勉强你参加科举,却不能不管你的学业,你说说看,最近都学了些什么?”

“正读着《中庸》。”月华说道。

月望便朗声说道:“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念完之后便看着月华,示意他续下去。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死而……”月华坑坑巴巴地背诵道。

月耀跟月华自小一同长大,见状不由得大急,小声地提醒道:“死而不厌!”

“看来也不必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了!”月望冷笑了一声,说道,“我今天去了一趟学堂,没有见着你也就算了,竟然程先生也说很少看见你,现在竟连向祖母请安也来晚了,你到底在做些什么?”

月华答道:“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程先生讲课迂腐呆板,动不动就要扯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听着觉得没趣儿,所以不想去,宁愿在家里读书写字罢了。”

“没趣儿?读书是让你们学着明理,不是让你去玩的!程先生年高德勋,便是偶有感叹也是让你们知道世事人情,你怎可如此诋毁师长?时至今日,你连一篇《中庸》都没有学完,你还有脸嫌弃先生迂腐?”月望说道,老太太在一旁连连说道“算了、算了”,月旃氏也在一旁劝解,他只得忍着气,又问,“那请安又是为何晚到?”

月华抿紧了唇犹豫了一下,还是照实说道,“晚膳时没注意时辰,稍微晚了一些。”

月望的手重重地在椅子上拍了一下,说道:“没注意时辰?你若真有把孝道放在心里,遣个丫鬟看着更漏到了时辰便提醒一声,又岂会出错?分明是你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

老太太连忙说道:“你这样说岂不是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了?华哥儿子身子骨本来就弱,哪里还能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都是那起子下人不省心,明知道华哥儿晚上要到蓉华院和迎福居来,就应该早些准备晚膳,免得误了他的时辰才是!我早就说过,孩子们都还小,哪能单独放在外院?”

月旃氏便上前向月望福了一福,劝道:“都是妾身没有照顾好大少爷,老爷别生气了。”她是月华的继母,月华身边的下人都是她一手安排,是以,老太太说下人没有侍候好她出便出来认错。

“你……”月望见月旃氏双眉微蹙,月望顿时心生不忍,正要开口训斥月华却忽然闻见他身上一股若有若无的酒气,恨铁不成钢地指着月华说道:“怎么能什么事都怨在下人身上?耀哥儿也住在外院,怎么不见他晚到?就连盈姐儿、眉姐儿也都是独自住在自己的小院里,你越发连弟弟妹妹都不如了!还喝了酒!唬弄我说什么宁愿在家读书,分明是成日在家饮酒作乐!像你这个样子如何做弟妹的表率?”

月华抿紧了唇,轻声说道:“如今在父亲的眼里,我自然是比不上弟妹们!”

“你这是什么意思?”月望气得一掌拍在椅了的扶手上,说道,“你的意思是为父的偏心了?自己不争气还有脸怨天尤人?我怎么会教出你这么个不尊师长,不敬父母的东西来?”

老太太连忙劝说道:“入了秋喝两口酒也不防事,只是别多喝就行了,你这些话也忒重了些,至于院试,要去就两兄弟一起去好了,反正中与不中都不打紧。”

“是啊,大哥你就跟父亲认个错,同我一道去参加院试吧,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月耀说道,“反正院试也不考文章,不过考些辞赋罢了,这两个月抓紧时间多学一些,也未必不成。”

“老爷,华哥儿还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慢慢教,哪能上来就着急上火呢?”月旃氏也劝说道,又向月华使了个眼色,“华哥儿,快向父亲认个错。”

月华猛地抬起了头,不带丝毫笑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冰冷,让正看着他的月望一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一丝冰冷却已经消失,他低下头深深一揖,说道:“孩儿知错,还请父亲原谅孩儿这一次。”

“好了好了,以后可要好好读书才是。”老太太在一旁打着圆场。

“回去以后把《中庸》全文给我抄十遍,不抄完不许出房门一步!”月望说着还觉得不解气,便冲一旁侍立的丫鬟瑞香说道,“去,把大少爷身边跟着的人叫进来。”

正屋里的声音一大起来,院子里的丫鬟们就通通噤了声,绿萍正紧张地拉了玉蟾的衣袖问她少爷会不会被责罚,瑞香便出来唤人了,绿萍吓得脸都白了。玉蟾便上前捏了一下她的手,小声说:“没事的。”

两人进屋后便屈膝蹲下,向一屋子的主子问安。月望细细地打量了她们一眼,见也没有特别出挑的,面色微霁地将刚才的责罚告诉她们两人,说道:“回去告诉你们院子里的人,在大少爷抄完书之前,谁要是胆敢放他出去的打三十大板,撵出府去,还有,以后再不许他喝酒!听到了吗?”。

“听到了。”玉蟾和绿萍两人齐声应道,绿萍犹豫了一下,又说,“其实大少爷平时并不沾酒,今天……”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月望的双眼冷冰冰地扫了她一眼,她便吓得将剩余的话全吞了回去。老太太身边的猿妈妈连忙站出来,斥责道:“放肆!大老爷面前岂有你们说嘴的地方?”

绿萍吓了一跳,连忙跪下,说道:“奴婢知错!”

月望说着又看了月华一眼,说道:“回去吧!抄好书之前也不用你来问安了。”

“是。”月华答应着,又一一拜别老太太、月旃氏,与弟妹们道了别,躬身退出了宴息室,只有老太太有些不舍地看着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御封一品丫鬟最新章节 | 御封一品丫鬟全文阅读 | 御封一品丫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