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明末清初 第二十六章 谋划(三)

作者 :

明代的宁远卫,城池并不高大,青砖铺建的城墙还不足10米。可是,在这里却历经了大大小小十数次战争的洗礼,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努尔哈赤、皇太极等明清战场上的风云人物,都曾与这座古城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这次来宁远如同现代生活中的旅游观光,也许我会抚今追昔一番,可是,如今却要身临其境,并随时可能被卷入到这座古战场的战事之中,怎能不让人心惊肉跳、拔腿想逃?!

“想什么呢?碗里的米饭都快被你搅成泥了!”身旁的白馨给了我一个爆栗,我顿时感受到了某人不善的目光在我脸上飘来飘去。为了防备再次被袭击,我忙停止了神游,抬眼笑道:“没什么,我正想着那宁远卫是个什么样子,城内可有什么好玩的去处呢?”

白馨听了也笑了起来:“刚才还怕得不行,劝大家明天不要进城,这会子偏又起了那顽皮的心思。想是这段时间闷在房里太久了,也想上街透透气?我也正想着去哪儿逛逛呢!”

我低下头继续完成“民以食为天”的重任,心里一边感慨白馨“少年不识愁滋味”,一边感叹自己生不逢时。都什么时候了,我哪还有什么逛街的心思?不过是想找机会先熟悉一下宁远城,看看有几个城门,有哪些街道和胡同,万一战斗打响了,藏身或逃跑也有个章程。

好吧,我先把这些饭粒儿当作敌人好了,吃一个够本,吃两个赚一个。看来这家客栈是真得没人了,连好好的陈米也能做得这么难吃。正当我无奈地扒着碗里的米饭,忽听桌对面有人叫了一声“秀儿”。他不是一直叫我“杨姑娘”的么,怎么忽然改口了?

一定是这饭菜太难吃,大脑营养跟不上,少叫一个字也许还能省点儿力气。我一抬头,正对上白竣瞥过来的不良眼神,看他双眉紧蹙,紧绷着小脸满眼嗔怪道:“秀儿,去了宁远,我们就先暂时到新买的小院落脚,如今这兵荒马乱的,还是留在内院比较好。馨儿也不许到街上去,难道上次被掳的事这么快就忘了么?你们要是实在闷了,就找些事情做……”

“白公子,我身上的伤也好了,不能这样白吃饭不做事。要不等进了城,您就调我到张妈妈身边学学厨房里的事吧,比如说做菜调羹、采买柴米什么的,也让我长长见识。”我一副老实受教的样子,心里却打起了小九九。如果跟着张妈妈,外出采买的机会自然会有,而且,如果能够多学几样古代家常菜,再和现代的吃食巧妙融合起来,将来开个饭馆什么的,说不定还能一炮而红呢。我越想越美,连眼前的饭菜也不觉得那么难吃了。

许是白竣看着我一脸温顺、虚心受教的样子,以为我已深刻体会到了他的用心和好意,顿时脸色也柔和起来,炯炯的目光中多了三分笑意道:“张妈妈的厨艺还是不错的,你有心学就让她教你好了。到时候,我和妹子可是要亲自检验的,如果过不了关,就罚你和小秋做针线,听馨儿说,你平时是最不耐做针线了。”听得一旁刚刚还失望的白馨也来了精神。

什么叫不耐做针线?我根本就不会做呀!好吧、好吧,我承认自己对绣花什么的也不感兴趣。因为现代生活中,自己的颈椎不好,连简单的十字绣也不敢多碰,怕坐久了脖子酸麻。每每看到小秋利用空闲,一针一线认真绣出来的精美荷包,装的却是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心里就觉得是糟蹋了绣者的劳动成果,这要是换作现代,岂不早变成价值不菲的工艺品了!

我撇了撇嘴,想要对付几句,但终究还是忍住了。看我吃鳖的样子,白竣眼里的笑意更深了,而白馨也摆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在一边逗趣道:“哥哥,要不别让她和张妈妈学厨艺了,和小秋做针线好了,让她先给我绣一个荷包,看看能不能带着出去。”

白竣也忙要求道:“那就给我也绣一个吧!”看见他那微微泛红的小脸上,一双亮晶晶的眸子中仿佛多了几分期盼,我心中一动。难道面前的这个小男孩想要早恋?不可能,他才多大,过了年也才只有十一周岁,而穿越过来的我就更小了,比他还小三四岁呢!

我暗暗做了一番深刻的检讨后,浑身又自在起来:“那个,绣荷包的事,能不能换成做点心?我不懂绣活儿,但是对吃食很感兴趣。孔老夫子不也曾说过要‘因材施教’的么?”

“你连字也认不得几个,居然还看过《论语》?”白竣听了我的抱怨后,又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目光中又多了一份探究。而一旁的白馨也好奇地问道:“哥哥,《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在家进学也有一年多了,怎么先生没有提过?”

“这个么——”白竣想了想后答道:“你进学的时间还短,又因为是个女孩子,所以先生才不曾提。这一次远行,我随身带来的书箱中就有《论语》。如果你想看,我回头找给你便是了。”白馨听后点了点头,就撂下书的事,连荷包的事也不提了。

白竣看了我一眼,却接着说道:“虽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但一个女孩子却不懂女红,长大了会被别人笑话的。你喜欢到厨房做事,等到了宁远城就先跟着张妈妈吧。但荷包也必须要绣出来,如果两个月内绣不出一个荷包,那么馨儿就不要教她识字了。”

最后这一句话,说得白馨连连点头,笑眯眯一脸讨打的样子,让我感到十分恼火。我知道白馨一直想听我讲故事,却又懒得教我识字,因为我不认识的字实在是太多了,每天她都在抱怨,怎么会认识我这样一个文盲,教我识字比陕南家中教她读书的先生还累!

我苦着一张脸,瞅瞅两位boss得意的神情,耷拉着脑袋无奈地算计着一天可以利用的时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还要绣荷包、学厨艺、讲故事、读书识字。如果余下时间,除了要预备突发事件外,就是如何想办法溜出去了解一下宁远城了。

饭后没多久,外边就响起了锣声和梆子声,一更天了,白竣又陪我们坐了坐,起身去了隔壁。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车夫套好了车马,白竣指挥着下人摆放好箱笼和包裹,我们一行人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向宁远进发了。紧赶慢赶,在日头擦黑儿时,我们终于进了城,又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在落更之前,赶到了白竣在城郊置办的小院子。许是早已得了吩咐,院落的大门口,一个看门的老院工和一对上了年纪的男女带着一个小女孩迎了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穿越到明末清初最新章节 | 穿越到明末清初全文阅读 | 穿越到明末清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