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 第四十七节 转机(下)

作者 :

转眼便是八月十五。头两天各宫室便忙着洒扫,等待各郡王国公。五更天,万象天宫顶上的烛火点亮,继而便是天堂,天枢,由应天门一路横穿太初宫。太阳刚刚升起,便有头前的郡王仪仗施施而来。

各个宫室都忙翻了天,内文学馆反而清闲了下来。杨辰早早扫完了院子,仍和往常一样,静静坐在廊子底下读书。才读了没几页,忽然听到一阵脚步,竟是内文学馆的崔公公正执着拂尘慌慌忙忙地跑来。

杨辰急忙站起身,将手中书册藏到身后。崔公公在她面前停下,喘着粗气,问道:“就你自己么?”

杨辰点点头,道:“崔公公何事?”

崔公公说道:“有一个是一个,你快随我来,陛下要驾临内文学馆。”

杨辰一怔。崔公公急急说道:“傻站着干什么!收拾不妥怠慢了圣驾,都得掉脑袋。快点!”

“是。”杨辰急忙拖了扫把,跟着他往大殿走去。

圣上今日游幸上林苑,结束后本该往甘露殿赐宴,不料却突然改了主意,驾临内文学馆。这可真真是手忙脚乱。崔公公得了信,一面去请各位驻馆的女先生准备接驾,一面忙抓了几个宫人来打扫大殿,杨辰便在其中。

竹梢编成的扫帚足有半人多高,拖在地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大殿一般只在每月初一大讲书时开启,殿内积了一层浅浅的灰尘。一束阳光射下来,眼前便是无数飞扬的尘埃。

众人刚刚将大殿洒扫干净,御前又传了话,说圣上不来大殿,直接在后院的紫光亭设宴。众人又慌忙去紫光亭收拾洒扫,布设几案。

虽然慌忙,却也井然有序,终于赶在圣驾到来前收拾停当。紫光亭前花团锦簇,亭中桌案上摆着西域进贡的甘果。内侍省少监带着一应女官和宫人在内文学馆大门前跪迎。远处,明黄一片,冠盖遮天。

李隆基一身绛纱圆领袍,头戴紫玉冠,腰缠黑银束带,胯下骏马通体漆黑,偏偏四蹄雪白,仿佛刚刚踏雪归来。马配金鞍银鞯,绛紫袍角垂在紫金镫子旁。他身边的步辇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一身团纹金秀亲王服饰,面色沉若寒潭,眉目与太子李显有几分相似。这便是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

杨辰同一众宫人一起跪伏在地上,那么多的黑锦朝靴从她面前走过,看得人眼花缭乱。五花马的四蹄达达地踩着青石铺就的地面,紫金镫子上踏着鹿皮靴,缓缓从她面前经过。她只把头低得更低些。

过了许久,路面上终于安静。掌事的宫人领着她们退在一旁,一溜站在廊檐底下,等着听消息进去伺候。

九龙朝凤的金辇缓缓降下。上官婉儿一身紫红云锦交领男装,上前将金丝帷幔打起,伸手往内搀扶。内文学馆大门前,武则天缓步走下銮驾,迎候在馆前的众女官俯身下拜:“陛下长乐无极。”

“起来吧,”武则天一袭明黄金龙长襦,满头银发盘做高髻,上饰双股翔凤金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今日中秋佳节,朕来看看诸位先生。来,我们里面说话。”

“谢陛下。”以褚先生为首,众女官纷纷起身。

跪伏的人群中,杨辰偷偷抬起头,只见那一道明黄旁,上官婉儿的背影缓缓隐没在大门之内。

紫光亭在一片花园之中,园内种着格式的菊花,中秋时节正是丝丝吐蕊,群芳竞艳。紫光亭虽称为“亭”,其实却极为宽广,如一座四面洞开的殿宇。此亭建于天册万岁元年,本是为国师薛怀义讲经而建,却从未开启过。所谓“紫气东来,有光明之”,故名紫光亭。今日亭内已布好龙桌龙榻,龙桌案下左右各摆着一列几案,左边第一个是太子李显,其次是相王李旦。二人的子女按照受封品级一路排下去。右边则是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诸王,之后才是侍宴群臣。杨雪霁受封公主,故而能与义兴郡王李重俊毗邻而坐。安乐郡主排在她之后,心中纵有不服,当着神皇陛下的面也无法发作,只能自己生着闷气。

太平公主单独有一席位,就在龙桌案之下。其荣宠与地位,竟更胜太子李显一筹。

内文学馆女先生们蒙了圣恩,亦能列席末座。武则天今日兴致正好,从上林苑回来也不见一丝疲惫之色。她含笑望着座下的褚先生,说道:“内文学馆乃是教养宫人之所。宫内的女子,不读书是不行的。不读书便会心胸狭窄,便会目光短浅,便会听信风言风语,生出许多是非。”

褚先生低眉,说道:“陛下圣明。”

武则天微笑着点点头,道:“故而这些年来,从长安到洛阳,朕从未敢将内文学馆废置。褚先生是内文学馆顶梁之师,我敬你一杯。”

褚先生举杯,道:“蒙圣上厚爱,奴代内文学馆众宫人,谢过陛下。”

上官婉儿低身为武则天斟满酒。武皇举杯,一饮而尽。

“母亲今日兴致不错,”太平公主一袭正红金凤襦裙,外搭蜀锦团纹披帛,颊边胭脂灿若飞霞,吟吟含笑道,“不如,叫乐府的舞姬来助助兴啊?”

武则天摆摆手,道:“整日就是那么几场歌舞,看都看烦了,也没个新鲜的。”

太平公主含笑道:“也是。那些个伶人都是白养的。”

褚先生闻言,正坐起身,俯身拜道:“启禀陛下,奴倒有一个助兴的法子。”

“哦?”武皇道,“褚先生的法子必是不错的。说来听听。”

褚先生低眉说道:“内文学馆内宫人无数,其中不乏有诗才之人。陛下不妨下旨邀诗,岂不风雅?”

武则天一向是爱诗之人,抚掌说道:“好,果然是好法子。只是,以何为题呢?”

褚先生低身,道:“还请陛下赐题。”

武则天含笑,侧目看身旁的上官婉儿,道:“婉儿,论诗我可不与你争。你来拟个题目吧。”

上官婉儿立在一侧,微微低身,说道:“陛下既然如此说,婉儿便不推辞了。今日中秋,若是说月论菊,未免太俗。奴看……”上官婉儿眸光一亮,抬手指着龙桌案上青瓷盘里进贡的石榴,说道,“不如就以这石榴为题,合情合景。”

“好,便以这石榴为题,”武则天抬手叫来内侍,高声说道:“传旨下去,命内文学馆宫人以这盘石榴为题,赋诗一首,做得好的……”女皇微微一顿,复又说道,“若做得好,御前赐宴。”

内侍领了旨,端着石榴退了下去。上官婉儿抬眸,正对上褚先生的

目光,一切尽在不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太平年最新章节 | 太平年全文阅读 | 太平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