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泽夜华 绝妙好辞

作者 :

相传曹娥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玄隆武安二年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三十一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上虞县官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模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时至今日,还未曾听说过有谁解出过碑谜。

听着身旁黑块头的解释,我稍感诧异,虽然故事所说的朝代与自己脑中的认知有所区别,可是内容却是相同的,更恰好是我在网上曾经碰到过的,毫无犹豫的张口便道,“!”

还有一道淡淡地声音几乎与我同时发出,“”。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少年就言出一个结果。

“好!”紧接着的便是人群的拍掌和叫好声,尽管现在还没有确认少年的谜底是否正确,可是冲着他在这么短时间内得出一个谜底,在加上前面的一气呵成,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已经解了这个千古一迷。

不久,一步履阑珊头发灰白,手捋胡子的老者步出内堂,望向被人群围绕的少年道,“老夫乃此次灯会的公正,姓孔,单字丘,呵呵,刚刚的谜底是这位小公子给出的吧!不知可否告知老夫你的名讳!”

随着老夫子的介绍,下面人群又是一阵起哄,都对着眼前的老夫子多了几分尊重。看的我一头雾水,唯一可以知道的估计这个老夫子很出名,比的上我原来世界的清华北大的校长吧。

“孔夫子严重了,在下萧绝!”少年先端正地向老夫子作礼。

对着眼前的少年稍作打量,在对方听到自己的名讳后脸上依旧一脸自若的表情,满意道,“原来是萧公子,那么,可给大家解释解释此中原由!”

“在下就说说自己的心得吧!”少年收回自己手中轻挥的折扇,再转身向人群解释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谜底便是‘绝妙好词’。”

“嗯!不错不错!做的也不错,解的更是妙!想不到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学识与礼节,想来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孔夫子停下捋胡子的手,想一旁的随侍招手吩咐,随后走至一旁的最高台之处,取下木锤,敲响在身前的铜锣,随即道,“老夫在此宣布,今年的花灯魁乃是那位破了千古一迷的小公子!”

再次回到少年的身边时,老夫子身后跟着两个抬着一个方正的小箱子小心翼翼的仆人,向小公子恭喜,“萧公子,这便是此次灯会的头奖--琉璃龙凤灯!”

这座灯笼正反面分别为凤凰和金龙,头顶灯盘,轮廓分明,造型栩栩如生,只需点上蜡烛,灯笼便可重现光明。最为奇特之处就要数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最珍贵的乃是这盏灯是发明此种灯的鲁大师亲手所做的十盏灯中保存下来的其中一座,曾经市井传言当今太后曾有一座。

可以说这个灯已经不能用金钱去衡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兰泽夜华最新章节 | 兰泽夜华全文阅读 | 兰泽夜华全集阅读